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魏无忌的担忧却未消除,这些人短时间在思想上很难改变。

    他能做的,除了给这些人提醒,便是密切关注其的动向,在他们可能犯错时随时纠正。

    虽然指挥和经历过很多次大战,但魏无忌却仍能感受到,这次大战其决定性意义。

    诸侯愤怒出击,谁都不能预料战争结果。

第849章 一统事难为() 
(各位朋友们,去关注置顶区评论吧!里面有更多本书相关内容。)

    魏侯十三年七月,暑期即至。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楚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展开了对魏国的全面攻击。

    几国联军三十多万人马齐动,其声势自然浩大,魏国方面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魏无忌将这楚国等军队引出,最希望的当然是更多消灭其有生力量,但最后他还是决定稳一点儿,

    所以魏军这边以守为主,楚军的攻击一时难以奏效,局势就这么僵了下来。

    谁也奈何不了谁,除了拼谁的意志力强外,对双方大军的后勤支援能力也是一个考验。

    相对来说,楚国等是就近防御,且南方气候更适合耕种,所以其后勤压力要小一些。

    魏国一国之力养活六七十万大军,难度不可谓不大,继续守下去只会转优为劣势。

    而一旦出现颓势,便可能是一场大溃败,虽然魏无忌输得起,但却可能使得魏国之前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时候,魏无忌其实有两个选择,除了选择转守为攻,还可以徐徐撤出王畿之地。

    但魏无忌不可能选第二种,除去脸面上不好看,更多还牵扯到许多现实利益。

    他魏无忌现在已经立了姬权为君,若此时他退出上洛之地,即便他将姬权一起带走,那也失去了利用天子法统的机会。

    到时候熊俊等人,一定会在上洛另立一位天子,便会使魏国处于尴尬境地。

    当然了,还促使魏无忌选择拼一把的,则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和手下人的能力。

    这些年来魏无忌主持了许多次大战,大多取得了胜利,也使得他这一路走来披荆斩棘,让自己不但成了魏国的掌舵人,更站在这个天下权势的巅峰。

    所以魏无忌不惧怕打仗,敢于面对任何挑战!

    魏无忌意志转变很快便影响到军队,之前处于防守姿态的魏军,在各个抵御都组织起了反击。

    但楚国人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熊俊决定豁出去了打,所以魏军的反击短时间也没什么重大突破。

    这种焦灼局势可就让魏无忌不淡定了,但他仍旧沉得住气,但下面的将军可就不一定了。

    焦躁之情在军中酝酿,魏无忌本人也有一定察觉,他只能严令各个将军,让他们以稳为一切行动基调。

    …………

    上洛城南的一处城邑中,有两万魏军驻扎于此。

    这两万大军可非等闲,除了一万负责戍守的魏军外,还有一万骑兵驻扎于此。

    而这一万骑兵也非普通骑兵,而是战斗力绝强的铁甲骑兵,由魏无忌心腹将领胡汉三亲率。

    一个小小城邑驻扎如此重兵,更有胡汉三亲自坐镇,便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是的,这处洛云县的城池,正是魏军在上洛以南防线的支点。

    诸侯之军虽然可以越过这个支点,和魏军之间来回打拉锯战,但却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实际上,洛云城内原本是有三万步卒的,但另两万大军因有任务,在两天前便被调出城内,不然这里只会有更多兵卒。

    洛云城的情况魏无忌当然清楚,他之所以将大军抽调出来,将洛云这处城池置于危险之地,为的就是再度将楚国之兵往前吸引,达到围而歼之的目的。

    这是大的谋划,魏无忌当然要告诉洛云城内的将领,胡汉三就是知情人之一。

    知情归知情,但对长久驻扎于此,胡汉三心里当然是有怨言的。

    其他人都在外面征战立功,他胡汉三也是国君心腹,本该有无量前程,却被困在了这么个地方。

    能想到这些,便足见胡汉三大局观念弱,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因为他本就是魏无忌从草莽中火速提拔起来的。

    胡汉三虽然也打了不少仗,除了最开始指挥规模较小,后面统领铁甲骑兵皆是以力服人,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仰仗过自己的谋略。

    七月初八,和往常一样的艳阳天里,胡汉三卸下厚重的铠甲,在军营内独自一人喝着闷酒。

    这两日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南方之地温热潮湿,难受得不得了,只有借助酒水才能消除烦闷。

    但胡汉三喝着,其他人却不敢坐视他胡来,洛云城内的另一位将军立时就来劝阻。

    “胡将军,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这里饮酒?”高阳满是愤怒道。

    高阳就是武安高家那位高阳,别看这位本是纨绔子弟,但认真起来也是不差。

    七八年征战下来,高阳也成就了自己将军之位,总算摆脱了将门犬子的耻辱。

    这一切都来之不易,高阳便分外感到珍惜,在这关键时刻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点失误。

    胡汉三的行为自然触怒了他,谁都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可胡汉三还敢在这里饮酒。

    一旦有事的话,那么谁去领军出战?

    听到高阳的叫喊,胡汉三不由抬起头来,颇为不满骂道:“叫什么叫?不过是喝了点儿酒,本将的酒量好着呢!”

    对方不知悔改,让高阳更是感到气愤,于是他便怒道:“君上传下严旨,说一切都需谨慎再谨慎,你难道就是通过喝酒来谨慎的?”

    这时候胡汉三就不敢硬顶了,只见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胸脯道:“有本将在这里,君上自可高枕无忧,你还担心个什么劲儿?”

    就在高阳还要争辩,突然有兵卒闯进房内,向高阳跪拜道:“将军,城外有楚国大军赶来,隐隐间……还有楚公熊俊的旗帜出现!”

    高阳脸色变沉,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于是他便问道:“楚军有多少人马?”

    这名兵卒便道:“粗略计数,怕是不下四万之众!”

    楚国人一下调集这么多军队过来,看来是要上钩了,高阳如是想到!他也知道国君相关的打算。

    “胡将军,楚国军队来了,本将这就去组织防御,你也赶紧醒醒酒吧!”说完这话,高阳便转身离开了。

    待高阳离开后,胡汉三则喝下了最后一碗酒,然后抹了抹嘴道:“熊俊那厮也来了,看本将如何将他给活捉了!”

    胡汉三一直都很清醒,所以他大致了解到熊俊也来了,这对他来说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虽然对面有四万军队,但在机动骑兵的游击之下,将其击溃并不成太大问题。

    只要将楚军冲散,那么胡汉三的机会就来了,一旦将楚君熊俊活捉或者杀了,诸侯联盟顷刻间便会瓦解,他胡汉三也将成为魏国最大的功臣。

    说干就干,胡汉三立即便穿好甲胄,便去军营传令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当胡汉三从洛云北门出城的消息传到高阳耳中时,他整个人都被石化了。

    刚刚才说的以稳为主,现在胡汉三就杀出城去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他高阳一样也会被追究责任。

    若是胜了还好说,失败了胡汉三除了以死谢罪,高阳也将面临被解职的后果。

    “谁让他出城的?”高阳怒声问道,但没人能给他回答。

    让胡汉三出城的,除了他憋屈已久的内心外,还有就是那被喝光的酒水。

    …………

    七月十八,上洛城墙之上,魏无忌往南方眺望着。

    乱……现在是一团乱,从洛云城胡汉三出城开始,后面的局势就完全失控。

    再此过程之中,魏军虽有败绩,但并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楚国也吃了不少苦头。

    随着洛云城的失守,上洛城也变得不再那么安全。

    对胡汉三魏无忌是恨之入骨,可再怎么痛恨,胡汉三都已经殉国了,一万铁甲骑兵也被击垮。

    “君上,咱们启程吧!”身后,郑大力语气沉重道。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便在侍卫的护簇拥下,踏上马车出城而去。

    通过这番鏖战之后,魏国想一鼓作气击垮诸国,重新建立一统的算盘破灭。

    一统天下,曙光难见!

第850章 身前身后事(终章)() 
魏侯三十九年,冬日。

    六十一岁魏无忌已垂垂老矣,无论他多么的英明神武,都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

    但相比于他的那些老对手们,魏无忌的却是命嘴硬的那个。

    魏侯十八年,苟延残喘了多年的齐国,被魏军占领了全境,田宇文自杀殉国。

    魏侯二十六年,魏军拿下秦国雍城,秦国宣告灭亡,国君赢据自缢而死。

    魏侯三十五年,孙岳阳于姑苏病逝,此时吴国已被魏军占领大部疆域,孙岳阳实为忧惧而死。

    通过数十年努力,魏国如今已近占领了九州绝大部分土地,唯有楚国残存于世。

    但楚国的保全不是因其强大,而是因为现在的楚国已在九州最南端,那里山高路远,各种天险阻挠着魏军的进军。

    但经过多年的交战,如今魏军已将当地情况摸清,只需要有一次突破性进展,随时都能将楚国这缕星火扑灭。

    但这是急不来的,所以这些年魏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国家的治理上。

    魏国是依靠武力征服的九州各地,期间不知累积了多少仇恨和矛盾,想要建立和谐统治难度可想而知。

    唯一且见效快的办法,就是在各地派驻重兵,镇压不服者。

    但即便是这样,在魏国统治的数十年内,各地仍旧爆发了叛乱,有的甚至蔓延两郡三郡之地。

    国家的统治并非坦途,对重定九州的魏无忌来说,内部统治集团也是需要敲打的对象。

    军功爵制让魏国迅速强大,但也在成就了多位名爵显赫的将军,诸如王绣,刘玄霸,陈展等……

    魏无忌在时当然可以镇压一切,但在魏无忌迈入老年时,就不得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了。

    于是,在他有意打压下,这些曾经追随他建功立业的老兄弟们,大都因为“犯错”退出了权力核心。

    但魏无忌并未把事情做绝,还是给这些人保留了富贵,这也是他们应得的。

    对于继承人,魏无忌也经历了自己父亲的无助,手心手背都是肉,且总有那么两个优秀的让他难以取舍。

    这两个优秀的儿子,一个是曹馨所出的魏天择,另一个便是姬挽月所出的魏天云。

    可最终,魏无忌选择立魏天云为太子。

    左右魏无忌继承人考量的有两点:

    其一,因为曹馨出身世族,使得魏天择太过依赖朝臣,这些人大都希望国家一统后,如周室那般再度分封。

    这对魏无忌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一辈子的努力,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努力白费。

    第二个原因,则是魏无忌个人情感作祟。他这人理智了一辈子,偏偏对姬挽月情深缘浅,乃至会影响到他的判断。

    这让魏无忌想到了自己父亲,当年他的父亲何尝不是深爱着母亲,但最终却反目。

    当五年前魏天云被立为太子,的曹馨悲愤之下与魏无忌不再相见。

    而魏天择本人,则拒绝了父亲一切善意的安排,带着自己的追随者们,出了岭北长城不知所踪。

    但魏无忌此时还记得,长子离开时那语气深沉的话。

    “父亲,儿子此去,要么身死异乡,要么卷土重来……儿子会让你知道,我才应该是这个国家的继承人……”

    佝偻着摇,魏无忌在几名内侍的陪护下,徐徐在宫道上走着。

    年纪大了就容易陷入回忆,即便是魏无忌这等穿越者,也无法避免。

    说起穿越者,在这个时代活了五十来年后,魏无忌甚至已怀疑起自己穿越者身份。

    究竟那个时段才是真实的?魏无忌已经不敢下决断。

    对魏无忌来说,前几十年他不断征战,得到了更多土地、钱粮、权势……

    但在最近这些年,他却是在不断失去,失去和老兄弟们的情谊,失去亲情,还有就是失去所爱的人。

    两年前曹馨郁郁而终,去年姬挽月抱病而去,魏无忌到此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想到这里,魏无忌眼角落已溢出泪水。

    男儿到死心如铁,可到年老之际,魏无忌还是被孤独打败。

    但好在,他如今也身染重疾,说不定下一刻就会归西,所以这种极致的孤独他也品味不了多久了。

    “君上,如今天凉,您可得顾着身子!”旁边一位年轻内侍缓缓道。

    如今,不光是朝臣将军们被魏无忌撤换,便是他身边伺候的人,也换了不知多少批。

    “去……奉祀殿!”魏无忌沉声道。

    别看他年老,可威严丝毫不减,无人敢违逆他的意志,所以很快便有四名内侍抬着步辇,将魏无忌扶了上去。

    奉祀殿在宫城的另一边,这么远的路魏无忌走过去是不现实的。

    魏无忌在步辇上微眯了一会儿,便被内侍们小声唤醒,原来是奉祀殿到了。

    魏无忌在内侍搀扶下,颤颤巍巍走下了步辇,然后挥开内侍自己往奉祀殿走去。

    进入大殿,里面侍立的内侍也被魏无忌挥退,他缓缓迈步找到自己父亲神位,然后在其香案前垫子上坐下。

    此时,数十年来戎马权谋,都在魏无忌眼前浮现,让他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孤家寡人,活着的人中魏无忌找不到能说话的,也只能在自己老爹神位前叨叨两句。

    奉祀殿这地方魏无忌很少来,因为他害怕死亡,害怕和自己的先祖们一样,变成这里供奉的神位。

    但现在他想开了,因为魏无忌知道自己大限已至,逃避不了的。

    就在魏无忌历数自己施政得失之际,大殿外传来禀报声道:“君上,太子求见!”

    近两年魏无忌已不怎么管事,朝政以及军务都逐渐往魏天云手中转移,到此时交接事务都差不多完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