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安宏收起笑容,然后也道“齐鲁之地,便交给你们了……”

    不需要再多说话,三人端起酒杯皆是一饮而尽,叱咤风云战将风采尽显。

    放下酒盏,便听徐安宏道“征战数十年,君侯有诏……卸甲也得自在!”

    这算是在安慰自己,还是真的看淡了一切?刘玄霸二人看向徐安宏,却不能得到真切答案。

    但他们此时却真切体会到,哪怕再是风光无限,却仍是国君的卑微的臣子!

    一道诏书传来,便能将你一切剥夺,昔日纵横列国的常胜将军,本质上也不过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而已。

    由此,在二人心间,对魏无忌的敬畏之心更是大涨,这也让他们在往后走得更为长远。

    。

第737章 复起两老人() 
(各位,求订阅啊!!最近难道都没人看……)

    魏侯四年三月初十,武安。

    又是一次大朝会的日子,群臣们皆是早早的便起身,然后赶赴宫门候朝。

    前些日子国君加恩赐地的喜气还未消退,所以武安的朝臣们一个个都干劲儿十足,都想着努力尽忠国君,获取功劳后提升爵位或者是得受封地。

    武安官员的转变,让在襄平待了几年的徐安宏感觉有些陌生,这还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世族中人吗?

    徐安宏还真就猜对了,这些人仍是那群自私自利的人,只不过如今他们的利益已经和国家利益暂时结合起来,所以现在他们一个个便像是忠臣了。

    四年过去,虽然徐安宏知道国君手腕不断,将武安乃至全政两界都调教了一遍,但徐安宏还是对眼前的转变感到惊讶。

    昭侯努力近二十年的结局,难道都比不上新君这几年的成效?

    虽然徐安宏如今是魏无忌的臣子,但昭侯时期才让他有归属感,因为在那时他在为理想奋斗,一如现在的刘玄霸。

    昭侯一朝近二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却在几年内被新君魏无忌给解决了,这就难免让徐安宏有些灰心,难道自己那批人就那么不成器?

    徐安宏复杂的心里无人能体会,那些朝臣们对出现在此的徐安宏也没有感到稀奇,因为国君的诏书他们前些日子便知道内容了。

    真正让朝臣们感到诧异的是,同徐安宏一起出现的还有另外一位老将,那便是曾经的岭北大营主将,大将军陈万云。

    当年陈万云兵败燕山,致使匈奴大肆侵入岭北长城,可谓罪孽深重,被昭侯直接割除职务,而且还削爵两级。

    这本就是个不该再出现于朝堂上的人,可现在偏偏陈万云还出现了!

    没人会觉得是陈万云自己找来的,他还没那个胆子……于是答案便呼之欲出了,这是国君的意思。

    国君让陈万云这罪人上朝……为什么?这才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

    但也仅仅是感兴趣罢了,对其他人他们可没那么热心,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一个个都想着怎样才能谋求到土地。

    时间流逝,大朝会正式开始,承乾殿内跪满了臣子……魏侯无忌仍旧如往常一样,在宫人的簇拥下缓缓升座。

    “臣等拜见君上!”

    在群臣山呼声中,徐安宏却却是微微抬起头,看向君位上那身着冕服的青年。

    物是人非,总是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直到现在徐安宏才深切感受到,当初的少年如今真的已经成了国君了。

    但那与昭侯相仿的面庞,却又让徐安宏依稀感觉,眼前人还是那于己有知遇之恩的国君。

    可过去了的终究已过去,缓缓自回忆中醒转过来,徐安宏便听丹陛之上的年轻国君道“诸卿免礼!”

    随着跪拜于地的朝臣一起,徐安宏缓缓站起身来,如今他为武将之首,更是在场唯一一位封君,自然便是站在朝臣中最前面一列。

    原本这时候该魏无忌问朝臣们可有事奏,但此时却听魏无忌道“徐柱国,这些日子车马劳顿,可还坚持得住?”

    徐安宏回武安也有几天了,可这几天他并未得到魏无忌的召见,这让他内心感到十分担忧,一种不安全感这几天一直困扰着他。

    可现在国君的这声“徐柱国”,却如太阳一样驱散了徐安宏内心的阴霾,让他整个人仿佛都“活”了过来。

    徐安宏再度跪拜于地,然后便道“多谢君上挂念,老臣无事!”

    魏无忌摆了摆手,示意徐安宏起身,然后便道“如此,寡人便放心了,让老将军回到武安,寡人正是要倚重于你啊!”

    这话魏无忌在诏书里说过,徐安宏是当场面话听的,但现在国君在大朝会上又说了这话,这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君上有命,老臣万死不辞!”徐安宏当即表态道,他是真的不想就此离开朝堂,去做一个闲散富家翁。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大殿内的群臣,随后问道“诸卿,可有事奏?”

    他这声音落下,便见丞相郭梁栋走出朝班,然后便开始了汇报工作。

    郭梁栋汇报的都是些政务的上事情,在他之后又有御史大夫张育站出来,说了些官员管理上的问题。

    这大概用了半个小时,魏无忌才和朝臣们商讨完这些事情。

    “诸卿可有事奏?”此时,魏无忌再度问道。

    若是无人应答,这时候就该宣布朝会结束了。

    可这时,却听魏无忌道“余忠,宣诏吧!”

    不得不说,武安众臣对这宣诏二字仍是心有余悸,每次听到都不由得腿肚子打颤。

    随后,便见余忠捧出诏书,高声念道“国君诏……”

    “山阳君为先君重臣,素为国之柱石,今为朝堂用人之际,特命徐安宏出任武安大营主将……”

    武安大营主将?若是在当初这绝对是武将职位最顶峰,当然现在也是……

    现在的武安大营与当初有很大不同,如今的武安大营只辖有五万兵马,那便是已经换装完毕的两万重装骑兵,以及三万魏武卒。

    如此,武安大营虽不是魏国五大营兵力最多的,但绝对是战斗力最强大的,徐安宏接任武安大营该高兴才是。

    但是,武安大营所辖兵力如今已是国君直辖,也就是说武安大营主将并无军队指挥权,或者干脆说武安大营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

    当初掌握大权之后,魏无忌便将原先武安的大营的军队分派了出去,才有了现在精锐军队戍卫中央的情形。

    对着里面的门道,徐安宏自然清楚,所以他的方才的希望来得快去得也快,他明白自己大概是要以国君幕僚的存在活动于朝堂了。

    可谁知,诏书还没念完,只听余忠继续道“并揽全军粮草征调,军械铸造等事务……”

    事情的转变可谓一波三折,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差事啊……徐安宏这下真的明白了。

    国君将武安大营主将的名头按在自己头上,目的为的是这最后一句话,方便去征粮铸兵啊!

    诏书念完,徐安宏此时也只能道“臣领命!”

    总揽全国粮草军械之事,徐安宏明白这事儿有多艰难,此时他也明白自己是真的深受国君倚重了,如今肩头的担子可比襄平大营时重多了。

    不管怎么说,这也代表了国君的信任……所以,哪怕心里仍旧希望领兵,但徐安宏也仍会努力将国君托付的差事办好。

    可这时候,余忠又捧出了第二道诏书,只听他念道“国君诏……”

    “岭北大营主将高承德,身患重疾已难胜任君命,为保北疆之安……寡人思虑再三,顾国内资历之将,唯陈万云一人可往……今复陈万云大将军之位,领岭北大营事!”

    徐安宏的任命还算正常的话,国君的第二份诏书便真的让人惊讶了,这居然是要重新启用陈万云的意思。

    要知道,当初还是武扬君的国君,可是将陈万云挤下来后才得以提领岭北大营的,某种意义上国君和陈万云算是敌人。

    此时,包括陈万云本人偶读感觉惊异,他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自己居然还有再复出的机会。

    那么……自己要不要接诏呢?

    陈万云当初可是被磨灭了自信,如今再度领兵的机会摆在面前,他却不知该如何取舍。

    见陈万云半天不说话,魏无忌便道“陈将军,为何还不接诏?北疆安危,寡人便交给你了!”

    北疆安危交给自己了……当初正是这个男人,北疆安危才不属于自己的!

    此时,陈万云既因惶恐而不敢接诏,内心却又渴望再度回到那魂牵梦绕之地,用匈奴人的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

    “臣领命……”在众人注视下,陈万云跪在大殿,重重叩首余地,他感谢国君再给自己这个机会。

    于是这样,在这次大朝会上,居然重新产生了两位大营主将,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但让群臣感受更为深刻的则是,如今魏国君权的强势,大营主将的任命不过是国君的一道诏书罢了!

    许多人都再一次在心中警示自己,再不要与国君唱反调,否则昭侯十八年那些大族的噩梦,便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下面群臣的反应,让君位上的魏无忌很是满意,四年的调教果然没有白费。

    也只有这样,魏无忌才能集中力量,去完成那一统天下的伟业!

    。

第738章 与老者有言() 
下朝之后,群臣仍对方才之事惊异不断,国君今日的两道任命属实有些出人意料。

    徐安宏便罢了,作为出身世族且还被国君当初踩下去的陈万云,如今居然官复原职了。

    众人猜不透国君的心思,大魏国这么多的将领,有的是人可以胜任岭北大营主将这一职位啊!

    文臣之中,唯有那高高在上的几人,才似乎对真相有些猜测……国君今日同时任命徐安宏和陈万云,是否意在表示已无世族寒门知别。

    这些猜测可能接近事实,但唯一对此明了的只有魏无忌本人,只有他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徐安宏调回武安,魏无忌确实是想收他的兵权,再有就是想培养自己的班底……

    而让他专任武安大营主将,则算是给他一个荣誉职位,也能方便徐安宏征调粮草,监管军械制造等。

    至于陈万云复任岭北大营主将,当然也是魏无忌深思熟虑过的!

    现在的岭北大营主将高承德身体已经很差,继续在燕山那等苦寒之地待下去,高承德肯能连命都会丢在那里,所以岭北大营换将势在必行。

    陈万云熟知军事,更是熟知燕山军务,和现在处于虚弱期的匈奴人纠缠当不成问题。

    要知道,当初若非魏无忌动了手脚,说不定陈万云就能挡住匈奴人的入侵,魏无忌对陈万云的能力还是认可的。

    所以,在下朝之后,魏无忌便传了这两位老将于永明殿觐见,他要和这二人聊一聊。

    …………

    永明殿内,魏无忌升座之后,一边的余忠才缓缓道“君上,两位将军已在殿外候召!”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便道“宣!”

    余忠应了声诺后,便往大殿门口喊道“宣……徐安宏,陈万云觐见!”

    余忠话音落下后,外面便接着有宦官将余忠的话重复喊了一边,两者之间犹如回声混响一般。

    不一会儿,大殿门口便出现两个人影,徐安宏和高承德躬着腰杆,缓缓往殿内走来。

    “臣徐安宏(陈万云),拜见君上……”

    魏无忌则道“免礼!”

    “谢君上!”

    缓缓站起身后,徐安宏和陈万云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君位上的魏无忌。

    这时,便听魏无忌道“两位将军皆为国之柱石,余忠……给二位将军赐座!”

    随即,余忠便指挥者殿内宦官们拿了两个垫子来,然后放在徐安宏两人身后。

    便见魏无忌笑着道“两位将军,坐吧!”

    带着些许惶恐,徐安宏二人向魏无忌道谢后,才缓缓落座下去。

    随即,便听魏无忌道“四年以来,寡人收敛锋芒……如今却是到了用兵的时候了!”

    国君一开口就说这些事,徐安宏便知道魏国大动刀兵的时候到了,可惜的是自己已无领兵在外的机会。

    见两人面色不变,魏无忌便继续道“大战开启,重中之重便是粮草军械筹备,寡人需要一得力老臣,全权处置此事!”

    “徐柱国,这便是寡人调你回来的原因!”魏无忌看着徐安宏道。

    徐安宏知道自己这时该说些什么,便听他道“唯君上所令,臣便所往!”

    魏无忌点了点头,不管徐安宏有没有情绪,只要现在表态说没有就够了。

    但他还是多言道“高柱国在燕山已经累垮了身子,寡人便不忍再失一位国之柱石……这也是让你回来的原因!”

    原本魏国是有三大柱国的,可伍明炎犯了谋逆大罪,三年前便被斩首了……所以,除了高承德外,还身体康健的便只有徐安宏这一位柱国将军了。

    见魏无忌说得郑重,徐安宏不免有些动容,只听他道“多谢君上挂念,老臣身体还算硬朗,还能为君上分忧!”

    “好……”魏无忌赞了一声,然后接着道“那寡人便将粮草军械筹备之要务,全权托付于将军了!”

    徐安宏知道,国君的话虽有几分假意,但同样也有几分真情……

    不管怎么说,国君给自己的差事确实重大,徐安宏也说不得其他,于是便答道“臣定不负君上重托!”

    魏无忌点了点头,此番私下召见这二位,其目的便是为了安他们的心,眼下徐安宏便是暂时安抚住了。

    随后,魏无忌又看着陈万云道“陈将军,寡人异于南下用兵……便需北境安稳,你可能做到?”

    魏无忌没有和陈万云多说什么,而是直接问出了这番话!

    面对此问,陈万云不由有些迟疑,若是当初他肯定当仁不让接下这话,但眼下他却有顾忌了!

    魏无忌能理解陈万云的心思,他也知道这并不是说陈万云失了勇气,便不能胜任大将军一职了。

    很多时候,作为三军主将不需要勇气,更多需要的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