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问题便不好回答了,这也是魏无忌迫切想要知道的,只有战争才能让他更强。

    徐安宏沉默了一会儿后,才道“眼下战局焦灼,敌我上方皆压力甚大,大战短时间内想必难有了!”

    徐安宏这话也似是而非,但其表露出来的意思却让魏无忌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眼下难有大战,那他魏无忌如何体现存在感,如何痛殴秦国?

    怀着这样的想法,魏无忌后面酒宴的心情都差了许多,事情变得不好办了。

    。

第685章 岂能混时间() 
(求订阅,求推荐打赏月票!!!)

    自宴会之后,魏无忌在长平大营便安顿了下来,之后便只能等了。

    虽然局面一度紧张但也只是紧张而已,根本没有大的战斗发生,小规模交战的情况都很少。

    魏无忌本人能做的,便是好好操练手下的兵卒,这些人才是他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依仗。

    除开这些事情,魏无忌也经常道各个军中去晃悠,说的是去拜访各位将军,但实际目的却是刷自己的存在感。

    因为对他来说,他想要进一步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如以往一般走底层路线。

    拜访各军将军是借口,实际上却是和底下的军侯队率们交流更多,这些人才是他魏无忌染指长平大营的根基。

    效果确实也很不错,有他武扬君的大名在外,魏无忌是极得这些底层军吏们拥戴的,这才让魏无忌吃了定心丸。

    而在底层军吏和士卒们心中,先前那位心高气傲的二公子魏成泽,比起这位五公子来说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有了对比,则更能拔高魏无忌的形象。

    而长平关内其他军营魏无忌都去过,但唯一一处却是魏无忌进不去的,那便是魏武卒的军营。

    之前说过整个长平大营保持中立的,只忠于魏侯的有两支军队,其中一支是铁延的手下,另一支就是这一万魏武卒了。

    魏无忌想要进人家营门,却被告知军机重地,请他回避。

    这让魏无忌对这支武卒主将陈群不免有些怨气,这家伙还真是两不相帮,两边都不理会。

    魏武卒战力之强大自不必说,这也是魏无忌迫切想要伸手的原因,只不过现在只能搁着了。

    唯一让他感到幸运的是,他武扬君的名头还是有些份量的,和他接触的武卒军吏对他都是毕恭毕敬。

    于是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但就这么一直等下去也不是个事。

    他魏无忌可不是来在这里干耗着的,且不说为了解救姬挽月,便是他个人想要获取更大的军功,就必须倒腾些事情出来。

    可是,长平关外大军云集,魏无忌便是想要出击也是有心无力,秦楚军队组织度较高,骑兵要是陷入包围那也是个死。

    当时间来到八月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八月初三这天,徐安宏召开了军事会议,宣布了楚军退兵的消息。

    原因是南边的齐吴两国争雄有了结果,吴军大败齐国军队,占领了许国地区并开始图谋齐国土地。

    吴国在南边获得了胜利,同为南方大国的楚国又岂能坐得住?

    虽然魏国依然是心头大患,但吴国崛起却更是危险,楚国当然不能坐视吴国扩大战果。

    于是乎,在长平关前线的十万楚国大军便直接撤走了六万,长平关前线顿时压力大减。

    楚国人这一撤走之后,剩下的秦楚军队压力可就大了,其兵力根本无法保持对长平关的压制态势。

    仅长平关外的秦楚联军,便只剩下了六万,而他们面对的则是长平关内的八万魏军。

    楚国人当然知道撤军的后果,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吴国才是必须要压制的对象。

    眼下吴国和齐国大战后必然兵疲将怠,正是他们反扑吴国的时机,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今局势发生了变化,可徐安宏通知了这件事之后却没了下文,这让魏无忌如何能坐得住。

    于是在军议之上,魏无忌直接站出来道“柱国将军,既然楚国已经退兵,敌我强弱之势已经逆转,我军何不乘此机会出击?”

    魏无忌的出言显得有些另类,毕竟一年多来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守在关内,根本就没有主动出击的说法。

    于是,徐安宏便道“公子勇气可嘉,可是……关外秦楚两军仍有六万之众,其中还有秦国的两万骑兵,我军如何出击?”

    “长平关外南北两面俱是山脉,大军难以伸展开来,我军兵力优势根本无法施展,出击便是以短攻长!”徐安宏冷静分析道。

    人家在长平关外摆好了架势,你大军出击又能怎么样?施展不开也是枉然,很可能兵败而归。

    而且,徐安宏还特意提到了秦国的两万骑兵,这意思就是在对魏无忌说,人家的机动力量也是不弱的。

    可魏无忌那会就此罢休,只听他道“既然大军出击不行,那么派出一支偏师当无事吧!”

    听到这里徐安宏并明白魏无忌的意思了,这位公子拐弯抹角的就是想带兵出关去。

    徐安宏当然不能让魏无忌犯险,便道“此时方得从长计议,待时机成熟之际,本将自会安排出击!”

    徐安宏正面回绝,便让魏无忌有些气恼,有时候这些老家伙也挺烦人的。

    但他却不会因此产生怨憎,因为徐安宏却是也是为了他好,于是军议就这么结束了。

    下来之后,当然下午魏无忌便再次去找了徐安宏,可是对方依旧没有松口的意思,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回到军中之后,倒是方旋高云二人开解于他,说此时关外之事不明,待什么情况都摸清楚了再想办法不迟。

    于是,除了魏军官方的情报系统外,魏无忌还命令长平关外沾杆处的人手,给他仔细打探秦军的情况。

    他盯上了秦军的粮草补给线,以轻骑兵的机动能力,扰乱这支补给线当不再话下的。

    秦国有两万骑兵摆在外面,正面作战其实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先从对方粮道下手。

    很快沾杆处那边便搞清楚了情况,秦国粮道大概的运送路径被打探清楚,其护送的兵力配备也被弄清楚。

    秦军护送粮草的兵力,仅仅只有一个校尉部,这让魏无忌不免惊掉了下巴。

    但想了想他也就明白了,魏军被牢牢压制在长平关以北,根本不可能对其粮道进行偷袭,更何况魏军奉行的是坚守的战略。

    于是,魏无忌这可就真的坐不住了,骚扰秦军粮道便极为可行,需要的兵力也不是太多。

    于是魏无忌便再次找上了徐安宏,便对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他告诉徐安宏说,自己将会派兵去偷袭秦军粮道,而他本人则带兵在前面与秦军周旋,吸引器注意力。

    而且魏无忌还说了,自己本人带兵不会超过距离长平关二十里的距离,只是作为吸引秦军的诱饵而已。

    若是秦军真的杀来,他也不会与之交战,而是将其引至长平关下,然后用大军围而歼之。

    最后,在魏无忌的强力要求之下,徐安宏不得不同意了魏无忌的请求,同时还安排了许观骁给他护航。

    魏无忌终于得偿所愿,可以领兵出关,搅动长平关内外这潭死水。

    。

第686章 派人去骂战() 
(求订阅!求订阅!!)

    魏侯十七年八月初八,魏无忌领兵出长平关。

    他的离开并不惹人注目,除了许观骁之外,徐安宏没有通知其他任何一人。

    而魏无忌自己的战略设想,徐安宏甚至连许观骁都没有告诉,只是让他在后面给魏无忌掠阵,并做好增援的准备。

    虽然徐安宏没有通知,但两万骑兵出关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长平关内的其他几位将军耳朵里。

    之前魏无忌便强力请战,现在他便是如愿以偿了!众人便是这般设想。

    但还有些,却是在暗地里冷笑,准备看魏无忌的笑话。

    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对面的秦楚大军,可不是燕山那些胡人的能比的,这位公子不碰一鼻子灰才怪。

    但这些暗地里说风凉话的将军们,也不是那么了解匈奴军队,他们不知道匈奴骑兵的强大机动能力同样也是秦国骑兵所不能比的。

    不管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如愿以偿的魏无忌出关之后,便将方旋所部一分为三,各都尉部再进行分解之后,尽可能不引人注意的越过秦军防线。

    他直接告诉方旋,他们只有五天的干粮,这五天之内必须袭杀一处秦军粮草,并以此作为补给。

    要扰乱秦军粮道,必然不能只袭击一处就算了,肯定是要多袭击几次才行。

    于是,魏无忌的一万大军,立时便少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手,而他本人则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进发。

    方旋的人需要小心仔细,千万不要被人给发现了,但是魏无忌却不需要这样。

    他就是要大张旗鼓的过去,就是要让秦军发现,这样才能牵扯住对方的注意力,给方旋他们减轻压力。

    实际,前面虽有清楚六万大军,对魏无忌唯一有威胁的不过对面那两万骑兵。

    实际上,魏无忌此时想明白了徐安宏的打算,这位老将之所以放自己出来,未必没有用自己来撬动局面的意思。

    魏无忌想要军功,想要在这长平大营再度立下威名,重复岭北大营的征途,就非得出关不可。这一点,魏无忌认为徐安宏也应该是明白的。

    如今楚军退去之后,秦楚两国的大军大都已经驻扎在城池里,楚军驻于原陈都新乐,而秦军则驻军于安平县城。

    就因为这,秦楚之间都是有矛盾的。

    作为陈国的实际掌控者,秦国对楚军驻扎于城池之中当然是不满的,更何况还是驻扎在陈国境内最大的城池。

    当然了,驻扎于城中的皆是步卒,秦国的两万骑兵还是游弋在城池之外。

    所以,当魏无忌这边大摇大摆的开进之时,他们的情况很快便被秦军斥候给发现了,然后便飞速回报。

    当魏无忌一行缓缓走出差不多十里的时候,秦军便收到了斥候回报。

    秦军主将立即传令骑兵部队行动,严密监视魏军行踪,但不可擅自开战。

    于是,战争机器便开始运转,两万秦军骑兵同时出动,以兵力优势压制魏军骑兵。

    最终,两军于长平关外十五里展开对峙,魏军方面明显呈劣势,兵力连对方三分之一都不到。

    而秦国那边,两支骑兵队伍呈犄角之势列阵,只等着对面的魏军有所动作,然后他们便可将其围杀。

    但秦军这边是不会先动作的,且不说主将方面有严令,便是他们也明白现在该后发制人,否则出了纰漏他们也担待不起。

    于是两军就此僵持,这也符合魏无忌的要求,只要能拖住秦军便可以了。

    但这样闲着也是无聊,魏无忌则对一旁的将吏们喊道“诸君,何人赶去前方骂战?”

    骂战,一个很古老的词语,早在百多年前礼崩乐坏之际便被废弃,如今魏无忌却再次提了出来。

    底下将吏默不作声,谁都不明白这时候骂战是个什么意思,眼下可是对峙的时候,说不定就打起来了!

    魏无忌则道“难道我军中无猛士乎?”

    好家伙,这一刺激可不得了,下面的校尉都尉们个个都叫唤了起来。

    自诩为魏无忌绝对嫡系部下的他们,绝不会认为自己不是猛士。

    但魏无忌摆了摆手,然后道“校尉及以上军吏就免了,军侯及以下军吏皆可上前!”

    蹭蹭蹭底下便上来了十几人,然后魏无忌便道“好,有胆量……来日凯旋之后,尔等皆官升一级!”

    这……是出来几人完全没想到的,公子开出的赏格居然如此之高。特别是其中的五位军侯,他们升一级可就成了校尉司马了,这是一次飞跃。

    还未等着几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魏无忌便回首对身后军法官道“将这十几人登记在册,本将说到做到!”

    站出来的十几名军吏尽皆叩拜余地,然后俱是语气激动道“叩谢公子隆恩!”

    魏无忌笑了笑,然后道“都起来吧!”

    眼前这些人,魏无忌虽然会给他们加官一级,但其中的几名军侯,却只能被外放为司马参军。唯有这样,他魏无忌的人才能扩散于全军,就如之前的刘玄霸和王绣一样。

    然后,魏无忌便接着道“把对面秦军狠狠骂一通,骂得他们体无完肤,骂的他们狗血淋头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在这样的赏格之下,他们自然不会多问,在向魏无忌行礼之后便义无反顾的往秦军方向打马而去。

    “只要保持好距离,再加上他们身上的铁甲,安全倒是无虞!”看着这些人远去的背影,魏无忌缓缓道。

    而在一旁,高云则不解问道“公子,这骂战能有何用?若是真将秦人激怒攻伐过来,魏军便真要在此与之大战?”

    魏无忌则道“若是秦军这样轻易就攻打过来,那这战局也就不会拖延这么久了!”

    “更何况,秦军肯定会拍斥候打探情况,必然知晓我军后面还有一万大军压阵,他们轻易不敢动的!”魏无忌条理分明分析道。

    如此,高云则又问道“既然如此,公子派人骂战又有何意?”

    魏无忌则道“正因如此,以骂战挑其怒火,尽可能诱其出击!”

    魏无忌盯着前方,然后道“若是秦军真的打了过来,本公子自然不会避退,非得将其击溃不可!”

    对此,魏无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后面还有一万魏军,兵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冲杀起来秦军讨不到便宜。

    “只有将这两万秦军击溃,我军才能摆脱被钳制局面!”魏无忌缓缓道。

    也只有这样,他的骑兵才可以放心冲出长平关,甚至袭扰秦国边境。

    时间逐渐过去,后面跟着不远的许观骁也接到了斥候来报,给他说明了前方情况。

    “骂战?”许观骁重复了一遍,这位公子还真是会玩儿。

    难道他就不怕激怒秦军,对方杀将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