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见周致此时要抢了他的风头,他心里顿时一紧。

    难道周致能做出超越杨慎的文章?

    这好像不太可能啊,可从来没听说过周致会作诗。

    柳开先正在暗自寻思之际,突听明伦堂外一个声音道,“太子驾到!”

    程敏政、诸葛后都是一愣。这位太子爷可不是好惹的角色,他今日又来了国子监所为何事?要知道,那个叫李凤的小女孩在年前早就被送走了呀。

    包括杨廷和也是一愣。

    杨廷和作为朱厚照的老师之一,他对朱厚照的管教很严,对他的读书也甚是关心。去年朱厚照用什么一斤棉花一斤铁重?还有什么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说法难为杨廷和,让杨廷和和董越等人好生头痛了一阵子。

    不过杨廷和是个很开明的人,思想也很超前,很开阔。他倒不认为周致提出来的这些是什么邪门歪道。这些虽说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些用处,但太子朱厚照未来是要治理天下的,整天总是沉迷于这样的学说里,嬉戏玩闹,终归是不行的。

    所以这件事情就惊动了张皇后。有了张皇后的严加管教,朱厚照可是安定了不少日子。就在昨天,朱厚照似乎还很踏实的在读《史记》来着,如何今日就又来了国子监?

    不管朱厚照怎样的不着调,但他毕竟是太子。

    太子驾到了,自然是需要在场所有的人去迎接的。

    程敏政诸葛后包括杨廷和等等众人刚刚要迈步走出明伦堂。太子朱厚照却是一脸笑意的踱着方步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杨廷和,显然有些惧意,咧嘴一笑道,“知道杨先生在这里,呵呵,本太子便过来看看。”

    杨廷和很知分寸,在众人面前必须要给足了朱厚照面子,便旋即笑道,“殿下读书累了,出来走走也是好的。”

    朱厚照很满意的点点头,转而朝杨慎看了一眼,最后将目光盯在了周致身上,说道,“刚才你们在明伦堂里比试作诗,本太子在外面倒是听了个真切。

    杨慎刚才的诗不错,就是不知这位周致秀才做的诗如何了?”

    他本是极其喜好热闹的人,虽说对作诗之类的并不感兴趣,但涉及到的却是比试,他就来劲了。

    在宫里,尤其是在杨廷和授课的时候,朱厚照没少受到杨廷和的冷脸训斥。他对读书根本就没有兴趣,所以也就对杨廷和没有什么好感。之所以有些惧怕杨廷和,完全是担心杨廷和会在皇上和皇后那里去告他的状。

    程敏政不敢怠慢,慌忙搬过一把椅子让朱厚照坐了。朝周致道,“周致,刚才太子也说了,你就作诗出来吧,也好让太子品评,以判你和杨慎二人的高下。”

    周致之所以这么快站出来,完全是欣赏敬佩杨慎的才学。

    他早就想好了,要和杨慎尽量接近。可今日见到杨慎很是狂妄,想让他看得起自己,那就需要自己也有点儿真本事,引起杨慎的注意才是。

    周致见过了朱厚照,而后便朗声诵道,“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朝高鼎所作,周致此时拿出来吟诵,自然没有人知道他是在作弊。

    不过周致刚刚吟诵完毕,杨廷和程敏政还有诸葛后,以及太子朱厚照都没有说话,徐奎壁却是情不自禁的哈哈笑道,“这是什么诗?恐怕也只有周致这样的乡下人才会作出这样狗屁不通的诗句来。呵呵!真是笑死人,笑死人了!”

    徐奎壁其实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只不过因为周致是个乡下穷秀才,他太看不起周致,所以连想都没想,便是这样讪笑道。

    本来徐奎壁以为很多人会配合着他一起笑话周致的。可让他万分失望的是在整个明伦堂,除了他的笑声之外,却是再也没有了其他声音。

    徐奎壁笑过后顿感十分尴尬。正巧赶上柳开先朝他看过来,便脸色通红的小声问道,“怎么了柳兄?难道周致作的也叫诗吗?”

    柳开先狠狠瞪了一眼徐奎壁,却是没有说话。

    其实柳开先也有和徐奎壁一样的想法,以《村居》为题作出来诗的恐怕也只有周致这样的乡下人了。可这首《村居》却又不得不说是一首上佳的诗。

    单单一句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用的就无比贴切,而且真实勾勒出一个春天里农家孩子放风筝的美景。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十分安静祥和的情景,这样的情景不正是大明现在很多乡下人所向往的吗?

    这个周致,简直就是大才。他的诗一点儿也不逊色杨慎的《出郊》啊。

    他心里这样想着,却也并不服气,所以未等程敏政杨廷和诸葛后点评,便当即站起,说道,“学生这里也有一首诗,索性也和周致秀才的一并吟诵出来,让各位先生点评。”

第379章 傲视群雄() 
不待众人说话,柳开先当即缓缓吟诵道,“春晴: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客衣尘土终需换,好与湖边长枝荷。”

    柳开先摇头晃脑的吟诗,显然非常自得,沉醉在了这种春光明媚的好景致之中。

    他刚刚吟完,诸葛后程敏政还有杨廷和还在慢慢体会诗中之句,却听徐奎壁当即说道,“好诗,这次是真真的好诗,还是柳兄厉害呀。柳兄不出口则已,一张口便是一鸣惊人。

    哈哈!明年春天就有会试殿试,这状元郎嘛,可就真的非柳兄莫属了。京城柳家这次可是要好好的出上一口气,光耀门楣了。”

    徐奎壁几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在拍柳开先马屁的同时,也是在贬低刚才杨慎和周致所做出来的诗。

    客观的说,刚才柳开先所做出来的诗的确是一首十分不错的诗。但若是说绝对胜过了杨慎和周致,却也未必。在杨廷和程敏政以及诸葛后想来,他们三人所作出的诗在伯仲之间,可谓难分胜负。

    三个人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用词非常贴切,在场的众监生也就没有人敢再站出来了。其实他们脑子里也或多或少有些诗词,但自忖比较起来,和杨慎周致还有柳开先的差上一截儿,谁还会在这时候出来自讨没趣呀。

    朱厚照是分不清诗词好坏的,眼见周致和柳开先都做了一首诗出来,心下很是得意,便扭头朝杨廷和诸葛后程敏政看过去,问道,“既然有三人作诗,那你们三人就断出个高下来吧!”

    三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一脸苦楚,实在不好分出高下呀。每个人的诗都各有千秋,若是硬生生的排出个一二三来,那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还是杨廷和说道,“殿下,他们三人的诗不分高下,只能算是旗鼓相当吧!”

    朱厚照的一张脸旋即阴沉下来,稍稍沉默了一下,便说道,“今日本太子就是想看看他们三人谁高谁低,那就必须要分出高下才行!”

    周致其实一直很纳闷,刚才柳开先的诗好像在后世是听过的,后世史书记载作者根本就不是柳开先,而是另有其人。可现在却是柳开先吟诵而出,显然这首诗在此之前是绝对没有面世过的。难不成真的是柳开先所做,史书记载有误?

    唉!史书也是人写出来的,在某个时代为了黑某人,有时候把某某的诗安插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其实是有的,这也不足为奇。

    不过,不管怎么说,刚才柳开先所做出来的诗的确不差,这柳开先真有才学,日后自己还必须要更加用心努力,才有赶超他的可能。

    杨廷和皱眉道,“殿下,他们三人各作一诗,不分胜负,这如何要分出胜负啊?”

    “你们怎么分出胜负本太子不管,本太子就是要你们排出个一二三,本太子到底要看看这国子监里是谁厉害,还是十岁的孩子杨慎最为厉害。”朱厚照绷着脸说道。

    听他的口气好像对杨慎有些不满。

    也难怪了,一个十岁的孩子站在这里要和众人比试作诗,这无论要谁看来心里都难免憋气。难道就让这个十岁的孩子这么张狂吗?

    再说了,在宫里杨廷和教授朱厚照读书,朱厚照就对杨廷和很有成见。今日他的儿子在这里傲慢无比,从朱厚照的心里讲,他满盼着有人能胜过杨慎,也好让杨廷和颜面无光,朱厚照在心里解解气。

    如此看来,此时的朱厚照心理还真是有些龌龊。

    朱厚照又微微沉思了一下,说道,“笨,你们真是笨,既然一首诗不能分出胜负,那就多做几首出来,看谁作出的多而且又好,那不就分出高下了吗?”

    杨廷和程敏政诸葛后不禁同时一咧嘴。

    这位太子真是太能胡闹了,以为作诗是吹气吗?那可是劳心费神,挖空心思啊。刚才他们三人都能做出一首诗,那也是不知费了多少工夫,仔细揣摩出来的。只不过做出来的诗没有公布于众,此时公布出来罢了。

    不过朱厚照既然这样说了,三人也就毫无办法,程敏政便说道,“太子说的对,刚才杨慎周致柳开先三人既然不分胜负,那就接着作诗,还以春为题。”

    程敏政心下想到,以“春”为题的诗会越来越难作,今日索性就难为他们,包括杨慎在内,尽快的分出胜负才好。

    哼!说起来今日这祸事都是杨慎惹出来的。这个杨慎太过骄傲。

    杨慎当即点头。

    随后,道,“那我就接着再赋诗一首。春日杂咏: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亭中。”

    吟诵完毕,昂然而立,仍然是那般傲视群雄的架势。

    杨廷和此时微微愣神,如果说刚才杨慎所做的《出郊》,他是指点过杨慎才做出来的。可现在这首《春日杂咏》却是从没听过,这显然是刚才杨慎即兴赋诗。

    没想到儿子杨慎竟有了这等敏捷的才思。看来他日后的成就定然是要在我之上了。

    这样想着,杨廷和脸上不禁浮现些许笑意。

    朱厚照最看不得杨廷和脸上挂着笑,不由得的急急朝周致看过去,说道,“周致秀才,你还有好诗没有,快快吟诵出来呀。

    还有你,柳开先,本太子听闻你是国子监第一才子,难道就没诗了吗?快快吟诵出来。”

    柳开先顿时脸上一红,他脑子里现在确实没有好诗词了。其实就在前几日柳开先还真是做了一首诗,不过那首诗是北雁南飞之类的。和这春天却是一点儿也沾不上边。

    朱厚照显然越发的急了,竟然站起身,说道,“哼!偌大的一个国子监,竟然没有人作诗出来,比不过一个十岁的孩子,真是让人笑话。无趣,好生无趣!”

    看朱厚照一脸猴急的模样,周致心下暗笑。

    不过周致还是很快说道,“学生这里倒是还有几首春的诗句,就是不知和杨慎公子的能否相比?”

第380章 高调一回() 
能作出一首诗已十分了得,这周致却是说他还有几首诗,他是在说梦话吧?

    如果说刚才杨慎已然十分狂妄了,这周致俨然要比杨慎还狂妄十倍。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难道今日在这国子监明伦堂是要比谁狂妄吗?

    所有的监生都不相信,就是和周致十分要好的何景明和刘文焕都是愣怔不已,痴呆的看着周致,暗暗寻思道,今日周致是怎么了?周致可一向都是很稳重的人,今日如何这般不知轻重了?

    杨廷和、程敏政以及诸葛后脸色在瞬间都是巨变。他们朝周致看过来,那目光之中分明是无比的惊诧和可怜。

    是呀,有心思能胜过杨慎是可以的,可这人却不能胡乱说话呀。这里可是比赛作诗的地方,是需要拿出好的诗句来的,你周致竟然说还有几首,难道你以为作诗是那么简单的吗?

    诸葛后一向对周致是很看好的,也很清楚周致的秉性,他很喜欢周致。他旋即说道,“周致,不可口出狂言,比不过杨慎也无所谓,杨慎家学渊源,是书香门第,从小刻苦读书,有神童之称。你败在他手里不丢人,快快收回去你说过的话。”

    周致旋即微微一笑,却是不再说话,显然他不想收回刚才之言。

    太子朱厚照显然和别人的想法不同,他此时狂喜不已,忙不迭的说道,“好,好,既然周致秀才能做出好几首诗,本太子信你,快快吟出来,也好和杨慎比较。”

    他是多么希望周致真的能做出几首好诗,从而能狠狠打压一下杨慎的狂妄,以及杨廷和的蛮横啊。

    况且朱厚照很快就想到就是周致出了一斤棉花还是一斤铁重的题目,以及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说法。朱厚照在皇宫之中难为住了不少人,就是杨廷和和大儒董越都弄得比较懵坑。那时候,朱厚照感觉十分有面子。

    在他心里总是有种印象,周致是与众不同的。

    徐奎壁和柳开先此时早已惊愕不已。尤其是徐奎壁,他作为“京城四少”的老大,从来就瞧不起周致。虽说他希望今日能有人胜过杨慎,但他绝不情愿这个人是周致。

    徐奎壁当即站起,冷声笑道,“听听,大家都听到了吗?这个周致狂妄至极。在杨大人和程大人跟前这般不知轻重。太子殿下可千万不要对这周致寄予什么希望,他断然不能做出几首诗的。”

    朱厚照并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瞥了一眼徐奎壁,而后将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周致能清晰的感觉出,朱厚照那眼神中是对自己充满了希望。

    其实周致今日之所以站出来这样高调,有两个目的。一是自然想和杨慎结交,而和杨慎结交自然需要拿出点儿真本事。不然以杨慎的目中无人,他如何会高看了自己,也不会和自己这样的人交往。

    二来是周致看出来,朱厚照今日虽然有诸多的玩闹心思,但他也是真的希望国子监里有人能胜过杨慎。未来自己是要科举为官的,朱厚照也会当上皇帝。此时自己就要未雨绸缪,为今后打算。早早的引起朱厚照的注意,甚至和朱厚照有了接触,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为了朱厚照,今日自己也要高调一回。

    周致朝朱厚照微微一笑,便是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