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19章 单雄信归降() 
第118章:单雄信归降

    明朝末面,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逼崇祯帝吊死于煤山,但之后来却败给了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军,清兵乘机入关,江山再次沦陷于异族之手。

    面对满清的咄咄逼人,已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不得不转而抗清,不过张献忠最终也战败而死。

    张献忠牺牲后,孙可望逐渐成为大西军的头号人物,通管大西军的所有事务。

    孙可望虽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却剽悍异常,勇武过人,尤其擅长防守,所以号称“一堵墙”。

    不过孙可望此人目光实在是短浅,满清建立已让********迅速上升,退守云贵的大西军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广泛联合抗清力量,反对清朝统治。

    可孙可望却在关键时刻和李定国在“联明抗清”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矛盾不可调和之下,双方最终发生内讧,孙可望兵败愤然降清后沦为汉奸。

    而战胜了孙可望的李定国走上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最终成为抗清的民族英雄。

    李定国相貌英俊,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逐北不置屡立战功。

    二十岁,李定国单枪匹马射杀明军上将“神弩王”张令。

    二十一岁,李定国领二十六名骑兵,奇袭襄阳,生擒明朝亲藩襄王。

    二十四岁,张献忠称帝建制,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义子,封李定国为安西将军,其地位仅次于孙可望。

    综上所述,可见李定国乃是一名公认的文武双全的常胜智将。

    郑成功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知名度远在李定国之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国在当时声望更在郑成功之上,同时也是郑成功生平最敬重之人。

    李定国不但是郑成功最亲密的战略盟友,更是郑成功的至亲“老亲翁”。

    两人一个在云南广西,一个在东南沿海,频频给与清兵致命打击,孤立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堪称擎天双柱;

    后来李定国为南明西宁王(后封晋王),郑成功为南明延平王(后封潮王),可见当时李定国无论地位还是影响力都是在郑成功之上的。

    正是因为两人的不断抗争,才最终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让步,采用怀柔政策对待汉族百姓,也为后来的“康熙之治”打下基础。

    而现如今李定国和孙可望两人都在张献忠的麾下,这也给代郡战局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当然也只有那么几分,秦昊相信就算李定国能再次识破戏志才的计策,以雁门主力军的战力,照样可以正面击溃张献忠部。

    …………

    广武城,郡守府。

    郡丞郝童面色复杂的坐在上位,看着下面两位青年才俊侃侃而谈,而身为郡丞的他竟插不进一句话。

    哎,难道我真的老了吗?郝童有些颓然的想到。

    经过这些天的观察,郝童发现少主最近征辟的这位名叫王猛的青年,不但是天才而且还是个全才,在他看来非常困难的政务,一到王猛手上根本就不叫事。

    大汉文士青年一辈中,以荀家荀彧的表现是最为突出,所以被一众大儒赐予“王佐之才”的美誉。

    而在现在的郝童看来,王猛同样担得起这个名号。

    至于王猛旁边的那位看似跳脱,不靠谱的同窗好友,在郝童看来也不似表面上的那么不简单。

    那人慵懒的表面之下,眼中不时闪烁的智慧之光,可是瞒不过郝童的。

    因为这种眼神,郝童还在戏志才的身上也见到过。

    哎,如此大才却不愿入我雁门军,真是可惜,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他留下来。郝郡丞心中暗暗想到。

    虽然之前被秦昊变相软禁的那件事,真的令郝郡丞十分的气愤,但之后秦昊已经端正态度和他道过谦了,所以郝郡丞也就不计前嫌原谅了秦昊。

    如今郝郡丞依然忠心耿耿一心一意的为雁门奔波劳碌。

    “你真的考虑清楚了?”望着眼前恭恭敬敬的单跪在自己面前的壮士,王猛有些诧异的问道。

    “嗯,考虑清楚了!”壮士重重的点头道。

    王猛疑惑的望着身边的青年一眼后,又转过头对着壮士,冷冷道:“单雄信,你不会是假意归顺,实则却心念旧主吧?还是他以你妻子和你未出世孩子的性命威胁于你?强扭的瓜不甜,主公要的是你心甘情愿的归顺,你要是实在不愿意,也没有人逼迫你。”

    单雄信一听顿时面色一冷,淡淡道:“王先生,单雄信受郭先生开导,已然幡然悔悟,郭先生是个好人,你可以怀疑我,但请不要怀疑郭先生。”

    王猛瞅了眼一边的“郭先生”,见其冲自己点头,心下也是了然。

    单雄信这等刚烈的愚忠之辈,是绝对不会做那种诈降之事的,既已愿降想来应该是不会复叛的。

    这时王猛心中又有一个心得疑问:他到底是怎么说服单雄信的?

    “单将军,并不是不相信你,而是王某谨慎惯了,希望你可以见谅。”

    “王先生言重了,单某如今心中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杀匈奴,希望先生成全。”

    “可是你的伤?”

    “无碍,此等小伤并不影响,还望先生成全。”

    不远处的岳飞听到这,不禁肃然起敬,要知道单雄信可是被秦用的凌空一锤砸出了内伤,有道是外伤好治内伤难愈,所以这叫能小伤?

    “单兄,依岳某之见,你还是把伤势养好再说吧,杀匈奴的机会以后多的是呢!”岳飞劝道。

    “某家心意已决,还望先生成全。”

    说罢单雄信对两人躬身一礼,王猛和岳飞互望一眼后,王猛冲岳飞点了点头,岳飞见此不禁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就先将单兄编入亲卫队,之后随军一起前往雁门关吧。”

    “谢将军。”

    单雄信的这句将军,倒是把岳飞叫得有些不好意思。

    此时的岳飞手上虽然暂时掌握着一万八千人马,但是军衔却只是个军候,而且这个军候还不是满编制。

    岳飞现在只是秦昊亲卫统领,真正直属他的手下只有亲卫队55人…哦不,现在是56人了。

第120章 秦昊月下追郭嘉() 
第119章:秦昊月下追郭嘉

    “景略兄,不日你即将前往雁门关,而小弟我书生一个,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就此别过吧。”

    郭先生淡笑着对王猛拱手道别。

    王猛一愣,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快就要离开,刚想要挽留,可郝郡丞却抢在他前面。

    “郭先生怎么这么快就要离开,可是我雁门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郝郡丞急忙站起来说道。

    郭先生连忙摆摆手道:“没有没有,只是家中有急事,确实不便久留。”

    郝郡丞也知道郭先生所言只是托词,不过郭先生既以如此说,他也不好在强行挽留,于是给王猛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其尽量将郭先生留下来。

    王猛点点头,但却笑着对郭先生说道:“那我送送你吧,奉孝!”

    没错,王猛的这位同窗好友郭先生,正是“鬼才”郭嘉郭奉孝。

    郝郡丞见王猛居然不准备留住郭嘉,心中顿时大急,刚想说什么,可是却发现王猛在对自己施以眼色,于是又将话给憋了回去。

    离开太守府后,王猛和郭嘉缓步流连在,川流不息的广武街道上,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着。

    “真是难以想象,作为苦寒之地的雁门,竟被治理的如此繁华,这其中肯定有不少困难吧?”望着广武繁华的街景,郭嘉不由发自肺腑的赞叹道。

    “是啊,两年前我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一步一步壮大到如今的规模,真的很不容易啊。”王猛有些惆怅的感叹道:“有数次危机我其实是准备出手相助的,只是那几次危机最终还是被志才和秦大人给化解了。”

    “秦大人?”郭嘉一愣,转而有些玩味的问道:“呵呵,景略兄,你就这么看好秦昊那小子?”

    “看好主公的又不只是我一人,这不还有王师呢。更何况,你不也一样嘛!”

    说着,王猛一把抢过郭嘉手中的锦布折扇,打开后只见上面写着三句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秦昊游学中所做的三首诗词中的三句,后又被秦昊摘出称此三句为人生“三大境界”,这种说法也得到大多数文人的认可。

    “还给我!”

    郭嘉见王猛居然抢走自己心爱的扇子,顿时急了,连忙一把又给抢了回来。

    “奉孝,解释一下吧,为什么你的扇子上写着主公所做是诗句?”王猛淡笑着望着郭嘉,有些戏谑的问道。

    郭嘉白了王猛一眼,狡辩道:“我只是比较欣赏那小子的文采罢了。此三句,微言大义,当夸人生一大浮白,乃我辈文人终生之追求,我写在扇子上又怎么了!”

    “你就嘴硬吧。奉孝,你真的不考虑留下来,和我一起辅佐我家主公?”

    郭嘉一听顿时将头低下,变得有些沉默起来。

    王猛见此则继续劝道:“你没有接触过主公所以不知道,你们俩这性格,凑到一起简直就是绝配。到时,奉孝你收获的不但是一个明主,还有一位人生知己,何乐而不为呢?”

    郭嘉抬起头,淡淡道:“别再劝了王兄,我自有我的苦衷。”

    “黄巾败局早已经注定,你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何必蹚这趟浑水呢?”王猛苦口婆心的劝道。

    “呵呵,景略兄,你说的不错,我是知道,但是我不甘心。千百年来,寒门与豪门之间的争斗,总是豪门碾压寒门,唯有这一次寒门有了那么一点胜算,但最终估计难逃失败的命运。”

    “你既知道,何不留下来与我一起辅佐主公呢。我家主公天纵之资,再加上有我二人辅佐,定可在未来的乱世之中,从豪门手中将天下夺回。”

    郭嘉嘹望着远处的天空,有些深沉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而这条路是景略兄你选的,不是我的。我郭嘉的路是靠自己的力量,替天下寒门博一把,无论成败,我也无愧于心。”

    郭嘉语气虽轻,但王猛却听出了其中的坚定,不由心头一颤,张了张嘴却又无言以对。

    “景略兄,你也寒门弟子,定然明白天下寒门心中的苦楚。而我此去,就算不能成事,也要让天下世家知道什么叫做匹夫之怒。”

    “当然,若是我选的这条路失败的话,那我就来帮助你走完你选的路。所以,景略兄,你就不要在劝了。”

    王猛闻言,顿时苦笑道:“你都这么说了,我又还能说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

    见好友终于不在反对,郭嘉也露出了笑容,笑道:“我准备去辅佐项羽。”

    “项羽?”王猛眉头一挑,有些诧异道:“奉孝,以你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来,项羽不是张角的继承人,你辅佐项羽又有什么意义?”

    “无论我辅佐谁,最终都难挡大势,所以我决定赌一把。”

    “为什么是项羽呢?”

    “古往今来但凡拥有重瞳者,无一人平凡,每次出现都必将掀起一番风云。而至今已经四百年未曾出现的重瞳,在这一世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人,难以想象未来的乱世究竟会乱成什么样子。”

    “之所以选择项羽,只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重瞳传说赌一把而已,希望项羽不要像他祖宗项籍那样。”

    “呵。”王猛嘴角一抽,无奈道:“还真是你一贯风格啊,一如既往的草率!”

    郭嘉没有理会王猛的嘲讽,反而颇有深意道:“世家,寒门,再加上逐渐浮出水面的诸子百家…这天下真是越来越乱了。”

    …………

    秦昊刚启程之时,天色就已经很晚了,而到达广武时天色已黑。

    刚一赶到广武城东门口,秦昊发现王猛正城门口站着,好似早就猜到自己要回来一样。

    “景略先生,郭嘉人呢?”秦昊迫不及待的问道。

    “已经走了一个时辰了,不过奉孝坐的是驴车,主公要是想追的话,现在还来得及。”王猛不紧不慢道。

    “好,我现在就追。”

    “主公且慢,且听我一言……”

    听了王猛所言后,秦昊的眉头紧皱,就差连成一条线。

    “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秦昊咬牙道。

    说罢,秦昊调转马头,向南方疾驰而去。

    一轮皎洁的弯月,孤悬于长空之上,银白的月辉给整座城市都穿上了一件新衣。

    而就在此时,一位相貌俊美,身穿银甲的少年,骑着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在成为寂静的古道上,飞速疾驰着。

    银白的月光照耀在少年的银甲之上,反射出非常耀眼的光辉,以至使少年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沐浴在神圣光辉中的神将一般。

第121章 鬼才天妒() 
第120章:鬼才天妒

    “奉孝兄,且慢走。”

    听到后面有人呼喊自己,郭嘉下意识回过头,结果却看见自己这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一幕场景。

    一位相貌俊美到没有丝毫瑕疵,身着银甲的少年将军,骑着一匹白马,正以飞快地速度在迅速接近自己。

    当然,仅仅这些并不足以让郭嘉终身难忘。

    最关键,最离谱的是,这位少年将军浑身上下,居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整个人看上去简直犹如天神下凡一般。

    郭嘉眼睛瞪得如铜铃,嘴巴张的老大,难以置信的喃喃道:“我这是在做梦,还是世上真的有仙人?”

    百米的距离,对雪龙驹来说转瞬即到,而终于追上了郭嘉之后,秦昊却发现眼前的这个青年竟然处于一种懵逼状态。

    这是神马情况?

    秦昊疑惑地在其眼前招了招手,喊道:“郭兄,郭兄,你没事吧?”

    与此同时,秦昊也在习惯性的心中默念:“小萝莉,检测郭嘉的五维属性。”

    一碰到人才或可能是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