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熊显笑了,之见他对丹樨上的姬宵行礼道:“臣替将士们,谢过陛下!”

    …………

    当熊显走出宫门后,随他同行的两名将军便围了上来,其中一人则问道:“大将军何必如此麻烦,想要粮草直接派兵抢就是了,何须与那天子磨牙!”

    这人才说完,另外一位将军也跟着道:“范将军所言甚是,王室之兵不足为虑,将军何须顾虑!”

    熊显见这二人不服气的样子,走了两步便停了下来,然后回头对这二人道:“天子亲自将粮草送到我们军营,难道不比我们去抢要好?”

    好是好,但这个理由还不足以说服这两位发问的将军!

    熊显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他接着道:“当年魏无忌打闹上洛,已将王室威仪扫落尘埃,九鼎异位,周室已是行将就木了……”

    “既然如此,让天子再去做那恶人,向他的子民征粮,周人记恨的就不会是我们楚国……”

    “一旦王畿有变,我楚国入上洛取而代之……也能少许多敌意!”

    两人都没想到,此时熊显已经考虑得那么远,连王室覆灭都已经开始计划了。

    手下两位将军脸上的惊讶被熊显收入眼底,让他感到一阵无奈,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想得这么多。

    但熊显却很清楚,连秦齐吴这样的大国都会倾颓,毫无实力的周室在场席卷天下的大浪中,被冲垮其实很正常。

    只是不知的是,最后的能够安全上岸的,是北方那头猛虎,还是楚国这条蛟龙。

第822章 楚军的调动() 
(求订阅,各位撇不要吝惜自己的评论,过年了还是热闹起来吧!)

    时局变化的速度总是出人意料,在战场更显如此。

    楚军才进驻上洛不久,大河对岸长平关的魏军便有了动作,其先遣军队更是直接渡河。

    魏军来者不善,但楚军也一点儿都不认怂。

    以前和秦齐联合抗击魏军,楚军出工不出力,但这次他们准备大干一场。

    所以,在魏军有所行动之后,熊显也立即传令楚军的先头部队,务必将魏军赶回大河以北去。

    楚国大军足足有二十余万,面对长平关内的魏国大军自然不怵,两万楚军直接就扑向了渡河而来的五千魏军。

    但魏军主将王绣也不是傻子,五千对两万想要获胜根本不可能,在楚军有反应后他便让渡河而去的魏军退了回来。

    对王绣来说,派大军渡河本就不是为了和楚国人打,而是为让楚国人动起来。

    楚军二十万兵力确实势大,对王绣来说这是不可能力敌的,所以他的想办法牵着楚国人的鼻子走。

    有大河这道天险在,对面的二十万楚军他一点儿都不担心。

    楚军望洋兴叹,熊显也本人也很是气恼,但让他闹心的事却不止这一件。

    因为其后他又接到手下来报,背后紧跟的吴人也在急速挺近,让熊显意识到自己失算了。

    吴国人的五万军队,一开始熊显就没放在心上,他更多的认为吴军跟在后方,为的是监视自己大军的动向。

    可现在吴国人和魏国人都有动作,这就让熊显立时就转变了看法,让他很容易就想到魏吴两国达成了某种约定。

    实际上这并不稀奇,因为从表面上来看,魏国和吴国就是盟友关系。

    上洛城北二十里处的军营内,熊显一个人思考着军中局势,下面的将军们则等待着他的决断。

    可熊显这样一直沉默下去可不是个事儿,于是没多久便有将军出言问道:“大将军,魏军现已退回大河之北,不如此时我们调转防线,将背后的吴军全部歼灭!”

    这话很容易赢得了一部分人的赞同,因为在楚军将领中,有一部分人还是倾向于伐吴。

    但是,作为主将的熊显却不这么想,他既然被熊俊任命为主将,就说明他是跟着熊俊的意见走的。

    “伐吴?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二十万大军北上的目的何在?”熊显劈头盖脸责问道。

    伐吴肯定不需要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被主将呵斥之后,方才站出来的那位将军便只得退了下去。

    熊显此时也从深思中走出,只听他接着道:“诸位,我们大军北上,是为了帮助齐国抵御魏国,不是为吴国那些残兵败将!”

    从熊显话里的意思,也能看出他丝毫未将吴国放在心上。

    “将军,既然不对吴国动手,那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应对?”有将军又出言问道。

    二十万大军供自己差遣,熊显现在底气很足,只听他道:“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兵入齐,如今魏军肆掠齐境,齐人撑不了多久!”

    这话也是熊显自顾自说,其他人对入齐之事很难有积极性,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没人情愿。

    但偏偏这是齐军绕不过去的坎儿,所以熊显便道:“入齐之军暂定十二万,由本将亲自率领,诸位可愿随本将入齐?”

    当熊显将目光注视到手下人的身上时候,有些人直接将自己的视线移开,生怕和大将军碰到一起。

    除了寥寥三人愿意力挺熊显外,其他人都保持了沉默,同时也以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熊显此时很气愤,但他也别无办法,这是国君都改变不了的现状。

    所以熊显便道:“既然都默不作声,那本将就自己来点了”

    说到这里,熊显也不管众人是否同意,便按照心中所想念出了一个个名字。

    一分钟不到,十二万大军的构成便已敲定,因熊显本身有赫赫战功且深得国君信任,此时竟无一人抱有异议。

    “十二万大军直入齐地,但大河以北的长平关魏军仍不得不防,梁地活动的吴军也需看住,这两项任务就交给你们留下的八位!”熊显对未被点到那八人道。

    一开始留下来的八位楚军将领还感到庆幸,但听到主将给自己安排这样艰巨的任务,他们才挂起的笑意便消失不见。

    长平关的魏军便足有八万,再加上背后捣鬼的五万于吴军,想要防住这些人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让留下的这几人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熊显便道:“诸位,本将率大军入齐后想要全身而退,就需要你们守住这条路,不能让魏军和吴军扰乱!”

    “否则后路被劫,我大楚二十万精锐,便可能陷入魏军包围圈中,其罪责谁都承担不起!”

    这些话说得沉甸甸的,众人方才的眉飞色舞消失不见,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郑重。

    “陈瑜,王畿之内的大军就由你指挥,勿要让本将失望!”此时,熊显指着军帐中一中年将军道。

    熊显已近五十,他在军中已蹦跶不了多少年,陈瑜是他看重的后起之秀,这时候自然要委以重任以示历练。

    陈瑜没想到自己会被任命为剩下八万大军的主将,按理说熊显是没这个权力的,但现在已到危急存亡之际,熊显行非常手段也不显得突兀。

    陈瑜站了出来,在同僚们不服气的眼神注视下,只听沉声答道:“大将军放心,末将定不会让魏军大国大河,更不会让吴国人就此逞凶!”

    这话听着带劲儿,熊显凉了半截的心也算回暖了一些,便听熊显道:“诸位,魏国人是我大楚心腹之患,此番我军不是为了帮助齐国,而是为了救我们自己”

    “所以,希望诸位竭尽全力,让此番出征凯旋得胜,如此方才不负君上重托!”

    熊显将国君都搬了出来,众人此时岂能无动于衷,更何况熊显的话本就有那么些道理。

    于是乎,将军们一个个的只能表示忠心,并坚决表示要完成国君的军令,将魏国人赶到大河以北去。

    楚军的军事会议就这样结束,所谓兵贵神速,在带起必要的物资后,熊显带着十二万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迅速离开王畿,往齐国方向赶去。

    实际上,此时魏军权力攻打齐国,在新近征服的郑国之地上,便只有极少数的戍守之兵。

    要是此时楚军直接进攻郑地,那是肯定都会对前方魏军造成影响,但却很难说会使得魏军回援。

    相对于齐国来说,区区郑地不足挂齿,若是能将齐地拿下,丢掉相对贫寒的郑地则算不得什么。

    正是基于此,熊显否决了进入郑地的选择,而是直接带着大军往魏军主力扑去。

    他们必须得加速了,因为根据最新的情报,魏国大军距离齐都临淄已经不远了。

    一副好牌被田宇文打成了这样,熊显对此也很是纳闷,他不知道是魏国人太强了,还是齐国人实在太弱了。

    但有一点熊显和诸将保持了一致,他们都认为,齐君田宇文不是魏侯的对手。

    。。着笔中文网

    

第823章 魏军则南下() 
(评论走起来,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

    魏侯十年六月二十八,在遭受魏军连续阻击之后,跋涉不停的十二万楚国大军进入齐地。

    在楚军未入齐国之前,熊显便派使前去临淄,向田宇文表达了自己此行的意图。

    所以楚国大军入齐便没受到齐国边境戍卒的阻挠,甚至齐国如今的高层对此还喜闻乐见。

    齐国不像吴国那样与楚国为世仇,所以两国之间合作不会有多大隔阂,更何况如今已是齐国危急之时。

    可进入齐地只是开始,现如今魏军大部在齐国北部之地鏖战,楚军此时还无法直接投入战斗。

    所以他们还得赶路,到齐楚交战的前线去。

    面对这股目的性明确的楚军,魏军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

    在楚大军继续往北赶路时,一支魏国大军已在集结。

    这支大军仅有四万,想要拦下十二万楚国大军,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

    但既然魏军打算用这支大军来拦截,那当然就有足够把握。

    因为这四万大军是由两万武卒和两万铁甲骑兵构成,是魏国最为精锐的军队,说是战力无匹也是不夸张的。

    魏武卒和铁甲骑兵的战斗力,那是经过实战多次考验的,这也是魏军敢于用他们阻拦楚国大军的底气所在。

    而这支即将参战的大军由魏无忌亲自带领,其战斗力无疑还要攀上一个台阶。

    作为带领魏国不断崛起的国君,魏无忌在军中的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有他坐镇指挥将士们只会更加拼命。

    按理说军事行动应当秘密进行,但魏无忌既然想要阻拦楚军,他就要放出风声去才行。

    毕竟这次的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牵制楚军,而不是为了歼灭,所以不怕楚国人听到消息被吓跑,反而魏军还期待楚国人跑路。

    既然是魏无忌领兵,军中事务自然是他一人独断,所以他让大军走就得走,让停就得停。

    比如今天,时间离中午还早着,魏无忌便下令让大军停下修整。

    这样的命令无疑有些奇怪,因为无论是武卒还是铁甲骑兵,这种强度的行军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根本不需要休息。

    将军们心中分外不解,他们也只能憋着,倒是下面的兵卒们觉得理所应当,因为国君是不会有错的。

    以往的无数次战役都证明,只要是国君做出的决定,那都一定是正确的。

    士卒们理解魏无忌,但围在他周边的却是将军们,所以魏无忌觉得还是有必要给这些人整理一下思路。

    “朱骁……”坐在简易凉亭内,魏无忌对旁边站着的一位将军喊道。

    如今统领魏国绝强战力的,已全被魏无忌换成了其心腹,也就是当初在归化城建军时的老班底。

    被魏无忌唤后,朱骁恭谨答道“臣在……”

    魏无忌放下新君水囊,然后便道“寡人见你神游天外,说说看……在想些什么?”

    朱骁立马就苦了脸色,他还能想些什么,他方才什么都没想!

    但魏无忌既然要找茬,自然不会给朱骁解释的机会,只见他又对在场其他几人道“还有你们几个,都说说……心里有什么想不通的,让寡人给你们解惑!”

    听到这话,在场几位将军脑袋稍稍转得快些的,便已明白魏无忌的意图。

    但此时他们更没法说话,他们总不能真的回答说,自己对大军行止有意见。

    虽然在座众人都是威名远扬,手提雄兵的将军,但在魏无忌面前他们可不敢放肆。

    其实魏无忌问这话时,便不指望这些人能回答,这些人的德行他清楚得很。

    “咱们急着赶路有何用?只要让楚国人知道咱们大军南下,让他们有所顾虑,乃至于止步于齐国南部,就足够了!”

    将军们之所以想要快速推进,那是因为看见别的战线打得火热,故而立功心切。

    魏无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所以他必须得保持清醒,不能让旁人裹胁了自己的意志。

    “君上明鉴!”将军们尽皆拜道。

    魏无忌这番话浇灭了将军们心头那把火,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执行命令。

    因为这不只是一次解释,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警告,国君对他们的想法已心有不满。

    魏无忌微微点头,然后便道“都起来吧,好好做事!”

    朱骁等人这才站起身来,一个个比方才更为恭谨。

    “说说看,齐国态势最近如何了!”魏无忌随口问道。

    魏无忌如今也算日理万机,虽然也亲自翻阅战报,可每天那么多他不可能看完,所以几位将军们也就兼任了他的秘书。

    因为魏无忌此时是看着朱骁的,所以他便只能第一个站出来回答。

    只听朱骁道“君上,襄平大营所辖大军,现已将齐华林郡郡与元郡拿下,如今其大军正围困南基,不日将发起总攻!”

    南基城是元郡的郡城,更是齐国世族势力的老巢。

    齐国北疆为其世族封地所在,为了在此地建立起巩固的统治,魏无忌就必须将其世族势力拔出。

    所以,魏无忌给刘玄霸也下了死命令,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将南基城拿下。

    “寡人帮田宇文灭掉了他恨之入骨的世族势力,不知他是否会感激寡人!”魏无忌此时笑道。

    旁边的将军们可笑不出来,田宇文此时怕巴不得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