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有曹操献计,由刘纪(刘邦)公孙瓒在正面狙击,袁绍和孙坚左右两方夹击,何进采用终于首次击败了项羽。

    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不过项羽虽接连战败,但却是败而不乱,领军边战边退往黄河边逃去了。

    在一连串的大胜下,何进变得骄纵自大起来,也不再小心谨慎了。

    另一边项羽在一连串大败之下,步兵损失殆尽,唯剩下3万骑兵列阵于黄河南岸,决心背水一战。

    何进只觉得这是项羽在垂死挣扎,模仿淮阴侯背水一战,这在何进看来无疑是可笑的。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淮阴侯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附属国赵国。

    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

    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

    陈余不听,并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

    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

    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

    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

    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

    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

    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

    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背水一战是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是‘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法。

    韩信运用这一方法,以1万汉军击败了20万赵军,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韩信。

    何进认为项羽连败十数阵,军队早已士气全无,就算背水列阵也激发不出士气,所以无视曹操孙坚等人的劝告,非要正面击溃并生擒项羽。

    不过何进又哪里知道,项羽之所以会连败十六阵,不过是为了诱敌深入以骄其心的策略罢了。

    因为秦昊的缘故,使得项羽这边的计划受到些影响,所以只能采取这种冒险的办法,并牺牲了近两万大军作为诱饵。

    而在项羽的统领下,背水结阵的3万骑兵,毅然决然的和30万汉军绝一死战。

    这一战绝对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其激烈程度超过所有人的想象,永不变色的黄河河水都被染红。

    在这一战中,项羽统领霸王骑正面击溃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而后长驱直进直取何进中军本阵。

    为了阻拦项羽,汉军共组建了十道防线,可是依然被项羽冲破。

    而在项羽冲到和何进百米外时,何进终于奔溃而逃,这也最终造成汉军的溃败。

    项羽一路追杀近百里,直至追到小平津才收兵,最终杀敌十万,俘虏十五万,斩杀吴子兰、士瑞孙、王忠等汉将数十人。

    此战后三十万汉军,仅剩五万残军退回了小平津死守。

    这一战大胜的背后,黄巾自身损失也是极大。

    除严政、韩忠、卞喜等本土将领战死外,平衡人物也损伤不少。

第341章:绝望中的希望() 
第341章:绝望中的希望

    在黄河大决战中,李自成的手下田见秀、张士诚之弟张士义、方国珍之弟方国瑛、陈友谅之弟陈友直,四位平衡人物都战死沙场。

    3万黄巾骑兵战后已不足两2万,就连项羽的霸王骑也不只剩不到3000,足可见战况之惨烈。

    之后项羽在小平津前,当众屠杀15万汉军俘虏,并筑成京观。

    项羽用最铁血的手段,要威逼关内守军投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意是好的。

    但是奈何手段过于强硬和残忍,反被曹操抓住漏洞并加以利用,从而激起了关内守军的誓死抵抗之心。

    不过15万颗头颅就这么关外摆着,天天都在消磨着所有守军的信念,让他们在心中对项羽恐惧。

    作为汉主帅的何进,是再也没有直面项羽对勇气了。

    何进在任命袁绍为主将,并让曹操孙坚等将之后,就带着亲卫逃回了洛阳。

    对于这个废物大舅子,刘宏真恨不得生吞了他,这一战何进不止葬送了大汉25万大军,也正葬送了大汉打赢的希望。

    若是可以的话,刘宏巴不得凌迟了何进,可何进在朝中的党羽甚多,连他这个皇帝也奈何不得。

    最终刘宏也只能,说了句非战之罪,并以罚俸一年作为处罚。

    葬送了25万健儿的何进,可最终只得来罚俸一年这么个可有可无的处罚。

    无论朝野还是民间都对刘宏这个昏君无比失……不,应该是绝望,因为从没有人对刘宏产生过希望。

    忠于汉室的人们已经不指望汉室能打赢黄巾了,他们所希望的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尽量拖延大汉王国的时间。一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汉撑不了多久了,改朝换代在即,度他们这帮旧朝的老臣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尽力挽救大汉。

    ……

    酸枣。

    当秦昊将孟津那边的战况宣读完毕后,全军将领集体哗然。

    30汉军精锐居然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何进的肆意妄为不止葬送了大汉最后的希望,也让他们这些起前线将领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

    现在就算秦昊能击败了黄巢,也改变不了整体局势了。

    全军将领无不对何进破口大骂,可是任他们再骂又能如何?何进照样还是大将军,可大汉又还能撑多久?

    骂完之后,所有人心中都无比的迷茫。

    自己守护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真的值得自己守护?

    自己拼死战斗到底有什么意义?

    所有人的表现都被秦昊看在眼里,若是平时他肯定会很开心,毕竟连刘备荀彧这等死忠于汉室之人,都产生了动摇,可见大汉已经彻底不得人心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猪队友何进这一败,完全改变了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就算自己能打赢并削弱黄巾,一样对大局无补。

    接下来黄巾肯定会全力向孟津增兵,而小平津的守军显然已经被项羽吓破了胆,就算有曹操孙坚刘邦在,又能守得住多久?

    一念至此,秦昊心中也不禁有些迷茫。

    真的无力回天了吗?

    秦昊的这一丝迷茫,也被荀彧看在眼中,不由正色道:“君候,速随吾去颍川吧,在那里或许还能寻到一线希望。”

    在荀彧心中,他们这些人可以迷茫可以动摇,但作为主帅的秦昊是决不能动摇的。

    或许将拯救大汉的重任,压在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有些太过于残酷了,但现在能拯救大汉的只有秦昊了。

    诸子百家并不能改变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但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以至今荀彧也只能碰碰运气了。

    秦昊一听,苦笑道:“也只能如此了,正好我也有事想请教一下老师。”

    荀彧心中松了口气,他也怕秦昊,一定要在打赢后面意义不大的一战,然后在和自己去颍川,到时就算可以劝服百家,恐怕也为时已晚。

    刘备站出,神情惨然的问道:“君候,现下我军当何去何从?按照君候的谋划,就算能顺利击败黄巢,也于事无……”

    刘备是大汉的死忠,可如今占据崩坏到这个地步,他中也满是绝望,所以所说之话也无比悲观。

    秦昊见此,还没等刘备说完,就打断道:“玄德此言差矣。就算这一战改变不了大局,我们也还是要打的。”

    见大多数人都极其悲观,秦昊知道绝不能这样下去,当即鼓励道:“诸位忘了吗?黄巾内部派系林立,而张角又是垂垂老朽,一旦张角死去的话,黄巾必定陷入内斗。而只要我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秦昊拯救国家的言论本该是热血无比的,可取得的效果并不好,并没有激起众人的斗志。

    鱼俱罗站出,问道:“谁知道张角什么时候死?况且,这和我们后面的行动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秦昊环视下四周后,沉声道:“黄巾精锐有限,只要能打掉黄巾的精锐,最起码可以坚持守下去,以保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见众人有些意动,秦昊继续道:“项羽在这一战后,继承者的位置基本已经确定,而黄巢作为张角的另一个人选,定然不会甘心的,所以一定会用精锐来与我军一战。”

    “可如若我军真击败了黄巢,这不是让项羽得位置更加稳固了吗?”吕布问道,这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

    “是啊,到时张角死了,万一黄巾乱不起来怎么办?”刘备说道。

    秦昊一听,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反问道:“你们真以为张角立项羽为继承人,项羽就真可以掌控黄巾军?”

    所有人心中不由一愣,难道不是这样吗?

    秦昊嘴角闪过不屑,道:“据本候调查,黄巾渠帅都掌握兵权,而且个个桀骜不驯野心勃勃?张角可以令他们效忠,那是因为有师徒关系作为纽带,而项羽则不一样。”

    “对于黄巾众渠帅而言,项羽并不能给他们更高的地位,效忠项羽反而要交出手中的权力,是问有谁会愿意这么做?”

第342章:以身犯险() 
第342章:以身犯险

    听秦昊这么说,所有人不由心头一震。

    任谁也没有想到,正如日中天的黄巾,内部居然有着如此巨大的隐患。

    而照着秦昊逻辑坚持下去的话,这几乎是一场必赢的战争呀。

    见大多数人心中又燃起希望,秦昊心中松了口气,又道:“所以就算和黄巢的这一战意义不大,可我们还是要打下去,这是为了最后的胜利。现在众位可还有异议?”

    “任凭君侯调遣。”所有人一起齐声喊道。

    秦昊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现在黄巢的包围圈布置到哪儿了?可有薄弱之处?”

    负责侦察的尉迟恭当即站出,抱拳道:“启禀少主,整个陈留郡基本上都处于黄巢大军的包围当中,而北方襄邑县一带仅布置了五万大军,是包围圈中的薄弱点……”

    “说南方吧。”

    尉迟恭话还没说完,就被秦昊直接打断,尉迟恭虽不明白秦昊的想法,但还是老实汇报道:“南方的雍丘一代大致有十万大军,并且……”

    听到这时,秦昊一拍桌子,果断道:“就从南方的雍丘一代突围。”

    “哈?”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明明北方人少,而南方人多,可为什么要从南方突围?

    “现在黄巢手中足足有有40万大军供其调遣,所以不可能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襄邑绝对是引诱我军突围的陷阱,而我给黄巢来个反其道而行之,才可以顺利逃脱。”秦昊淡淡道。

    众将一听闻言,心中不由对这个还没加冠的少年拜服,秦昊心思缜密至此,难怪人家是冠军而自己不是。

    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秦昊当即下令道:“现命吕布为主将,岳飞秦琼为副将,领全部兵马往雍丘方向突围。”

    吕布等三将站出,一脸郑重的抱拳应道:“诺!”

    秦昊见此,有些不放心强调道:“记住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千万不要和黄巾军交手,采用运动战先脱离包围,然后退往开封,本候会在决战前赶回去。”

    之所以转来转去又转回来开封,是因为那里才是决战的最佳地点,可以将汉军的骑兵优势发挥到最大。

    而到时黄巢必须前来和秦昊正面交战,否则就只能看着秦昊领军退回轩辕关。

    真那样的话,黄巢就无力和项羽争锋了,当然输了的下场更惨,黄巢将彻底没有丝毫机会。

    “诺。”三将再次应道。

    除了突围外,秦昊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东进攻破陈留。

    不过目前陈留有近5万守军,而秦昊所部又都是骑兵,没有一点能攻下来的把握,所以还是及时突围的好。

    “赵云、冉闵。”秦昊再次下令。

    “末将在。”

    赵云和冉闵站出。

    “你二人随本候一起前往颍川。”

    “诺。”

    秦政见此,站出道:“五弟,如今突围在即,你真要脱离大军,以身犯险的前往颍川吗?”

    在秦政看来,颍川可是黄巾的地盘,秦昊在这个时候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嗯。”秦昊郑重的点点头,严肃道:“这件事比突围更重要,所以我必须要亲自去一趟。”

    见秦昊不听劝,秦政无奈,只得道:“那还是多带些随从吧,以防万一。”

    “不用了,黄巢再聪明也绝不会想到,本侯会在此时脱离大军前往颍川。而有赵云和冉闵二人的护持足够了,人多反而更加容易暴露。”

    ……

    以陈留守军的兵力,秦昊绝没可能攻得破,所以黄巢料定秦昊会突围。

    黄巢故意在北方的襄邑布置薄弱兵力,就是为了引秦昊上当,可他没想到的事,自己的陷阱会被秦昊轻易识破,秦昊反而向相反的地方突围而去。

    在得知此事之后,黄巢不由后悔没果断收缩包围圈。

    若是在秦昊刚和吕布会合时,黄巢就收缩包围圈的话,就算不能全歼,最起码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