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知是那里来的消息,说现任归化将军的五公子魏无忌,在击败围困自己的匈奴军队之后,已经率军自归化城驰援燕山,如今更是大败匈奴军队。

    不管这消息是真的假的,所有人都希望这是真的,连日的战事不利已经让燕山的百姓们充满恐惧,继续一场大胜来洗刷心里的阴霾。

    魏无忌的消息恰恰在此时取得了大胜,自然也就成了百姓心中救星一样的存在。

    更何况因为宣传得当以及本人素质过硬,此时的魏无忌甚至在百姓心中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这位从未有过败绩的长胜公子,已经成了大家的希望。

    随便在靖北的酒肆、街头、巷陌、府邸之中,都能听到下面的声音。

    “希望五公子一举击败匈奴,还燕山一个太平吧”

    “五公子战无不胜,匈奴人现在倒是猖狂,后面有他们好受的”

    “匈奴人是我大魏腹心之患,希望五公子能给予其重创,让燕山二十年不要再有战火了”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魏无忌所抱有的厚望,同时也可见其深厚的人望。

    甚至不光是在靖北,在靖北附近的县乡之中,魏无忌在长城之外大胜的消息也一样在传诵。

    当然,也有家人在军中听命的,此时家人则盼望着父兄能平安归来。

    比如,作为魏无忌手下头号大将的胡汉三,其老父便在乡人的围聚之下,同时为这场大战担忧着。

    “我家老三便在五公子帐下听令,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吧!”胡父满是忧虑道。

    可胡父的这声忧虑,看在别人眼中却是满满的炫耀,毕竟老胡的儿子就在这两年不到时间之内,便已经由当初那浑汉变成了现在的校尉大人。

    正因为如此,胡家在整个县里一下就崛起,至少在村子里已经是无人胆敢招惹。

    于是,便有人道:“老胡,你儿子跟着五公子,那可飞黄腾达了!”

    “五公子是谁?那是我大魏战无不胜的战神,你儿子肯定能被五公子平安带回来的!”

    相邻们的安慰让胡父的忧虑才缓和了些,正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自己儿子可是跟着五公子的,那是肯定能活着回来的。

    随后,又有人对胡父说起了恭维话,说也要将自己儿子送到五公子处当兵,到时候还请胡汉三关照云云。

    乡邻们这些话顿时就让胡父轻飘飘的,作为世代农户,家里面出了个校尉一级的军官,这自然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以上种种,皆是发生于百姓之间,军民本是一体,如今魏无忌在这二者之间深得人望,这便意味着什么?

    虽然魏无忌现在只是一位将军,魏国数十位将军中的一位,但他终究是有不同的。

    这就是利用舆论的好处,魏无忌手里的沾杆处干的就是这些,这是同样是超越时代的战争。

    同样的,魏无忌在前线取得大胜的消息也传到了靖北城的魏府之中。

    此时的曹馨肚子已经挺得老大,再有一个来月便要分娩,如今更是走动都显得困难。

    如今府上人人都说,夫人肚子里怀的定是一位小公子,这让曹馨在开心的同时也有些忐忑,万一要不是男孩儿呢?

    如今自己丈夫又不在身边,曹馨心中的焦虑更是无人能够倾诉,唯有默默憋在心里。

    最近一月整个北境更是被匈奴闹得不可开交,自己丈夫更是在对抗匈奴的最前线,这便更让曹馨担忧不已。

    整座府邸中曹馨是女主人,她都感觉不痛快了,府邸中的其他人自然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在第一时间有魏无忌的消息后,驻在魏府中的沾杆处的人便将消息透露了出去。

    得知魏无忌消息的婢女们,自然立即将魏无忌大胜的消息告诉曹馨,让她的心情好上一些。

    果然,在得知魏无忌的消息之后,女主人曹馨的心情立即便好上了许多。

    在府中同样挺着大肚子的还有环儿,她比曹馨要晚差不多半个月。

    在府中曹馨若是真要找个能说话的,便也只有同样怀着孩子的环儿了,此时这个好消息正好二人一起分享。

    “公子原来已经打到长城外了!”在听过曹馨的诉说之后,环儿如是感慨道。

    实际上,相比于曹馨这种世家大小姐来说,环儿还要少许多多愁善感,她只是一些盼望着自己男人平安归来,然后为自己的孩子起个名字。

    只听此时曹馨道:“是啊!夫君已经在长城之外大败匈奴,将匈奴赶出长城的时机已经不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环儿脑袋没曹馨转得那么快,此时她只知道现在的公子是安全的,而且还打了胜仗。

    曹馨颇有种曲高和寡的意味,此时便道:“这意味着,再过不久夫君就会回来,说不定还能在孩子出生之前赶回来!”

    是的,曹馨就是对自己丈夫这么有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将匈奴人大败,根本不去想魏无忌手里有多少人马,匈奴人又有多少人马。

    这就是宣传到位的好处,所有人都认为魏无忌取得胜利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信任无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但同样这也意味着,魏无忌不能有丝毫差错,那样对他也将是致命的打击。

    可不管怎么说,此时魏无忌大胜的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对燕山军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第557章 决战不逢时() 
    (求订阅!!求订阅!!!)

    面对匈奴人不断发动的劫掠,岭北大营在陈万云的调度之下,组织了军队加大打击力度,想要遏制住匈奴的势头。

    这期间二者大战不下十次,但却是负多胜少,可终归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匈奴的锐气,让他们知道燕山之地不是可以随意出入的。

    但陈万云却不满足于现状,魏无忌在那么困难的境地之下,都可以反败为胜,痛击匈奴,他陈万云难道就不行?

    带兵打仗数十年的陈万云确实很不服气,自己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年轻给比了下去。

    陈万云也有了解外面的舆论,现在大多数人都将魏无忌视为救星,这让他感觉更是心里难受。

    执掌岭北大营都有七八年的陈万云,一向自诩为魏国北疆的保护神,如今怎么甘心自己被推落神坛。

    所以,虽然和匈奴交战并不顺利,但陈万云还是积极组织大战,集结余下的四万骑兵,在八月初三这天便往北平关方向开去。

    可以说,陈万云这是打红了眼,已经有些失去理智了。

    现在他更应该做的是固守防线,等待武安大营和襄平大营的援兵,而不是一意孤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但是,如果常人处在陈万云的位置,恐怕也难不被情绪左右。

    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前程没了,反而还有年轻人比自己做得更好这种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当然,陈万云也不全是因为意气之争才作此决定,他还存了一番翻盘的打算。

    若是他将匈奴人击败,说不定还能功过相抵,到时候再把贻误战机的罪名推到向勋头上,就能把自己摘出去。

    魏军大军直奔北平关而去,四万骑兵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惹的,所以这一路上匈奴各部都只能退避。

    北平关正是瞿与单于坐镇,对于其他各部的退避,他也不会感到生气,那些附庸部族去了也是送死。

    所以,除开长城之外的两个本部万骑之外,瞿与单于调集了还剩下的四个本部万骑。

    原本是匈奴可以调集六个本部万骑的,但被魏无忌打残那两个此时却根本无法参战,显然还活在战争阴影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东胡人的四个万骑,当然还有嵇沄部和黑水部的万骑。

    这就是足足五万骑兵,兵力甚至还压过魏军一头,此战却是胜负难晓。

    但是瞿与单于却不敢大意,虽然自己这边兵力更足,但别忘了里面还有两万东胡人。

    对于东胡人,瞿与单于是不敢完全信任的,所以他的担忧也恰恰来源于自己手下东胡人。

    但毕竟此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瞿与单于也只能让东胡人上了。

    魏侯十五年八月初五,陈万云率领大军与瞿与单于于北平关南二十里处决战。

    这里是一个集镇之外的小平原,恰好能够作为数万大军冲杀之处,只不过附近没来得及收割的麦穗就可惜了。

    虽然兵力有所不足,但整个魏军的气势还是不下于匈奴,燕山是这些士卒的家乡,他们自然对这些侵略者同仇敌忾。

    两边列阵之下,陈万云看不到匈奴单于在何处,只能盯着远处匈奴军阵默然不语。

    在交战的前一刻,陈万云没来由心里有些紧张,这种情况已经许久没发生在他身上了。

    整个燕山的安危此时都扛在他的肩头,此战胜当然万事大吉,而此战败则万事皆休。

    若是这支骑兵败了,没有骑兵各处支援的话,靖北城的防线则变得很脆弱。

    但即便是后悔,此时也来不及了,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想回头都没机会了。

    更何况,陈万云也不是真的后悔,因为他坚信自己并不会失败。

    因为和匈奴交战这些年,陈万云也很清楚匈奴的内部矛盾,特别是匈奴人和东胡人的矛盾。

    虽然对面匈奴人有五万,可是在并不是同心通力,而自己这边却是万众一心。

    陈万云此时有四万骑兵,但却是五个军,所以他将拿出两个军去分别牵制东胡人和剩下的两个单于之柱。

    是的,此时不光是匈奴人知道了归化城自己大败的事情,陈万云等也大概弄清楚了归化之外大战的事情。

    所以这剩下的两个单于之柱,陈万云也相信他们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拼命,保存实力在草原上可是很重要的。

    而五个军中剩下的三个军,足足两万五千多人的队伍,则被陈万云安排正面对抗匈奴四个本部万骑四万

    按照陈万云的分析,这场大战的关键就在于中间和匈奴本部万骑的决战。

    “大将军,各部已经准备到位,随时可以发动攻击!”此时,有传令兵前来禀告道。

    “嗯!”陈万云应了一声,虽然自己一身发过无数道命令,但这次的攻击命令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大将军,武安大营的一万骑兵今晨已经进入燕山!”传令兵又补了一句道,这是最新收到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陈万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战而退,和武安大营的人会和之后再与匈奴决战。

    但这也就是第一反应而已,还是那句话陈万云想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大将军之位,如果单凭自己的就将匈奴击败的话,那无疑好处更大。

    要知道,武安大营可是魏侯嫡系中的嫡系,来的将领他陈万云还不一定叫得动。

    虽然魏军战力无匹,但那是对外的,内部一样有山头之争。

    所以,这第二道消息反而是替陈万云下了决定,于是他立即便下令道:“传我将令,全军中军出击,左右二军掩护侧翼!”

    战鼓雷动,陈万云居于战阵之后,看着前方大军朝匈奴猛扑而去。

    事到如今,就是真的无可挽回之势,要么胜得将匈奴赶出长城,要么自己这边一败涂地。

    一个时辰之后,陈万云目睹整场大战始终,此时心中却在不住低血。

    虽然东胡人却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战斗上出工不出力,但嵇沄部和黑水部的攻击强度却是陈万云没有预料到的。

    那支和嵇沄部黑水部接战的军队,纯粹是用人命给中军主力换时间,但是中军对垒匈奴本部却打得更为艰难。

    一个时辰过去,匈奴本部损失有两千余人,可魏军这边的损失却达五千之中。

    虽然此时没有落败,可这种不对称的消耗之战,对魏军来说无疑是处于绝对下风。

    最后,还是几位将军联合过来请命,让陈万云下令撤兵。

    这就意味着魏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再不乘机撤退,那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几位将军劝说道最后,其中还有人不无警告之意道,若是陈万云再不撤军,大败之后的结果不管是在座各位全都完蛋,恐怕震怒的魏侯会把大家的家人都屠了。

    但是,劝说陈万云的人也没安什么好心,他们之前支持陈万云打这一仗,也是为的能将功折罪。

    现在又劝陈万云撤兵,一样有拿陈万云当替罪羊的意思。

    最后,在众将逼迫之下,陈万云这才下令撤兵,但这场大战对岭北大营的损失无疑也是巨大的。

第558章 陈兵北平关() 
    

    (求订阅!!求订阅!!!)

    魏侯十五年八月初五。

    寄托了燕山军民希望的大决战,就在这天以溃败的姿态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整个燕山此时处于危险之际。

    而和匈奴作战的魏军主力,则在溃败在之后仓惶往靖北城赶去,一路上被匈奴人追击之下,最后跟着陈万云回去的只又两万余人。

    四万人出征回来的只有两万人,但实际上战死者不到一万,另外一万人则是在逃亡途中掉队被打散。

    不光军队损失惨重,岭北大营的五位骑兵将军,也有一位死在了战阵之中,这已经是是两年来岭北大营损失的第二位将军。

    虽然魏军大败,但是武安大营增援的骑兵到来之后,匈奴人也未敢真正对靖北城动手,只是在靖北城外驻扎重兵。

    其中除慑于魏军援兵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匈奴本部的损失也很重,四个本部万骑也损失了近五千人。

    若是除开在长城之外的两个本部万骑,现在的匈奴在长城之内的各部之中,保持绝对的武力镇压居然很勉强。

    要知道,作为匈奴心腹大患的东胡部,在此战中并未遭受太大损失,其兵力如今已经压过了匈奴在长城之内的四个本部万骑。

    鉴于此种情况,匈奴才把东胡人派到了靖北城外,一是为了调离东胡,二便是依然对魏军形成强大压力。

    就在靖北城内惊惧不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