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人此时也感到羡慕,为什么自己不早嫁与君侯,为什么在君侯怀里的不是自己孩子。

    而此时的环儿,在看到自己女儿钻进魏无忌怀里后,她整个人便有些慌乱。

    正是因为身在后宫,环儿才知道这种惹眼的事,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她不像兰儿那般,在后宫有太后这尊大声看顾,即便与国君有患难之情,但魏无忌却心在前朝,不可能时刻关照到他。

    所以,环儿此时便站起身向魏无忌告罪道:“君侯,柔儿不懂礼数,冲撞了您……是妾身管教不周!”

    看着下方的环儿,虽然如今已为宫中贵人,魏无忌此时却仍觉对方如在齐国那样缺乏安全感。

    而正是这个样子,让魏无忌心里难得多泛出一缕柔情,对方不但是他第一个女人,更是陪他经历苦难最多的。

    所以,此时魏无忌流露出笑意,然后便对环儿道:“柔儿天真活泼,寡人很是喜欢,柔嫔不必自责!”

    柔嫔便是环儿的封号,魏无忌都这样说了,她也只能老实的退回去。

    而此时,坐在澹姬另一边的曹馨则无奈看着旁边儿子,要是天择能更懂事就好了。

    此时的魏天择也不过七岁,离曹馨想要的懂事程度可差得老远。

    而此时,魏无忌则对自己长子喊道:“天择,到寡人身边来!”

    这绝对是曹馨想不到的情形,但她反应还是比较快的,于是她赶紧便对儿子道:“天择,还不赶紧上来!”

    魏天择是曹馨的儿子,在这后宫里自是小霸王的存在,所以这时候他也不怯场,在众人注视下走到了魏无忌面前。

    虽然人小,但一切礼仪他还是清楚的,只见他规矩行礼道:“拜见君上!”

    小小年纪做事便有模有样,魏无忌心里也是极为开心的,于是便听他道:“天择小小年纪便进退有据,夫人教导有方啊!”

    被魏无忌点名表扬,即便曹馨如今养气功夫不错,但此时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

    曹馨赶紧站起身道:“君侯谬赞,妾身只是教导天择,要时刻以君侯为榜样,这是君侯教导有方!”

    魏无忌笑了笑,也没说其他话。

    他让长子上来和夸曹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转移视线。

    一部分算是给环儿转移压力,但更大程度上是给姬挽月转移压力,方才澹姬的话他听进去了。

    和曹馨言笑晏晏,哪怕是表面如此,对安定后宫也有莫大助益!

    此时,魏无忌再度拿起一块儿糕点,递给长子道:“来,寡人也赏你一块糕点!”

    谁知,此时魏天择却拜道:“长者赐,不敢辞,谢过父亲!”

    若是方才魏无忌让魏天择上来,更多是为安定后宫的话。此时听了长子这句话后,便开始真正打量起自己儿子。

    好一会儿后,魏无忌才道:“好,好!”

    就这样简单两个夸赞的字,却更让曹馨感到高兴。

    和魏无忌成婚这么多年,曹馨知道越是这样简单的夸奖,才说明自己儿子真正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仅凭这,曹馨便感之前颓然一扫而空,自己虽然已失丈夫宠爱,但自己还有儿子啊!

    好好培养儿子,如今成了曹馨最首要的想法。

    对此中变化,魏无忌却难以察觉到,因为他此时准备再考教自己儿子一番。

    方才他已有培养儿子的倾向,那何不如从现在开始?

    

第788章 魏侯四年终() 
时间缓缓过去,郑国灭亡的事实最终天下皆知,列国对魏国的恐惧变得越发深沉。

    而时间,也来到了魏侯四年十二月二十,这一天也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的举行日期。

    再往后魏无忌便不再举行朝会,而只会召集小朝会,参会的就只有几位重臣和大将。

    所以这次朝会便更显得重要,因为不但要计较这一年来的得失,还要讨论新占领地的治理问题。

    当然了,在会议最后还可以简单展望一下未来,而这便是魏无忌的事情,魏国的大政方针都是他来制定。

    大朝会如期举行,除武安城内的大吏,各郡的主官们也都到场,他们是来述职的。

    所以,朝会人数便显得格外的多,以至于许多级别不够的只能站在大殿之外。

    但不管是主政一方的郡守,还是领兵在外的大将,此时在殿内都肃穆无比。

    待魏无忌升座后,下方臣子皆拜道:“臣等拜见君上!”

    前几日澹氏余孽竟返回了武安,这让许多人都感到惶恐,不知国君是什么意思,所以此时他们才更要小心翼翼。

    君位上的魏无忌则平静道:“免礼!”

    下方臣子们这才起身,一个个都把目光投向了君位上的魏无忌。

    这种级别的朝会作秀的作用大于实际职能,但魏无忌这次却不打算这样,于是他抛出了朝会的第一个议题。

    只听魏无忌开口道:“诸位臣工,今日有三件大事要议,诸卿皆可畅所欲言!”

    畅所欲言,自魏无忌继位后,这些大臣便从未畅所欲言过,所以对魏无忌方才的话他们便保持了一定戒心。

    然后便听魏无忌道:“第一件事,这一年就要过去,朝堂内外一年来都忙活了不少事,今日可以都拿出来说说!”

    “看看我大魏一年来,是否真的干了实事!”

    说道这里,魏无忌便对前方的郭梁栋道:“丞相,就由你来起个头吧!”

    郭梁栋是百官之首,所以被点名后,他便立即站了出来。

    对魏无忌行礼后,郭梁栋才连绵不断说了起来,他先是由民生开始说起,包括农业、水利、税收等等。

    郭梁栋不愧是老江湖,对魏国上下之事皆有轮廓在胸,即便魏无忌也自愧不如。

    待郭梁栋说完后,便开始由九卿中的大司农开始,一个个朝堂大吏对一年工作做详细总结,让在场的魏国砥柱们对国家情况认知更为清晰。

    在朝廷大吏们说完后,便是回都述职的十几位郡守们上场,他们要介绍自己下辖郡县的情况。

    只不过他们此时只能简单介绍,后面他们会得魏无忌单独召见,那时候才是他们事无巨细汇报的时候。

    这场朝会的发言就是在无休止的发言中进行的,这让许多官吏感到痛苦难当。

    殿内的大臣们还好,至少暖和……而殿外站着那些人,此时就真的是难受了,他们不但没有发言的机会,更得遭受严寒的煎熬。

    当最后一名郡守发言完毕后,聆听良久的魏无忌才出言道:“听诸君所言,才细知大魏上下事之枢要,而朝堂大臣可知郡县事务,郡县亦可知朝政!”

    “善……大善……”

    魏无忌爽朗笑声,让所有人精神都集中起来,别人讲话可以浑水摸鱼,但国君一字一句都得专心推敲。

    “但方才诸君所言,皆有民生疲敝,财政艰难之意……但诸君也该看到,我大魏这一年来也取得了极大成就!”

    “唐国肖国覆灭,秦陈之地沦陷,郑国也被覆灭,我大魏一年之内增加了四郡之地啊!”

    说道这里,魏无忌此时心里也很是激动,四个郡都相当于魏国的三分之一面积了。

    “你们想想,得到这么多的土地,朝堂内外日子过得紧一点儿,难道不值得?”魏无忌反问道。

    这时候谁敢说不值得,更何况此事本来就值得。

    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寒门黎庶,只要有军职者都在连番大战中获取了军功,给自己和家族取得爵位和荣耀的提升。

    “君上圣明!”此时群臣皆道。

    魏无忌也就不再此事上深究,只听他缓缓道:“四郡之地,既已被占领,尔等以为该如何治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魏国全境之内皆实行郡县之制,这四郡肯定也不例外。

    没谁敢在此时提出分封二字,那是在挖坑埋自己。

    便见丞相郭梁栋道:“君上,臣以为当循旧例,皆置为郡县,派郡守郡尉治理!”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他便对下方的众大臣道:“丞相之言,诸君可有异议?”

    大殿内一片安静,魏无忌等候再三,明白没有那等作死之人后,便道:“那便依丞相之言,四郡皆置为郡县吧!”

    “君上圣明!”

    这就是国君强势的样子,臣子们对君主只能口称圣明。

    魏无忌点了点头,这件事本就是没有商量的,于是他又道:“丞相,你从全国各郡之县吏中,选拔优秀报于寡人!”

    “朝堂诸公,明日起即可推举贤才,以为郡守!”

    按照魏无忌的意思,新设四郡的县令从全国县吏中选拔,给那些有本事的人一个机会。

    而郡守这样的大员,则必须由朝堂大吏外放,这样才能保证安稳。

    这里面重要一点是,魏无忌并未让这些人推选郡尉,这说明魏无忌仍将兵权看得极重,不给任何人染指的机会。

    “君上圣明!”殿内大臣皆是下拜道。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个官员空缺,多很多人来说都是机会,无论是安插子侄还是自己出任郡守,那都是大喜之事情。

    但这些人忘记了一点,无论是丞相列出的郡县能吏,还是朝堂推举出的郡守之选,最终都还要得到魏无忌的确认才行。

    也就说,最终能够出任各地衙署的,只会是魏无忌认可的人,或者说魏无忌的人。

    在魏无忌目光示意上,余忠立即站出来喊道:“肃静肃静!!”

    被余忠这么一喊,殿内群臣才记起这是什么地方,一个个都像老鼠见猫一样安静下来。

    于是魏无忌又开口道:“这一年是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如方才诸君所说,对我大魏国力消耗很是巨大!”

    “寡人开疆拓土重要,但寡人子民生计同样重要……故制休养生息之政,与民休养,已呈迫切之势!”

    魏无忌话里有停战的意思,这让朝臣们松了口气,魏国这台战争机器是该停下来歇歇了。

    故此时大臣皆道:“君上圣明!”

    这不知是朝臣们第几次说君上圣明了,由此也可看出,魏无忌对朝堂上下内外有极强掌控力。

    随后,魏无忌便笑道:“既要重制国政,那马上开始,传吴国使者觐见!”

    吴国使臣到了武安,这并不算什么秘密,但朝臣们没想到的是,魏无忌竟会此时此地接见吴使。

    于是,朝臣们也可见到,国君更改国策之意有多么强烈,这也真正让他们感到安心。

    魏国需要一位带领大家走上巅峰的英雄,而不是只会穷兵黩武的疯子。

    至于吴国人觐见的目的,朝臣们大都也能猜测一些。

    如今吴国为楚国大败,情况比现在的秦国还要危机,找上魏国自然是求援来的,绝不是简单的言和。

    楚国是吴国的威胁,对魏国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789章 宋襄的选择() 
(大章节,求订阅!!)

    魏国施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这是天下列国意想不到,但却又属意料之中的。

    只能说,通过这个变化,诸侯们再次刷新了对魏无忌的印象。

    而魏国的国民们,也对国君更改的国策感恩戴德,特别是魏无忌在朝堂上将民众生机比过开疆拓土的言论,更失让百姓对他感激涕零。

    以开疆拓土的武功,再加对内的仁政,魏无忌在魏民中的威望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他执政以来的最顶峰。

    而在魏侯四年终的朝会之后,新的四郡官员也被安排下去。

    四位郡守三人为世族出身,剩下一人为魏无忌的亲信周彦。

    作为国君的心腹之臣,周彦如今便坐到了郡守的位置,不得不说引起了小规模轰动。

    而世族出身的三位郡守中,便有曹馨的父亲曹睿,从大司农丞升级成了封疆大吏。

    而四位郡尉,魏无忌也是在军中抽调的自己亲信之臣,对他来说兵权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

    这里要说的是,主动倒向魏国的肖国,虽然国家被并入了唐郡之内,但肖国公室却保全了下来,避免了其他灭亡诸侯的惨境。

    一切国策安排下去,随着时间过去得以实行,魏国获得了平静。

    而才政变成功的楚国,在此时也如魏国一样选择了休养生息。

    由此,整个天下在此时便诡异的平静下来,和之前一片混战几乎天壤之别。

    很快,两年世家便过去,天下依如之前那样平静。

    魏侯六年三月初三,宋国都城,太庙之内。

    作为宋国的执政者,宋襄召集了公室老少,在平日祭拜祖先的大殿上,准备召开一项关乎宋国存亡的会议。

    作为宋国公室宗正,宋膑此时眉头紧锁,暗中猜测会有大事发生。

    他对国君宋襄的为人很清楚,虽然外界不耻其谄媚魏国,但宋膑知道国君都是为了保全宋国。

    而对宋襄的能力,宋膑作为叔伯也是很认可的,这位国君若是执掌大国,未尝不能在此时代建立功业。

    但这些都是想象罢了,宋国就是弱小的诸侯,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拜过宋国历代先君后,宋襄便转过身来,面向自己的族人们。

    “今日叫诸位来,是有大事要和你么商量!”宋襄此时说话很是肃穆,其威严模样与在魏无忌面前大相径庭。

    但公室众人对此却不奇怪,因为在宋国之内,国君宋襄就是最尊贵那个人,所有人都是他的臣子。

    没人插话,宋襄便继续道“自当年戎人入侵,大周王朝衰败以来,诸侯倾轧,大国为尊……”

    “我等小国只能左右逢源,依附大国才得存活,可谓屈辱无比!”

    说到这里,宋襄更是悲愤道“而到如今,诸侯大国厮杀越发激烈,便是我等伯国都难存活了!”

    这么多年来,诸侯国覆灭并不少见,但那都是如肖国许国那样的三流子爵小国,伯爵诸侯国可是没有覆灭的。

    但最近两年,伯爵诸侯国不但有覆灭的,而且还接连覆灭了好几个,且都灭在魏国人手中。

    而宋国,恰恰就紧挨着魏国这头猛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