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谷关黄巾的守城意志相当顽强,而大谷关守将显然也知道冉闵的厉害,每次冉闵登城都会遭到人海和箭雨战术。

    而为了压制冉闵等将,黄巾甚至连自己人都射,这才勉强抵消了将领方面的差距。

    听到冉闵所言后,张辽也是一脸的愁容,他这次是真的碰到对手了,可不代表张辽会放弃。

    “先等在虎牢关设防的兵力抵达在继续强攻,对了,弄清楚敌方守将是谁了吗?”

    轩辕关隐藏的八万大军中,秦琼只领走了两万,而张辽却足足有五万。

    秦昊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张辽不但要攻打大谷关,打下之后还要抵挡司州和兖州的双面反扑,兵力不足肯定是守不下来的。

    秦昊万万没想到,张辽五万精锐大军,还有冉闵等将协助,偷袭之下都没攻下只有一万守军的大谷关。

    第一步都没进行下去,后面的计划又如何进行?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辽的能力不行,而是大谷关的黄巾守将确实相当的厉害。

    “启禀将军,已经弄清楚了,大谷关守将名为朱文正,是黄巾新晋渠帅朱元璋手下的将领。”

    “朱文正?”张辽眉头微皱,自嘲道:“没行到我张辽竟会在一个无名小卒这吃了大亏。”

    张辽对朱文正没有任何印象,可要是秦昊在的话,肯定会惊呼:这货怎么在这?

    朱文正是明初著名的守将,“洪都保卫战”中朱文正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六十万大军都攻不下朱文正防守的洪都,而如今他把守的是更加易守难攻的大谷关,张辽想用五万大军攻克,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朱元璋明明还在函谷关,可朱文正却在大谷关,这一东一西是困龙之局的最大变数。

    “报……启禀将军,白副将回来了。”

    张辽顿时大喜过望,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白副将就是人屠白起,系统为他植入的神份,是在秦琼离开破军营后,成了张辽新的副将校尉。

    张辽也知道白起是秦家的人,而且无论是主公还是少主都及其看重,来破军营也只是为了镀金,所以自然不会将白起当成一般将领来看待。

    白起也迅速凭自身能力征服了张辽,所以一听到白起来了,张辽才会那么开心。

    白起是个面容刚毅,身材魁梧壮硕的关西汉子,见白起进账后,张辽当即笑着对白起问道:“白老哥,你可来了,虎牢关那边的防线布置的怎么样了?”

    听到张辽的称呼后,白起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无奈。

    张辽叫白起老哥是佩服他的能力,而白起可不敢直接称呼上司老弟。

    “启禀将军,末将利用虎牢关遗址,共布置了三道防线,又留下了一万大军,想来死守三个月,应不成问题。”白起恭敬的说道。

    军中的等级是相当森严的,在职位高于张辽之前,白起可不敢擅自打破。

    这时张辽才明白烧掉虎牢关的用意,若是当时弃关时不烧的话,现在他要攻打的不就是虎牢关了嘛。

    虎牢关的险要程度还在大谷关之上,张辽连大谷关都没攻下,就更别说更难打的虎牢了。

    张辽的任务是阻隔司州的粮道,不可能将所有的兵力都用在强攻上面,因为伤亡太大也抵挡不住黄巾的反扑。

    张辽想将伤亡控制在一万以内,这样有四万大军也好抵御司州和兖州的两面夹击。

    可如今已经损兵八千,而拿下大谷关依然遥遥无期,接下来显然是场苦战。

    张辽等将经过再三商议,也没想到除强攻之外的办法,白起见此主动站出道:“将军,给末将两万大军,一日内必攻下大谷关。”

    “哦?”张辽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不明白白起的自信从何而来,于是问道:“老哥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白起笑而不答,而后一脸自信的说道:“末将原立军令状。”

    “好,本将就给你两万大军。”

    半日后,大谷关被白起攻陷,朱文正领数百残军逃往洛阳,白起名声初显。

第461章:韩信与张郃() 
第461章:韩信与张郃

    同样都是强攻,为何张辽打了两天也没攻下大,而白起仅用半天就打下大谷关了呢?

    原因很简单,白起找带了朱文正的防御漏洞。

    张辽第一次偷袭时,双方战损相当,都折损了近两千人马。

    在之后两天的攻城中,汉军伤亡六千,而黄巾还是两千。

    在这两千中,有七百人都是死在冉闵等将领的手中,由此可见朱文正为了压制汉军大将,起码将半数兵力都投进去。

    张辽想要降低损伤降到最低,所以将将领的勇武发挥到最大,采用士兵辅助将领的攻城方式,可没想到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白起不这样干,他才所采用的是以士兵为主的攻城方式,可为了迷惑朱文正,白起依然让冉闵等将佯装出攻城的姿态。

    果然,朱文正上当了,他以为冉闵等将会一起攻城,所以城头兵力过半都是刀盾兵。

    高手之间的较量,往往只需毫厘之差,

    朱文正却是善于防守,可白起也更精于进攻,以抓住朱文正的防御漏洞,就直接采用了最猛烈的攻势。

    大谷关内只剩六千兵马,而仅靠三千弓箭手,自然是压制不住汉军的。

    而当朱文正察觉,也已经为时已晚,白起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派出全部大将再添一把火,直接一举拿下了城头。

    后来这一战传到秦昊耳中,也引起了秦昊的深思。

    同样是攻城,同样的兵力,同样的将领。

    张辽以兵辅将,结果损兵折将;

    白起以将为兵,结果大获全胜。

    只是颠倒了一下顺序,却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兵是将的胆,兵才是将的魂,而在冷兵器战争中,拼的还是底层士兵啊。

    白起攻陷大谷关后不久,黄巾援军抵达了大谷关。

    考虑到背后还有兖州黄巾的缘故,张辽为了防止腹背受敌,命白起领一万五千大军死守大谷关,而张辽自己则领剩余兵马在虎牢遗址设防。

    大谷关关乎司州粮道,所以黄巾绝不会放任汉军夺走,一场攻守大战即将再次开打。

    ——————

    孟津北,黄河北岸,皇甫嵩大营。

    “启禀将军,秦检将军奉秦温都督命令,领两万并州军前来助阵,目前已到大营外。”

    秦温受封并州刺史之后,雁门军自然也就名正言顺的更名为并州军。

    “秦家老四来了?太好了,本将亲自去迎接。”皇甫嵩大喜过望,连忙跑出营帐。

    长社之战虽重创了冀州黄巾,可汉军的伤亡也不小,如今皇甫嵩手下只剩近七万兵马,而孟津关内却有三万守军。

    孟津关三面环山一面邻水,防御力并不逊色虎牢多少,所以就算有梁山的一万水军辅助,皇甫嵩依然没有绝对的把握。

    为了确保可以攻陷孟津,秦温命雁门的秦检领两万精锐南下,前来相助皇甫嵩。

    秦家和皇甫家的渊源很深,秦温是皇甫嵩的叔父皇甫规的弟子,双方也都是老相识,之间无丝毫龌龊。

    皇甫嵩抓着秦检的手,热情的说道:“秦老四,就知道你坐不住了,来来快随我进账。”

    “我是不来不行啊,老哥你是不知道,我家那混小子为了一个女人,竟瞒着他老子偷偷改了名字,看老子这次不打断他的狗腿,啊呸,口误,口误。”

    秦虎为穆桂英改名秦武,这事传到秦检耳中后可把他给气坏了,他这次南下一是为了完成兄长交代的任务,二就是教训自家儿子。

    大营内,皇甫嵩和秦检有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而跟秦检一起前来的王猛和高顺二人,则自觉站在右列最后。

    韩信正站在左方倒数第三位,而站在第一位的则是他这一世的父亲,魏郡太守韩馥。

    看着一副大大咧咧样子的秦检,韩信小声嘀咕道:“名震北疆的秦家四爷,和传说中也相差太大了吧,就差将‘不靠谱’三字写在脸上了。”

    站在韩信后面的张郃一听,笑这在韩信耳边小声道:“少主可不要小看了此人,秦检将军看似憨厚,实际精明着呢。”

    张郃目前乃是韩馥手下将领,而韩信又是韩馥之子,所以自然要称韩信为少主。

    韩信眼前一亮,问:“儁乂认识此人?”

    张郃点点头,道:“三年前雁门和匈奴大战,秦温都督派秦检来我冀州借粮借兵,当时冀州也在闹饥荒,所以主公只愿意借兵而不愿借粮,秦检得知后故意用言辞激主公和他打赌。”

    “赌什么?”韩信好奇道:“难道是斗将?”

    张郃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道:“没错。当时出战的是潘凤将军,结果二十回合内就被秦检给轻松击败,主公迫于颜面只得借出粮草三万石。”

    “不会吧?潘凤将军所用大斧重达百斤,乃是真正的万人敌,竟会不敌秦检?”

    韩信实在是难以相信潘凤竟曾败给过秦检,要知道潘凤可是冀州第一将,人称无双上将。

    韩信眉头微皱,略作沉思后,道:“难道秦检是采用以技破力的方式,这才击败的潘凤将军?”

    “少主慧眼如炬,潘凤的大斧重达百斤,所用的自然是大开大合的刚猛招式,而秦检的百鸟朝凤枪却走灵巧路线,招式专克潘将军”

    韩信点点头,而后看着张郃,意味深长道:“儁乂,你的枪法也是走灵巧路线,按理也克制潘凤将军,可你却不是我冀州第一将,看来是你藏拙了呀。”

    张郃闻言苦笑道:“少主,潘凤将军是属下的恩人,所以属下又怎么会为虚名,而坏了和潘将军的情分呢。”

    韩信笑了笑,他知张郃不喜争斗,所以也没多问什么。

    “对了,并州军的另外两人,儁乂你可认的?”

    “那个面无表情的是高顺。至于那个文士,末将也没见过。”

    “高顺?”韩信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略微有些兴奋道:“陷阵营统领高顺,有机会一定要交流一下。”

    韩信的表现,全被王猛看在眼里,心中暗道:“此人不凡。”

    ——————

    函谷关,朱元璋大营。

    “废物,都是废物。”

    朱元璋对账下大将,怒骂道:“一万大军竟挡不住一个傻子,你们还有脸面回来,怎么不死在战场上啊!”

第462章:屠兵狂魔董元霸() 
第462章:屠兵狂魔董元霸

    自从被张角任命为先锋官之后,朱元璋的人生轨迹就仿佛开启了开挂一般。

    从洛阳到函谷,在一连串的胜利之下,朱元璋不但创了黄巾最快的晋升记录,而且还成了黄巾最年轻的渠帅。

    张角的看重让朱元璋无比感动,发誓一定要攻破长安覆灭汉室,已报张角知遇之恩。

    来一切都无比的顺利,可自从董卓的凉州援军抵达后,朱元璋的好运貌似就到此就终结了。

    “渠帅,那董元霸简直不是人,末将用尽手段,可实在是挡不住啊。”

    说着说着,黄巾将领竟哭了出来,好似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这事还要从一个半月前说起。

    董卓的凉州军抵达函谷,秦董两支兵马和军一处后,四十万汉军依仗地利,倒也不再畏惧八十万黄巾。

    朱元璋见强攻伤亡太大,自然不会在函谷继续和秦温死磕,而是独领一军另辟蹊径,准备跨黄河绕过函谷,攻破蒲坂直接攻进关中。

    于是,双方主力依然在函谷对峙,可却河东西北的蒲坂县,进行了一场为其一个多月的攻防战。

    在这一个多月内,双方大战进行了十多场大战,可朱元璋不但没能攻下板浦,还折损了四万大军。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点是这十余场大战,朱元璋都因一人而败,他就是董卓的义子,董元霸。

    而最离谱的是,黄巾四万多的伤亡之中,最起码有一万人是死于董元霸一人之手。

    每念至此,朱元璋都会不禁打了个冷颤,虽努力将心中的恐惧排除,可额头还是冒其不少冷汗。

    说道董元霸,所有黄巾将士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怪物啊。

    初战时,李世民领三千飞熊军对阵朱元璋一万大军,结果却见到这样一幅场面。

    汉军全军无人有动静,可却派出董元霸一人冲阵,万军中李元霸独骑向朱元璋杀去。

    董元霸的一双大锤,沾之即亡,碰之即死,人海、箭雨、枪阵、车阵全部对他无效。

    在董元霸的那对大锤之下,好似没有什么是砸不坏的,如果有,那就两锤。

    两万大军所组成的防线,在董元霸面前就如同薄纸一般脆弱,大锤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死状简直惨不忍睹,不是被直接砸成肉泥,就是被震碎全身的骨头。

    总之一点,凡是和董元霸照过面的,就没有一个是完好的。

    经历了战前的亢奋,战时的惊愕,战中的胆寒,黄巾士兵哪还有直面董元霸的勇气?

    见董元霸一人就搅乱了全军,朱元璋决定以身为饵将其引开,可他的离开使得黄巾的指挥发生混乱。

    李世民见此机会,当即指挥飞熊军杀出,结果黄巾大败。

    那一战,对于黄巾所有人来说,简直宛如噩梦一般,至今都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强大的人。

    后经统计,仅第一战就战死近七千,而这其中有近一千是死于董元霸一人之手。

    之后的十多战,都是朱元璋针对董元霸一人发起的,因为他知道不搬倒这块绊脚石,就不可能夺取蒲坂。

    朱元璋每次都采取了不同的战术,想要凭借计策击杀董元霸,可真是他太过于重视董元霸,结果却忽略了李世民。

    董元霸的智力虽不在线,可李世民又怎会让弟弟走进朱元璋的陷阱?

    在两兄弟的配合之下,朱元璋屡战屡败,不得已之下只的放弃攻略蒲坂,回军函谷。

    临走前,朱元璋留下万人就地驻守,以防御汉军偷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