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封公虽也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不至于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勉强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而除了一字王、郡王、国公这三种爵位之外,董卓还分封了国侯之爵,而对象不是赵匡胤、公孙轩辕这类依附于大诸侯的小诸侯,就是王朗、黄祖、韩玄这类实力稍差的小诸侯。

    被董卓封为国侯的则有:宋侯赵匡胤、蓟侯公孙轩辕、越侯王朗、舒侯陆康、鄂侯黄祖、湘侯韩玄、代侯张扬、陈侯陈友谅、纪侯张士诚……

    当然,董卓大肆分封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手下们。

    唐侯李渊被封为唐国公、隋侯杨坚被封为隋国公,而华雄、李傕等一众将领也全部封侯,只是他们都没有封地罢了,毕竟董卓也不可能允许凉军的领地被分裂。

    总之,除了交州的洪秀全,还有遁入三山的任红昌、朱元璋、李自成等叛逆之外,几乎所有诸侯都得到了董卓的分封,而且封到最低爵位都是国侯,在往上则分别是国公、郡王、一字王。

    至此,大汉名义上被众诸侯正式瓜分,而天下也正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战国时代。

    停留在洛阳的众诸侯,在得到董卓的分封之后,全都做出了统一的反应,那就是果断拒绝了分封。

    他们之前还在大骂董卓是国贼,结果现在却接受了他册封的话,那不是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嘛。

    更何况诸侯们都是为了讨董而来的,封王封公所带来的诱惑虽大,可一旦接受也就意味着背叛联盟,万一惹来周边诸侯的群起围攻,那可就不划来了。

    所以,在未脱离联盟之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册封。

    众诸侯表面上都拒绝了册封,暗地却都在积极准备脱离联军,然后坐看之后天下变化,在决定是否接受册封。

    绝大部分诸侯都想脱离联盟,可是却偏偏又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毕竟枪打出头鸟嘛,而众诸侯又都鬼精鬼精的,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在这种诡异的平衡当中,诸侯联军倒是又安稳了十余日。

    所有诸侯都在静静等待,等第一个接受册封的人出现,他们都知道这一天绝对不会太久,可谁也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幽州刘和称燕王的消息,而这也打破了联军脆弱的平衡。

    刘和乃是刘虞之子,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而这次之所以会接受董卓的册封,也是受到董卓使者李肃的蛊惑的缘故。

    刘彻得知之后自然坐不住了,毕竟他的位置还未得到巩固,而他现在距离幽州千里之遥,仅凭他手中掌握的力量,还真不一定能争得过刘和。

    一念至此,刘彻当即亲自前来请辞,秦昊费尽口舌劝其留下,但奈何刘彻去意已决,秦昊无奈也只能任刘彻领军离去。

    就这样,刘彻成了第一个离开的诸侯,而他这一走不但意味着幽州内乱即将开启,也意味全天下的烽火即将重新点燃。

    刘彻一走,紧接着公孙瓒也来请辞,毕竟他的领地也在幽州。

    而有了刘彻和公孙瓒两人带头,众诸侯自然也就没了顾虑,都纷纷来向秦昊请辞,其中甚至还包括刚和董卓接下血仇的袁家家兄弟。

    原史中,董卓也灭了袁家满门,可身为联军盟主的袁绍,还是选择了停止进军,足可见其性情之凉薄。

    面对这些请辞的诸侯,秦昊逐个进行了劝阻,但奈何这些人同样去意已定,任秦昊说的口干舌燥,也依然执意要离去。

    秦昊可不可能强行留下他们,真这样等于是得罪了天下诸侯,所以只得好好聚好散的放其离开。

    短短半个月内,袁绍、袁术、刘秀、刘协、刘繇等,近三十位诸侯退出了联盟,而这些诸侯们的离去也使的联军兵力急速下降。

    当然,也有部分诸侯,或事因利益,或是因人情,被秦昊劝留了下来,比如:陶谦、孔融、曹操、孙坚四路诸侯,可之后也还是因为各种原因陆续离去。

    作为秦温结义兄弟的孙坚,他之所以会着急离去,则是因为他的邻居王朗。

    会稽太守王朗虽被封为越侯,但一开始他也并不敢接受,可当得知刘和接受燕王之位后,王朗脑袋一热也就接受了董卓的册封越侯之位。

    王朗接受册封按理和孙坚关系不大,但这却让孙坚找到了讨伐王朗的借口,毕竟吴郡在孙坚的治理下,综合实力要比王朗的会稽强得多,而孙坚也早就有占据会稽之心,所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孙坚离去之后不久,曹操、陶谦和孔融三人也相继离去。

    这次诸侯讨董,曹操的表现也极为抢眼,而这也引来兖州众诸侯的忌惮,并且还隐隐有了联合之势,曹操得知后大惊失色,连忙领军返回兖州坐镇。

    另外,占据齐国和大半东莱的黄巢,这次不但接受了董卓所封的齐公之位,而且还趁着孔融未归之际,亲自领三万大军进攻北海,孔融自然不敢在洛阳久留了。

    另外,躲进大别山的朱元璋,在隐忍了数年之后,终于也领军走出大别山,并选择在此时进攻徐州的丹阳郡。

    灭明一战之中,朱元璋曾以六千步骑,正面击溃陶谦的三万六千大军。

    那一战都把陶谦打出心里阴影了,甚至连续数个月做噩梦都会梦到朱元璋,如今曾经的梦魇再次卷土重来,陶谦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随着孙坚、曹操、陶谦和孔融的离去,自此洛阳只剩下秦昊和秦温两路诸侯,关东联军就此彻底解散。

第979章:董卓出长安() 
第979章:董卓出长安

    长安,凉王府。

    “报……启禀大王,诸侯联军已全部退走,只剩下秦晋这两路诸侯还留在洛阳。”

    董卓蹭的一下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激动道:“好,好,太好了……”就算是称王之时他都没有这么激动啊。

    诸侯联军那恐怖的兵力,还有凉军那巨大的伤亡,犹如两座大山般压在董卓喘不过气。

    当听到联军退去的消息后,董卓心中累计的烦闷一扫而空,所以才会那么的开心与激动。

    众凉将也都一脸喜色的恭贺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董卓长吐一口浊气,大笑道:“秦昊小儿以为联合众诸侯,就可以打垮杂家、打垮我凉军,他简直就是在痴心妄想。

    就算天下诸侯联合又怎么样?就算兵力远比我凉军多又怎样?结果又怎样?还不是都灰溜溜的跑了。

    我凉军才是天下最强之军,早晚必定将一统天下。”

    “凉军威武,王上万年……”

    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后,董卓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毕竟就算诸侯已经尽数退去,他也依然还有两个强敌,秦昊和秦温。

    在开战之前,就算秦晋两军加起来,实力也依然比不上凉军。

    可今时不同往日,与联军的这一战让凉军付出惨重的伤亡,曾经的五十万凉军只剩下二十八万。

    秦晋两军在这一战中的伤亡虽也不小,但由于绝大部分的伤亡都由众诸侯来分担,所以相比于凉军而言并未付出太大伤亡。

    董卓虽不知秦晋共有多少兵力,但此消彼长之下,秦晋的整体实力超过了凉军,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整体实力虽被反超了,但关西之地大多易守难攻,所以董卓也并不是太在意。

    现在的凉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可董卓虽也不想在继续打仗了,但是却并不愿意放弃司州。

    要是诸侯联军还未退去的话,对方手中掌握的力量远超过自己,董卓到是可以考虑退回函谷关。

    可是如今秦昊在司州的力量已弱与自己,董卓自然不可能放弃还未失守的三郡,他甚至还有想夺回洛阳的想法。

    董卓走到地图旁边,死死盯着司州四郡的位置,半响后问道:“秦昊在洛阳还又多少兵力?”

    “不到七万余众。”左右答道。

    “如今杨坚的八万大军,分守渑池、野王、宜城三座坚城,而河东还有杨林的一万大军。”

    董卓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也就是说,我军在司州还有九万兵力,在从关中抽调数万大军前去增援的话,未必就不能重新夺回洛阳。”

    李儒见董卓还准备再战,略作思虑之后当即劝道:“主公,我军损失了近半兵力,此时实在不宜在战,休养生息才是最重要的事呀。”

    李儒话音刚落,吕不韦则接着劝道:“是啊主公,我军增兵之后,且不论能不能夺回老洛阳,就算能夺回了洛阳,想必定也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到时恐怕更加难以夺回虎牢等关卡。

    主公,占据司州的重点,从来都不在洛阳,而是在虎牢关等洛阳八关。

    就算我军夺回了洛阳,并且将秦昊驱逐出司州,可只要夺不回那些雄关的话,秦昊就随时都能领军再次攻入司州,如此我军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消耗当中。”

    见两位军师都反对出兵,董卓的眉头也紧皱了起来,心中也在犹豫到底该不该出兵,而接下来贾诩的话却让他做出了决断。

    “两位大人此言差矣。”

    贾诩笑了笑,一脸从容的说道:“若错过这等绝佳时机的话,秦昊在司州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别说是将秦昊赶出司州了,就算是河东等三郡恐怕都会沦陷。

    至于秦晋两军会不会增兵,来与我军争夺司州四郡?这点大可以不比多虑。

    如今秦晋的实力虽在我军之上,但无论是并州还是荆北都四面皆敌,秦昊就算会从后方往洛阳增兵,但数量必定不会太多……”

    原来三大军师在董卓心中是不分高下的,可自从贾诩献出封王策之后,董卓就对贾诩就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甚至都产生一种李儒和吕不韦加起来都不如贾诩的错觉。

    其实董卓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李儒和吕不韦之前也献了一大堆策略,但却依旧没能让凉军打退联军,而贾诩只是一计就让诸侯尽数退去。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所以,当听到贾诩赞同出兵时,董卓下意识也就认为贾诩是对的。

    “此战要是继续打下去的话,军师认为该增添多少兵力最为合适?”

    董卓的询问才刚说出口,贾诩当即不假思索的答道:“五万……”

    董卓思索了一会后也认为增兵五万刚刚好,毕竟十五万大军也勉强够镇守后方了,短期内不用担心会后方不稳。

    “不过主公还需亲自领军,这样才能将我军的士气彻底激发出来,从而一转之前连番大败的颓势。”

    贾诩继续补充,而这也更加坚定了董卓的出兵之心。

    李儒、吕不韦见此还想劝阻,可话才刚刚说出口,董卓却猛地拍了下桌子,喝道:“好,就这么决定了,这次杂家亲领五万大军,前去会会秦昊小儿,不夺回洛阳誓不罢休。”

    贾诩见此心中也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董卓给忽悠出长安了,因为唯有董卓离开长安,贾诩才有可能将小皇帝带走,否则不但汉帝带不走,连贾诩自己可能也走不了。

    十日后,五万东出之军在长安集结完毕,可是军师贾诩却并没有前来参加誓师大典。

    董卓见贾诩没有来,当即皱眉问道:“文和军师为何没有来?”

    “启禀王上,贾军师突染恶疾,如今卧病在床,恐怕无法随王上一起出征了。”

    “原来如此,立即将杂家府上的那支千年人参给军师送去,并告知军师好好养病不必参与此战了。”

    董卓虽有些失望但也并没有多想,毕竟对于文人来说生病是挺正常的事,而他也不可能将染病的贾诩硬带上战场,宽慰了几句后也就领着大军往函谷关的方向去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80章:增兵备战() 
第980章增兵备战

    贾府。

    一得到董卓离去的消息虎,贾诩当即从床榻上起来,哪里还有一点生病的样子。

    就在这时,房间的阴暗角落里,走出一道婀娜的身影,并一脸恭敬的对贾诩说道“大人,属下有一事不明。”

    “说。”

    “贾复将军仍在董卓军中,而我们的计划一旦展开的话,贾复将军又该如何脱身呢?”

    贾诩意味深长的看了眼田言后,淡笑道“放心,我早已写了密信传给复儿,并在信中交代了脱困之法,当董卓领军抵达渑池时,复儿他自会收到的。”

    “大人算无疑算,属下佩服。”

    “少拍马屁,交代你办的事,都办的怎么样了?”

    “都已尽数办好,只待大人一声令下。”

    “好,现在万事俱备,差得就只是时机了。”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董卓抵达渑池之日,就是汉帝东归之时。”

    ————————

    就在贾诩密谋携帝东归之时,董卓领军五万东出的消息,则更是牵动了天下诸侯的神经。

    之前,董卓的一纸封王策,不但尽退诸侯联军,而且更是激发而来诸侯们的野望,打破了诸侯之间的脆弱平衡。

    目前接受册封的诸侯,虽只有燕王刘和、齐公黄巢、越侯王朗,可这三人的领地却都因此陷入战乱。

    绝大部分诸侯虽没有接受,但更多的原因却是在观望,而当接受册封的诸侯越来越多时,封王策早晚会被诸侯们所接受,到时恐怕全天下都会陷入战火当中。

    如今幽、青、扬三州已陷入混战中,董卓若是领军抵达司州的话,司州也必定会再次燃起战火,而这次秦昊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了。

    洛阳。

    秦昊得到董卓亲自东出的消息后,却依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似对此根本就不在乎,而这可把刘伯温等谋士给急坏了。

    “主公,最多不过半个月,董卓就将领军抵达渑池,到时凉军的兵力将达到十四万,这已经是我军的两倍了。”

    刘伯温面露凝重之色,沉声进言道“属下认为,应立即增兵北上,否则我军恐怕难以守住洛阳。”

    这次讨董之战,除了秦昊亲领六万大军前去会盟外,另外白起也领了六万大军北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