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赵安便闭上了嘴巴,话说到这里,就该其他几人自己思考,然后发表看法了。

    没等多久,便听张霖道:“如此也可,高柱国如今得胜于齐鲁之地,北上燕山自能压制匈奴!”

    这下四家便有两家表了态,但是对赵安的这个说法,谢林云也微微点了点头。

    对他们来说,不管后面是谁接替伍明炎的位置,只要不让魏无忌又出头的机会就可以了。

    而此时,唯一心里有些异样的,便是和伍明炎关系最为密切的王坚了。

    毕竟是他举荐上去的人,可此时人家还未曾失败,这些人就在计划岭北大营大败之后的事情了。

    虽然心里不得劲儿,但王坚绝对是理智的,他很清楚赵安的法子也是最好的。

    “赵兄这法子好!”王坚很是平静道。

    于是乎,就是这四个人的简单谈话,便代表了整个世族的意志,将影响整个魏国的命运。

    而此时,作为二公子魏成泽的外公,谢林云用已经有些干枯的手敲打着小几道:“前些天武安城内死那么多人,诸位想必也都知道吧!”

    谢林云所指在座众人当然知道,那是魏无忌所指导的沾杆处的内部清洗,死得人大都都是和他们有过接触的。

    故而此时,赵安也不由得感慨道:“魏无忌这小儿,当真是深谋远虑……”

    “当初我等还道他年少轻狂,不知所谓……可你看看,在那个时候,他便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人马了!”说道这里,赵安却不合时宜的想到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子弟。

    而这话,在一旁的张霖也深深表同感,只听他也惊叹道:“是啊,谁能想到当初的跳梁小丑,却是一头狡猾的狐狸!”

    这两人在这里夸赞起魏无忌来,谢林云和王坚可就不满了,谁让这两人都与魏无忌的过节要深厚些。

    于是,便听谢林云沉声道:“他既然已经隐居山野,却突然下令处决了这么多人,看来这位也按捺不住了!”

    对此王坚自是大为赞同道:“魏无忌本就是故作姿态,他要是真有归隐之心,除非日自西出!”

    两人这一唱一和的,谢林云便继续道:“所以,武安城内那些流言蜚语,我等万不可掉以轻心,需得想个法子出来,盖住让魏无忌出山的声音!”

    不得不说,还是谢林云老而弥坚,在任何事情上都小心谨慎。

    这话同样也提醒了其他三人,对魏无忌的手段他们确实不能大意。

    “那依谢兄之见,我等该当如何?”王坚问道。

    谢林云微微思考一番后,便道:“既然咱们已经商量好,属意高承德接替伍明炎,那我等便在这武安城内,替高承德造势一番吧!”

    这倒是另辟蹊径,随着谢林云话音落下之后,房内几人都陷入深思之中,具体考虑此事的可行性。

    随后,这几位世族大佬仍旧一致同意了此事,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用高承德的大胜之威势,好好将其功绩宣扬一番,人们自然会将目光从哪个钓鱼的公子身上移开。

第640章 战神何不出3() 
(各位,投票要积极哟!!)

    魏侯十六年七月二十八,燕山,北平关外。

    此时已近七月之末,虽然中原内地还是炎热一片,但在草原上已经褪去了那股炽热。

    但是,对于北平关内的魏军守军来说,他们却没有心情去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月余时间不断的大战,不光是长城外的胡人受不了,长城内的魏军一样也在煎熬之中。

    而且,现在的局面还是,原本作壁上观的东胡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对长城其他关口进行袭扰。

    这期间,饱受燕山诸军期待的武扬城驻军,也和骚动起来的东胡人打了一仗。

    而这饱受期待的一仗,却是让燕山军民们大失所望。

    武扬城驻军,这支被魏无忌亲自带出来的队伍,在与东胡人的战斗中受挫,随即退守武扬城内。

    在失去魏无忌这位战神的带领之后,武扬城驻军没有发挥出那强绝天下的实力,这也让燕山军民更为期盼那位已经寂静无声的公子回来。

    但这只是普通军民的想法,处于更高处的军官们,却明白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事实上也确实是那样,武扬城之所以选择出兵,也是基于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整个燕山都打得热火朝天的,武扬驻军不出来亮个相不合适;其二则为,东胡人选择向魏国出手,那么武扬驻军自然也得出兵向东胡人施压,一面长城过早支撑不住。

    所以,两军之间这场“大战”,不但魏军这边感觉又蹊跷,就连全力以赴才得胜的东胡人,一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但如此,就连此时北平关外的单于庭内,对于此事依旧在讨论不已。

    如今已经被尊为单于的阿达业,在接过自己父亲的担子后,这些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谨小慎微。

    而前几日武扬城驻军的异动,则让阿达业都捏了把冷汗,生怕那支军队找了过来。

    虽然没有正面与武扬城驻军交手过,可阿达业却问过那些溃败的士兵,那支魏军绝对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所以,在武扬城内的驻军开始调动的时候,阿达业甚至有立即回转大军,全面防守对方的想法。

    可后面的发生的事情无疑让人大跌眼镜,那支军队就这么败了,而且还是败在了东胡人的手上。

    虽然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但阿达业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要那支军队继续龟缩着就好了。

    单于王帐之内,阿达业此时正焦急等待着,等待着这一波匈奴人进攻的结果。

    这次和以往都不同,进攻的士兵全都被替换成了匈奴本部人马,但是但从外观上来说他们还是如普通的附庸部族一样。

    连日来的大战,虽然长城内外都是人困马乏,但是匈奴南下的六个本部万骑,却是毫发未损,而今天则是他们一展雄风的时候。

    而那些被阿达业通过战争方式刮了一层皮的附庸部族们,此时才终于让阿达业放心下来,从而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库邑,枭汗……你们说,本单于是不是该去前线看看,激励一下士气!”阿达业突然问道。

    无怪乎他这么紧张,今日是真正要动真格的打了,便只能胜不能败。

    阿达业给自己画了一条线,若是今日本部士兵死伤超过三千都未能攻下北平关的话,他就立即率兵北返。

    所以,为打这一仗阿达业是尽了全力的,不管哪支万骑,是否是他嫡系手下,全都被他派了上去。

    而站在下首的库邑和枭汗二人,此时只能无奈对视一笑,

    战争的胜负无法预料,但眼前这位却是绝对不能上前线的,上一位单于可就是死在了出征路上。

    而库邑和枭汗之所以现在不在前线,便是因为他们各自各自的部族,已经在先前的数次大战中损失惨重。

    可以说,匈奴削弱其他部族是全方位的,即使重要如左膀右臂,且在阿达业上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嵇沄部和黑水部,一样也逃不掉被削弱的命运。

    “大单于,我匈奴勇士战无不胜,您安心等待捷报就可以了!”黑水部万骑长库邑笑着道。

    而在一旁,嵇沄部的枭汗也陪着笑道:“今日我是我大匈奴全力一搏,仅凭长城内连日大战已经伤亡深重,疲敝难当的魏军,那是绝对守不住的!”

    而在主位之上,已经贵为单于的阿达业,此时却不如这两人说的那样乐观。

    因为即便是今日胜了,却还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长城内可是还有着两三万魏军的骑兵。

    虽然阿达业知道这些魏军骑兵中大都是新兵,可能很多人只是学会了骑马,可即便是除去这一部分人,魏军的老卒也至少还有一万。

    若是其他各个关卡留守的骑兵再增援过来的话,这个数字还要上涨。

    这就意味着就算是打下了北平关,匈奴将要面对的还有一支魏军这边的骑兵,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传令下去,各部骑兵全部上马,准备得胜后迅速突进!”阿达业沉声道。

    他的打算就是,一旦攻入长城之后,就不能给魏军以喘息之机,紧接着便要骑兵大肆入关,寻找准备不足的魏军骑兵决一死战。

    却听库邑此时道:“大单于,这话您刚刚才说过,奴才等早就命人下去传令了!”

    阿达业不由愣住,然后他才重新坐回自的位置上,现在他需要做的只有慢慢的等下去了。

    而此时,北平关上已是尸山血海,喊杀声直破九重云霄

    魏军遭受了自夏季开展以来,最为残酷和严峻的局面,今日杀上城墙的胡人军队,比之以往那一次都要显得顽强。

    这是一场真正的血战,而轮番大战之后的魏军戍卒,在应对起这些老对手时则极为吃力。

    这一点从已经渐渐失守的城墙便可以看出来,即使魏军再是骁勇,可防线依旧被逐渐压迫。

    北平关不远处的伍明炎,此时也同样接到了战局不利的报告,但这次他却是没有上次那样的生力军了。

    “传令各部,今日务必死守,得胡人首级者,本将必当禀明君上,为其请功求赏赐!”伍明炎此时只能如此说话道。

    而且此时,非常清楚北平关驻军情况的伍明炎,在看到匈奴人规模空前浩大的进攻步伐时,其实也对结果有了一丝把握。

    所以,在传令兵离开之后,他便立即派人传命不远处的各部骑兵备战,尽量将匈奴人压迫在北平关附近。

    至于后面,伍明炎也有自己的计较,他也很清楚此事的匈奴也可能是强弩之末,到时候就看谁坚持得久了。

    可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在伍明炎最后的军令还没传达出去的时候,却有士卒仓惶而来道:“将军,匈奴人进来了!”

第641章 战神何不出4() 
(每天等待用人单位的消息,真的很着急的!!)

    伍明炎很难接受,败局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即便是已经有心理准备的他,在事情发生后都觉得如同玩笑一般。

    而此时,伍明炎也真正意识到,北平关的陷落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以往无数次推算都难以体会到的。

    上一次丢掉北平关的人,现在还是戴罪之身,在家赋闲……

    而对伍明炎来说,事情的严重性还远不止如此,他柱国将军偌大的名望,可以说随着这一战都将颠覆。

    人们不会在意他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年来艰难的历程,只会记住这将成为的最大耻辱的一仗。

    而此时,伍明炎还是有些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于是他再度问那传令兵道:“匈奴人真的入关了?”

    在柱国将军杀人一般的眼神下,那士卒战战兢兢道:“将军,北平关城门以北胡人占据,我军残部正在艰难抵抗……但……”

    伍明炎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去,望着远处喊杀声依旧未减的北平关。

    随后,他便大手一挥,示意其他传令兵卒各自离去,将自己号令骑兵各部的军令传达下去。

    不管怎么说,虽然北平关陷落了,但是岭北大营的主力还在,近四万骑兵还在。

    只要将匈奴人压死在北平关附近区域,那么匈奴人为乱也就能被控制,到时候再和胡人周旋也是不迟的。

    “备马,赶赴骑兵驻地!”伍明炎接过卫队侍从手里的缰绳,一个跃身上马道。

    随后,在手下卫队的护送下,伍明炎往北平关南方向撤退,已经不加理会毫无生机的北平关。

    可以说,伍明炎不愧为大将风范,久经风浪的他在决断的时候还是很有魄力的。

    在知道北平关已经守不住的时候,便果断的放弃了城关,直接着手后面的骑兵防御战略。

    …………

    魏侯十六年七月三十,大雨笼罩着燕山大部地区。

    可此时,在燕山郡北正展开着一次规模浩大的战争,总数加起来近十万骑兵,正在大雨中互相攻伐。

    北平关确实已经陷落了,但燕山的抵抗却没有停止。

    伍明炎在城关失守后,便下令骑兵部队准备战斗,才有准备的抗住了后面匈奴人突如其来的攻击。

    见不能快速解决魏军骑兵,匈奴人的反应也很快,很快便与魏军对峙起来。

    而也是在后面两天,伍明炎则立即下令各处骑兵全部回防北平关附近地区,同时着手布置防线的巩固。

    虽然燕山和其他两郡已有郡兵前来支援,但是匈奴人那边也不会干看着伍明炎布置完毕。

    所以,在对峙期间匈奴人也没歇着,千方百计的反压缩魏军战线,进而谋求决战的机会。

    处于被动的魏军应接不暇,最后不得不与匈奴人摆开架势,然后打一场大仗。

    没办法,虽然伍明炎不想现在和匈奴人打,但不打的话就只能大军后撤。

    一旦如此,那么伍明炎设想的压缩匈奴空间的战略意图也就无法完成,所以只能两军之间硬碰硬的打一仗。

    还别说,虽然去年岭北大营遭受重创,可军队数量还是补齐了的。

    所以尽管仓促之下,伍明炎还是调集了整整四万骑兵,和匈奴人拉开架势。

    同样的,去年匈奴人虽遭重创,可此番南下却是主力出动,抛开那些附庸部族不谈,其本部骑兵南下便有九个万骑,人数将近五万。

    虽然仅从兵力上开魏军和匈奴差距不大,但别忘了,魏军骑兵之中新兵的比例可有不少,战斗力其实是打了折扣的。

    所以,在后方等待结果的伍明炎,内心也是悬着的。

    站在山头上,伍明炎任由雨点吹打在自己脸上,仍是尽力往远处看着。

    由不得不着急,这次大战若是失利,那燕山局面可就真的难以挽回了。

    如今魏国西面正逢大战,再想如去年一般等来援兵,恐怕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柱国,还请道后方避避雨吧!”此时,伍明炎的亲卫队长上前劝解道。

    但伍明炎却如未曾听到一般,还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