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州大战中,吕布几乎是一人在独战太平天国,而刘岱和荆南四大诸侯这五个猪队友,则一直被洪秀全麾下众将玩弄于股掌之间。

    正是因为刘岱等人屡次被洪秀全算计成功,让吕布的三万荆州军打得那叫一个憋屈。

    因队友失误而错过战机也就不说了,还因为猪队友的失误,差点就陷入敌人的包围圈,这样的例子可不止一次。

    有这五个猪队友在拖后腿,也就造成吕布虽一直在打胜仗,可却交州局势却依然在不停的恶化。

    吕布一人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整个交州的局势,直至局势洪秀全部下陈玉成击杀了刘岱后,交州局势才彻底溃败。

    迫于无奈之下,吕布只能领本部兵马退出交州,至于荆南四路诸侯也因伤亡太大早就提前跑了。

    自此,交州彻底为洪秀全所占领,而他也趁着这次大胜的威势,开始着手准备整顿百越事宜。

    这次吕布虽打了败仗,但是却没有人责怪他,因为明眼人都知道,战败的罪责并不在他。

    有那帮猪队友在,别说是吕布了,就算是秦昊也依然带不动。

    中平四年,十二月,扬州战局终于也有了新的进展。

    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力,明军都比不上扬州联军,所以朱元璋果断的选择了死守,任汉军施展任何手段也绝不出城。

    孙武曾献计想将朱元璋引出城,可是朱元璋并没有上当,反而设计摆了扬州联军一道。

    王朗献计采用土攻之计,打算挖地道挖进寿春,可是依然被朱元璋破解,并引水淹死了不少汉军。

    寿春城高墙厚,而且粮草充足,所以朱元璋也没有什么顾虑,而在他的严令死守之下,扬州联军强攻寿春数月,死伤无数,可也依然无法破城。

    朱元璋这一守那就是半年,扬州联军对朱元璋的龟壳,也实在是无计可施。

    而就在此时,孙武再次献计,派人联系龟缩在徐州的陶谦,让他领军袭击明军的后方。

    屡战屡败的陶谦,早就被明军吓破了胆,所以一直死守下邳和彭城两郡,从来不敢主动招惹明军。

    大明其实早就想收拾陶谦了,毕竟后方有着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任谁都不可能安心。

    徐州之前毕竟是方腊的地盘,所以大明不好直接出兵,本想在平定方腊叛乱后,在一举攻下陶谦的徐州两郡,可是大汉却趁此出兵,而大明忙于应付大汉,自然也就没有功夫去解决陶谦。

    正是在这种诡异的制衡之下,陶谦才一直顽强的存留到了现在,并即将成为一支决定性的力量。。

    孙武此计着实不可谓不毒,如今大明军所有战线的兵力全部紧绷了起来,以至于后方根本没有太多的守军,而陶谦要是出兵的话,基本碰不到太大的阻碍。

    但是陶谦已经彻底被吓破了胆,就算明知大明后方兵力薄弱,可是他至今也依然贸然不敢出兵。

    为了确保能够说服陶谦,孙武决定亲自前往徐州游说,成功后则协助陶谦出兵袭击朱元璋后方。

第646章:霸王别姬(中)() 
    第646章:霸王别姬(中)

    青幽联军与黄巢大战六阵,皆胜,而其中立功最大的自然就是公孙轩辕。

    朱温、王仙芝、黄揆、尚让,四将联手,却被公孙轩辕轻易击败,要不是黄巢见势不妙直接挥军掩杀,四将恐怕全都要死在公孙轩辕的手上。

    随后,公孙轩辕统领白马义从,直接凿穿了黄巢的中军,一战灭黄巢近半主力,这才有了之后的六战六胜。

    而在青幽联军的绞杀下,黄巢也被逼入了绝境,原本所拥有的青州一郡三国之地,如今也只剩下一个齐国和大半了东莱郡。

    面对依然咄咄逼人的青幽联军,黄巢迫于无奈之下只能上表请降,不久后被封为齐国太守。

    黄巢投降后,青幽联军大部虽已返回,可精锐却继续南下,准备参与猎杀项羽的最后行动。

    冀州这边,张胜退入太行山后,冀州诸则侯忙着抢其放弃的地盘,所以自然顾不上张胜了。

    原属于大明二郡二国,如今也已经全部被夺回,冀州各大诸侯都夺得极大的好处,而袁绍更是独占了赵国和大半个巨鹿。

    袁绍一个人却占了这么多地盘,自然让张士诚和陈友谅眼红不已,若不是皇甫嵩态度及其强硬,冀州联军恐怕都要火拼了起来。

    之后,陈友谅和张士诚忙着巩固地盘,而袁绍则领着麾下精锐继续南下参与围剿项羽一事,韩馥则也排韩信领军一起前往。

    十一月,项羽领军突围至江淮,可却依就遭到了扬州联军的阻拦。

    这一次,项羽没有退缩,而是领麾下仅剩的一万余大军,正面与扬州联军决一死战。

    项羽已经无路可退了,后方有李世民、杨坚、曹操、袁术、刘虞、刘备、宋江、袁绍、韩信、公孙轩辕等,十几路诸侯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唯有前进才有一线生机。

    为防止项羽遁入大别上,十万扬州联军分成了两部,一部由刘繇统领前去对抗项羽,一部由孙坚统领前去封锁朱元璋救援的道路。

    大别山,明军大寨,朱元璋大营。

    “这怎么可能?”

    看着手中的密诏,朱元璋一脸的难以置信道:“陛下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朱元璋实在不敢相信,张胜竟会下令,命他不许出兵救援项羽。

    若不是密诏上印又明皇玺印,朱元璋甚至以为这密诏是假的,可正是因为这是真的,所以才更加的恐怖。

    如此危机时刻,陛下为何要自断臂膀,借汉军之手杀他呢?

    项羽一直对大明忠心耿耿,从未有过越轨之举,况且他不是一直都是陛下的人吗?

    朱元璋虽不知道张胜为什么要借刀杀人,但却知道张胜肯定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可究竟是什么理由让一向明智的张胜,做出这种自断臂膀的脑残之举呢?

    张良为什么不劝陛下?他到底知不知道还好,若是知道的话……

    一念至此,朱元璋只觉得遍体生寒,一股冷意从心中不自觉的涌出。

    在朱元璋的眼中,张胜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人,大明是个团结光明的团体。

    可是这封密诏,却让朱元璋对自己所仰慕的陛下,对自己所效忠的大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陛下没有自己想的善良,大明也远比自己想的要黑暗的多,张良也一样……

    望着北方,朱元璋喃喃自语道:“陛下,张良,你们究竟隐瞒了着些什么?”

    因为心中爱慕的缘故,令朱元璋不愿意将张胜往坏的方面去想,他只是希望张胜确实有什么苦衷,所以他也准备服从命令。

    而就这这时,项庄等项氏一族之人的到来,令朱元璋改变了主意。

    “将军,你和项羽大哥都是大明的支柱,缺了谁都不行啊。”

    项庄领着项氏一族的众人,跪倒在朱元璋的面前,恳求道:“当初将军您向项羽大哥借调霸王骑,项羽大哥想都没想就将我等派遣了过来,现在项羽陷入团团围困,求您出兵去救救项羽大哥吧。”

    朱元璋闻言顿时瞳孔一缩,随即将项庄扶起,认真道:“项庄将军放心,朱元璋绝对不会见死不救。”

    看着朱元璋那不似作伪的表情,项庄心中终于松了。

    “谢将军。”项氏一族齐声道。

    十一月五日,朱元璋不顾张胜命令,和徐世绩各领一军,分两路出大别山,前去营救项羽。

    可是在攻破数道封锁后,徐世绩被领军赶到的公孙轩辕挡住,数次大战依然不的存进,朱元璋也被孙坚阻挡。

    十一月十日,项羽和刘繇在合肥正式决战。

    为了独占击杀项羽的功劳,刘繇没有等各大诸侯完成合围,就提前发动了决战,而结果自然是惨败。

    刘繇的七万汉军,被项羽一万残军撵着跑,死伤仅四万余众,而项羽的也趁此突围而出。

    朱元璋暂时还没有打破大汉的所有封锁,项羽肯定是等不下去的了,去不了大别山也只能继续向南突围。

    此时,汉军各路诸侯已经顺利会师,李世民、杨坚、李渊、曹操、袁术、刘虞、刘备、宋江、袁绍、韩信等诸侯齐聚一堂,再次形成一场诸侯盛宴。

    “诸位,刘繇贪功,未等我等赶至,就提前发动大战,结果被项羽打的大败,而项羽那贼子也借此突围而出。”

    曹操此言一出,现场当即安静了下来,静待曹操的后话。

    “我等十余路诸侯,二十多万大军汇聚至此,若是各打各的,就算最终杀得了项羽,伤亡也必定极大。”

    众人一听都下意识点了点头,曹操见此淡然一笑,继续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曹孟德提议,选出一个盟主,我等皆听其指挥,整合全军之力,以最小的代价消灭项羽,你们说好不好?”

    “好。”

    袁绍站出,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可这个盟主该由谁来担任呢?”

    “当然由兵力最多者担任。”

    袁术连忙站出提议,可立马就受到了刘虞的反对。

第647章:霸王别姬(下)() 
    第647章:霸王别姬(下)

    “不妥。”

    刘虞淡漠的瞥了袁术一眼,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在刘虞的注视下,袁术讪笑着退了回去。

    像袁绍刘备等诸侯,因为领地据此的路途太远,只领着部分精锐前来,所以若是靠兵力来评定,那这个盟主肯定是携带兵马最多的袁术的。

    “虞公认为,如何该选出盟主?”刘备问道。

    刘虞扫视完众诸侯后,最终目光落到这李世民的身上,淡笑道:“老夫认为,盟主当由伐明功劳最大者担任。”

    刘虞的言下之意,就是让李世民来当盟主,毕竟在座谁立的功劳,能比得上李世民攻破陈留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李渊见此笑道:“燕侯说笑了,小儿又哪有这个资格。”

    “不,曹操也认为李世民将军,是盟主的不二人选。”曹**朗的笑道。

    “曹太守,你……”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可紧接着宋江也道:“李世民将军当盟主,我宋江服气。”

    “我杨坚认为世民贤侄可为盟主。”杨坚扶须笑道。

    李渊见此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自己儿子的功劳确实够大,但凭此并不足以号令各大诸侯吧?

    而就在此时,李世民也站了出来,李渊本以为儿子会拒接,可没先到事情的发展却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李世民眼中满是就坚定之色,诚恳道:“大哥三弟皆死于项羽之手,今日李世民若能担任盟主,定竭尽所能,誓杀项羽。”

    众人你望我我看你,最终拱手齐声道:“拜见盟主。”

    李渊见此惊的嘴巴都快闭不上,可心中却是无比的快慰。

    世人只知秦温之子秦昊,而我李渊之子世民,未来成就绝不会比秦昊差。

    李世民担任盟主后,当即整合各路诸侯的兵力,并将兵马分成五路。

    李世民、杨坚、曹操、袁绍、刘虞五人各领一路,对项羽进行围追堵截,并彻底封死项羽的所有退路。

    而在突围的过程中,项羽虽对汉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可麾下的军队也越打越少。

    南方同样也是汉军的地盘,除非项羽可以一路突围至交州,否则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

    交州至江淮又何止千里之遥,仅凭项羽的数千残兵,在数十万汉军的围追堵截下,想逃到交州这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在所有人的眼中,项羽已经死定了。

    南阳,宛城。

    收到项羽被数十万汉军围追堵截,麾下兵马也越打越少即将全军覆没时,秦昊想了很久后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军政会议上,秦昊下令道:“李存孝、冉闵、雄阔海、薛仁贵、黄忠、许褚,你等六人领一千轻骑,随本侯去一趟江淮。”

    荀站出问道:“主公,您此时去江淮,究竟是所为何事?”

    秦昊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随即笑道:“为了杀一个项羽,引得天下近半诸侯群起出动,如此盛宴又怎么可以少的了的秦昊。”

    众谋士闻言,心中同时一惊,主公这是又要搞事情啊。

    刘基站出劝道:“主公,如今南阳……”

    “好了好了。”

    秦昊不耐烦的打断,坚定道:“不必再劝,本侯去意已绝。”

    秦昊之所以要去江淮,当然不是无聊的想要参加什么盛宴,他只是想送自己的对手最后一程。

    项羽,你终于要死了吗?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开心?秦昊心中无比复杂的想道。

    荆州,襄阳。

    “曹性,成廉,你两人领三百骑兵,随本将去一趟江淮。”

    曹性闻言顿时一愣住,随即问道:“主公,江淮那边正在打仗,你这个时候过去干什么?”

    吕布的眼中闪过一丝伤感,淡淡道:“去送一位故人。”

    在汉军的围追堵截下,项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的在汉军薄弱处穿插突围,而打着连他自己都不知身处何方。

    最终项羽突围至一处无名江口,而他的身边也仅剩下一百余骑了。

    望着这还算湍急的江面,项羽开口询问道:“此江何名?”

    “此地乃是乌江。”

    “乌江?”

    项羽瞳孔一缩,随即苦笑道:“这难道就是我的宿命吗?”

    四百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身亡,乌江自此驰名天下。

    四百多年后,重活一世的项羽,竟然再次逃亡至乌江,这实在是不得不令人感叹。

    轰……轰……轰……

    无数骑兵向江口飞驰而来,并呈半圆状将项羽和百余骑兵,给层层围困起来。

    百骑已经做好战斗姿态,可骑兵队列的中心让开一条道,李世民身骑白马缓缓驶出。

    “项羽,这可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葬身之地,不知你可还喜欢啊?”

    李世民着看着项羽,冷笑道:“霸王项籍的后人,新一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