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行川的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显然他是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说是大家互相品评切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周致才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毕竟他们这些人说是在各地的书院读书,但和京城的大儒名家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的。

    周致微微一笑,道,“承蒙各位哥哥看得起,周致也并不谦虚,那就请范兄出题吧!”

    周致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有些傲气,其实这也反映出周致的一种自信。在京城国子监读书,几乎把彝伦堂里面的书全部读完了,又是得到了不少大儒的指教,尤其是李东阳的教诲,让周致更是心思清朗,头脑也甚是豁达了不少。

    在国子监,周致的文章没有对手了。就是那号称明年的状元莫属的柳开先也只能自叹不如。至于后来去的杨慎,杨慎虽说很有才学,但他现在和周致比起来,还相差很多。

    一句话,周致此时这样说是有资本的。

    听起来好像是狂妄之语,但实际上却是事实。

    众人听周致这样说话,不禁面面相觑。是呀,周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谦虚谨慎,从不张扬,可今日却如何这样说话了?难道周致的性格只是这半年的光景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大家转念一想,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致的性情是不会变化的。这正是周致的自信,看来周致在国子监是有了飞跃的进步啊!

    这样一想,大家就不禁同时朝周致投过来敬畏的目光,周致却是神色如常,笑道,“众位哥哥不要看我,范兄,请快快出题吧!”

    这里范进年龄最长,而且又范进其实一直很公正的。由他来出题,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范进眉头微微拧起,思忖片刻,便抓笔在手,在纸上写下了题目:与仁达巷。

    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四个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可以说狗屁不通。但在场的几人都经历了书院的学习,虽四书五经之类的早已熟识在胸,几人便相继点点头。

    这个题目绝对可以说是个怪题了。

    可是现在的科考怪题出现的比率也是不小的。

    众人都知晓,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开头写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下面则是紧接着另一章是“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范进就是把前面的最后两个字和后面的第一、二个字连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题目。

    从这题目来看,范进的才学应该有了诸多进步。要知道,出题更是考验人的水平,范进能出出这样的题目,足见范进对四书五经早已非常熟知,可谓倒背如流。

    范进看了诸人几眼,呵呵笑道,“这个题目也是老夫刚刚所得,以前从未做过,老夫便与诸位共同思索作文吧!”

    说的很是轻松。

    不过他在说完之后,那一张脸就凝重下来,显然他已经陷入了思考之中。

    有了题目,众人便各自散开,各自寻到位置,开始作文。

    八股文难在破题。

    范进的这个题目前后不搭,破题自然就分外的难了。车朗、冯茂、吕行川等等众人都皱眉沉思。周致却是神色如常,坐在书房内一处角落里,微微眯了几下星目,便开始研磨。

    墨研好后,几乎不假思索,便直接作文,可谓信手拈来。周致的举动自然让众人看的分明,众人心里不禁咯噔几下,暗道一声,好一个厉害的周致。

    此时自然没有过多的心思放在周致身上,他们需要做的自然是抓紧思考,寻思破题。

    不足半个时辰,周致面前的纸上便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一篇文章。字迹工整,洋洋洒洒,甚是好看。

    顺带一提的是在国子监读书和当太子伴读这些日子,周致的文章出神入化不说,就是字也写的更加俊秀好看。

    将文章审视了一遍,确信没有了任何纰漏,周致便无所事事起来。偷眼看一下众人,见众人都是一副皱眉苦思之态,周致不想打扰他们,便轻轻站起身,在书橱前站定,开始搜索吕行川书房内还有自己可以看的书

第446章 下不为例() 
将近午时,众人先后将文章做完。

    车朗是第一个做完的,车朗之后便是吕行川了。吕行川以前虽说屡考屡败,但最终还是时来运转,考中了秀才。其实他的文采本来不弱,读书也是甚多,在书院学习了一段日子后更是心思敏捷了不少。他在车朗之后,第二个完成文章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呵呵!诸位都完成了文章,那就互相品评吧!”范进朗声说道。

    话虽是这样说,说互相品评,大家却齐齐的集中到周致的桌前,紧紧围住周致的文章急急的观看起来。

    仁未易明,而巷以达称者可记矣!(破题)

    夫仁非利与命比,而子亦罕言之。殆以其不易达乎?彼达巷者又何以称焉。(承题)

    “好!真是太好了!周致贤弟的文章现在已出神入化,我等实在不及。”车朗说道。

    在场诸人中车朗的悟性还是最高的,他首先理解了周致的文章之意,惊奇的赞叹道。

    是呀,范进出出来的这个怪题破题实在太难,没有根基,不能联想,何曾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紧跟着,诸人都是齐齐赞叹。他们都朝周致投过来惊奇,赞叹的目光。那目光之中充满的无尽的羡慕。

    是呀,就周致现在的水准,恐怕在场的诸人就是再读书十年,再作文十年,也是很难达到他现在的水平的。真不知道周致在国子监是如何读书的,进步如此之快。也难怪刚刚周致说的有些傲气,人家是有傲气的资本的。相反,周致当时若是再谦逊,那就显得有些做作,对待朋友不够真诚了。

    周致神色如常,只是微微愣怔了一下,便道,“不瞒各位哥哥,其实周致现在的文章的确是可以入流了。在整个国子监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也是十分少有了。

    所以各位哥哥也不要气馁,乡试我们人人都是大有希望的。”

    “呵呵,周致贤弟说的对,周致贤弟的文章现在已高不可攀,我等望尘莫及。不过我们今年的乡试也是希望很大,毕竟天下只有一个周致。周致贤弟,给为兄看看,为兄的文章欠缺在何处?”邱浩岚说道。

    其实大家早已意识到,周致从十五岁开始读书,他读书的时间很短,而进步却是神速,况且周致又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算是神童级别的人物,周致能有今日这样的水准,那也并不是出乎意料的。

    周致毫不吝惜,对每一个人的文章都做了详细评点和指导,众人顿时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好像这些日子在书院的学习还不如周致这样一番高屋建瓴的指教,真是匪夷所思。

    这样一通忙碌,不知不觉已过了午时,吕家的老管家那丁姓老仆早已在书房外等候多时,就等着吕行川说声开饭了。

    好不容易等到吕行川爽朗的声音,“开饭,今日我等来个一醉方休!”

    “对,就是要一醉方休!”

    在吕家的饭厅中,众人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

    夕阳西下,周致才迈着蹒跚的脚步回家。今天喝了太多的酒,周致的酒量本来是很大的,可也挨不过老范进等人的轮番劝酒。周致还算好的,能坚持回家。而老范进,车朗等人却是不能行走,只有等到明日醒酒之后才可回家了。

    周致心下很是畅快,有几个文人朋友,能无话不说,互无猜忌,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是很好的。

    自己从一个贫寒农家的穷鬼混到了现在的模样,时间很短,从某些方面说,自己也算是成功的。

    可周致此时哪里会满足于现在的成功,下个月就是乡试了。乡试中举是必须滴!虽说现在的文章写得不错了,但学无止境,接下来的数日里还是要抓紧的。

    可现在却很难寻到可以看的书了。在吕行川的书房内,周致几乎翻遍了,几乎没有寻到让自己可以看的书。没办法,很多书册周致现在早已烂熟于胸。京城国子监的藏书几乎囊括了天下的书册,在这民间乡野之地,还能寻到什么可以读的书呀。

    走进家门,娇妻寇沛涵早已迎了出来。一下子就闻到了周致身上散发出的酒气,那一张俏脸登时就阴郁下来。小嘴一撅,怒道,“哼!我家老公什么时候成酒鬼了。行,既然如此爱喝酒,那今夜就不要进屋来了!”

    说完,扭动美妙的身子径直去了后院,看样子是要去娘亲周何氏那里告状了。周致哪里容许她去告状,紧走了两步,便急急的拉住了她的素手,嬉皮笑脸道,“涵儿不可,不可呀!娘亲知晓了老公喝多了酒是要发怒的。她担心我的身体哩。”

    “哼!娘亲担心你的身体,难道涵儿就不担心了?不行,我必须要去告诉娘亲!”寇沛涵接着说道。

    其实周致很清楚,娘亲也好,涵儿也罢,她们都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喝酒伤身,尤其是喝多了酒,那对身体损害很大。至于涵儿嘛,她越是这样,就说明她越是对自己关心。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娇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啊。

    好在寇沛涵并不是真的要为难周致,只是小示惩戒而已。见周致一脸焦急,便脸色一转,难以掩饰得意的笑道,“记住了,下不为例!喝酒可以,但不可喝成今日这副模样!”

    “涵儿训诫的是,老公记住了!”周致乖巧的点头,模样甚是可笑。

    涵儿的奴婢小张紫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瞧着少爷和少奶奶这里的斗嘴,尤其是少爷那乖巧甚至有些可怜的模样,不禁失声笑了起来。没想到一向顺从的少奶奶在少爷跟前也有发火的时候,而那少爷就更不用说了,竟然还要如此乖巧的一面。

    呵呵!她哪里知道,周致这可不是妻管严,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所谓夫妻之间的恩恩爱爱,何尝不就是这个样子的呢?整日里的相敬如宾,那又有什么意思呀。

    “不许笑,今日之事不可让外人知晓!”寇沛涵回身,冷着脸呵斥道。

    说是冷着脸,不过张紫看的出来,少奶奶对下人也是十分疼惜的。

第447章 跃龙门客栈()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地方称为贡院。因为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在七月底,周致和范进车朗吕行川还有岳书震大家一起踏上了行程。八月初一抵达京城。

    按道理北直隶的乡试地点应该在京城,可这些年来,北直隶的考试却是安排在了顺天府的通州。

    通州距离京城也不过百八十里的路程,八个人在京城小小歇息了一日,在八月初三动身去通州。百八十里的路程按道理一日就可以到了。可谁能想到的是,本来是想雇佣两辆马车的,可今年参加乡试的秀才尤其多,所以等到他们雇佣马车的时候,偌大的京城哪里还有什么马车,没有办法,老范进和吕行川两个人跑了京城的几条街,才雇佣到了三辆驴车。

    呵呵!没有马车,驴车也就只能凑合着用了。

    可是驴子的行进速度就要慢了很多,一日只是行了五十余里的路程。在京城到了通州的路途中,八个人和几名书童歇息一夜,这样在八月五日中午总算是到了通州。

    大明此时的通州显然没有后世通州的繁华。后世的通州沾京城的光,发展速度很快。现在的通州显然有些落寞,周致等人站在通州城内,只是简单看了几眼,便是感觉这地方还比不过保定府的繁华。

    繁华也好,萧条也罢。总之整个北直隶报名参加乡试的秀才差不多将近四千人,很快就将这不大的通州挤的甚是热闹起来。

    到了这时候,客栈应该是很紧俏的。说不定再晚了些时候,连家客栈都寻不到了。三天的考试,难不成每日休息的时候要露宿街头吗?这可不是玩的,所以他们这一行人没有心情欣赏通州城的景色,其实也没有什么景色可以欣赏。在范进的引领下,便急急的寻找客栈了。

    考场在通州的西南方向,最好是在离考场近的地方寻一家客栈。怎奈,那几家早就人满为患了。没办法,只有在离着考场差不多七八里的地方寻了一家名为“跃龙门”的客栈。

    这家客栈别看距离考场较远,但甚是阔大,房间也是不少。最为主要的是名字起的也十分好。那客栈的伙计见到他们一行人,便脸上挂满了笑,道,“几位客官来的真是时候,我们这里上好的客房可是不多了。

    一看几位爷就是饱学之士,进了我们跃龙门客栈,您们就等着高中吧。今年的乡试,单单是报名参加考试的秀才就差不多四千人。小人听说录取的举人也不过有三百余人。但凡是进了我们跃龙门客栈的考生,就没有听说过有考不中的。

    各位爷,楼上请吧!”

    这伙计可谓伶牙俐齿,说的每个人心里都很欢喜。尤其是岳书震,笑道,“跃龙门,好,几日之后,就让我等鱼跃龙门吧!”

    周致心下暗笑。

    周致看的清楚,这家客栈少说也能装满四五百人。也就是说能有四五百考生的住处。可今年的乡试北直隶若只是录取三百余人的话,那其余的人怎么办?显然是不能考中举人了。

    那这伙计的话岂不是前后矛盾?

    不过这样的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周致此时是断不能扰了众人的心性。况且,他们八个人的才学都很是不错,每个人考中举人的希望还是十分大的。

    众人就随着那伙计登上一处楼房的二楼。

    伙计的话其实有些说的还是很对的。客栈宽敞明亮,而且干净整洁。最为重要的楼道内的空气似乎十分清新。在这处楼房的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站在廊里就能看出去很远,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