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

    何旦不由得面露难色。

    干官商最舒服的一点就是包产包销,最郁闷的一点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在何旦看来谢慎现在就有点这个意思。

    不过他不能直接质问谢慎,拿捏了一番措辞后,何旦才缓声道:“不知府尊为何有此想法。民间银两虽多,但太过琐碎且情况复杂。如果遇到挤兑,该如何是好。”

    谢慎心道他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何旦是个行家里手,一问就问到了关键。

    谢慎笑着解释道:“这很简单,你只接豪商巨贾的存单即可。”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抚进京() 
何旦心中不是滋味。

    他当然知道向大户通兑可以避免挤兑。可问题是潞安的大户面上和和善善,背地里却是各自防着。

    叫他们把大笔银两存在竞争对手钱庄里这比杀了他们还难以接受。

    “府尊有所不知,潞安本地望族不会在济盛昌存银的。”

    谢慎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沉声道:“他们不愿意在济盛昌存银就由他们去,本府的意思是叫你吸纳外地大户的存银。”

    外地大户?

    何旦一时间愕然。

    他陷入本地豪族相互构陷,使绊子的思维定式之中,竟然没有意识到更大的合作东主在潞安以外。

    “府尊灼见,草民佩服。”

    这一块做起来不太容易,但只要把关系网搭起来就可以坐地收钱,简直是人世间最爽的事情。

    “嗯,你着手去联系吧。如果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可以直接跟本府说。”

    谢慎十分和善的说道。

    “多谢府尊指点,草民豁然开朗。”

    有时候经商经营的就是一种思路。思路有了再做其他事情就容易了许多。

    而如果没有思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很难大赚特赚。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府尊便是劳心者的典范,怪不得他老人家可以替天子牧守一方,教化百姓。

    现在何旦已经不仅仅把谢慎看做是一个合作伙伴了,他由衷的崇拜谢慎,希望可以从谢慎这里得到指点。

    “不过向大户吸纳银两估计利这块得再议不能像官银那样了。”

    谢慎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何员外且先拿一个章程出来,本府看过再说。”

    何旦连连称是,又客套了几句便告辞了。

    何旦刚刚离去,鲁种田便皱着眉头走了进来。

    谢慎见他哭丧着脸道:“你就不能笑一笑,这可是老爷我大喜的日子。”

    鲁种田摊开双手道:“老爷若是知道谁来了就高兴不起来了。”

    谢慎心中一沉道:“是谁?”

    “巡抚侯大人。额不,他现在已经不是巡抚了。”

    谢慎愕然:“不是巡抚了?你究竟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老爷自己出去看看吧,侯大人就在府衙前。”

    谢慎连忙起身迈开四方步朝前衙而去。

    绕过照壁见侯恂果然在府衙前站着。

    “抚院大人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谢慎冲侯巡抚唱了个肥诺,礼声道。

    “谨修不必多礼了,老夫已经不是巡抚了。这次进京路过潞安府便特地来看看你。”

    我靠!

    谢慎心道这到底是闹哪样。侯恂山西巡抚当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当了。

    他定睛一看才发现侯恂果然没有穿官袍。

    而站着他身侧的则是几个虎背熊腰的大汉。

    那些大汉身着飞鱼服,腰配绣春刀不是锦衣卫力士却是谁。

    “老大人这番进京不会和几位缇骑有关吧?”

    “卑职北镇抚司千户肖南风,领旨解拿前山西巡抚进京。”

    这次锦衣卫拿人是公开的,肖南风倒也不怕说与谢慎听。

    “罪名是何?”

    谢慎对侯巡抚印象很不错,怎么突然之间他就被解拿进京了?

    “结党营私,擅自专权。”

    肖南风一字一顿道。

    这八个字的威慑力可绝对是惊人。

    这顶帽子扣下来别管你是巡抚还是总督也招架不住。

    这比贪墨渎职还要可怕,因为这意味着天子对你不满了。

    天子最痛恨的是什么,不正是下属结党营私,蒙蔽君上吗。

    天子端坐紫禁,垂拱而治,不可能对下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故而如果底下的臣子都说一套做一套天子也就成了聋子瞎子。

    天子一旦成了聋子瞎子对臣子没有了控制力便没有了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设立巡抚后又设总督,设总督后又用镇守太监节制。

    “几位路上请照顾好老大人。”

    谢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现在不论他说什么都没有用。要解拿侯巡抚进京的不是别人,就是天子本人。虽然他不知道胡太监拿到了侯恂什么把柄,但现在的事实就是天子对侯恂不满。

    这种情况下谢慎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本。。。。。。老夫这次是奉旨进京又不是被押去砍脑袋,你作那小女儿情态干嘛。”

    见谢慎面色沉重,侯恂强自挤出一抹笑容道。

    “不过你要留心宵小之辈。老夫这一去便不能替你遮风挡雨了。”

    说到这里侯恂叹息一声,声音中满是落寞和不甘。

    谢慎也知道侯恂这样的大忠臣离任,接替者未必会像他这么卖力。至于刘大夏虽然人品没问题,可他是以佥都御史之职督理军饷的,未必会久留。

    刘大夏在大同时胡太监可能会忌惮几分,一旦刘大夏卸任回都察院复职,胡太监等奸佞必定死灰复燃。

    谢慎攥紧拳头道:“老大人放心,下官会保护好自己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老夫记得这是谨修你作的诗吧,吾辈为天下苍生计,便是身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老大人,该赶路了。”

    见谢慎和侯恂二人聊的兴起,锦衣卫千户肖南风咳嗽了一声提醒道。

    “谨修你回去吧,外面风大。”

    侯恂十分淡然的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谢慎望着远去的老人背影,心中怅然无奈。

    。。。。。。

    。。。。。。

    太原镇守太监府。

    正厅之中,胡瓒与郭怀在美婢的陪侍下一边饮酒一边谈笑。

    “恭喜胡公,贺喜胡公。此事之后再无人敢对胡公有想法了。”

    郭怀十分适宜的拍了一记马屁,拍的胡瓒心情大好。

    “这件事是你老郭的功劳,咱家可看在眼里的。”

    胡瓒享受的半闭着眼睛,幽幽说道。

    “你这法子实在是狠,皇爷最恨臣子擅专弄权,这侯恂不死也得掉一层皮。”

    “还是那侯恂自己贪心,他若是不贪也不至于如此。为了一个指挥同知的位子丢了巡抚乌纱,怎么看都是蠢人所为。”

    “这么看,咱家丢车保帅倒是明智之举了?”

    胡太监心中大喜,原本对遗弃陈川产生的愧疚感也消失殆尽。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谢慎回京() 
巡抚候恂离任对谢慎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他将不可避免的独自面对胡太监的报复。就像候恂说的那样,没有人可以替谢慎遮风挡雨了。

    更让谢慎无奈的是,候恂刚被解拿进京,紧跟着便有了新巡抚人选。

    八月初一,朝廷一纸调令将前福建布政使赵璟调来山西,出任山西巡抚一职。

    要说这位赵璟赵大人还颇有一番来头,此人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和王守仁的老爹王华是同榜同年。

    但和王华老大人的一身正气不同,赵璟颇为擅长人际钻营。先是拜了当时的首辅万安为干爹,进而顺利通过选官留在了京师户部。

    经过万安的提携,赵璟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职位。

    后来新君即位,万安倒台,赵璟见状不妙第一个跳出来参奏万安无德。

    万安一手提携赵璟,想不到竟然养了一只白眼狼,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后来赵璟又抱住前首辅刘吉的大腿,成为其麾下一员得力干将。

    在刘吉的安排下,赵璟出任福建右布政使,成了一方面大员。

    再后来刘吉倒台,赵璟又去抱了天子宠臣李广的大腿。

    比起之前两位,李广更不要脸,也更合赵璟的心意,故而赵璟常常将搜罗来的奇珍异宝送到李广府宅中讨李广的欢心。

    刘吉倒台后,其同党大多遭到了反攻倒算。可惟独赵璟没有受到影响,继续优哉游哉的做他的福建右布政使。

    这当然是李广在背后使了手脚,打通了吏部人脉。

    这么看来,这李璟李大人活脱脱就是一三姓家奴啊。

    偏偏这样的三姓家奴活的滋滋润润,而像候恂这样的为国尽忠的能臣被君父猜忌。

    最要命的是,赵璟现在的后台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大权阉李广。

    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中,李广会在弘治十一年也就是明年倒台。

    但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多处改变,天知道明年的这个时候李广会不会失势自杀。

    即便历史按照既定的轨迹向前,也还有足足一年的时间李广才会倒台。谢慎和李广之间的矛盾难以用言语描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作为李广的打手兼狗腿子,赵璟出任山西巡抚肯定是李太监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其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报复谢慎。

    二人一个是知府一个是巡抚,谢慎被赵璟直接管着。

    对方要是想搞些事情出来,还不是易如反掌?

    领导上司要给你穿小鞋,你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

    好在就在赵璟赵巡抚走马上任的前一天,京师又来了一道旨意,调谢慎回京。

    谢慎只得感慨总是套路得人心。

    从解拿候恂到调任赵璟,再到调谢慎回京这一切应该都是串好的,他们所有人都被天子玩弄于鼓掌之间!

    这么看来,候恂应该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估计降职是最狠厉的处罚了。

    但让谢慎不解的是,天子这么纵容李广和胡瓒一党,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李广通过方术丹药把弘治皇帝迷糊涂了,让皇帝对李广产生了依赖离不开他了?

    若真是这样,候恂和谢慎相继被调任就不难解释了。

    天子的意思就是,你们怎么折腾朕不管,但别打李广的主意。

    至少在目前看来,李太监就是弘治皇帝的禁脔。

    当然天子也明白这样庇护李广是不对的,故而候恂并没有遭到什么严厉处罚,谢慎更是直接平调回京。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至少没有让谢慎赤膊上阵,和李广的打手赵璟针锋相对大干一场。

    从山西回京师一路上并不难走,可是比起水路陆路总是免不了颠簸,耗时也更长一些。

    加上谢慎还要带上女眷,更增加了耗时。

    一路上停停歇歇走了十多天。

    等到马车进到京师,众人皆是一脸倦容,用风尘仆仆来形容都不为过。

    将家眷安顿好,谢慎便去到吏部办理相关手续。

    因为圣旨下的太急,吏部的调令写的很简略,并没有给谢慎安排新的官职。

    故而现在卸任后谢慎的官职还是右春坊右赞善兼任翰林院修撰。

    事实上,翰林修撰这个职位谢慎也基本只是挂个名头,不可能再去翰林院坐班了。

    从四品大员一下子变成了六品,虽然知道只是短暂的,但谢慎还是很不适应。

    好在弘治皇帝没有把谢慎忘了,很快就下了一道圣旨,授谢慎右佥都御史兼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右庶子是正五品,但因为是东宫属官,比普通的五品官要值钱不少。

    至于右佥都御史这一职位,则是正四品。又是在都察院这样的重要机构,不可谓不显贵。

    要知道除了都察院正印官左右都御使,以及副官左右副都御使。左右佥都御史已经是排的上号的官职了。

    能够做到佥都御史这一级的,只要不自己作死,是很有机会升任副都御使的。至于能否再进一步领班都察院,成为兰台领袖,那就要看运气了。

    总而言之,谢慎到潞安外放这半年是十分值得的,不仅摇身一变从六品赞善变成四品佥都御史,还收获了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

    虽然自成化以来,明朝入阁的标准是拥有庶吉士出身,并不要求必须有下基层的经验。

    但这并不是说基层理政的经验是无用的。恰恰相反,基层的从政经验对于这些内阁储备干部来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内阁辅臣是天子的御用小班子,不但要向天子建言献策,还要行票拟之权。

    所谓票拟就是阁臣将奏疏的处理意见写在一张小条子上,贴附在奏疏上,交给皇帝阅览。

    如果皇帝没有意见,便用朱笔御批。

    当然很多时候皇帝也忙不过来,这一任务便交给了内相——司礼监的诸位太监来做,唤做批红。

    票拟加批红便构成了奏疏流转阅览批复的一整套流程,极大削减了皇帝的工作量。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风景() 
处理奏疏要的是什么?不就是理政经验吗?

    毕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拍脑袋解决的,有些事情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考量许多。天子不可能不考虑这点。

    谢慎这半年的牧守经验看似不足一提,但在关键时刻却可以帮他胜出。

    将来入阁的,必定都是东宫辅臣出身,在这一点上拉不开差距。但谢慎比其他人多出了地方主政经验,这便是优势所在了。

    谢慎对侯恂还是比较关心的。几番打探之下他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侯恂的政治生命提前结束了。

    虽然这明显是胡太监设的局,但侯恂显然大意入局了。

    就像锦衣卫千户肖南山说的,侯恂有擅专之罪。

    不过考虑到侯恂劳苦功高,天子显然不打算直接将侯恂贬为庶民,而是让侯恂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