《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丫摇了摇头道:“水芸姐姐,这你便不懂了吧。公子难得去一趟杭州府,自然要给我们带些东西。我若是不问,公子反倒不开心了呢。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女为公子者容!”

    “是女为悦己者容!”

    谢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小萝莉还真是惹人怜爱。只是她小小年纪正是懵懂之时,懂什么是男欢女爱吗?

    “女为悦己者容,和女为公子者容也差不多嘛。总之,我们穿着打扮还不都是给公子看的嘛。”

    小萝莉撇了撇嘴,有些委屈的说道。

    谢慎连忙安慰道:“你说的都对,我确实给你们带了些胭脂水粉,就在那包裹里,你去取来吧。”

    小萝莉听到胭脂水粉,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快步走到桌案前解开了包裹。

    “水芸姐姐,你快看啊。公子给我们买了好多胭脂水粉!”

    水芸面颊一红道:“小点声,被旁人听到还不叫人笑话。”

    “这里哪里有什么旁人,水芸姐姐你也太小心了。姐姐你快看,这个脂粉颜色我用合不合适?”

    谢慎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就是些胭脂水粉瞧把小萝莉乐的。

    “公子,要不要奴家给你烧热汤沐浴?”

    水芸无奈的瞥了一眼小萝莉,转身冲谢慎道。

    “不必了。一会我还要出去一趟。”

    谢慎摆了摆手,随口道。

    “出去?公子刚刚回到余姚不歇一歇吗?”

    水芸显得有些惊讶,柔声D县学新生员都已经进学,我因为去杭州府已经耽误了几日课业,如今回来自然应该第一时间前去县学。”

    县学不同于书院,是官办学校,规矩自然要严苛不少。

    谢慎虽然已经和孔教谕提前打过招呼,但既然回来了也该及时前去县学报道。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生员,但要想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仍然需要发奋努力,在岁试,科试中取得佳绩。一等廪膳生员虽然基本已经保底,但既然有实力,为何要徒增不确定因素呢。

    正好他也几日没见谢丕和王守文,这次去了县学可得好好聊聊。

    。。。。。。

    。。。。。。

    推荐好书:《这个天国不太平》。。。。。重生为太平天国的南王,冯云山宣称:日不落帝国,第一代西班牙已落幕,第二代英国日薄西山,第三代是华夏,正冉冉升起!

第九十九章 县学原来是这样的()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无念伤辰和半生狂想的打赏~)

    谢慎虽然去过县学,不过那是为了参加县试。现在真的作为生员进入县学进学,心境又大有不同。

    再怎么说县学也是官办教育机构,比普通书院档次要高上不少,说出去还是很有面子的。

    少年出了自家宅邸,沿着青石板路快行,轻车熟路的来到县学大门前。

    那县学的门子认得谢慎,陪着笑脸道:“谢生员回来了?快快请进。”

    谢慎冲他拱手一礼,便跨步迈过门槛。

    稀稀疏疏的有生员从学宫往外走,谢慎瞧他们都很面生,心道怎么不见王守文,谢丕他们。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谢案首嘛,幸会幸会!”

    一个身着墨蓝色直裰,套着褐色半臂,宽额方面,身材高挑的儒生走到谢慎面前,自是拦住了去路。

    这人十七八岁的样子,却是面生的很,谢慎颇是有些疑惑的打量着他。

    “这位公子是?”

    谢慎皱眉发问,他并不认识这人,可对方竟然主动上来攀谈,看来不简单。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本能的警觉起来。

    “在下王章,是守文的兄长。你可能不认得我,不过王某可见过你。你上次来拜见孔教谕我恰巧和你打个照面,孔教谕还叫我多向你请教呢。”

    谢慎有些发蒙,他印象中王守文并没有这么个兄长啊,这厮真是扯谎都不打草稿啊。

    那王章看出谢慎心中疑惑,便解释道:“守文这一支前些年从族中分了出去,不过还是归在上塘王氏。”

    谢慎听到这里方是恍然大悟。

    王华那一支是秘图派王氏,很早之前就迁到余姚,世代定居于此。与余姚本地豪族上塘王氏颇有联系。

    两家族有联系不假,但要扯什么族谱就太离谱了。

    事实上王华这一支最多能算上塘王氏的远亲,王华考中状元后,上塘王氏的族长曾舔着脸去求王华并回上塘王氏,美其名曰认祖归宗。这个提议当时就被王华拒绝,上塘王氏的家主虽然很没有面子,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对外宣称是王华强行分家。

    不过稍稍清楚内幕的人对此都是了然于胸,上塘王氏不过是骗骗自己罢了。

    只是看来这王章和王守文关系应该不错,不然王章也不会自讨没趣的和王守文攀亲。

    “原来是王兄,久仰久仰!”

    谢慎也不想跟他闲扯,便抱了抱拳虚应了一记,思忖着找个什么理由离开。

    “王某对谢案首一直很推崇,今日一定要浮一大白。时日已经不早,不若谢案首就和王某一起去酒楼喝两杯,闲话几句。谢案首看如何?”

    谢慎这下无语了,这个王章真是比他还自来熟啊,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这人明显是自己虔诚的粉丝啊,就这么把他打发走确实有些不妥。。。。。。

    可是,可是现在是进学时间啊!

    终于找到理由的谢慎一阵狂喜,便冲那王章拱手道:“王兄,谢某确实很想和王兄一起品酒,可是谢某刚刚返回余姚,正打算去拜见孔教谕。不如酒宴的事放到后面再提吧。”

    王章这下可笑的合不拢嘴,一边拊掌一边道:“谢案首,现在已经过了申时,别说孔教谕了,你看这偌大的学宫里还有几名生员?”

    原来如此!

    怪不得谢慎刚刚进入县学时看到有生员稀稀疏疏的朝大门走,原来现在已经下学,留下的都是自学的优等生。。。。。。

    王章怕谢慎不明白,便在一旁解释道:“谢案首恐怕还不知D县学的进学时间吧?除了每半月例试时需要在学宫待上整天,其余时刻都只需进学半日即可。”

    “那这剩下的半日呢?”

    谢慎十分无奈的问道。他本以为自己对科举制度已经很了解,但现在看来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剩下的半日自然是去斗诗了!”

    王章得意洋洋的夸耀道:“不是愚兄自夸,愚兄创立的这海棠诗社在这县学要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谢案首若是能够加入海棠诗社,咱们便可以一起俾睨群雄!”

    王章说的天花乱坠,谢慎却是心中直打鼓。

    这个王章看年岁也不小了,又是出自上塘王氏这样的豪门世家,照理说早该中举,可他如今还在县学中鬼混,看来学问也不怎么样。

    这样的人创办的诗社其品味能够高到哪里去?

    不过诗社确实在明代士子中流行。尤其是在成化以后,世风变得奢靡,诗社成为了士子附庸风雅的最佳选择。相互之间吹捧一番,既可以满足这些士子的虚荣心,又可以起到广告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在大明朝这样资讯并不发达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不作广告怎么能出名?

    君不见大明四大才子,也多是吹出来的。论才学有几个比的过杨慎?

    到了万历朝,诗社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了顶峰,假借诗社狎妓更是非常常见。

    不过在谢慎印象中,弘治朝诗社还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啊。

    谢慎苦笑一声道:“斗诗这种事情似乎有违圣人教化,怕是不妥。”

    他心道哥哥肚子里的诗歌总共就那么几百首,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这些诗歌不但可以用在结交名臣上,还可以出诗集卖钱,若是用在斗诗上,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这不符合谢慎的行事风格,不行,绝对不行!

    “圣人教化,谢案首还信这个?罢了罢了,谢案首若是忌讳名声大可以不去斗诗,但这诗社你可一定要参加。”

    王章一副你要是不参加我的诗社就是不给我面子的样子,直是叫谢慎进退维谷。

    这刚一来县学还没有把人认熟就要树敌,怎么看都不是好的选择。

    可要是答应了王章,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啊。

    正在谢慎为难之际,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慎贤弟,哈哈,你可是回来了。怎么不去府里知会一声,来来来,今天我们一起好好喝一杯。。。。。。咦,这不是章兄长吗?来来来,我们一起去喝酒!”

    谢慎见到王守文的第一刻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可当他听到王守文神转折时内心是绝望的。

    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

    。。。。。。

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liuyoura的打赏!)

    王守文的突然出现让谢慎很绝望。他的神转折让谢慎更绝望。

    人生怎么可以如此的悲剧。。。。。。

    “谢案首,你怕是没去过醉春楼吧?今天咱们几个便去好好喝上一杯!”

    王章完全不顾谢慎幽怨的表情,大包大揽的做了主。

    等等,醉春楼。。。。。。听名字怎么就这么不靠谱呢?

    三人便这么出了县学,七拐八绕来到了王章口中“其酒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尝”的醉春楼。到了酒楼前,自然有酒楼的伙计出来相迎。

    那王章看来是熟客了,进了酒楼一边给谢慎介绍醉春楼的招牌女儿红,一边高谈阔论起江南诗坛来,完全没有注意到酒楼食客们投来的异样眼光。

    谢慎心中十分无奈,但王章和王守文关系不俗,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苦笑一声聊作敷衍。

    三人踏着木梯来到二层,寻一处靠窗的雅间坐下。

    谢慎四下观察,发现这醉春楼除了风格略微奢华一些,与寻常酒楼并没有什么分别。

    还好不是青楼啊,谢慎真怕这王章带他去眠花宿柳。

    倒不是谢慎假道德,士子狎妓这种事在弘治朝还不是能够摆到明面上提的。此时世风虽然渐渐松浮,但毕竟还没有完全到万历朝那种浮夸的地步。

    像唐伯虎那种真名士毕竟还是少数,何况唐寅也是在仕途失意后才放浪形骸的。

    青楼嘛是迟早要逛的,风花雪月,梅兰竹菊。。。。。。谢慎细细算了算,今年是弘治六年,如果历史走向大致不变的话,十二年后正德就将上位。那时候若是一切顺利,谢慎差不多应该在六部混着。要是跟正德皇帝混熟,一起狎妓,想想都觉得刺激。最重要的是跟皇帝一起狎妓,是最有安全感的。。。。。。

    都察院的那帮老匹夫,便是再不开眼也不敢参奏皇帝吧?

    “谢案首以为我大明诗文谁数第一?”

    谢慎兀自思忖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却被王章一声拽了回来。

    这个问题着实难回答,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何况大明诗词本就不盛,除了那杨慎和唐寅,还有谁敢称诗文卓越?

    偏偏这两位都还没踏进大明诗坛,谢慎总不能说自己是诗坛领袖吧?这样太不低调了。。。。。。

    犹豫了片刻,谢慎苦笑道:“谢某见识浅薄,只觉得如今是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意思就是没有一个出挑的,王章听得微微一愣,旋即大笑道:“好一个百家争鸣!来人啊,把红拂姑娘请来唱一段。”

    谢慎愕然,不是说好的不狎妓吗?这回改套路召妓了?

    转瞬的工夫,一身着红色罗纱,眉间点红的妙龄女子便施施然走了进来,先是冲三人施了一礼,进而吟唱开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谢慎正自品酒,听到这红拂唱起了临江仙,直是大惊。

    这首词是他去杭州府时,在三明瓦上吟诵的,应该只有王守仁听过。

    难不成王守仁回到余姚把这首词给歌妓附诵过?

    不不不,这绝不可能。以王守仁的性格,此刻肯定在府中好好陪着王宿,绝不可能去喝花酒。

    那么谢慎能够想到的只有王守文了。

    也许是王守仁无意间向弟弟提及,王守文便带着这首词去青楼歌馆风流。。。。。。

    明代歌妓多传唱名士所作诗词,只不过由于明代诗词作品普遍不如唐宋,歌妓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首《临江仙》绝对是冠绝古今的名作,谢慎本想在关键时刻再拿出来刷名望。无奈和王守仁一起乘船时兴起吟诵了出来。

    当时他便感到十分后悔,只希望王守仁不要传将出去也好让他二次利用。

    谁曾想如今这词作已经被翻唱成名曲,真是呜呼哀哉。

    谢慎的心在滴血,这样的名作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虽然他肚子里有货,但高质量的一共就那么几十首,用一首少一首啊。

    而且听这个红拂吟唱,怎么感觉怪怪的。。。。。。

    “这歌妓可是绍兴人?”

    谢慎苦笑一声,随口道。

    王宿摇了摇头,淡淡道:“她是苏州府人,听口音便知道的。”

    谢慎恍然大悟。这红拂一口吴侬软语,唱起这《临江仙》却像是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这词明显应该是豪迈派啊,歌妓唱来虽然别有一番风味,可总觉得缺失了什么。

    一曲唱毕,红拂冲三人行了一礼,三人也都拊掌称赞。

    “谢案首,这歌妓唱的如何?”

    对于自己的精心布置,王章显然很满意,得意洋洋的炫耀了起来。

    “咳咳,堂兄还不知这词就是慎贤弟作的吧?”

    王守文果然没有让谢慎“失望”!

    谢慎心中惨然一笑,遇到这样的猪队友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词是谢案首作的?”

    王章直接愣在当场,送到嘴边的酒杯也悬在了半空。

    但继而他又变得狂喜。

    是啊,谢慎连取小三关案首,又是大宗师都称赞的人,其名下的诗词佳作不胜枚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