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和芊芊是一见钟情,不是单纯的政治婚姻,故而不太可能在感情和政治收益上都大丰收。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 
要知道内阁首辅、次辅的权力可比六部尚书的权力大的多。

    六部尚书听起来拉风,实际只是虚衔。

    退一步说,内阁成员还可以兼任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中,最尊贵的就是吏部尚书,吏部掌着人事任免权,故而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

    除了吏部便是户部和兵部显贵了。再之下是刑部。

    像徐贯这样的工部元老也就是垫底的命。礼部虽然也没啥实权,但是胜在清贵啊,将来补入内阁机会比工部不知道大了多少。

    徐贯的政治寿命所剩无几,加之工部这个位置实为鸡肋,能够给谢慎的仕途帮助确实十分有限。

    不过聊胜于无吧,如果谢慎没有遇到芊芊,没能被芊芊喂药,没能和芊芊一见钟情。。。。。。

    那么谢慎可能连徐贯这个助力也不会有。

    徐贯的政治寿命所剩无几,但也算尚有余温。

    工部尚书和内阁首辅、次辅没法比,和其几部也没法比,但是总好过无依无靠。

    工部尚书再怎么说也是一部之首,多少有些面子。

    面对同榜同年的议论,谢慎摇了摇头兀自饮酒。

    老实讲,他还没有做好进入官场的准备。因为一旦进入官场就意味着摒弃掉一些引以为傲的东西。虽不见得就要同流合污,但也绝不可能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

    正自想着,不少同榜同年都过来向谢慎祝贺,谢慎也都一一还礼。

    经过他的观察,来向他祝贺的人中唯独没有杭州府的士子,看来杜康的影响力真的不小。

    不过这些并没有什么相干,谢慎兴起之时吟诵开来。

    “李白谪夜郎,杜甫困庸蜀。

    纷纷蜍志辈,昏塞饱梁肉。

    造物岂无意,与角去其足。

    末俗谀高位,文成贵珠玉。

    纵云咸池奏,我愚不能读。

    一言欲赠君,焚砚削简牍。

    此事属穷人,君其享百禄。”

    这明显是谢慎吟诵来来嘲讽杜康这样的俗人的。

    杜康是杭州钱塘人,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受到的教育自然是传统世家那一套。

    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从一开始就被灌输入这些族人的脑子中,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什么要适应官场,适应各种潜规则云云。

    这些耳提面命融入到这些世家子弟的骨子里,自然很难轻易改变,而这些却是谢慎最鄙夷的。

    如果作为一个穿越客都不能有勇气和胆量作出改变,那穿越的意义就没有了。

    杜康正自饮酒,听得谢慎又吟诵了一首诗,当即暴怒。

    他吟诗就吟诗吧,偏偏这诗还意有所指。

    杜康方才跳将出来对谢慎进行一番攻讦,谢慎立刻以一首诗作出回应,效果还十分好。

    不少原本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的士子纷纷被谢慎的才情所感染,站到了谢慎的这一边。

    毕竟从今晚的鹿鸣宴看来,谢慎是当之无愧的余姚才子,而杜康不过是一个嫉妒谢慎成就的喷子。

    没有人会喜欢喷子,尤其是自命清高的文人。

    原本还呈现分庭抗礼的局势瞬间逆转,如今除了杭州钱塘的士子死忠的拥护杜康,其余中立摇摆的士子纷纷倒向了谢慎一边。

    甚至有人传出,说杜康是靠着阿谀奉承才获得的五经魁首,更有甚者还有人质疑杜康乡试前就得到了贵人暗中相助。

    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即便杜康有杭州钱塘士子这一部分“铁粉”,也奈何不住大势,找了个由头落荒而逃了。

    五经魁首只剩下了四个,自然十分无趣。

    加上鸿胪少卿季安不想鹿鸣宴拖得时间太长,便提前结束了这场盛宴。

    百来名士子相继离开了布政司衙门,唯独谢慎被留了下来。

    想要和谢慎叙话的不是陆渊也不是陈方垠而是鸿胪少卿季安。

    这让谢慎十分惊讶。

    要知道谢慎之前和这位鸿胪少卿季大人素未蒙面,更别提有什么交情了。

    二人唯一的联系恐怕就是这科乡试了。

    季安是朝廷委派的乡试考官,谢慎是季安拔的新科解元,仅此而已。

    当然,从名义上讲季安算是谢慎的座师,不过师生之间确实是够生分的。

    谢慎随着季安来到布政司内堂,恭敬的束手而立。

    季安面容十分平静的说道:“你不必紧张,是徐侍郎叫我带话给你。”

    徐侍郎?

    谢慎更为惊讶了,这徐贯人脉还挺广,和季安也相熟?

    不是这位徐老大人见自己中举得了解元就开始逼婚了吧?

    他虽然和芊芊情投意合,可只有十五岁啊。咳咳,虽然这个年龄在大明朝当爹都不奇怪,可谢慎毕竟来年还得大比,这要是赶在中间来一场婚事,还真是得忙的焦头烂额。

    见谢慎面色古怪,季少卿假声咳了一咳道:“怎么,你知道徐侍郎要本官带话给你?”

    谢慎连连摇头道:“这倒是没有,学生只是有些惊讶罢了。恩师还请讲。”

    季安笑着点了点头道:“徐侍郎说这次乡试你考得不错,但来年的会试亦需要好好准备。。。。。。”

    话说到一半,季安话锋陡然一转道:“徐侍郎还说你的婚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待选个良辰吉日便可以完婚了。”

    果然!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其实谢慎也可以理解徐老大人的心思,徐贯年事已高,今年已经六十有二。芊芊应该是徐贯的老来女,自然视若掌上明珠一般。

    徐贯的身体不算好,担心哪一天便撒手人寰,最放心不下的肯定是这个宝贝女儿。

    故而徐贯才会这么急切的催谢慎娶了芊芊,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问题是徐贯就这么肯定谢慎能够中进士吗?

    解元虽然风头无两,但说到底也得参加会试,被刷的几率还是存在的。

    要么是徐贯真的特别在意女儿的感受,对女婿的挑选没有那么严苛。要么是徐贯开了天眼,笃定谢慎不但能中进士,还能考取一个很好的名次。

    谢慎宁愿相信是第一种。

    季安摆了摆手道:“话本官带到了,你好好想想吧。”

    “多谢恩师!”

    谢慎冲季安拱手沉声道。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 
从布政司衙门回到平安坊家中,谢慎彻夜难眠。

    徐贯应该是个好岳丈,可问题是这婚事来的太过突然。

    现在是弘治八年八月,而他来年二月前就必须到京师备考会试,这还不算路上的时间。

    也就是说给他留下的时间应该不到半年。

    半年内完婚。。。。。。

    啧啧,这还真是一件挺有挑战的事情。

    待到翌日一早,谢慎揉了揉眼睛,满是困倦的起身洗漱。

    鹿鸣宴后官方宴会便暂时没有了,但有些人还是要去见一见的。

    季安是乡试主考官,昨夜已经和谢慎聊了聊,不再去专门拜见也说的过去。

    陈方垠是浙省学官,又跟谢慎熟稔,自然要去拜见。

    可是陈老大人似乎在刻意躲着少年,鹿鸣宴一结束,第二天就离开了杭州城。

    剩下的都属于可拜可不拜的,谢慎便去拜会了一番房师,继而调转方向去了宁员外府中。

    和这些官场中人相比,宁员外更为率真。

    尽管谢慎也知道这份率真的背后有着一些别样的目的,但至少聊起来不会那么压抑。

    宁员外得知谢慎中了解元,少不了一番恭贺。

    场面话后宁员外却是幽幽说道:“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谢公子果然是文曲星下凡。这连中四元后,恐怕整个江南都知晓你的名号了。”

    谢慎讪讪一笑道:“宁员外谬赞了,晚生不过侥幸得了头名,我浙省人杰地灵,晚生不敢有丝毫傲然姿态。”

    宁益盯着谢慎看了良久,才叹息一声道:“有时候老夫真的看不透你。听说你在余姚沿海滩涂开始种植棉花,收成还不错。朝廷也知晓了此事?”

    谢慎心中一沉。

    这宁益果然来头不小,竟然连这事都知道了。

    朝廷如今并没有在东南沿海大规模的推广滩涂种棉,故而宁益应该是从私人渠道得到的消息。

    谢慎也不遮掩,朗声道:“这都是县尊指挥有方。”

    宁益见谢慎和他打起了哈哈,一边捻着手中的佛珠一边淡淡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些棉花老夫想接。”

    咯噔,谢慎心中一沉。

    宁益对这些棉花感兴趣?

    照理说这些棉花和普通农田种出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特殊之处是在于滩涂种植的理念。

    而宁益是一个商人,商人最看中的是利益不是理念。

    海涂种植棉花这一理念对朝廷来说或许很有用,但对于宁益却未必。

    “宁员外怎么会对棉花感兴趣?”

    宁益是大茶商,大盐商,这两样远比种棉花来钱快,他要是投入大量精力在棉花种植上,另外两项肯定会受到影响。

    谢慎当然也明白棉花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谢慎推广海涂种植棉花的初衷却是引起朝廷的注意,引起天子的注意。

    这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或者说是刘太监感兴趣。”

    刘太监?

    杭州镇守太监刘文?

    谢慎不禁愕然。

    “刘太监为何会对海涂种植棉花感兴趣?”

    太监有致命缺陷,不能传宗接代,故而贪财敛财就成了唯一获取快感的方式。在谢慎看来这位刘太监自然也不会例外。

    但太监不应该更喜欢插手织造、盐业吗,种棉花肯定来钱没有那两样快啊。

    “还需要老夫说的更明白一些吗?这是宫中的意思。”

    宫中?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刘太监想要吞下肥肉,而是天子授意?

    细细想来未必没有这种可能。之前天子下诏夸奖谢慎时曾命内监传话将海涂种植棉花的方法上奏。

    后来此事不了了之,朝廷并没有在东南沿海大规模种棉,这是不合常理的。

    起初谢慎以为是弘治天子碍于面子不好与民争利,但现在看来天子还是不舍得把这块肥肉让给谢慎,只是不想直接由朝廷出面显得吃相太难看罢了。

    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朝廷直接接管和抢也没有什么区别。而如果由镇守太监刘文以私人名义出面和谢慎、宁员外三方合作则很好保证了皇家颜面。

    镇守太监的设置本就是为了天子控制地方,故而镇守太监种棉所得绝对也会原封不动的送到京中。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来一旦事情出了差池,还可以丢车保帅直接把镇守太监拉出来做替罪羊以平息民愤。

    等于弘治天子找了一个背锅侠来出面,自己则是隐居幕后操控。

    啧啧,不愧是大明中兴之主,这心机深沉叫人不得不服啊。

    当然刘太监出面就不会以朝廷名义给谢慎任何承诺,最多是刘太监私人的允诺,是不做数的。

    这宁益看来和刘太监也有几分交情,故而刘文才会让宁益来做这个说客和合作方。

    那么,他要接这个话头吗?

    既然朝廷没有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谢慎自然可以装糊涂。

    毕竟这样面上只是得罪了刘太监。

    但这却是对天子的一次违逆。

    弘治是明君不假,但明君也食五谷杂粮,也有喜怒哀乐。

    让天子这般惦记着可不是一件好事。

    可就这么答应了,等于是和刘太监一起把锅背了,万一出了事刘太监吃不了兜着走,他谢慎也很难有善果。

    宁员外仿佛看出谢慎心中所想,淡淡笑道:“你不必立刻就回复老夫,一起用一顿便饭,你若想通了老夫随你去一趟镇守太监府便是。”

    呃。。。。。。

    谢慎直是十分无奈,这不是逼着他往坑里跳吗?

    皇商好歹还有个朝廷门面,还有一份允诺。

    他这样以私人名义种植棉花,再把利润拱手送到天子手中,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了,为的就是在天子心目中的好印象?

    谢慎前世治明史,对于明朝的赋税问题自然十分慨叹。

    除了万历比较会捞钱,其他各朝财政问题都很紧张。

    这当然是明代体制问题,如今弘治天子都为了捞钱私底下让太监揽活了?

    谢慎真不知道这是可喜还是可悲。

    弘治一朝十八年其实并没有作出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朱元璋搭建的框架也让子孙束手束脚。

    弘治天子的这种探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这究竟能否作为视为常态还很值得商榷。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 
权衡了一番利弊,谢慎还是决定答应宁员外和刘太监合作。

    简在帝心虽好,但那也得让天子惦记好的一面。

    要是弘治天子这个老板一上来就看谢慎不顺眼,那他的仕途也就完了。

    宁员外自然乐得如此,作为中间人他也将从棉花种植中获益。

    二人用过一顿便饭就直奔镇守太监府而去。

    海涂种植棉花是谢慎提出来的,故而他的意见就显得举足轻重。具体怎么合作,采取什么形式很大程度上要看谢慎的意见。

    从外观看,镇守太监府和其他大员权贵的府邸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谢慎和宁员外一起从偏门进了府中,在门官的引领下直奔后花园而去。

    这当然是为了谢慎的清誉计,若是让人看见浙省新科解元和大盐商宁益一起进了刘太监的府邸,那势必会在江南文坛掀起轩然大波。

    二人来到后花园后,那门官笑吟吟的说道:“我家老爷正在打拳,二位可能得稍等片刻了。”

    说完他便识趣的退了出去。

    谢慎奇道:“这刘太监还喜欢打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