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冉闵的这点小心思,秦昊自然知道,他不但不在意而且还乐见其成,毕竟这也是个可以宣扬己军武力的好机会。

    在不断的比斗中,冉闵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三天内,冉闵连战三十多员大将,战绩全胜。

    现在关内除了赵云等的顶尖将领外,有点实力的将领基本全败于冉闵之手。

    华雄之类武将,就算冉闵放水,也撑不过第二回合。

    杨林、单雄信、鱼俱罗等和项羽交过手的将领,虽也都败给了冉闵,但也好歹战了个几十回合。

    坚持时间最长当属秦用,一人和冉闵独战了五十回合,才最终落败。

    胜利并没有激发冉闵心中的傲气,因为他知道这些只是开胃菜,在他心中虎牢关内能让他全力以赴的只有三人,那就是关羽、赵云和吕布。

    随着冉闵的不断胜利,并且每次都赢得极为轻松,虎牢关内渐渐传奇出冉闵不弱于项羽的传言。

    这些流言都是秦昊故意放出来的,这么做乃是为了给冉闵造势。

    一旦让项羽做实了无敌的印象,今后只要与其交手,手下将士都会先畏惧三分,这是秦昊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秦昊要给项羽再找一个对手,而冉闵就是除吕布外最好的人选。

    有人抗衡就不是不可战胜,可以获胜自然就不会在畏惧。

    对于雁门军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猛人,其余人等也是议论纷纷,有惊讶,有嫉妒,也有惊喜。

    惊讶者比如丁原刘虞,不过这才他们看来是好事,汉军多了这样一员干将,对付黄巾也是一份助力。

    嫉妒者比如刘备李世民,他们就极其不理解,为何上天如此眷顾雁门军,如此猛将又投靠秦昊了。

    而这惊喜者自然就是秦温了,儿子去趟洛阳,居然收服了一员不逊色项羽多少的猛将,这简直太让秦温惊喜了。

    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冉闵居然和刘氏公主举荐给儿子的,而且之前还是公主的贴身护卫,这让秦温心里有点疙瘩。

    不过秦温相信以自己父子的手段,一定可以彻底让冉闵归心的。

    冉闵的名气越来越大,高层甚至有人设下赌局,赌冉闵可以挑战到什么地步。

    有人觉得冉闵肯定不是关赵吕的对手,也有人认为不一定,而最终结果却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冉闵到达虎牢关的第三天,得知张飞战败后,关羽终于应战,结果,败!

    高傲的关羽,发现又冒出一个实力超过自己的人后,临阵突破,基础武力永久上升1点,达到101的程度,但还是坚持了百回合就战败而归。

    第四天,赵云出战,一百五十回合败!

    第五天,冉闵迎来了自己挑战以来最强的对手,基础武力已经达到104的吕布。

    基础武力方面,106的冉闵只比吕布高2点,差距并太不大。

    技能方面,两人伯仲之间,冉闵的技能虽都是极品,可吕布的也不差。

    这一次,冉闵没有赢,两人之间最终以平局结束,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冉闵要更强些。

    双方都是一个阵营,不可能下死手,而战后的状态冉闵要轻松一些,高低立判。

    吕布当然也知道这点,而这个突然冒出来,实力却比自己还强的冉闵,心中也是无比的复杂。

    和项羽的那一战,对吕布的感触很大,战后他的实力相比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

    吕布本以为这世上,除了项羽之外,这世上应无一人是自己的对手,可和冉闵却站出来再次狠狠的打了他一耳光。

    和冉闵这一战看似战平,但他却处于下风,而这还是自己实力突破的结果。

    要是自己没有提升,就去和冉闵一战呢?

    吕布知道自己一定会像赵云和关羽那样战败。

    自己已经变强了,可这世上除了项羽之外,还有人比自己强。

    这个世界怎么了?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强者?

    吕布在失落的同时,又不禁充满了斗志。

    正是有这些强者在,自己才不会孤单,项羽、冉闵,总有一天我吕布会超越你们的。吕布心中无比坚定的想到。

第321章:并北大发展() 
第321章:并北大发展

    并州,雁门郡,广武城,太守府。

    秦俭苦闷的趴在桌上,单手支撑着下巴,百无聊赖的看着下方正在处理政务的郝童、王猛和范仲淹三人。

    看着看着秦俭眼皮越来越重,渐渐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秦俭醒过来后见三人还在处理政务,不禁郁闷的嘟囔道:“儿子啊,你在司州过的怎么样啊?你爹我真的快被憋疯了!”

    三万雁门骑兵南下后,秦温任命四弟秦俭留守雁门,在政务上秦俭自然是插不上话的,而军务上,如今雁门以巩固内部和发展为主,所以也就形成一个奇妙的景象,雁门所有官员们全都忙得热火朝天,只有作为主将的秦俭闲的无聊。

    秦温被朝庭封为晋阳侯安北将军,而安北将军府辖下除雁门郡之外,还有云中定襄五原共四郡之地,二百四十多万人口。

    雁门军南下之前,四郡有二百三十万人口,而就在这短短一个月内,又有十多万人从幽冀二州流入雁门。

    黄巾起义对汉室来说是灾难,但对秦昊而言却是福利,雁门军整体实力上升了数倍,这也让秦昊未来有足够的底气去争霸天下。

    并北的移民事宜,早就已步入正轨,而对于这十万新增人口,自然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现在的并北四郡,总人口已达到惊人的两百四十万,其中胡人三十万,本地人口五十万,有一百六十万都是在这半年来迁进的外迁人口。

    半年间,外迁人口超过了本地人口的三倍,可想而知这其中究竟有多少的大小杂事要处理,汉胡矛盾也是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一个不小心就又是一场民变。

    作为秦温左右手的郝童,现在对王猛也是彻底的服气了,他亲眼见证着王猛是如何统筹帷幄,将中北三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以致没发生过一起动乱事件。

    在这半年间,王猛亲临地方,亲自勘察当地实情,几乎跑遍三郡所有县城,并结合实际情况然后进行移民,其做事的认真和精细,让郝童这个上司都为之汗颜。

    现在,随着一百多万移民的加入,中北三郡也彻底纳入安东将军府的统治之下,当地胡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为了以防万一,王猛在中北三郡坐镇了大半年,见中北三郡彻底步入正轨,这才回到了雁门政治中心广武。

    “郝大人,雁门已无多余耕田,所以本月新增的这十万流民不如都划还给我,让他们去中北三郡屯田吧。”王猛笑眯眯的看着郝童,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郝童一听,略作沉思后,也觉得有道理。

    不同于三郡的荒芜,雁门经过秦温的治理,在北疆乃是富裕之地,流民们自然都想在此定居,所以雁门是移民的第一选择。

    现在雁门的人口确实已接近饱和,在强行安置人口的话,恐怕还会激化外迁和本地居民之间的矛盾。

    想到这后,郝童就准备答应下来,可还没等他答应,一边的范仲淹却道:“不行,这十万人应该分给建设兵团,那边劳力不够用了。”

    建设兵团是秦昊设立的,专门负责给四郡的建设,比如盖房筑桥修路开荒等等琐事。

    当然雁门军采用的以工代赈的方式,建设劳力并不是无偿劳动。

    “建设兵团有二十万劳力,这难道还不够?”王猛诧异的问道。

    并北四郡能有现在的大发展,范仲淹所掌管的建设兵团功不可没,而没有范仲淹在前面硬扛着,王猛的政策不可能顺利实施下去。

    “不够,广武、善无、云中、九原之间,有三段驰道要修建,少主临走前定下指标,必须在半年内修好一期工程,二十万劳力又哪里够?”

    范仲淹身上的担子并不比王猛轻,他所负责的政务也是极多,而当出现劳力不足的情况时,两人还要相互争夺一番。

    王猛眉头微皱,没过一会儿眼中就闪过一丝精光,笑道:“仲淹兄,这十万人你先让给我,回头我从屯田兵团中给你调十万劳力过去,你看行不行?”

    范仲淹一听,顿时大喜过望,屯田兵团的人干活可不会给报酬,于是连忙点头答应。

    屯田兵团由三十万黄巾战俘组成,目前已被打乱编制,在李定国的统筹下,集中于三郡进行屯田。

    李定国无愧于一代名将,这三十万黄巾可以说是并北最不稳定的因素,可却被他治得服服帖帖,如今更是为并北的大发展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

    见两人和平解决,郝童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之前两人间可是有过差点撸袖子的情况。

    “报,河套急件,匈奴兵力调动频繁,疑似有大动作!”

    秦俭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起身,道:“匈奴又南下了?奶奶的,上次还没把这帮杂种打怕,这次非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秦俭的底气自然是来源于雁门军的军势,之前雁门军总共只有四万,而现在光留守的兵力就有七万,所以又何惧与匈奴一战?

    “匈奴经上次大败才过了半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恢复过来?”范仲淹沉声道。

    范仲淹并不畏惧战争,只是为了接吸纳这一百六十多万人口,雁门节衣缩食砸锅卖铁,这个时候爆发战争的话,雁门的财政可能就要崩溃了,这是范仲淹不愿意看到的。

    “匈奴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王猛淡淡道:“这次他们的目标不是我们。”

    “不是冲我雁门,这么说来的话…”

    范仲淹和王猛相视一眼后,同时开口道:“漠北!”

    秦俭也非愚笨之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利益曲折。

    “乖乖,铁木真这是要蛇吞象啊。”秦俭不屑的说道:“他也不怕撑死。”

    “漠北各族情况复杂,铁木真若行分而化之之法,未必不能一次吞下整个漠北。”王猛凝重道。

    秦俭吞了吞口水,“那该怎么办?看着匈奴壮大吗?”

    “大规模派兵是不可能了,不过小规模袭扰却还是可以的。”王猛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的一句话就决定河套数万牧民的生死不归自己了,一场腥风血雨将由河套掀起。

    “报,虎牢战报。”

    秦俭接过后一目十行的看下去,而后脸色极其凝重的将战报递给了王猛。

    “能走到这种地布,看来黄巾军中确实能人不少啊。”

    王猛料定黄巾必败,但也也没想到黄巾可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百万大军还未出手,一个项羽竟横扫了汉军大半的将领,汉军真的能赢吗?

    “四爷,军中训练不可松懈,或许不久后就会接到都督南下的调令。”

    王猛看着秦俭一脸严肃的说道,而秦俭则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322章:决战启 儒道会() 
第322章:决战启儒道会

    中平元年,三月。

    蓄谋已久的黄巾起义正式爆发,在之后七个月中的奋战中,平民百姓爆发出了极为强悍的力量,在正面战场上越战越强。

    汉军虽也有小胜但却难逆大势,虎牢关以东之地大半沦陷,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正缓缓走向毁灭。

    十月。

    由于战事陷入僵持,汉黄双方停止大规模攻伐,收缩兵力于虎牢关东西两线,准备进行决战。

    中平二年,三月。

    北疆十万汉军精锐南下,四十五万大军云集洛阳,汉室战备准备完毕。

    四月二日。

    汉帝刘宏以安北将军秦温为虎牢关大都督,会同丁原刘虞董卓等大将,总领十五万汉军领,主持虎牢关防务。

    四月十五。

    黄巾军备战完毕,而在经过了七个月的攻伐,六个月的整训,又集中全部的财力物力用以武装之后,百万黄巾大军彻底脱胎换骨。

    如今虽的黄巾军虽不说个个都是精锐,但也不再像原史那样不堪,已不逊色于普通汉军。

    中平二年,五月一日。

    张角以项羽领三万大军为先锋,亲自领二十五万精锐先头部队,同黄巢方腊李密张献忠等渠帅,率先向虎牢关杀来。

    驻扎在兖州各郡的其他黄巾渠帅们,在第一时间收到张角的军令后,也纷纷拔寨前往陈留。

    这场聚兵过百万,殃及群雄数千万,史无前例的大战再也无法避免,终于正式开启。

    ……

    颍川,颍川学院,儒家当代掌事大儒荀爽端坐在主位之上,下方左边全都是当世大儒,而右边则是道家的掌事者们。

    “放手吧,在继续下去,局势就真的无可挽回了。”荀爽轻叹道,而在说出这句话之后,他整个人都仿佛泄了气一样。

    堂下也是久久无无,儒道两家四百多年的谋划,最终在当世化为泡影,又岂能不让众人黯然神伤。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而学派也,不同于诸侯争天下,学派争的是传承。

    王朝在辉煌也不会数百年,可学派传承却可以千秋万代,这才是所有文人不懈的追求。

    汉武帝时期儒家成功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一家独大。

    道家又和蛊惑秦始皇寻仙那样,通过蛊惑汉武帝长生,从而得以幸存。

    之后,儒道联手打压百家,而在此过程中吸取他家精华,得以壮大自身学意。

    诸子百家自然也不会让自家传承泯灭,五十比春秋战国时期更残酷的,并且长达四百多年的百家之争开始了。

    七国之乱是儒道挡住的百家第一次反扑;

    王莽之乱是儒道挡住的百家第二次反扑;

    可这第三次的黄巾之乱,儒道再也没有能力挡住了。

    这一次的诸子百家太过于凶猛,而这一世的能人豪杰也太多太多了,甚至隐隐要超过春秋战国!

    四百年宏业一朝尽,岂能不让在座众人,惜哉,痛哉。

    见久久无人接话,右座第一位的左慈却打破了寂静。

    “可是就算我们放手,那帮家伙就会同意吗?黄巾在他们的扶持下,正高歌猛进呢。”左慈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