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家现在之所以昌盛,那是因为王华王老爷子在朝中任要职,以王守仁的性子若真的入朝为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没他这个状元老爹撑腰,王守仁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谢慎可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圣人因为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自断前程,适当的帮他分析分析局势还是应该的。

    王守仁皱起眉头向北面拱了拱手道:“自然是写奏疏向陛下陈明情况,以营救叔父。”

    谢慎心中无奈一笑。果然是王守仁的行事作风啊。

    “守仁兄可曾想过,若是陈写奏疏就可以营救,王老大人在京师就可以写,写出来奏疏的分量也比守仁兄大的多,又何必让守仁兄千里迢迢的赶回余姚来营救呢。”

    “这。。。。。。”

    王守仁一时语噎,谢慎话糙理不糙,王华说的话肯定比他这个举人分量高。

    王华既然自己不上书,而是让王守仁这个做儿子的千里迢迢赶回余姚,一定有他的用意。

    “那么,慎贤弟以为家父的意思是什么呢?”

    荀冉连连摆手道:“事涉令尊,我可不敢妄言。”

    王守仁苦笑道:“无妨的,慎贤弟全当帮我了。”

    谢慎也不好太过矫情,便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守仁兄一定让我说,我便来分析一二,只是若分析的错了,守仁兄可不要怪我。”

    王守仁点了点头:“慎贤弟但说无妨。”

    谢慎整理了一番思路,淡淡说道:“其实这个事情说复杂有些复杂,但要说简单也很简单。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为何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会来到ZJ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便是守仁兄叔父在盐运使卢仲景案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再次,就是守仁兄叔父会被哪一方争取。”

    稍顿了顿,谢慎继续说道:“当然归根到底,这案子已经成了御案,不能以常理忖度之,更不能用寻常的律法去套用。案子怎么办,涉案之人如何发落全在陛下一念之间。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也只是个可以递话的人。”

    说到这里,王守仁才是恍然大悟。别看谢慎年纪轻轻,可见识确实卓越。

    他之前一直纠结的是该如何措辞上书。谢慎则指出虽然决定案件判罚的是皇帝,但能够左右这判罚的锦衣卫,或者东厂一样很重要。

    皇帝陛下端坐皇宫大内,自然不可能对案情了如指掌。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锦衣卫和东厂就是皇帝的耳目,皇帝得到的讯息也自然都是从这两方面而来。换句话说,谢慎是告诉王守仁,必须先搞清楚他的叔父在盐运使卢仲景案中的角色和价值,然后选择东厂或者锦衣卫一方投靠,这才可能获得一线生机。

    这种时候最忌讳的是犹豫不决,脚踏两只船。这么下去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都会得罪,活局也会变成死局了。

    。。。。。。

    。。。。。。

第八十一章 破局人() 
(求收藏,求推荐票!)

    王守仁的眼眸中闪过一抹疑惑。眼前的这个少年怎么会懂得如此多,对人心的忖度更是比他这个已经加冠的举人还擅长。

    沉默了良久,王守仁冲谢慎拱手一礼道:“这件事情,还请慎贤弟一定要帮我。”

    谢慎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只叹息一声道:“若是守仁兄信得过我,则这件事必须按照我的思路去做,否则我是不敢张罗的。”

    王守仁也是个颇有决断的人,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想法他欣然答道:“为兄答应你便是。”

    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预料。在此之前,谢慎一心只读圣贤书,眼里只有考功名入京进翰林院刷声望。可王守仁的一番话便让他的计划发生了改变。

    东厂和锦衣卫都盯上的案子肯定是陛下授意彻查的大案,这样的案子要想开脱是一定要得罪人的。

    谢慎不确定自己作为一个幕后出谋划策的人会不会被推到台面上,但至少从眼下看来,他还是安全的。

    “那么,还请守仁兄将你叔父涉案的详细经过告知谢某,谢某也好分析一二。”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便捡紧要的说。。。。。。”

    王守仁环视了一周方是压低了声音将事情的大致经过讲给了谢慎听。

    谢慎却是越听越疑惑,最终打断了王守仁道:“守仁兄,你叔父是这卢仲景的副官,应当对他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才是,怎么可能手上没有证据呢?”

    这是谢慎最为疑惑的一点。照理说,便是小商贾之间合作都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怎么可能不留下证据以防万一。

    官场可是最脏的地方,谁都不能确保能够得到善终。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家父确实没有提及证据一事,只叫我一定全力营救。”

    “敢问守仁兄,你叔父现在被关押在何处?”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

    “自然是在杭州府按察司大牢。”

    王守仁似乎对谢慎提出这个问题很不解,却还是和声说道。

    “这便好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早已来到ZJ却并没有急着从按察司大牢提人,这说明他们并不想现在就把人提到京师去,他们是在等人表态。”

    “等人表态?慎贤弟是说,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在等有人拿证据站出来?”

    显然,皇帝不会满意严刑逼供出的结果。那么要想做到以理服人,就要有证据。

    作为盐运使卢仲景案关键人,王守仁的叔父手上是肯定有证据的。只不过他不愿意现在就拿出来,或者说他不敢现在就拿出来。

    这个证据对王守仁的叔父来说就是一个护命符,只要他一日不吐出来,就一日不会有生命危险。

    王守仁此刻便扮演着一个破局人的身份。他能否成功劝说其叔父交出手上的证据,也就决定了他叔父能否脱离危险。

    “家父和按察司副使陆渊陆大人颇有几分交情,杭州府按察司大牢某倒是能进去。只是若叔父手上真有证据,也肯定不会轻易交给某的吧。”

    “这便需要守仁兄提前布局了。锦衣卫和东厂,你总该选择一个。”

    王守仁眼眸一闪,沉声道:“只是我与这两方的人素来不结实,该如何布局呢?”

    谢慎淡淡说道:“这不难,不结实可以设法结实嘛。我听说这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乔总旗前些时日刚刚离开绍兴,我估计他还要返回杭州府,不如守仁兄现在就奔赴杭州府,若能‘偶遇’这个乔总旗事情自然要好办许多。”

    谢慎本人就是一个读书人,从本能里就觉得东厂的阉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锦衣卫也是穷凶极恶之徒,但弘治朝锦衣卫的指挥使牟斌毕竟是个忠厚之人,有这么个上司在,锦衣卫也不敢过于放肆。如果非要让王守仁在二者中选择一个的话,谢慎宁愿让王守仁选择锦衣卫。

    “东厂的人。。。。。。”

    “东厂的人还是先不要招惹了吧,除非他们主动找上门来。”

    阉人有生理缺陷,不能享受美女,故而对财富的追求到了变态的地步。

    在谢慎看来,东厂的人突然出现在ZJ很可能是他们做贼心虚。就拿李广来说,这人是弘治朝有名的奸臣贪宦,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多半就与他有瓜葛,若是事情闹得大了,他未必没有落井下石杀人灭口的打算。

    与这种人商议谋划和与虎谋皮没有什么两样。

    “为兄都记下了,明日一早便赶往杭府。”

    谢慎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守仁兄可备好了银钱,这一路上需要打点的地方可不少。”

    锦衣卫当然不会图谋这点小利,但旁的衙门小吏也需要打点,谢慎真怕王守仁这样不通人情世故的公子哥做出什么傻事来。

    “慎贤弟放心好了,我从府中支取一百两总该够了吧。”

    “大兄,我随你去!”

    王守文攥紧拳头,悲愤的说道。

    “这种事情你一个孩子去能有什么拥有,何况你们马上就要入县学进学,还是好好留在余姚吧。”

    王守仁宠溺的拍了拍三弟的肩膀,和声说道。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我是长兄,父亲大人不在,我便应当承担起这份责任。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慎贤弟是仁德之人,你和他在一起是幸运,应当多向他学习修身养性,这样为兄也放心了。”

    王守仁也知道此行杭州府异常凶险,故而在对三弟的交待中竟然生出一丝悲戚之感。

    王守文听后大哭道:“大兄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一定多向慎贤弟学习修身之法,但大兄也要保证一定要安然的从杭州府回来。”

    王守仁惨然一笑道:“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为兄之愿。为兄活了二十余载却一条都没做到,自然不会轻易被小鬼勾了去留下千古之憾。”

    。。。。。。

    。。。。。。

第八十二章 购置宅邸() 
(求收藏,求推荐票!)

    拜别了王守仁,谢慎便和小萝莉一起出了王家大宅。

    离开余姚两个多月,谢慎对大哥,大嫂都极为想念。当然,还有水芸。。。。。。在谢慎心目中水芸简直就是标准的温婉江南女子。

    从王家到谢家租住的竹楼距离并不算远,二人行了半柱香的工夫便来到竹楼前。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苦笑道:“一会跟我先去拜见大兄,大嫂。”

    小萝莉平日里对相熟的谢慎自是一副小魔头的傲娇样子,可现在却不得不乖巧点头道:“唔。”

    二人先后踏进竹楼,谢慎在一楼环视一周却并没有发现大哥,大嫂。

    少年遂踏步上了阁楼,小萝莉犹豫了片刻,亦是咬着嘴唇跟了上去。

    阁楼之上,水芸正对着铜镜梳妆,被身后的动静吓了一跳。

    佳人转身见来人是谢慎,自是喜极而泣。

    “公子回来了!”

    她正要迎过去,却瞥见谢慎身后还站着一个小娘子,颇是有些惊讶。

    这小娘子身着碎花襦裙,头发用木簪子整齐挽起。虽然她极力的挺起胸脯,但怎么看都是一个小孩子。

    “公子,这位姑娘是。。。。。。”

    “哦,这是二丫。我在绍兴府时见她被恶痞欺凌,一打听才知道是她父亲生前欠了那些恶人赌债,便替她还了银钱。她一定要跟着我报答葬父大恩,我也不好拒绝。”

    见水芸满脸疑容,谢慎连忙解释了起来。

    水芸淡淡一笑道:“原来是二丫妹子,既然你跟了公子,咱们便也算是有缘,当以姐妹相称。奴家年长你几岁,你便叫一声姐姐可好?”

    二丫心思极为活泛,当即点头道:“姐姐好!”

    “好妹妹!”

    水芸温婉一笑,恰如西湖春水一般。

    见到二女能够和善相处,谢慎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之前最怕的就是把二丫带回余姚水芸接受不了,但现在看来却是他想多了。

    “对了,怎么不见大兄和大嫂?”

    照理说即便大兄去忙茶铺的事情,大嫂谢陈氏也应该在家中啊。

    水芸眼眸微微一转,柔声道:“大兄和大嫂说要买下一个宅子来,奴家也不是很懂,只知道他们这几日都在余姚城的牙行里出入,恐怕是已经有了物色好的宅子了。”

    谢慎不由得苦笑,他将大部分《石头记》赚的银钱都放到了水芸那里,银钱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了。

    大哥大嫂是小农思维,有了银钱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购置宅邸。毕竟在明代百姓的传统思维里宅邸是不可或缺的。

    谢慎以后若是考中举人,宴请宾客总不能还在这个租住的竹楼里吧。

    在明代投资房地产似乎回报还不错,但那是对京师、杭州府这样的大型城市来说。像余姚这样的县城,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容纳量有限,投资房地产似乎并不算理智。

    但大哥大嫂既然已经决定购置宅邸,甚至跑到牙行去找中介看房,谢慎也不好站出来扫兴。

    “哦,原来是这样。”

    谢慎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什么。

    水芸连忙道:“公子,大兄他只是去牙行看看,并没有购置宅邸,他说要等公子回来了由公子决定购置哪家宅邸。”

    谢慎听得心中一暖。其实他对于是谁来拍板购置宅邸并不在意。大哥大嫂待他视如己出,更是在家境贫寒时坚持供他读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谢慎是穿越而来,并非原先谢家那个少年,但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也对大哥大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这种事情还是由大哥大嫂来定的好,我便不掺和了。”

    “公子这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呀,奴家竟然忘了问公子,府试院试考的如何。”

    二丫抢在谢慎前答道:“公子府试,院试都是案首,却是连夺小三元呢。”

    水芸紧紧攥住了粉拳,颤声道:“这么说来,公子已经拿到生员资格了?”

    谢慎耸了耸肩道:“不仅是生员,还是一等廪膳生员。”

    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谢慎不用再戴着面具,便将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表露了出来。

    他也知道拿到秀才功名只是科举漫漫长路的第一步,但作为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四好少年,稍稍得意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这般的大喜事,公子怎么不早差人告诉家里。奴家,奴家。。。。。。”

    水芸双目已经盈满了泪水,声音也哽咽了起来。

    在大明朝,科举几乎是取士的标准,更是寒门子弟入仕为官的唯一途径。

    谢慎虽然深知此理,但却是无法理解水芸的反应为何会如此强烈。

    “两场童生试间隔实在太短,我本想着一起考完回来给你们个惊喜。这么看来,倒是我疏忽了。”

    水芸莞尔一笑道:“公子以后就是相公老爷了,这乍一改口奴家还颇不适应呢。”

    谢慎自嘲道:“什么相公老爷的,听得实在暮气。我又没那么老,偏偏得被你们说老了去。”

    二丫小萝莉歪着脑袋道:“公子是怕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