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熊甫已经六十一岁,所以他现在已是两鬓斑白,实打实的老头儿模样,不服当年年轻力壮,这也是熊俊敢于造反的原因之一。

    听到这里,熊俊不明白父亲的意思,所以他便默不作声。

    便听熊甫接着道:“但此时寡人又不如他,至少当年他是病死,而寡人却死于儿子手中!”

    熊俊仍旧不说话,自己父亲说的是事实,从他造反之时开始,就必须将前路荆棘斩尽,楚公也是荆棘之一。

    殿内陷入一阵沉默,良久后熊俊才道:“儿子别无办法!”

    这些事熊甫看得很透,他知道以熊俊的处境,除了绝地反击没有任何出路。

    此时熊甫又问道:“老七他们母子如何了?”

    熊俊便道:“他们已经先去下面等着父亲了!”

    熊甫不由怔住,然后便有泪珠滑落,整个人看起来更是苍老了些。

    但随即又听他大笑道:“好……杀得好,为君者当断则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好……”

    看着父亲疯魔的样子,熊俊此时有些不忍,但随即这份心思压了下去。

    同时熊俊又道:“为君者心如铁石,儿子这也是向父亲学的,儿子这太子之位,父亲不也说废就想废了!”

    熊甫不由苦笑,然后便听他道:“郢都世族把你推上前来,你以为是好事?你能否驾驭得住?”

    这话其实也是侧面点出,熊甫想废熊俊太子位的原因,因为熊俊与郢都世族走得太近了。

    实际上,自魏昭侯主持魏国变法之后,列国都看到了世族势力强大后,对整个国家的负面影响。

    楚公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切,所以当他发现太子和世族搅在一起后,便生起了废太子的心思。

    熊俊越是得世族拥戴,熊甫废太子的心思也就越重。

    面对父亲的质问,熊俊便道:“儿子知道父亲所忧,如今吴国为我大楚击败,儿子将带领楚国灭吴,以此威势必能震慑世族!”

    熊甫此时便道:“只要你知道世族需防备,为父也就不用过多担忧了!”

    而此时,熊甫却又答道:“如今魏侯已败秦国,又连灭数国,兵威上洛……比他父亲魏弘毅还要难缠,你往后的担子,只会更重!”

    当听到魏侯这两个字,才得了整个楚国的熊俊,此时便觉心头沉甸甸的。

    当他撑起楚国的身后,便和魏无忌成了注定的对手,这让他感到心里慌乱。

    即便在对吴作战中立有军功,可当熊俊拿自己与魏无忌战绩相比,总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一样。

    楚国击败吴国,用了将近六年,这还多亏了最后秦国与魏国交战,让楚国可以放开手打。

    而魏无忌击败秦国,却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

    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熊俊都不敢去细想,那样只会更打击人。

    “父亲教诲,儿子铭记!”熊俊深深一拜。

    说完这话,熊俊便将自己佩剑解下,放到了大堂正中央,然后他便出去了。

    在他一步步迈出大殿时,便听身后传来声音道:“记住,面对魏国以防为主,这样我大楚便立于不败之地!”

    熊俊没有转身也没有说话,接下来怎么做他已有计较,用不着别人来教他。

    而从明天开始,楚国将进入新的时代!

第781章 幸运孙岳阳() 
姑苏,吴国都城。

    因大败于楚国,此时姑苏城内被悲痛所弥漫,家家户户都有男丁战死,哭嚎声连绵不绝。

    在兵卒护卫下,孙岳阳打马缓缓走在街头,心里也是难受得厉害。

    “公子,前面就快到了!”此时,旁边有兵卒提醒道。

    孙岳阳这才回过神来!

    自从十多年前他被派到齐国为质后,姑苏城在孙岳阳的记忆中便很模糊,就连自己府邸的路都分辨不出。

    而在七年前,吴国对齐吴边境的许国动手,齐吴之间大战爆发。

    幸亏孙岳阳见机得早,时刻关注着国内局势,在大战爆发之初便从临淄逃之夭夭了。

    当然,孙岳阳能有此先见之明,还得感谢魏无忌珠玉在前,当年魏无忌就是在魏齐大战前便溜之大吉。

    直到现在孙岳阳都还记得,现在已为魏国国君的魏无忌,还欠他不少钱。

    说起魏无忌,孙岳阳脸色此时不由浮现出钦佩之色。

    正是多年前与那位魏国国君有过接触,他才知道对方回国所面临的情况有多糟。

    可对比魏无忌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孙岳阳便打心眼儿里佩服,对方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

    最近魏无忌闹出的朝觐上洛之事,更是让孙岳阳觉得羡慕,这才是大丈夫当所为也。

    “我吴国,何时才能有如此国力,起兵北上中原!”孙岳阳轻声叹息道。

    如今的吴国为楚国大败,国力损失不但惨重,更重要是对人心的伤害。

    以前国人都以作为大国子民为豪,但现在这可心却被失败打得黯然神伤,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沮丧的情绪。

    即便是现在围在身边的兵卒们,在孙岳阳看来也是精气不振,犹如霜打了的茄子。

    “既然回家了,都打起精神来!”孙岳阳不由沉声道,作为将军的他看不惯自己手下的兵垂头丧气。

    自七年前逃回国中后,孙岳阳便学着魏无忌的方法,一直在军中厮混着。

    从一名校尉,稳步升到现在将军之位,孙岳阳全凭着自己努力上位,谁让他是不受吴公重视的公子。

    而他的其他几个兄弟,从大战一开始便是将军,便可知二者差距有多大了。

    从校尉一步步走上来的好处就是,孙岳阳在自己军中建立了绝对的权威,所以在他发话后下面兵卒立即就打起了精神。

    想着马上就要回到府中,想到就要见到阔别已久的妻子和儿子,孙岳阳此时脸色也露出些许笑意。

    连续几年在外征战,让他很少有机会能享受家人团聚之乐,这也让他倍感渴望。

    但孙岳阳注定是要失望,当他赶到府邸时,便有宫里来人等候于此,而等的就是他这位公子。

    于是孙岳阳便直接被带到了宫里,这让他感到有些惶恐,不知道父亲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当孙岳阳被带到吴公寝殿内,闻到大殿内浓郁的汤药味儿的时,他便有种不妙的感觉。

    然后,他便被带到了吴公榻前,这是他人生中无数不多的,能够如此近距离看着父亲的父亲的时候。

    “君上,怎会如此?”看着病榻上瘦如柴的父亲,孙岳阳有些惊慌道。

    吴公孙佼卧于榻上,打量了跪在地上的儿子后,才缓缓开口道“起来吧!”

    孙岳阳这才起身,看向父亲的眼神充满了担忧。

    如今吴国大败于楚国,正是内忧外患之际,若是国君再出了个好歹来,岂不有亡国之兆。

    孙佼仔细审视自己儿子后,才叹息道“这么多年……长大成人了!”

    父亲突然来这么句话,让孙岳阳感觉很不适应,他从未见过父亲如此柔和的目光。

    然后便听孙佼继续道“这里有份诏书……打开……看看!”

    孙岳阳犹豫片刻后,还是将旁边诏书拿起,在吴公审视的目光下缓缓打开。

    当看到一半后,孙岳阳顿时惊得将手里的诏书都拿不住,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床上的父亲。

    “君上,这……”诏书里的内容,让孙岳阳不敢置信。

    吴公孙佼缓缓将自己身子撑起,然后才平静道“没错,你是我吴国太子了!”

    当孙佼亲口说出这句后,孙岳阳终于敢相信,诏书上写的都是真的,自己真的即将成为吴国太子。

    作为不受宠爱的公子,自从被派到齐国为质后,孙岳阳便再也没有奢望过,自己能够成为国家的继承者。

    哪怕后来回国后努力领兵征战,孙岳阳也不是为了争夺权力,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亲人。

    所以在喜悦完后,孙岳阳心里便冒出疑问,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自己成为接班人。

    于是孙岳阳便问道“儿子才疏学浅,恐难负君上重任!”

    似乎是想到和儿子之间的那些隔阂,孙佼便道“当初派你……入质齐国,并在与齐国交战时不顾你死活,是寡人错了!”

    孙岳阳本只是有些疑问,但却没想到父亲会直接向自己认错,这更让他感到手足无措。

    但孙佼所说的两件事也确实很关键,入质齐国和直接与齐国开战这两件事,确实是孙岳阳于孙佼父子间最大的感情裂痕。

    原本孙岳阳是很有怨气的,可当他看到缠绵病榻的父亲亲口向自己道歉时,一切的埋怨都逐渐消弱。

    便听孙岳阳道“父亲毋需如此,作为公室之弟,便当有魏国分忧之志!”

    孙佼点了点头,儿子有这样气度,他才放心将国家交出去。

    但此时孙岳阳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太子,于是他便再度问道“不知父亲,何以选儿子为太子?”

    孙佼此时也能理解孙岳阳迫切想知道原因的心情,于是他便解释道“立你为储君,寡人考量有二……”

    “其一,你久居齐国,多年来颠沛流离,久经挫折,故志坚更甚常人,百折而不挠!”

    “其二,你久历行伍,自校尉升至将军,全凭战功成就,带兵有方……”

    说道这里,孙佼语气便有沉重道“如今我吴国大败于楚国,吴国需要一位坚忍不拔的国君,才能带领吴国存活下去!”

    “而你,正好具备坚忍不拔,卓绝苦干的品质,你的兄弟们都不如你,太子之位当然是你的!”孙佼说道这里时,便看见自己儿子神色已恢复平静。

    当听清楚父亲所说理由后,孙岳阳便逐渐接受了成为太子这一事实,但他没想到一切竟来得这么容易。

    但想到自己在临淄战战兢兢那几年,想到与楚国厮杀命悬一线的这几年,孙岳阳也觉得这一切都不容易。

    而此时,孙佼突然面露痛苦之色,就在孙岳阳要喊太医的时候,却被孙佼给阻止了。

    “无妨,旧伤发作罢了!”孙佼毫不在意道。

    孙岳阳不由默然,在接受即将成为太子的事实后,他能感受到自己对父亲一些情感的变化。

    但孙佼却未察觉到这些,只听他缓缓道“吴国如今元气大伤,西有强楚虎视眈眈,北有齐国居心叵测,你身上的担子……注定会很重!”

    被点到这些,孙岳阳顿时被浇了盆冷水,残酷的事实将他成为太子的喜悦心情冲刷得一干二净。

    孙岳阳不由拜道“儿子手足无措,还请父亲赐教!”

    孙佼想了想后,才缓缓道“你日后的执政方略,寡人只给你一点建议……联魏抗敌!”

    联合魏国?要和魏无忌打交道?想到这里孙岳阳便感到头疼。

    而后,便听孙佼接着道“如今魏国大败秦国,接下来要对付的便是齐国,咱们便可与之结盟……对付齐国这个共同敌人!”

    孙岳阳点了点头,然后他便接过话道“而魏无忌也绝不会坐视楚国坐大,所以他也会帮助咱们对付楚国?”

    见到儿子能立即想到这一条,孙佼便真的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听孙佼道“你能看出这些,寡人将吴国交给你也就放心了!”

    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孙岳阳此时之感受到责任深重。

    往后,吴国就得他来担着了。

    。

第782章 长平关议事() 
魏侯四年十月初三,长平关魏军驻地。

    此时天气已开始变冷,这还是中原地区,若是在武安恐怕都能看的雪了。

    虽然冷得让人很不舒服,但作为国君的魏无忌还是要早早起床,在长平大营的主帐内召开军事会议。

    当魏无忌走进军帐内,一众将军们都已在此等候,见到国君到来皆是大礼参拜。

    在外面这些人是威风凛凛的将军,但在魏无忌面前他们只能是忠心的臣子,君臣之礼丝毫不敢愉悦。

    这场军事会议关乎重大,所以西关大营和长平大营的主要将领都出现。

    这其中,也包括久在秦地指挥作战的王绣陈展,可见此次军议的涵盖面广。

    如今秦国主力被击溃,两郡之地接连失守,损失惨重,已经彻底丧失战略主动,勉强能维持防御而已。

    若非魏国之军久战疲敝,恐怕秦国连防御都难维持,所以王绣二人可以放心离开前线。

    待魏无忌落座之后,他最关心的事情也是秦地战事,立马就让王绣两人来做汇报。

    根据他们两人的说法,魏无忌详细了解了秦地动向,也对他做下一步决策提供了参考。

    简单来说,魏军现在所占领的扶风北地两郡,还处于秦人的极度敌视阶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大的叛乱。

    所以,在占领了这两郡后,魏国便不能再对秦国发动战争,除非真正将扶风北地消化。

    听完王绣等人的汇报,魏无忌心里也松了口气,只是下方百姓的极度敌视而已,想来魏军还是能够稳住局面的。

    在王绣二人聆听训示之际,魏无忌便笑道“你们做得很好,寡人很是满意!”

    听了这话,王绣二人心里也松了口气,只有得到国君的认可,他们的所做才是有意义的。

    见着二人一脸欢喜模样,魏无忌则紧接着道“听着……”

    王绣二人连忙收起喜色,同时心里也是暗自责怪自己,怎么就得意忘形了!

    魏无忌便接着道“秦地寡人便交给你们,三年之内不出事端,寡人必有重赏!”

    这话听得王绣和陈展心底一沉,乃至于将方才心头的喜悦都冲散了不少。

    虽然魏无忌话里说的是秦地三年不乱便有重赏,但这话反过来的意思就是,三年之内秦地生变就有重罚。

    国君越是重视秦地之事,王绣二人便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

    看到王绣二人脸上的凝重,魏无忌便问道“你们可有疑虑?”

    秦国虽然被魏国击败,但他毕竟是当世大国,所以给王绣二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这时候,恰恰也是考验才能的时候到了,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