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秦昊点点头,然后小跑到秦温面前,将昨晚写的信递给秦温,严肃的说道:“父亲,这是孩儿对家族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没事儿的时候你可以看一看。”

    秦温笑着接过来,欣慰的说道:“昊儿能有这个心为父很欣慰,一定要用心学习,不要忘了……”

    后面的话秦温没有发出声,但是从他的口型中,秦昊能猜到他所说的是:国仇家恨。

    郑重的冲父亲点了点头后,秦昊来到母亲贾玉的面前,见到儿子过来贾玉一把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不舍的说道:“昊儿,出门在外可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一定要听王师的话,不许调皮捣蛋,知不知道!”

    受过良好教育的贾玉,不同于这个时代其他的母亲一听到儿子要离家就哭哭啼啼,虽然她极其不愿意儿子离开自己身边,但却深知慈母多败儿道理,所以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母亲,昊儿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虽然被母亲的波涛汹涌挤压着,但秦昊却没有产生一丝邪念,他已完全将贾玉当作自己的母亲。

    父爱如山,端庄肃穆,无论父亲秦温对自己多好,但却带有一点目地,所以秦昊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丝芥蒂。

    母爱如水,润物无声,秦昊可以感觉到母亲贾玉是真的完全的无私奉献,不含有一丝的目地,在贾玉的身上秦昊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母爱,所以对贾玉秦昊是完全的认同。

    “在娘的眼中,你永远都是孩子!”贾玉柔声说道。

    这句所有母亲都说过的话,从贾玉口中说出后,顿时让秦昊心中暖暖的,同时也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一世,谁也别想动我的亲人!

    “母亲,孩儿走后就让允儿代替孩儿去伺候您吧,这样孩儿也放心点!”

    对于允儿这位和前世大明星撞脸的侍女(原来是童养媳,“病”好后变成侍女),秦昊显然是不打算放过的,不过秦昊走后,允儿就彻底失去了靠山,她在秦家的地位确实太低,却又偏偏生的花容月貌,万一被哪个不长眼的管事给霸王硬上弓,那秦昊可真要杀人了,将允儿放在母亲身边,有母亲照着,秦昊也能放心离去。

    贾玉玩味的看着儿子,秦昊则坦然的注视着母亲,叹了口气后贾玉又向站在秦良玉身后的允儿望去,允儿察觉到夫人在注视自己,吓的立马把头低下,颤抖着躲在秦良玉身后。

    贾玉是过来人怎会不明白秦昊那点小心思,不过允儿平民加侍女的身份,在秦家的地位确实太低,给傻子秦昊当童养媳倒是还凑合,而配现在的秦昊,真的是当妾都勉强。

    “昊儿有心了,娘答应你,不过你可要跟王师好好学本事哦!”

    世家大族的门户之见早已根深蒂固,贾玉出自凉州大族自然也不例外,可自己的儿子秦昊生而不凡,在男女之事方面贾玉相信秦昊有分寸,所以贾玉不想直接逆着儿子的想法。

    “谢谢母亲!”秦昊开心的说道。

    离开贾玉的怀抱后,秦昊和两位哥哥简单道了一下别后,就来到姐姐秦良玉妹妹秦雪身边。

    秦良玉倒是没有一点伤心,反而表现出一副十分羡慕秦昊能拜王旭为师的样子,秦昊看的出来姐姐也很崇拜鬼谷子,虽然秦昊也希望鬼谷子也可以收下秦良玉,经过鬼谷子的教导,秦良玉的五维肯定会提高一大截,但是从其四十多年未收一徒的超高收徒标准来看,要他收一个女子为徒,估计没有可能的。

    妹妹秦雪是一个极品小萝莉,虽然只有八岁,但是看看秦昊一家的基因就知道,将来肯定又是一个祸国殃民。

    十天的相处,秦昊已经完全将这个小萝莉给拿下,秦雪一听哥哥要走,直接如同树袋熊般抱着秦昊的大腿不让哥哥离开,秦昊是废尽口水,许下无数好处,才让妹妹松手。

    “都道完别了?”鬼谷子笑着对走过来的秦昊说道。

    “嗯!”由于是离别缘故,所以秦昊的兴致并不高,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声。

    “莫做此女儿态,又不是不回来了,和为师云游天下,又能学本事,又能见识这壮丽的大好河山,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机会。”鬼谷子见秦昊依然兴致不高,于是又说道:“这样吧,若你今后表现够好呢,脚程够快,为师可以给你放假,让你回家与家人团聚的!”

    “真的?”秦昊一听,顿时惊喜的问道。

    望着一脸惊喜的秦昊,鬼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当然,我们此次目的地是并州,游完并州9郡91县,为师给你放一个月的假!”

    说完鬼谷子直接跨上自己的驴车,缓缓驶离秦家大门口,只留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秦昊一个人愣愣的站在门口。

    “并州?9郡91县?这是要多久才能逛完呐,师傅,你个大。。。骗。。。纸。。。”

    说着秦昊连忙追了上去,一下蹿上这辆装满竹简的。。。驴车,鬼谷子见秦昊追了上来,哈哈一笑后用力挥鞭,毛驴吃痛立马快速奔跑起来!

    见一老一少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秦昊发现眼角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湿润,抬手准备擦一擦时发现秦昊写的信还在手中,于是轻轻拆开,刚看到开头的几个字秦温就被吓了一跳,连忙又把信塞了回去。

    贾玉见丈夫打了一个激灵,顿时疑惑的问道:“昊儿写了什么,夫君你反应这么大?”

    “没,没什么,就是我们父子之间的一些小秘密,对,小秘密!”秦温支支吾吾的说道。

    “哼,搞的那么神秘!”贾玉佯装作吃醋的样子说道。

    贾玉秦温夫妻多年早已形成默契,她听丈夫语气就知道这里面有事,不过丈夫既然不说,她自然也不会继续追问,这是妇德。

    秦温见妻子没有追问,顿时松了一口气,待宾客全都离去后立马一个人回到书房,拆开信封只见开头就写到:复国九策。

    父亲,如今刘氏江山风雨飘摇,正是我族苦等四百余年的最佳时机。良机虽至,但我秦家的力量却不够强大,并不能支撑我大秦在乱世重新崛起,家不强何以兴国?所以孩儿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九条壮大我秦家的计策,还望父亲采纳!

    1,以商敛财。

    未来天下大乱之际,我秦家无论是走武装起义推翻大汉残暴统治的路线,还是走成为先一路方诸侯再逐步取代汉室的路线,都需要以大量的钱财作为支撑,而赚取钱财最好的途径正是行商。

    在爷爷那一代时,我秦家以商起家,父亲入出仕后因仕商之别,才逐渐放松商业发展,这对其他家族而言或许是正确的选择,但对我秦家而言却是万分不该。

    行商或许会给父亲带来不好的名声,但壮大的却是我秦家实力,故孩儿恳请父亲以大局为重重启商队。有之前的底子和父亲的人脉,孩儿相信我秦家商队定会快速发展起来。

    切记不要畏手畏脚,步子要迈得大一点,因为给我秦家准备的时间并不多,商队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展起来,而目标则是成为大汉第五大商业世家。(注:四大商业世家分别为冀州甄家、东海糜家、CD吴家、河东卫家)

    看到这时秦温不禁暗暗皱眉,不是因为秦昊提出的计策不好,而是在为自己轻商重政而感到自责。

    儿子说的没有错,要想复国必先壮大家族,壮大家族就必须行商,和复国相比,自己个人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秦温已经在心中下定决心要重开商队。

    看完秦昊的第一条计策后,秦温不由更加期待第二条计策,于是继续往下看下去。

    2,暗中购粮。

    乱世降临后,随之而来必然是物资匮乏钱币贬值等等,而粮草才是硬货币,正可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秦家唯有拥有足够多的粮草,才能乱世迅速壮大,故此孩儿恳请父亲暗中收购大量的粮草,越多越好,不要吝惜钱财,只要能复国,哪怕倾家荡产也是值得的。

    父亲,此计是在第一计的基础上实施的,我秦家虽是关中大族,但是也没有这么多钱财作为支撑来购粮,所以必须靠行商来敛财,然后用以购粮,形成良性循环,此二计乃是孩儿九条计策的核心,请父亲务必采纳。

    作为关中名将的秦温,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粮草的重要性,乱世来临后粮架必定暴涨,到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而秦家以推翻汉室兴复大秦为目标,确实非常有必要提前储存大量的粮草,不过行事必须小心谨慎,莫名屯储大量粮草,一旦被发现了可是要抄家的,对了,就做粮草生意,正好储粮赚钱两不误!

    秦昊要是知道父亲连实施自己计策的方法都想到了的话一定会感叹,喜欢猪一样的对手,更喜欢神一样的队友,不拖后腿不说,还能举一反三,和聪明人搭档就是轻松。

第22章 复国九策(下)() 
第21章:复国九策(下)

    秦温不得不承认,秦昊提出的两个计策确实太妙了,简直直指秦家目前的要害啊,所以不禁更加期待后面的内容。

    3,另则根基。

    一看到这个标题,秦温的眉头不由紧皱起来,这是要抛弃家业离开咸阳的意思吗?怎么可能!不过当想到秦昊前面的两个计策后,秦温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父亲,四百多年来我秦家一直以咸阳为根基,势力从未离开关中,不过关中一直都是汉室控制的重点,从雍州到司隶,从长安到洛阳,汉室从没放松过对关中的掌控,滞留关中我秦家是得不到真正的发展的,不离开咸阳我秦家永无出头之日。

    大秦因得关中而兴,大汉同样因得关中而兴,可如今关中已成为封锁我秦家的牢笼,要想复国我秦家就必须走出来,另则一地以为根基重新发展。

    看到这时,秦温不禁感到有些头疼,苦恼的挠挠头后,依然还是纠结万分。秦温的智力达到了90,属于高智商人群,秦昊不说秦温其实也清楚,可清楚是一回事,解决又是另一回事。

    秦家在咸阳发展了两代六十多年,才有现在偌大的家业,离开咸阳可就意味放弃两代六十多年奋斗的成果,秦温就算再有能力魄力,也会不敢轻易决定,况且离开咸阳又能去哪儿呢?一个家族的壮大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昊儿啊,你真给为父出了一个难题呀,也罢,该来的的总是要来的,为父且看看你后面怎么说!秦温心中想到。

    父亲,孩儿所说的另立根基并不是要彻底放弃咸阳,我秦家在关中已经拥有非常良好的根基,且关中富饶,稍加运作就可为我秦家带来大量的利益,彻底放弃实属不智,孩儿所说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另选一处作为暗中的基地,然后双拳齐出共同发展,岂不两全其美。

    好!看到此处时秦温忍不住拍腿叫好起来,秦昊简简单单几句,就解决了困扰秦家良久的大麻烦,更是连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指出,再加上前面后照应环环相扣,简直天衣无缝,秦温很满意。

    关于家族的新根据地,孩儿推荐并州,其原因有三。

    一,越富裕的州郡世家实力越强,我秦家作为外来户,强行插足难免会和当地豪强产生矛盾,我秦家虽不惧这些家族,但却不可将有限的发展时间耗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争斗上。

    而并州并没有顶级大家族,兼而本地世家力量弱小,想来也不敢阻碍我秦家入驻。

    二,并州再弱也有百万人口,若能全据一州可得兵甲十万,夺取天下或许不足,但作为起家之地却是足矣。

    并州虽土地贫瘠,地广人稀,但发展潜力巨大,其地势东西环山,南面临水,更兼有险关阻隔,乃易守难攻之地。

    经济落后,我们可以鼓励工商业,人口稀少,我们可以招募流民,再不济也可对外掠夺人口,但地势却是如何发展也发展不来的。

    三,并州东连冀幽、西接雍凉、南靠司隶、北拥草原,乃北方之交通要道之地,掌控此地,我秦家商队可迅速壮大,如此才有希望达到四大商业世家的程度。

    有此三点,望父亲仔细斟酌!

    看了秦昊所写三点好处后,秦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太震惊了,任谁能想到在外人眼中贫弱不堪的并州,在秦昊的眼中却是一块上天赐予秦家的宝地,不过秦昊分析的确实非常有道理,并州确实是最适合秦家现在和将来的选择。

    其实秦昊的这一计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有很多因素秦昊并没有考虑到,在这种不知道的情况下,却被他给蒙对了。

    秦昊看问题是纯从利益一方面入手,所以选择了能给秦家带来最大利益的并州,但是从秦温的角度来看的话,还要考虑世家地域之间的派系之争,所以除了并州秦家没有选择。

    秦家出自关中,在天下世家中属于关西一派,而函谷关以东的关东世家和关西世家自汉室迁都洛阳后,向来水火不容的状态,这种争斗不但表现在朝堂之上,更表现在朝堂之下。

    所以关东之地的世家豪强是不可能让出自关西的秦家进入关东发展,秦家一旦进入关东定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压,而秦家如果真的进入关东也就意味着对关西的背叛,到时候就真是两头不讨好了。

    其实秦家除并州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凉州。凉并二州可谓是难兄难弟,两州同样的民风彪悍,人口都只有百万出头,经济同样都低于大汉十三州的平均线,又都受到外部少数名族的觊觎(并州有匈奴,凉州有羌族),都是令朝廷头疼万分的领地。

    可是凉州远离中原,地理位置过于偏西,不利于商贸发展,所以不是秦家最好的选择,就目前而言秦家只能选择并州。

    想通其中关键后,秦温叹了口气,心中也已下定决心,要离开关中前往并州发展,家族想要壮大,想要复国,必须离开关中。

    4,自贬外放。

    自贬?还是外放?看到这秦温就有些搞不懂儿子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自古做官皆以做京官为荣,天子脚下的县令都堪比地方郡守,秦温之前官至执京吾,重新出仕就算官职会有所下降,也不会降太多,但离开京师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