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上旨意,让齐人舒舒服服窝在城内?”

    郑昌用魏无忌来压手下将军,但这些人一样可以国君来压他。

    被手下连番顶撞,即使郑昌脾性收敛许多,此时也觉得怒不可遏。

    就在他要出言训斥手下之际,在他身后一直站着的黑衣男子却走上前来,用眼神像郑昌示意后便制止了他的怒火。

    随即,便听这黑衣男子朗声道“诸位将军,且听我一言!”

    在这黑衣男子站出来后,在场将军们都用看向了他,只不过眼神都很是不善。

    是啊,这里是将军们才有资格参加的军事会议,黑衣男子凭什么出现在这里,又有什么资格说话。

    所以,当即就有将军站出来道“你是何人,我等参议军务,哪有你说话的份?”

    还别说,虽然黑衣男子出现在军中已有两天,但众将此时都还不清楚他的具体身份。

    被众将质问,黑衣男子却也不怵,只见他拱手道“诸位将军,在下风影司校尉张群!”

    张群是谁,其他人不知道,郑昌却很清楚。

    当年国君困于齐国之际,张群便是国君心腹侍卫,在国君最艰难的时候护其周全。

    张群坐到了风影司校尉的位置,不但备受国君信任,更是手持诏命而来,自然不惧在座诸位将军。

    在介绍了自己后,张群便继续道“诸位将军稍安勿躁,有时候攻城不一定要从外面开始,说不定就有人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城?”

    原本众将对张群是饱含敌意的,但当他自称是风影司校尉,他们也就老实的闭上了嘴巴。

    毕竟,风影司校尉的地位,可不比他们这些将军地位低。

    而且,听你张群这意思,曲阜城中竟有内应,这是他们完全没想到的。

    于是便有将军问道“张校尉,如今围城已经三天,为何内应还不发动?”

    将军们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因为谁都不能从他们嘴里抢军功,风影司也不行。

    他们可以对张群保持足够礼数,但该争取的东西还是要争取的。

    作为将军请战攻城,这绝对不能说是错的,就算官司打到国君那里他们也不怕。

    张群并不气恼,作为风影司的中的主要人物,他很能理解在场将军们的心思。

    国君统摄魏国已经十年,这十年来提拔上来的将军们,其好战的心思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强,这本就是国君有意引导的,

    所以,张群只得继续解释道“将军不必着急,可能就在今明两天,曲阜城内定有大变!”

    张群都说道了这里,郑昌也接着道“诸位,这不光是本将与张校尉的谋划,更有君上的旨意在其中,你们不必多言!”

    “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仗有你们打的,而且还是大仗……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我们的敌人不是曲阜城内的两万齐军,而是整个齐国!”

    郑昌这话引得众将深思,此时他们并未如方才那般紧紧逼问。

    让他们闭嘴的有两个理由。

    一方面,如果这是国君的安排,那他们就不能再置喙。忠于国君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没人想要毁掉自己。

    另一方面,听郑昌话的意思,这次将不只驱逐鲁国境内的齐军,居然是要对上整个齐国。

    在场众人都还记得六年前对秦国的大战,在那场大战中让许多人得以高升,所以郑昌这话又让将军们看到了曙光。

    对他们来说,对上齐国就大批的军功就在向他们招手,那又何必要急于一时,而恶了为他们申报军功的大将军呢!

    见手下人不再说话,郑昌便继续道“这次,君上有大谋划,本将希望你们听从指挥,不要误了君上大事!”

    谁要是再多说就会坏了国君大计,郑昌这顶帽子扣得可不小,便真正做到了让将军们不反对。

    然后,这场军事会议便结束了,郑昌也达到了自己的,安抚住了战意饱满的将军们。

    坐在帅位上,郑昌不由叹息道“老了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郑昌接近五十,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老了,但他此时脸上却带有笑意。

    十年之前,郑昌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今天。

    那时他还坐着冷板凳,统领着西关只为防备秦人。而今天,秦国在魏国连续十年的打压下,已经彻底衰败下去,对魏国造不成什么威胁。

    而他郑昌,更是率兵攻伐诸侯,传承百多年的唐郑两国便灭在他的手上。

    现在,他竟然要带兵攻伐齐国,现在郑昌想起来都觉得有些恍然,这真的是他自己?

    爵位已为封君,职务已经坐到大将军,按理说郑昌没什么遗憾了。要说有的话,那便是能在告老之前成为柱国将军。

    而现在,在这攻伐齐国之际,郑昌看到了升任柱国的希望。

    听见郑昌的感慨,张群笑着道“大将军岂能言老,我来之前君上可是说了,他还要多多倚重将军你呢!”

    好听的话总是让人心喜的,郑昌也不例外,所以他便笑着道“为君上效力,是本将之福也!”

    两人一番闲扯之后,郑昌便问道“张校尉,你说曲阜城中有内应,这两天他们真的会有行动?”

    张群便道“那是当然,识时务者为俊杰,有识之士都能明白,跟着齐国是自寻死路!”

    郑昌则道“齐国国力比我大魏差一大截,鲁国肯定不止姬邑一人看得清,只可惜姬邑死了!”

    张群哈哈一笑,然后道“姬邑死了,可他原本那些支持者还在,这些人够齐军吃大亏了!”

    “而且,我还派人传了消息进城,给各大世族都传了消息,告诉他们我军杀进城后将大开杀戒,而他们若是帮我军入城,便可保得家财地位!”张群颇为自得道。

    郑昌心底不由咂舌,暗道风影司的人果然歹毒,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了。

    郑昌心里清楚,张群说这话可不是开玩笑,若是曲阜世族不安他说的做,那是一定会被杀全家的。

    但郑昌此时脸上还是饱含笑意,对张群道“所以,他们没得选择!”

    张群不由大笑,若曲阜真的这样被拿下了,那他张群便是大功一件,说不定也能高升一级。

    所以,张群此时心中也在祈求,曲阜城内的世族能够给力。

    。

第803章 围困于曲阜2() 
郑昌和张群在城外谈笑风生,曲阜城中却是阴霾一片。

    普通百姓无权无势,在这动乱时节不但恐惧魏军围城,还得遭受齐军士卒的祸害。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原本井然有序的曲阜,才过两天便混乱不堪,到处都弥漫着罪恶。

    整个曲阜还保有基本秩序的,便只剩下鲁宫坐落的北城,这里是权贵们的聚居区。

    可即便如此,曲阜世族们仍觉心中惶惶,强烈的不安全感一直笼罩着他们。

    而当初那些极力支持姬邑的人,现在更是陷入两难之际,魏国人已向他们下了最后通牒。

    魏国人进城之后会大开杀戒,家族将就此消亡,这是世族们最恐惧的事情。

    可魏国人给出的解决办法,同样让他们难以承受!

    和魏国人作对是以后可能灭族,但若是和齐国人过不去,那马上就是灭族大祸。

    从长远来说,投靠魏国当然是最正确的决定,但风险确实太大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对曲阜世族们来讲,他们夺门成功的几率简直太小,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北城深处,紧挨宫城的一处大宅,是曲阜最大世族徐家的府邸。

    徐家扎根鲁国多年,可以说是除公室外最大的势力,在鲁国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可终究是小国小家,在魏国这等庞然大物面前,徐家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分别。

    此时坐在徐家老家主徐渭面前的,是一个衣着寒酸的无赖,这场景怎么看都显得奇怪。

    徐渭是曲阜城的大人,曲阜城中的高官贵族都难见他一面,这种出身寒微的人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但此时,这名寒酸的中年男子却满脸自信,看向徐渭老爷子的眼光还有不屑。

    只听这名中年男子道“徐老,话在下都给您说明白了,您可得慎重选择,否则祸及家门,遗害子孙……悔之晚矣!”

    若是平日有人这么威胁徐渭,他早就将对方拖出去剁碎喂狗了!

    但眼前这个穷酸却不在此列,甚至对方还掌握着他们家族的命脉。

    “你这是逼我们去死!”徐渭愤然道。

    中年男子理了理自己散乱的发髻,然后才笑着道“徐老,你知道……齐国和我大魏,你只能选择一个,而且现在就得选!”

    “你们上我徐家,是因我徐家势大,好帮你们说服其他人?”徐渭冷笑道。

    这一点被人料到也不算稀奇,中年男子便道“若是徐老愿意帮忙,那自然最好不过,我风影司也会为徐家在君侯面前美言!”

    还别说,中年男子最后这句话,倒是撩到了徐渭的心头。

    在魏无忌面前给他徐家请功,那在曲阜被魏军拿下后,他徐家不就一家独大了?

    对魏军能否拿下曲阜,徐渭倒不怎么担心,能坐到他这个层次,便知道大势在魏而不在齐。

    “此事容我考虑,使者先下去休息,老夫与族人商议后,自会给你答案!”但此时,徐渭却不准备直接答应。

    虽然徐渭话说得好听,但若是他不答应此事情,那么中年男子等来的可就是死亡。

    但看破不说破,既然领了这份差事,便该有豁出一切去搏的勇气,所以中年男子直接就跟着仆人下去了。

    待他走后,便从后堂急匆匆走进一年轻男子,气呼呼对徐渭道“父亲,为何不直接杀了这狗贼?”

    “如今曲阜为齐国所占,齐公更已增派援军到来,两国之间胜负由未可知,为何您要偏向魏国?”徐渭儿子很是不满道。

    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徐渭便沉声道“你懂什么?魏国带甲之士五十万,齐国能够对抗?”

    “齐国拿什么对抗?虽然齐公和国内大族和解,但其矛盾依然重重,岂能与魏侯比肩?”

    听了这话,徐渭儿子也不继续争辩,而是又问道“既然父亲已有想法,那方才为何不直接答应那厮?”

    徐渭不由苦笑,然后才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非得谋划周全方可决断,否则只会搭上全族的性命!”

    想了想后,徐渭便对儿子道“你亲自去周谢两家,让他们两位家主过府一叙,切忌掩人耳目,莫要被人发现!”

    这件事靠徐家一家是做不成的,必须要找到足够帮手,若能掌握鲁国兵卒把握便更大。

    徐渭儿子很快就下去,但显然他对这差事不那么情缘,他和徐渭的理念是不同的。

    而在徐府另一边,方才还谈笑风生的中年男子,在无人之际却是面沉如水。

    徐渭这种老家伙是不好坑骗的,原本他以为冒着危险进来就够可怕了,谁知道现在陷在徐府出不去。

    实际上,对于曲阜世族能否翻出浪花来,简定是没多大期望的。

    所以,即便徐渭同意了他的要求,简定也觉得待在徐府是不安全的,若是徐建失败恐怕他也得跟着陪葬。

    于是简定便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想着一切能够让自己逃出生天的办法。

    而在徐府内院,在等待了半个时辰后谢周两家的家主秘密赶到了徐府。

    随后,徐渭便将魏国使者的要求告诉了两位老伙计,想看看这二人是什么意见。

    但徐渭绝不会先表露自己的看法,否则很可能陷入被动,被人卖了可就划不来了。

    两位家主听完徐渭陈诉后,一时也是难以决断。

    但与徐渭不同的是,这两人倾向于按兵不动,毕竟齐国人才是曲阜实际控制者,大家的性命都掌握在齐人手中。

    直接拒绝是不可能的,于是周家家主便道“徐老,齐人势大,就凭咱们这点势力,搬不倒他们的!”

    周家家主说完后,谢家家主也跟着附和,这让徐渭脸色很不好看。

    于是徐渭便道“两位,若是城破之后,魏军可是明言要灭杀我世族!”

    他这是在提醒两人,不要光顾着看眼前,还得看长远一些,最终都得过魏国人那一关的。

    随即,徐渭又加码道“方才那魏国使者还说了,若是我等能弃暗投明,定会上报魏侯敕封我等!”

    简定可没有答应这些,徐渭这样说只是为给自己这边加码,想要借此说服谢周二人。

    但是,徐渭的话并无多大作用,谢周两人都有自己利益考量,还是没有转变意图的打算。

    此时徐渭当然不能用强,于是他便对二人道“既然我们决断不出,那便再找其他人来,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

    谢周二人对视一眼,见对方都无反对的意思,便同意了徐渭的要求。

    于是徐渭又找来家仆,让他们又去找另三大族家主过来,他们这六家也就能代表曲阜世族了。

    若是另外三人也和谢周一样的想法,那么徐渭也不会多说什么,后院被软禁起来的魏国使者也就可以杀了。

    。

第804章 围困于曲阜3() 
    夜幕将临,诸葛明坐于将军案后,整个人都显得疲倦不已。

    这已经是魏军围城的第三天了,城内齐军已和外部断绝消息,这让齐军将吏们都感到不安。

    他们现在身处于八万魏军围困之下,非身处其中不能体会其压力,作为将军的诸葛明则压力山大。

    被围困本就是很恼火的事,可偏偏魏军三天不攻城,这种拖延的办法对齐军士卒锐气消磨很大。

    这是诸葛明很担心的一点,若是连最后一战的锐气都没有,那么齐军拿什么去抵抗强大的魏军?

    而且,魏军还不是全无行动,这两天虽未有战斗发生,但魏军却使各种手段劝城内军民投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魏国人,真是可恶!”诸葛明恨声道。

    大堂内只有他一人,所以诸葛明也没法找人倾诉,只能自己生着闷气。

    其实,在曲阜城内,值得诸葛明对话的也没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