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少西涯公做出的这些努力卓有成效,如果西涯公不去做,固然可以得片刻清闲,可这事还能指望谁去做?”

    在这件事上,谢慎是一定不会松口的。

    别的事情都可以谈,惟独这件事没得谈!

    想撂挑子不干,把活儿都推给我,你这是想累死我啊。

    幼苗需要呵护,可不能这么揠苗助长!

    但李东阳却一直盯着谢慎,弄得谢慎脊背发凉。

    李东阳一副老夫很看好你哦的眼神,真的是叫人无奈。

    好在此时谢迁适时的咳嗽了一声道:“这好好的,元辅何必说这些。不若一起去看看神机营训练吧。”

    谢慎心道谢于乔真是救星啊,连忙道:“木斋公说的对,西涯公不是一直对这燧发枪好奇吗,正好陛下今日要看神机营操练,不如一起去看看吧。”

    李东阳有些犹豫道:“这,这恐怕有些不好吧。”

    谢慎心道李东阳这是抹不开面子啊,便笑道:“不妨事的,我不说,木斋公不说,有谁会知道西涯公去神机营的事情?”

    李东阳不料被谢慎这么摆了一道直是无可奈何,遂点头道:“老夫倒不是怕什么,既如此便一同去看看吧。”

    宣府的事情李东阳也多少有些耳闻,他也觉得大明的军队有隐疾在,既然谢慎能够给开出方子,那治上一治还是可以的。

    却说内阁三巨头,呃是内阁三位大学士一齐翘班,出城去也。

    神机营最早由明成祖朱棣一手创建,定员五千人。其中有步兵三千六百人,皆配备火器。骑兵一千人,以为辅助。另有炮兵四百人,顾名思义是掌控战时火炮的管理。

    这支军队的构成还是十分科学的。事实上大明的建制火器部队甚至领先了西方一百多年。可问题是科技这东西是不进则退的。

    由于种种方面的考虑,大明并没有给匠人很好的待遇,这导致民间官方创造力都极度匮乏。

    加上军官吃空饷的问题,神机营也渐渐衰败了下来。到了正德即位,满额五千人的军队只有不足三千人。

    放到全国来看,这个比例还算不错,但在京师,在天子脚下,能生生跑路两千人,天子的颜面何在?

    只不过正德皇帝贪玩,平日里也懒得管这些。

    可这次谢慎提起了神机营,正德皇帝也自然要过问一二了。

    天子亲自过问,便是有再大的难处也得硬着头皮来了。很快,空额便被补齐,第一批仿制的五百部燧发枪也送到了神机营。

    谢慎不由得感慨,有权力真的好啊。

    神机营的突然雄起让京师三大营中的其余两营羡慕不已,但没办法,谁叫小阁老捣鼓出来的这个什么燧发枪跟神机营的关系最大呢。

    却说内阁三巨头来到神机营时正德皇帝早已到了良久。

    他见除了谢慎,李东阳和谢迁也跟着一道来了,颇为惊讶:“首辅和次辅也来了啊。”

    “回禀陛下,老臣也想来看看这燧发枪究竟如何奇诡。”

    李东阳不疾不徐的说道,依然是那么的得体。

    “恩,既然都来了,那就一起来看吧。”

    朱厚照大手一挥,侍候在侧的谷大用立刻高声道:“陛下有旨,步兵齐射!”

    那排列成一排的五十人立刻端起燧发枪朝两百步外的靶子射去。

    他们本就是熟练掌握火铳、火炮的使用,故而对燧发枪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上手极快。

    因为要御前表演,之前他们已经演练过无数次,断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只听见清脆的声响,两百步外的靶子上出现了数个圆洞。

    沉默了良久,朱厚照才连连拍掌道:“中了,全都射中了!”

    他兴奋的像个孩子,冲谢慎道:“先生,这也太神了。”

    朱厚照喜欢新奇的东西,故而在还是太子时就曾经随着弘治皇帝来到神机营。

    在他的印象中一来火铳的射程没有燧发枪远,而来精确程度也大大不如。

    燧发枪可以精确的命中两百步外的靶子,可火铳在一百步外就可能射脱靶了。

    “陛下,这是时代的进步啊。”

    谢慎笑了笑道:“陛下觉得这燧发枪若是全面普及,我大明的战斗力可以提升几成?”

    “哈哈,这是天佑大明!”

    朱厚照攥紧了拳头,咬牙道:“要是这燧发枪全面普及了。还哪里有鞑靼人什么事。那贼酋要是再敢犯我大明边境,朕就用这燧发枪狠狠的射死他!”

    “对射死这帮蛮子!”

    谷大用亦做出咬牙切齿状。

    朱厚照直是被他逗乐了,连声道:“你个奴婢,是越发没有规矩了。朕和几位大学士讨论国事,你插什么嘴?”

    谷大用却是笑道:“皇爷,奴婢不懂什么国事,但奴婢明白陛下是天命所归,有上天庇佑。不然老天爷为何把这么好的东西托小阁老之手献给皇爷了呢?”

    谢慎心道怪不得皇帝都宠幸宦官呢,这太监讨人欢心的本事文官可比不了啊。

    这倒不是因为太监天赋异禀,而是文官们顾忌的东西太多了。

    要在士林清流圈子里混,最重要的便是官声,一旦被打上了谄媚君上的标签,那基本仕途堪忧。

    其实一开始谢慎也是心情忐忑的。别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其实射程都不能算远,这点其实优势比之弓箭并不明显。

    但现在看来,至少在两百步的射程范围内,还是能够命中人形的,这就足够的。

    火枪比之弓箭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密度的铺排作战。

    这样可以避免弓箭阵列断层的问题。而且火枪部队不需要辅助部队,可以单独作战,这对于革新作战思想也是很有益处的。

    至于用火枪列阵对付骑兵,实战操作起来可能不会那么完美,但总归是个新的尝试。

    谢慎又不是神,不可能做到创世神那样毁天灭地,他只能在他能力范围内改造大明,让大明在军事、经济、制度上都有新的东西出现。

    这个改变的过程或许会有阵痛,或许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却是必须经历的。

    。。。。。。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哈密城破() 
正德皇帝朱厚照观看了神机营的射击演练,心满意足的回豹房去也。

    李东阳、谢迁也纷纷回城,惟独谢慎一人留了下来,细细询问了这些用过燧发枪的兵卒感受如何。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新鲜事物出现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没有人比这些士兵更清楚燧发枪的优缺点。

    一番问询下来,谢慎发现佛郎机人带回的这款燧发枪确实精准度还不错,至少比他固有认知中的准度要好。

    但士兵们普遍反映枪支能够在他们手上的时间太少。一共只有五百支枪,却要给三千六百步兵操练,平均一人七天才能轮到一天使用,这可是个要命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火器时代,一个称手的兵器都是十分重要的。用武侠的语言说,人剑合一方为高手。

    而如果要和六七个人共用一支枪,还谈什么用的称手?能不忘记怎么使用就不错了。

    这个问题谢慎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以大明匠人现在的水平和人力是不可能大量生产燧发枪的。所以别说是全军普及了,眼下就连神机营都无法做到人手一枪。

    从佛郎机人那里大量购买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论佛郎机人会不会大量卖给大明,即便他们卖也势必会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

    所以从一开始谢慎就打定主意,要走仿制路线。虽然仿制的可能没有原有燧发枪那么完美,但技术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想要什么时候生产都不会被人掣肘。

    了解了这个情况后,谢慎便返回城中。

    老实讲,伴驾北巡一趟下来,谢慎确实感到疲惫不已。这倒不是指身体上,而是心累。

    正德皇帝一时兴起的巡游,结果招来了鞑靼人,这可真是够叫人闹心的。

    虽然从结果看,是有惊无险,但谢慎还是希望不要有下次了。

    回到府中时已经是日暮时分,谢慎和妻儿一起用了晚饭,便唤鲁种田备轿往别院去也。

    到了别院,谢慎没有让管家声张,而是独自一人往后院走去。

    此时窈娘正坐在假山旁的亭子中发呆,谢慎突然从她背后出现,一把将她环入怀中,笑声道:“怎么,是在想我吗?”

    “你,你怎么回来了?”

    谢慎佯装不悦道:“这是什么话,这是我的府宅,我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窈娘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怎么提前回京了?”

    谢慎松开窈娘,双手一摊道:“陛下结束北巡提前回京,我自然就跟着回来了。”

    “哦。”

    窈娘轻应了一声,却是垂下头去。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谢慎看在眼里,调笑道:“你怎么病好了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你这么温柔我可不适应啊。”

    “你!”

    窈娘闻言狠狠瞪了谢慎一眼,咬牙道。

    “对嘛,这才是侠女该有的样子。”

    谢慎不得不承认李言闻确实是神医,窈娘和大兄的病经由他诊治一番都已痊愈。虽然未来仍有复发的可能,但至少眼下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谢慎回忆起他和窈娘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竟然生出一抹怀念来。

    “好了,不和你闹了。你将来怎么打算?”

    “我。。。。。。”一向行事果断的窈娘竟然支吾了起来,谢慎赶忙道:“你若是有难处可要和我说,即便这个世上没人愿意帮你,我也会帮你到底。”

    “我也不知道啊。”

    窈娘叹了一声,眼神中满是迷茫。

    老实讲,她本以为得了肺痨是必死的,这才会赶来京师打算在临死前帮谢慎做一件事,这样也算不留遗憾。

    可谁知谢慎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郎中,竟然把她的病治好了。

    直到现在,窈娘还是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她的病好了,却不知该去哪里,该做些什么。

    “如果你也不知道,我建议你就留在京师吧。”

    谢慎耸了耸肩道:“这京师的生活着实枯燥了些,有你在也有个人给我解解闷。”

    见谢慎没个正形,窈娘气恼之际一个手刀朝谢慎劈来。

    谢慎连忙闪身,抱头鼠窜道:“女侠饶命,小生错了。”

    “噗!”

    这下窈娘彻底被逗乐了。

    “我真是对你下不了手。”

    “这就对了嘛,人嘛活的开心最重要,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咳咳,要是我将来开个镖局,一定请你去做女镖师。”

    “镖局?这是什么东西?”

    窈娘一脸茫然的看着谢慎。

    谢慎心道自己真是口不择言了。

    明朝时候并没有镖局,镖局最早出现是清朝乾隆年间,首创于山西。

    当然,明代肯定是有类似的机构的,只不过这个名词没有出现。

    “额,这镖局其实就是聚集了一批打手护院,帮人押送钱财的。”

    无奈之下,谢慎只得尽可能简单的做出了解释。

    “那便奇怪了,做这个行当真的能赚到钱吗?”

    也难怪窈娘疑惑,其实在正德年间,白银还没有大量涌入大明,加之晋商还没有崛起,没有票号这种逆天的民间银行,镖局便没有生存空间和市场。

    换句话说,镖局和票号是应运而生的,二者是共生关系。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这个叫长线投资。”

    谢慎解释道:“相信我,将来这镖局一定是最火的行当。”

    稍顿了顿,谢慎接道:“任何行当,都是最先介入的有肉吃。等到人家做大了再跟风,充其量是喝点汤。”

    出名要趁早,赚钱更是如此。

    谢慎回想起上一世,历史系中几个新生去写网络小说走红便一阵心痛啊。论学识他可并不比那些新生差,可等到他反应过来再想去写一写时,发现对方已经是呼风唤雨的大神了,可他还是个扑街新人。

    这种心酸,没有经历过的人着实不能理解。

    故而这一世,他绝不能允许同样的事情发生。

    镖局的念头其实只是突然间萌生的,但既然想到了就没有不去做的道理。毕竟大明现在开了海禁,白银会加速涌入,镖局这一行是肯定稳赚不赔的。

    “你已经这么多钱了,难道还不够吗?”

    窈娘幽幽的看着谢慎,声音里满是疑惑。

    谢慎差点吐血了。

    钱这个东西还有嫌多的?

    虽然他现在确实已经腰缠万贯,可跟那些江南富商比还是略有不足的。

    说的高尚一些,谢慎要做的都是经天纬地的大事,这些事离开了钱怎么能行。谢慎又不会去贪墨,地方送来的碳敬冰敬他都是直接婉拒的。

    说的自私一些,赚钱享受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吧?谁说内阁大学士就不能腰缠万贯,就不能过的舒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只要这钱来路正,对的起良心,谢慎想怎么花就能怎么花。

    再说了,赚钱享受也是努力奋斗的推动力啊。不为了赚钱,混吃等死即可,何必那么累呢。

    当然,这些他是不会去和窈娘细说的。

    “咳咳,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聊聊你的事情吧。”

    谢慎岔开话题道:“你愿不愿意留在京师?”

    “恩。”

    窈娘轻声应道。

    谢慎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你可以先去干着。”

    “不是那什么镖局吧?”

    谢慎笑道:“这东西我还没开出来,你便是想去当镖师也不行啊。”

    “我希望你去做的,是谢氏钱庄的女掌柜。”

    谢慎一脸严肃道:“当然,我知道这并不是你最想做的事情,不过人嘛总得找个事情做。不见得做的要多好,但不能让人闲下来。人一旦闲的时间久了,可就魔怔了。”

    谢慎的这个建议倒真是有些出乎窈娘的意料。

    钱庄的女掌柜?她其实出身大户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