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再也无话可说,悄悄的后退,在人群中慢慢消失。

    “呵呵!好一个周案首,果然才思敏捷,好!”彭泽忽而重重的一拍桌子,欣喜道。

    陈光耀此时站起身,朝众考生高声道,“诸生对这次县试还有何疑问,还有何不满,尽管说出!”

    谁还能有什么话可说,此时都是低着头,有很多人都慢慢的后退,准备随时溜出考棚了。

    陈光耀接着说道,“本县其实知道你们这次是受了某些宵小的挑唆,本县并不怪你们。诸生日后还需刻苦读书,只要是本县在庆都县一日,县试就会公正公平,唯才是举。”

    “谢知县大人,谢知县大人!”考生们断断续续的呼喊道。

    县试案首的风波总算过去,彭泽站起身,朝周致道,“周案首,且随本府去县衙,本府还有话要和你说。”

    显然他对周致早已生出喜爱之情,欣赏之意。

    陈光耀朝周致轻轻点头。周致便随在陈光耀身后,跟着知府彭泽回县衙。

    显然陈光耀并不想追究这次县试那背后企图挑起事端之人。陈光耀有陈光耀的想法,他要么不动,一动就要惊天动地,彻底清洗庆都县衙,清除那些奸猾之徒。

    周致去县衙了,范进车朗等人也就旋即回了客栈,去等周致。他们都知道,周致这次非但名扬庆都县,显然还得到了知府的赏识,交上了好运。

    一行人缓缓而行,进了县衙后宅,刚刚到了院中,就听一个稍稍稚嫩的童声兴奋道,“你是不是周致哥哥?”

第174章 童言() 
周致慌忙看过去,但见在县衙院里正有一个年约八九岁的男童歪着小脑袋朝自己上下打量。

    男童生的面目白皙,模样俊俏,在那男童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年龄和男童相仿的小女孩,此时那小女孩正扭着头看着男童,娇声问道,“小雨哥哥,你认识他?”

    那男童并不理会小女孩,而是瞪着一双甚是明亮的眼眸愣愣的等周致回话。

    周致在脑海中极力搜索着,可是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这男童是谁?为何他认的我?

    不过周致知道,既然男童站在院里,那定然和陈光耀有关,甚至和知府彭泽有关也未可知。

    周致微微笑道,“小兄弟,我叫周致,你认识我?”

    那男童闻听,立时欣喜万分,迈开两条小腿跑到周致身前,郑重其事的朝周致深鞠一躬。

    男童这样一鞠躬的姿势让周致迅速想起一个人。

    那还是在前年的冬天,周致踏着厚厚的积雪,推着独轮小推车一大早去高昌镇上卖菜,曾经拼命拦下了一辆惊了的马车,救下了车上的母子二人。眼前的这男童就是那日救下的那个当时很是啰嗦磨叽但也很知礼的孩童。

    一年多过去,孩童个子长高了不少,面目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周致第一眼才没认出来。

    男童亲热的上前紧紧拉住周致的手,朝知府彭泽说道,“爹爹,一年多以前,孩儿和母亲去真定府外祖父家遇险,他便是救下孩儿和母亲的周致哥哥。在去年,周致哥哥的姐姐大婚,母亲还派人送去了贺礼。”

    这小家伙俨然口无遮拦,将去年周绿云大婚送贺礼的事也说了出来,周致直到此时才恍然。

    那一份厚重的贺礼原来来自知府大人府上,一时十分激动。

    周致便是打算朝彭泽施礼谢过,不料那知府彭泽却拱手朝周致施礼道,“那日多亏周案首,若不是周案首,想来他们母子二人有性命之忧,彭泽谢过周案首了。”

    我的天呐!知府不顾身份朝自己行礼,这还了得,自己如何能承受的起?周致慌忙就要双膝跪地,那彭泽早已拦下他,道,“周案首,本府虽是知府,但周案首对他们母子的救命之恩也是不敢忘记,周案首须要承受此礼。”

    无奈之下,周致不安的朝彭泽笑笑,道,“那日只是举手之劳,算不得大事,知府大人切莫放于心上,让周致好生惶恐。”

    没想到周致和知府彭泽还有这一个关节,一时让在场诸人都吃惊不小,对周致生出几多羡慕。

    尤其是县丞杨童,他虽然跟在知府知县等身后,但那一颗心早已七上八下,乱糟糟的。他很担心陈光耀会追查这次县试的背后挑唆指使之人,虽说他早已让那混混泼皮李东藏匿起来,做的不露马脚,但还是惶恐不安。

    但此时的杨童对周致更多的则是恨意,周致能做出知府大人的怪题不说,为什么还曾经救过知府夫人和儿子的命,为什么会如此受到知府大人的欣赏,这样的好事,幸运之事为什么就落在了周致头上。

    这周致很有才学,更是很有心计,他日后定会成为知县陈光耀的帮手。哼!不行!我必须要尽快想出办法,将周致这小子打压下去,或是收拾掉,且不可让他做大。

    他龌龊不堪的心里胡乱想着,眼神时不时就闪过丝丝阴鸷。

    彭泽突然回身朝陈光耀道,“陈大人,让他们都退下吧,本府和周致只是说上几句话,本府就要回保定府。”

    因为有救命之恩的缘故,显然彭泽是把周致当成了家里人。家里人说话,自然不方便让更多人听到。

    陈光耀微微挥手,县丞杨童和老教谕曲任彬等人便齐齐的朝彭泽施礼后,从县衙后院出去。

    彭泽、陈光耀以及周致和那男童还有那个小女孩则进了客厅。

    陈光耀这才很简单的介绍了男童名叫彭雨,小女孩是陈光耀的女儿,名叫陈曦。因为陈光耀和彭泽的关系很好,彭雨和陈曦以前就在一起经常玩耍。这一次知府大人来庆都县,彭雨便跟来了。

    彭泽在客厅落座之后,陈光耀则坐在他的下首,周致则笔挺的站着,虽是在知府面前,但周致却是没有丝毫自卑怯懦,倒是很大方自然。

    那小男孩彭雨则始终拉住周致的手,对周致一副十分依赖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要朝周致很友好的笑笑,“哥哥,你真厉害,这次县试你考了案首,就是父亲大人出的题目也没有难住哥哥。哥哥真是太厉害了!”

    小彭雨生在官宦之家,父亲彭泽是进士,又是知府,母亲彭云氏也出自真定府的书香之家,所以小彭雨自幼便受到读书的熏染。虽说他今年才九岁,但早已熟读四书五经,虽还不能写出好文章,但对科举考试的事情却十分清楚。

    周致笑道,“小弟弟,哥哥虽说侥幸考中了县试案首,但读书作文还有很多欠缺之处,日后还需努力才行。”

    “周致哥哥读书刻苦,我要向哥哥学习,以哥哥写的文章,府试也能考个案首出来的。”小彭雨小嘴巴巴的说道。

    彭雨的话音未落,知府彭泽便朝彭雨道,“小雨,日后你要好好向你周致哥哥学习,你先下去玩吧,为父和你周致哥哥还有话说。”

    彭泽虽只是这样一句简单普通的话,语气也甚是慈爱,但周致听的出来,彭泽是感觉彭雨刚才说自己府试能中案首有些不妥。

    是呀,周致做的文章虽然了得,但和整个保定府的儒童们比起来,他真的能胜出吗?这也未必。

    彭雨这样说出,虽是童言,但怎么说他也是彭泽的儿子,这种话若是传扬出去,就会招来对彭泽的非议。周致未经府试,就定下了府试案首之类的传言,那还不是要满天飞吗?

    然而彭泽一直在细心观察周致的言行举止,越是看周致,他心里对这个相貌俊朗,却不骄不躁很是稳重的年轻人越是喜欢。

    彭泽微微沉默了一下,用手指了指下首的座位让周致坐下,随后则询问周致的家庭,读书作文等的各种情况,不一而足,都十分详细。

    得知周致的诸多情况后,彭泽更是对周致欣赏有加,一个乡下的穷苦少年从来没有得到过名师指教就能有了今日成绩,这周致若是再加锤炼,日后定会成为栋梁之才啊。

    彭泽是爱才之人,微微沉默了一下,最后说道,“周致,本府看过你县试的文章,写的不差,但也有诸多不足之处,日后还需多读书作文。本府和一位大儒相熟,本府想将你推荐给他为徒,不知你可愿意?”

第175章 刘禹() 
在此时的大明时代,科举考取功名是一条进身之阶,读很多的书,能写出上佳的文章固然重要,可拜一个名师更为重要。一方面是接受名师的指导,提高自身的水平,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能借助名师大儒的名声,在考试之中也很有利。

    周致有志于科举,早就想拜一位名家大儒为师,可庆都县地处偏远,而且他的出身也着实寒微,哪里有机会和名家大儒接触。

    曲任彬老教谕虽然颇有才学,但他却只是个举人身份,算不得名师大儒。他在庆都县名望不小,可放眼保定府,甚至放眼整个北直隶地方,曲任彬就算不得什么了。

    眼下知府大人向自己推荐大儒名师,周致立时欣喜不已,连连朝知府彭泽说道,“小子多谢府尊大人!能得到名家大儒的指教,乃是小子梦寐以求之事。”

    呵呵!此时若是不愿意,那不纯属煞笔中的战斗机吗。

    知府彭泽旋即笑道,“好!保定府礼县是稍稍富庶之地,礼县读书人家要比庆都县多上很多,像是礼县的韩家、张家、刘家、冯家都是诗书大家,世代出了不少进士。本府和礼县的刘家有些渊源,和大儒刘禹有些私交,本府就举荐你拜刘禹为师。”

    周致听了更是狂喜。

    知府大人说的虽不是此时什么特大的人物,诸如李东阳、李梦阳、谢迁、刘健之流的,其实他们这些人现在都在为官,也不可能收徒授学。但这刘禹在历史上的名气也着实不小,尤其是在保定府境内,也可算是鼎鼎大名的大儒了。

    范进车朗吕行川等人时常在周致跟前提及此人。

    刘禹字汝器,号静庵,是礼县北中卫村人。是成化二年的进士,初授监察御史,而后历任苏州知府、山西左参政、福建右布政使、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

    刘禹在为官期间,勤政爱民,一身清廉正气,在大明朝廷上很有声望,皇帝和官员们对他的评价颇高。在弘治六年,刘禹致仕归家,一直悉心授学,他才华横溢,对八股文有独到的见解,保定府内拜他为师的学子众多,很多人都以拜他为师为荣。

    周致感激不已的又是朝彭泽,道,“小子多谢府尊大人对小子的垂爱,小子无以为报,定要刻苦攻读,不辜负府尊大人对小子的殷殷期望。”

    “呵呵!说起来期望,本府还真是对你期望甚深,刚才本府的小儿说你能考中府试案首,在本府看来,你只要在日后的一个多月里刻苦读书,得授刘大儒的指教,府试案首也不是没有可能!

    你也不必总是称谢,本府虽将你举荐给了刘大儒,但刘大儒很有些脾性,你能不能讨得他的欢心,让他收你为徒,倾囊相授,还要看你的手段和造化了。”彭泽脸色一整说道。

    彭泽刚刚说完,陈光耀说道,“周致,知府大人对你甚是垂爱,日后就不要总是大人大人的称呼知府了。为师看到小彭雨对你很是喜欢,你们兄弟相称,日后你就和知府以叔侄相论了。”

    陈光耀和彭泽虽说官职差距很大,但从小彭雨和陈光耀的女儿晨曦玩的那般默契上,足可看出他们两家走动的很紧,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绝非上下级那般简单。陈光耀此时自然能做彭泽的主了。

    果然彭泽听后,脸上掠过一丝欣悦。

    也难怪了,周致才十七岁,就文采斐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高中了县试案首,而且处世为人看上去也颇有章法,这样的一个人谁不喜欢啊?况且周致又是彭泽一家的恩人。

    彭泽道,“好!刚才陈知县所言不差,你我尽管叔侄而论,日后你在我跟前也莫要拘谨,越是随意越好。”

    毕竟和周致只是第一次见面,彭泽将话说到这种程度,俨然十分了得了。

    彭泽随后写了一封举荐周致的书信,让周致收了,而后他们三人又是闲聊起来,周致倒也毫无拘束,落落大方,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的彭泽更是欢心。

    眼看日头西坠,周致和彭泽陈光耀告辞。

    依照陈光耀的意思,本来是想留下周致和彭泽一起吃晚饭的。但彭泽还要抓紧回到府里,此时不宜再耽搁了。

    小彭雨还在院里和那小女孩陈曦玩耍,看到周致出来,甚是欢快的急急又跑了过来,说道,“周致哥哥,你要走了吗?小雨日后还能见到你么?”

    他虽说和周致接触的时间很短暂,但俨然和周致亲热的要命,对周致既崇拜又喜欢。周致拉住他的小手,笑道,“小雨日后当然还会见到周致哥哥的,日后我们相见的机会还会很多哩!”

    “那就好,那就好!”小彭雨欢喜的拍掌道。

    十分疼爱的轻轻摸着小彭雨的脑袋,好生安慰了几句,周致这才离开。

    周致刚刚走出县衙,江彬急急的追了出来,江彬自然对周致先是祝贺了一番,而后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周致,说道,“这是知县大人刚刚让人给你开的路引,为期两个月,足够你去礼县求学了。”

    一时兴奋,走的又匆忙,周致还真把去礼县寻大儒刘禹是在百里之外,需要开路引的事儿给忘了。

    好在知县老师心细,知道周致去开路引,可能会受到县丞杨童的刁难。因为周致早已得罪了杨童,依照杨童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只要寻到些事情,就会借机生出是非。

    周致心下感激着知县老师,和江彬分手,直接回到客栈。车朗范进等人还在客栈苦等,见周致回来,立刻围住周致问长问短,得知周致被知府举荐要拜刘禹为师,自然是百般艳羡,同时也为周致高兴。

    按照当初的约定,范进早已在庆都县城寻到了一家上好的酒楼,一行人在酒楼里开怀畅饮,好不尽兴。

    值得一提的是齐彦武始终保持周致书童的身份,无论周致如何要求齐彦武上桌用餐,齐彦武都是拒绝。齐彦武并不饮酒,简单了吃饱了饭就在角落悄悄等着大家。

    酒足饭饱,几人雇了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