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进车朗等人面面相觑,这是何道理,别人都说一一召见,为何到了我们这里,却是要一起召见啊?这样的意义可就不是很大了。

    周致却是笑道,“我们几个人一起进去也好,正好让杨大人知晓一下我们八君子!”

    周致是解元都无所谓的样子,众人也就不再说啥,心安了不少。就这样,周致走在最前面,随后是魏好古邱浩岚范进等人,众人大步朝驿馆内杨廷和的住处行去。

第452章 拜师() 
通州知府的工作干的真是不差,他可能与生俱来就有巴结领导的本领。他把杨廷和住的驿馆装饰的可谓富丽堂皇,各种生活用度一应俱全,而且都是高档货。在一间硕大的房屋里,安放了一张长有丈余,宽有五尺的崭新木桌。桌上摆放着一些书册和两摞厚厚的纸张。

    砚台和笔架都是名贵之物,最重要的是在桌上摆放的茶盏引人注目,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坐着的正是杨廷和。

    杨廷和这些日子着实累了,乡试考试了九天,杨廷和一直在考场盯着,而考试之后是阅卷,阅卷自然也离不开他。三千多名考生,杨廷和虽说没必要将每一份试卷都过目,但经过阅卷官们筛选出来的五百余份试卷,他都要认真看上几次。

    尤其是张榜之后,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杨廷和都要和他们一一见面。这不,现在到了深夜,拜师的人竟还剩下八个人。

    “庆都县学生周致见过恩师!”周致朗声道,随后便是朝杨廷和深深一躬。随后是范进等人的声音,都是见过恩师。

    他们八个人的名单杨廷和早已看过了,知道这里面有周致。他和周致早已相识,周致这个年轻人早就给他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刘健还有内阁成员李东阳对周致很是看好,这让杨廷和也就有了和周致亲近的想法。

    周致在做太子伴读的时候,周致搞出来的什么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以及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之类的学说,当时的朱厚照还真是难为了杨廷和。不过杨廷和毕竟很有些先进思想了,他对周致也就不像李东阳等人那般感觉大惊小怪。

    不过杨廷和一直很奇怪,周致小小年纪,而且是个乡下人,为何就有了这般见识?

    一句话,周致在他心里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认为周致应该前途无量。

    这次乡试无论从哪个环节都是公正公平的,最后的结果更是让杨廷和吃惊,第一名竟然是周致。

    人才,这绝对是稀有的人才。

    不过现在杨廷和是老师,自然在周致等人面前表现的很是庄重,一丝不苟,不苟言笑的模样。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在周致身上匆匆扫过,而后将目光却是落在了周致身后的范进车朗等人身上。这些人年龄不一,可他们竟然一下子都考中了举人,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庆都县是个小县,每次乡试考中举人可谓寥寥无几,有些年头可能还是白点。可这八个人都是庆都县的,而且都来自高昌镇,如何让人不惊。

    甭说这是北方,科举本就不发达,就是到了南方,这样举人扎堆的情形也是不会出现的。

    这次乡试没有半丝徇私,更不可能泄露考题,可这样的事情却愣是发生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杨廷和倒也不怕朝廷里的那帮人弹劾。要知道,杨廷和现在在弘治皇帝那里还是很吃香的,皇帝对他很是器重。再说了,这次乡试做的合情合法,根本就没有半点儿疏漏,就是想弹劾杨廷和,也是找不到任何把柄的。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都是十分努力的,再有可能都沾了周致的光。周致对四书五经,八股文的理解可谓炉火纯青,有周致给他们指导,这些人想不进步,想不考中举人都难啊。

    呵呵!周致的朋友们考中了举人,杨廷和却把功劳记在了周致身上。想来周致若是知晓杨廷和此时这么想,定然会脸红不已呀。

    不过不得不说,若是说周致对范进吕行川等人一点儿帮助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对的。可若是说范进等人是沾了周致的光才考中了举人,这便很是夸大了。

    在周致想来,其实从一开始,周致是得到了范进吕行川等人的诸多帮助。

    八个人笔挺的站在桌前,杨廷和看罢,心里格外舒畅,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说道,“本官早已听闻你们八君子,在庆都县搞出来的动静不小,就是连保定知府彭泽对你们也很欣赏。行,你们不像是其他人,为做官追逐功名利禄而读书,从你们弄出来的八君子义仓就能看出你们都是心系百姓之人。

    现在我大明政治清明,正是读书人用武之时,所以你们一定要刻苦用功读书,在明年的春闱能考出个好结果,不辜负本官对你们的殷切希望。”

    周致范进车朗吕行川等人不知道杨廷和对其他的举人学生是如何说的。也不知道杨廷和对自己这些人的殷切希望是从哪里体现的。总之,明明知道杨廷和说的就是官场的客套话,可大家还是明显有些激动。

    是呀,考中了举人,从现在起地位就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还成了杨廷和的学生,美好的未来就展现在了每个人面前。

    简短说过之后,杨廷和轻轻挥挥手,说道,“本官今日实在累了,你们也回去歇息,日后我们师生还有见面的机会!”

    八个人便很是恭谨的向杨廷和告辞,出了房间。

    进来的时候,周致是排在第一个的,可现在出去,周致却成了最后一个。周致的前脚还没有迈出门去,杨廷和却又是说道,“周致留一下,本官还有话和你说。”

    今日乡试张榜,周致今日就前来拜师,虽说时间有些晚了,但毕竟还是在今日,这让杨廷和心里还是非常欣慰的。

    周致是解元,杨廷和只是刚才那么几句简单的鼓励之词,显然有点儿太过应付了。

    周致回身,杨廷和那一张脸上却是没有任何表情,说道,“周致,这次乡试你考了解。本官早已听说过,你是杨一清杨大人的学生,本官和杨大人关系不错,但这次考试,本官却没有半丝徇私舞弊,这完全是你自己考出来的。

    你考试的文章本官看了几次,却是很是不同,见解独到,在这次考试中你的文章可谓独占鳌头。

    但本官看你毕竟还很是年轻,断不可滋生傲慢之气。你应该知道,这天下可是有很多的才子,明年春闱更是会有很多才子要参加考试。据本官所知,现在国子监读书的柳开先文章出众,算你一个对手。

    江南更是人才济济,有个叫唐寅的人风头日盛,才华出众。现在就有传言说明年的状元非他莫属。还有个名叫徐经的人,也算是个才子。

    更有广东一带的伦文叙,都是早已憋足了劲要在明年考试大展拳脚,考中状元。

    周致,在本官看来,你却有明年争夺状元的本领。我大明的状元每每都是出在南方,周致呐,本官对你就寄予希望,明年你若是能考个状元出来,那可真是要名动天下,让天下人知晓北方人其实不比南方差,也算是为北方士子争口气吧!”

    杨廷和虽说是南方人,他能有这样的说法,能有这样的胸怀,也就足以说明他是胸怀天下之人。像是这样的人,未来不能有很大的成就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是此时周致的想法,至于明年自己考中状元,这样的想法不能说周致没有,但想法却没有多么强烈。

    在现在周致想来,明年春闱自己能考中进士,最好能弄个庶吉士,那未来的前途可就更加光明了。能顺利做了官,凭自己在后世的见识,就能为大明百姓们做出更多的事情。

    面对杨廷和的希望,周致只能是频频点头,说道,“学生尽力而为,争取不让恩师失望!”

    “好!日后遇到什么困难,自可来寻本官,本官定会全力相帮。”杨廷和说的很是真诚。

    只是这一句话,杨廷和和周致之间的关系就拉近了不少。

    、、、、、、

    从杨廷和的会客厅出来,范进等人还在外面等着他。对于刚才杨廷和和他说了些什么,众人都没有问。

    反正是大家都考中了举人,这就是无比高兴的。回到客栈,歇息一夜,明日便启程回家。

第453章 大才子() 
小小的白岳村沸腾了,村里这些年来都没出过一个举人,可今年却是出了举人,而且一下子就是两个。周致算一个,岳书震算一个。周致竟然还考了北直隶的解元,这对白岳村是多大的震撼和荣光啊!

    一时间,周家和岳家都是宾客盈门,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乡民们眼见如此情景,都憋足了一口气,回家去教育儿子们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就要刻苦读书。白岳村可是风水宝地呐!说不得过上几年,自己的儿子就能考个举人老爷出来。即使考不中举人,考个秀才也是好的呀。

    依照周致的心思,本来是等着明日去拜会庆都知县陈光耀的。可没想到,自己刚刚到家不久,恩师陈光耀竟然主动前来了。周致急忙去迎接。知县大人亲自登门,虽说周致是举人老爷了,但周家也是感觉格外荣光。

    陈光耀此时早已喜上眉梢,自然是忍不住对周致的夸奖。

    这一年是陈光耀分外长面子的一年,庆都县一下子出了八个举人,这只能说明陈光耀是治下有方了。再加上这些时日,陈光耀在庆都百姓中的名声也越来越好,想来陈光耀过不了多久就要得到升迁了。

    一连几日,周家都是门庭若市。周致的眉头就慢慢皱起来。这倒不是周致害怕热闹,不想与人接触,因为周致发现这些人竟有很多以前自己不认识,甚至比较厌恶的人。譬如高昌镇上的程大举人,竟也亲自来拜会了。

    程珂程大举人是真服气了。

    小娇妻寇沛涵和周致一样的心思,她甚至撅着小嘴,说道,“不就是考中了个举人吗,老公呐,我可是要等着你考个状元出来哩!”

    又是状元,杨廷和好像也对自己说过,要自己考中状元。考个状元出来固然是好的,可以名扬天下。可是考状元这事凭真才实学不假,可天下如此之大,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很多不说,就是那些好文章也在伯仲之间。最为主要的是考官们阅卷却是一眼看高,一眼看低,排名会元那就是在他们一念之间。至于状元嘛,那自然是皇上裁定了。可当今弘治皇帝和自己的关系,想来他裁定自己是状元,可能性怕的是很小的。

    这些话自然是不能与寇沛涵讲的,所以周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差不多七八日之后,周家才算是安定下来。

    接下来是平静的日子。周致每日无事,便开始刻苦读书。现在可读的书越来越少了,周致读书的速度又飞快,好在周家现在有钱了,便去各地搜罗各种古籍。

    早在周致开始读书的时候,老秀才王鼎就曾经说过,科考之路需要读的书五花八门,书读的越多,视野也就越开阔,写出来的文章则就更深入。

    每日除了读书之外,周致还要自己拟题,写出一篇八股文。

    此外,还时常要与吕行川车朗范进等人聚会研讨一二。值得一提的是范进考中举人回家,虽然很是兴奋欣喜,但绝没有像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举一样那般邪乎。

    这样平静而有规律的日子转眼就过去了三个月。

    很快迎来了大明弘治十二年。这一年二月,京城就要举行会试。

    这一日是正月十七,天气还冷的厉害。周致知道,虽说这样冷的天气,但因为京城要有会试,此时路途远的举子们已然在去京城的路上了。没办法,赶上会试的年月,对于离京城路途远的举子们来说,在年前就是要启程的,是没办法在家过年的。

    周致他们住的离京城也就是四五日的路程,所以和吕行川等人商量后,打算在正月底去京城。

    周致刚刚吃过了午饭,吕行川家的丁姓老仆急急的进了周宅,“周家少爷,我家少爷有请!”

    前两日才和吕行川等人相聚过,这丁姓老仆今日却急急的来了,莫非是吕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周致一愣,不过既然是吕行川有请,那自然是来不得半点儿含糊,匆匆和涵儿招呼一声,便上了丁姓老仆来时坐的马车。

    在马车上,周致才从老丁口中得知,吕家今日一早来了四位客人,都是江南人,其中的三个人以前都来过,周致和他们认识。就是徐经,伍文定和顾鼎臣。至于那另外一人,以前倒是没来过吕家,不过那人长得风流倜傥,派头甚大,吕行川,范进等人对他格外尊重。

    周致微微点头,不用问了,这一次和徐经等人一起来的这人也定然是江南的才子了。

    说起来上次徐经来吕家做客,那徐经依仗着他二十几岁就考中了举人,分外张狂,惹得众人都很不高兴,最后众人似乎弄了个不欢而散。

    周致想到,这次徐经等人定然是去京城赶考,路过这里,自然也就顺道来拜会一下的。

    五里的路程,转眼就到。

    马车停在吕家大门口,周致很是利落的跳下马车,范进车朗二人却是早已迎候在大门口。眼见周致下车,旋即道,“周致贤弟,你可算是来了,今日可是要见识一位大才子呐!”

    从范进和车朗的表情里,周致很清晰的感觉到,今日和徐经等人一起来的这位才子绝对非同一般。

    范进在前面走,车朗和周致在后,很快进了吕家客厅。客厅之中此时早已很是热闹,茶案上早已摆上了几样新鲜的水果。现在天气寒冷,这些水果之类的东西都是在地窖中藏着的,价格很是不菲。

    至于茶水,自然是上好的鸦山茶沏出来的,香气四溢。

    “呵呵!周致贤弟来了,来,为兄给你介绍一位大才子认识。”周致还没来及和徐经等人打招呼,吕行川便上前拉着周致说道。

    显然,吕行川因为这次来的才子名望甚大,已是喜不自禁。

    周致抬眼看去,但见客厅的最上首坐着一位年约二十几岁的青年男子。男子白面无须,五官甚是周正,尤其是一双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