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年可是就有小考啊,四书五经还没读完,更别说学习八股制艺了。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时间俨然是越来越紧迫了。

第77章 大公无私() 
接下来的几日,周致就要把这一茬的韭菜全部去高昌镇上卖完。芹菜和菠菜所剩已经不多,他每日里一大早便是带上三四十斤的韭菜和几斤芹菜、菠菜,仍然用那辆破旧的小推车推着去高昌镇。

    这几日虽说不是高昌镇的集日了,但镇上的那条商业街上却总是人来人往的很繁华。

    韭菜自是不愁卖,镇上的那些中上之家知道了周致卖菜的特点,说不好会随时涨价,所以但凡是想买韭菜的,当周致刚刚将车停下,便是急急的上前来买。

    在程大举人家办喜事过后的几日,因为很多人在他家的筵席上吃到了菠菜豆腐汤,还有芹菜炒肉之类的。便扫听了从哪里买回来的。这样一来,周致的菠菜和芹菜这几日卖出的也是不少。

    这样一连六天,蔬菜大棚的里菠菜和芹菜就全部卖完,只是还剩下少许的韭菜。这几日里周致每天差不多都要有二两银子的赚头,这样算下来,这几天又是赚下了十两多的银子。

    周致种植蔬菜大棚赚了不少银子的事情是绝对瞒不住的。单是那一日“破谜童子”王老伯等几个农人在镇上便知晓了。

    在他们回村后四处传播下,周致发财的事情不需两日村里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一时间不知有多人对周致是羡慕嫉妒恨。

    周绿云担心娘亲周何氏一下子见到周致赚回来的这么多银钱会难于接受,便慢慢想办法,慢慢引导渗透,当周何氏最后得知周致种的蔬菜竟然赚了那么多的银子,也是欣喜若狂,当即跪下朝着老天磕上了几个响头,认为这一切都是老天开眼,老天的垂青,周家的苦日子总算是熬出头了。

    旋即又想起老爹周铁,这若是让老爹周铁知道了,那还不知道他是如何的高兴呐!算起来老爹周铁去塘河服徭役也有一个半月了,也应该回来了,可是如何到了现在都没有个音讯呢?

    这一日午后,周绿云在大棚照管着,周致抽空回家换几卷书,《尚书》已然读完,并且烂熟于胸了,周致今日打算开始读《春秋》。

    刚刚到了家门口,但见村里的农人张丙正提着一包点心和娘亲周何氏在院里推让。

    张丙眼见周致回来了,立时满脸堆笑,说道,“周家大嫂,你看看这不是小致回来了,你让小致来给说说,这点心你到底是该收还是不该收?”

    虽都是贫苦农人,但周致家却是和张丙家无甚来往。周致不禁很是纳闷,问道“张叔,这是为何?”

    “呵呵!小致呀,说起来这不是你弄出来个蔬菜大棚,在这大冷的冬天种出了新鲜蔬菜吗?当时我便和丁二狗等人赌下了,我就是看小致能行,这蔬菜大棚定能成功,可丁二狗等人却是极其的不相信,都认为你这是在瞎胡闹。

    现在如何呀?呵呵!小致你岂止是种出了新鲜蔬菜,还发了大财,丁二狗他们这不是输给了我银钱么?不瞒小致说,这次你张叔可是赢了不下一两的银子呐,小致你来说说,我这赢钱了应该是谁的功劳?

    那还不是你周致的功劳吗?你张叔心里可是明镜似的,焉有不来感谢一下的道理?这点儿东西花不得几个钱,小致你说到底应该收还是不应该收。”张丙一脸郑重,很真诚的说道。

    周致一听,立时乐了,就为这呀?当初村里很多人为自己种蔬菜大棚打赌的事周致是知道的,周致自然是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他们赌他们的,我干我的,两不相干。

    “张叔,说起来是小子应该感谢你才对,前些日子我家里事情多,还不是你经常去帮助照看大棚吗?呵呵!张叔,这些点心你还是拿回去的好,毕竟你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周致笑着说道。

    张丙闻言,立时佯怒道,“小致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张叔既拿来了焉有再拿回去的道理?我知你们家现在好过了不少,但我既然拿来了,今日就断然不会拿回去了。”

    看张丙这副样子,周何氏和周致都是无可奈何,只好将张丙手里的点心盒子接下。

    张丙见周家收下了礼品,自是万分高兴,便饶有兴致的和周何氏搭讪起来。无非就是夸赞周致如何能行,周家有了周致这样一个能行的孩子,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周家大嫂只管坐着享清福云云。

    他们说话,周致还有事情要做,自然就打声招呼回到屋中,将《春秋》取出,随后就要返回大棚。

    那张丙却是拦下周致,一脸堆笑的说道,“小致,其实我这次来还是有件事情要求小致哩!小致种那蔬菜大棚的确不差,你瞧我这也是穷苦了半辈子,就也寻思着明年学着你的样子也搞出一个蔬菜大棚来,所以这几日我想去你那大棚里学学窍门。”

    张丙说完,一张脸上旋即布满了羞红之色。

    得!得!怎么样?古代人可不傻,精明的很呐!这张丙先是提了礼物而来,说是感谢周致,实则是早已动了心思明年也要种大棚。

    周致几乎毫不犹豫的说道,“张叔随时可以去那大棚,其实种这大棚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不出几日张叔便能掌握了窍门。”

    本来他还担心周致会不同意,毕竟是周致的秘密,是一条生财之路,可是没想到周致竟答应的这般爽快,一时让张丙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暗暗叹道,谁说这周家小子是什么“冷面人屠”的匪类,他俨然是通情达理,心胸气度颇大的正人君子哩。

    周何氏听周致这样大方,俨然一点儿也不藏私,不禁心里泛起了嘀咕,这孩子还是太实诚啊。大家都学会了种大棚,那我家还如何能赚得了银钱?

    周致忽的脸色一凛,又是说道,“张叔,说起来今年种这大棚小子确实赚了点儿银钱,可明年能否赚钱小子可就说不准了。”

    “呵呵,那是,你只管让我学了窍门,至于赚不赚钱那自然是要看我的造化了。”张丙笑道。

    张丙这人虽说平时木讷,可今日却是和周致说说笑笑的没完,两人便并肩去了田地间的大棚。

    周绿云眼见周致领来了张丙要学种植大棚的窍门,也并不着恼,反正是周致早已和她说过,明年这大棚就会遍地都是,赚不得多少银钱了。

    周绿云则领着张丙四处转转,教授他一些技巧。周致则回到棚里,坐了下来默默想到,今日有了一个张丙,明日定会有个什么王丙,李丙之类的前来学习窍门。呵呵!我周致现在俨然是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慈善家了。

    不过有了张丙的帮助,我自然要闲暇了不少,明日再去卖上那剩下的三十来斤韭菜,就可以好好的歇息一下,有大把的时间读书了。

第78章 巧遇() 
这一日又和往日一样,周致推着小推车早早来到了高昌镇。范进前几日因看到周致卖菜十分顺利,这几日也就不再来帮着周致照看。

    小推车刚刚停到老地方,就有不少人迅速围了上来,三十斤韭菜很快被抢购一空。有那没有买到的还不住的扼腕叹息,叮嘱明日周致一定要早早来,他在这老地方早早的来等着。

    周致却是一笑,道,“明日就没有了,等到腊月中旬吧,不过那时候价格可能就又要贵些了。”

    “贵就贵,反正这斤八两的韭菜还是吃的起的。”

    耳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言语,周致开始收拾了包住韭菜的棉被,推起了小推车。

    今日的日头很好,也比以往卖完的早些,此时太阳照在身上,俨然有了些暖意。刚才卖韭菜又得了差不多二两银子,周致就打算在这镇上转转,最好能买些吃食之类的。

    小弟周少成尤爱吃肉,家里现在有了银钱了,自然应该买回去一些让小弟解解馋了。

    推着小车没走出几步远,从一家丝棉店铺经过,这家丝棉店铺的铺面不大,不过门面装饰的倒是很美观。因为卖菜的地方离着这家铺面不远,周致也留意过这家店铺的生意。

    此时虽是严寒冬季了,高昌镇这条商业街上却也人流不少,可这家店铺这几日的生意用“门可罗雀”四个字形容却是恰如其分。

    周致经过那店铺之时,不禁扭头朝里面张望了一下,恰巧里面一个穿着羊毛坎肩的青年也在朝门口望着。那人看到了周致,旋即大声说道,“小兄弟今日卖完的好早!”

    说着话他竟然快步走出了店铺。

    周致这才细细打量此人,这青年十八九岁年纪,中等身高,面目倒是清秀,五官端正,鼻梁高挺,一双眼睛很是明亮,不过身材终归是瘦削了一些。

    对方很是热情,周致便朝他笑笑回道,“今日是卖完的早些,这不正好要在镇上转转么?”

    “呵呵!小兄弟这几日那新鲜蔬菜可是卖的不少,想必赚的银钱也是不少吧?”青年仍然笑着说话。

    “嗯,小子是乡下农人,胡乱卖些银钱贴补家用而已。”周致回道。

    “小兄弟真是好本事,能在这严严冬日捣鼓出这等新鲜蔬菜来,真是让人敬佩。小兄弟是白岳村的人吧?”

    “嗯!”

    “那我向你扫听一个人看你是否认识?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叫周绿云的姑娘?”青年稍稍沉默了一下,似是在犹豫什么,不过终究还是迟疑的问了出来。

    周致旋即一愣,立时警觉起来。周绿云是自己的姐姐,这青年如此冒昧的问起姐姐是何故?

    但看一眼这青年人,一双眼睛很是和善,好像并不存在什么恶意。旋即又是想到姐姐周绿云未来的婆家就是这高昌镇上的,并且还开着一家丝棉店铺。

    虽说未曾见过未来的姐夫,但从那媒人口中得知未来的姐夫甚是精明,是个很能行的好小伙子。

    想到了这里,周致并不回答那青年的问话,反而反问道,“这位哥哥莫非是姓胡?”

    青年一愣,但随后还是郑重道,“我却是姓胡,名叫胡哲。”

    “呵呵,这就对了。”周致顿时笑道。

    姐姐周绿云的未婚夫正是叫胡哲。周致这几日来高昌镇,总寻思着能碰到这胡哲呢,也替姐姐正式把把关,看着胡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周致想来这胡哲若是一个不着调的主儿,那就干脆让姐姐退了这门婚事。管她什么三媒六证,下什么聘礼定亲之类的。

    “对了什么?”胡哲惊讶问道。

    “我是周绿云的弟弟,叫周致。”周致爽朗道。

    看人实际上有时候只需一眼就能看出这人的良善。刚刚周致早已发现这胡哲眼眸清澈,是个很纯正的人。这样看来,姐姐周绿云的婚事自然就不能毁了,他所以干脆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胡哲立时大喜,眼前之人俨然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早就听闻自己未来的娘子是个秀气能干,掌家过日子的好手,这未来的小舅子如何能怠慢了。

    他慌忙上前拉住了周致的手,亲热的说道,“周致兄弟,外面太冷,还是进铺子里说话。”

    周致也便笑呵呵的将小推车放在了铺面门口,随着胡哲进到了铺子里。

    铺子里的丝棉摆放的倒是井然有序,打理的干干净净,单是从这铺子看,未来的姐夫胡哲便是一个精明利落之人。

    铺子里没有雇佣人手,里外就只胡哲一人。胡哲早已将火热的炭盆放在周致脚下,招呼周致坐下。随后胡哲便斟茶倒水,好一番忙活。

    周致发现这胡哲干活很是利落,不禁为姐姐暗自高兴。

    将茶沏好,胡哲这才拉一把四方凳坐在周致对面,两人旋即攀谈起来。

    话题自然是围绕周致是如何在这严寒的冬季种出了蔬菜之类的闲谈。毕竟姐姐周绿云现在还未过门,胡哲也不好直接问起周绿云的情况,便旁敲侧击的扫听一二。

    大明就是这样,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在男女未结婚之前是不能见面的。胡哲自然是没见过周绿云,只是从媒人口中得知了一些基本情况而已。

    两人谈着谈着,周致便问道,“胡哲哥哥,这几日来我看这丝棉店铺可很是冷清啊,按理说如此冷的天气,这丝棉理应卖的快些才对,尤其是皮棉,我刚刚看过了,你这里的皮棉质量都应是上佳,如何就不好卖了?”

    胡哲旋即一皱眉,叹息一声道,“说起来去年到了此时生意还真是不差,可今年这生意俨然是没法做下去了。

    高昌镇上的丝棉店铺一共有三家,此时都是和我胡家一样的情况,门庭冷落。

    我们三个商家四处扫听才知道,很多人家都是去了庆都县城买回来了过冬用的皮棉。

    在庆都县有一家特别大的丝棉行,那丝棉行的价格比我们这里要低出很多,我们若是照他们那样的卖法就要亏本。说起来我们都是小本生意,这些皮棉都是本地的,可他们却是从真定府弄过来的,进货价低了很多。

    我们这样的小商户却又是去不了真定府,光是那路引就是要愁死人。”

第79章 指点迷津() 
明朝官府规定,凡是人员出行百里之外,必须要到当地衙门开具路引。这路引其实就是今天的介绍信或是通行证之类的。没有路引,那是要当做流民流寇被官府抓起来。

    而且这路引还规定了日期和行程,不可超出。当然了,这只是对普通百姓的限制,若是有了功名在身,虽也需要路引,但却是没有行程和日期的限定,可以游走天下。

    周致听胡哲说起路引甚是难开,便惊奇的问道,“胡哲哥哥,人员外出乃常有之事,为何这路引就难开了,而且据我所知,现在我朝的路引管理并不是很严了呀。”

    周致所言不假,路引在大明初期管理非常严格,可是到了这中期,还真是不太严格了,现在几乎有冒籍的人员出现了。

    胡哲紧皱眉头说道,“兄弟有所不知,这路引管理现在确实不太严格,可是咱们庆都县却与其它地方不同,尤其是商人若要开具路引,却是难上加难。

    你可知庆都县的丝棉行是何人所开么?”

    周致轻轻摇头。长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