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鐩说出这样一番话,周致陡然感觉无从劝说。只有苦笑了两声,算是回应。

    周致想到,可能历史的发展不可逆转,赵鐩现在有了这样的心思,也就注定了他日后定然走上了一条谋反之路。

    周致随后让齐彦武挑了自己的行李,带上张永那一百两银子的小包裹,和赵鐩并肩而行,慢慢走出县衙后宅。

    赵鐩接着说道,“周致兄弟,依为兄看,你也不用再考什么举人进士之类的,不若就跟着为兄,你我二人就为这天下百姓谋一番利益出来,为天下百姓除尽贪官,也可名扬天下,名垂青史呐!

    考了举人,考了进士又能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被上官们摆布,不能施展抱负吗?”

    周致始终猜不透赵鐩为何有这种想法。这个天下虽说还有不少贪官,有不少的不平之事,但总体看毕竟是好的。弘治皇帝是明君,还有内阁的一众成员,哪一个不是为百姓们着想的人呀?

    这个时代是士大夫自由生长的美好时代,走科举之路,才能施展抱负,才能为百姓们做更多的事情呀。

    就权当做是和赵鐩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周致避开赵鐩的话题,说道,“赵兄在安肃县这次闹出来的动静可不小,想来朝廷定然会很快知晓。不知赵兄日后有何打算?”

    “这个嘛,为兄倒是还没有细想。你寻人剿灭了小黑山后,为兄便在这北直隶一带猫了起来。说起来在安肃县为兄也住了差不多有一年了。

    呵呵!为兄这一年收获可是不小呐!娶了一个美貌的富家小姐,现在我家娘子身怀六甲呐!我赵鐩这眼看就是要做爹的人了。

    不管朝廷会如何处置安肃县这件事情,为兄也不想在这地方呆下去了。刘六刘七兄弟早就邀请了为兄,让为兄去霸州。为兄即刻就会启程。

    今日这番作为,也算是给刘六刘七两位哥哥的一个见面礼吧!”

    赵鐩说罢,畅快的朗声一阵大笑。

第345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 
周致和齐彦武从县衙出来之后,和赵鐩分道扬镳,两个人直接雇佣了一辆马车,急急的赶往保定府。

    从周致被押送广场到百姓们砸毁县衙,抢走仁盛家里的财物,前后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仁盛被赶跑了,安肃县处在了混乱和无人管理的状态,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尽快报告给知府彭泽叔叔的。

    现在刚刚午时,周致催促车夫加快速度,那马车便风驰电掣般的朝保定府方向而去。

    安肃县城距离保定府也不过五六十里的路程,马车奔跑起来,两个时辰之后,天近黄昏,周致步入保定府衙。

    周致是来过几次付府衙的,也算是道路熟悉,穿过府衙的前堂,由守门的差役禀报后,周致和齐彦武进入后宅。

    听说周致来了,彭泽在书房正等着。

    因为没有人及时禀报,彭泽对安肃县的事情此时还一无所知。周致向彭泽见礼后,直接就详细讲起安肃县发生的事情。

    彭泽很喜欢周致,和周致叔侄而论。周致也就没有半点儿隐瞒,包括自己也有想法,想利用百姓们向仁盛施压,而后寻求脱身,以及自己和赵鐩相识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饶是彭泽在官场历练的时间不短,也经历了很多事情,闻听之后也是脸上色变。

    不得不说安肃县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作为知府也是有责任的。若是朝廷怪罪下来,彭泽还真是脱不了干系。好在彭泽现在和内阁成员谢迁走的很近,谢迁包括内阁首辅徐溥以及整个内阁对安肃县的情况都知道一些。

    仁盛是李广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他们虽是内阁成员,但官员的考核在吏部,吏部尚书屠滽对仁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以来,仁盛便能在安肃县胡作非为,无人去管。

    彭泽稍稍思忖了一下,便安排周致在自己府上歇息一夜,他则立刻去安肃县处理。等到彭泽归来之后,彭泽还有话和周致说。

    周致现在对大明官场上的很多事情还不是很懂,也就听从彭泽的安排,今天夜里他和齐彦武就住在彭泽家中。

    小彭雨得知周致哥哥来了,早已欣喜万分,待到他父亲彭泽刚刚离开,他便闯了进来,和周致黏在一起。

    上次小彭雨因为读书的事情很是苦恼,他实在不愿意读书。现在小彭雨每日虽说也要跟着先生读些书,但却不作为重点了。他更喜欢的是练习武艺,彭泽便从四方请来了三个武术教习,每日教彭泽习武。

    从这点儿来看,彭泽夫妇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是很得当的,懂得发挥孩子的特长,而且并不强求。

    只是三个月不见,小彭雨的个头窜出来不少,身体也比以前要健硕了很多。

    小彭雨缠着周致先让周致说在京城的见闻,周致说起了太子朱厚照,小彭雨索性就又十分有兴趣的问起太子。

    小彭雨的心情简直好到了极点,周致虽说这两日心情比较沉闷,但在小彭雨的感染之下,心情也就舒畅了很多,和小彭雨相谈甚欢。

    彭云氏不知什么时候在一名俏美女婢的陪同下悄然进来,周致慌忙见礼。彭云氏笑道,“小雨见到了小致,那就等于是见到了亲哥哥。小致去了京城国子监也有三个月了吧,小雨时常在我耳边念叨你呐!”

    周致笑道,“小雨现在的心情很好,身体也壮硕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懂事知礼的小弟弟。”

    “嗯,这孩子还算不错,只是不喜读书。不过不喜读书也无所谓,其实小雨能健康成长,我就心里十分满足了!”彭云氏随口道。

    彭云氏是个很聪明的女人,他的丈夫是保定知府,她却从来不插手丈夫的事情,所以对周致为何留在府衙后宅不离开也就只字不问。随后便安排丫鬟去准备了饭食,让周致和彭雨同桌而食。

    小彭雨的每一天安排的很满,吃了晚饭又简单和周致说了一会儿话,便去寻武术教习习练武艺去了。

    周致和齐彦武则被丫鬟引领到客房。

    这一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彭泽叔叔去了安肃县也不知能否处理妥当,更不知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周致现在想起来,心里也就一阵郁闷。

    没有心情读书了,也就坐在桌案前,细细琢磨着日后自己的处境。

    周致想到,人的一生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安肃县遇到的事情也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自己既然做好了不甘平庸,走科举为官之路,为百姓们做些事情,那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在安肃县遇到的事情,就权当是人生的一次磨砺吧。

    这样一想,周致心下就十分坦然了。索性躺倒在床上,酣然入眠。

    一夜无话,第二日刚刚吃了早饭,彭泽率领一众差役终于返回了府衙。不等彭泽召唤,周致就急急的赶了过去。在府衙前厅,彭泽一个人正闭目沉思。周致不便打扰,只好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彭泽似乎是彻底想好了什么,便睁开了眼睛,周致急忙鞠躬见礼。彭泽面色平和的说道,“小致日后在我跟前就不必这样多礼了。你我叔侄而论,你又是我名义上的学生,这样反倒是见外了。”

    听彭泽这样说,周致的一颗心就彻底踏实下来。

    其实周致一直有种担心,在安肃县的事情,虽说是知县仁盛蛮不讲理,胡作非为,但自己却也想利用百姓们给他施加压力,从而使自己脱身。

    只不过后来赵鐩出现,利用了百姓,砸了县衙,闹出了祸事。而自己偏偏又和赵鐩相识,这样看起来,安肃县这件事自己其实难逃干系。

    彭泽伸手指了一下身旁的座位,让周致坐下。便当即说道,“小致呀,安肃县的这件事我了解清楚了,那仁盛胡作非为,百姓怨愤,砸了县衙,现在仁盛不知去处。

    此事我已如实禀报朝廷,现在的安肃县就让府衙的通判冉一水暂时署理几日。

    不过这砸毁县衙,事情终归是很大的,好在现在安肃县还很是平静,这样看可能会让朝廷打消了安肃百姓谋反的顾虑。那带头的人赵鐩已是人去房空。在我想来,这个带头之人赵鐩定然会受到朝廷的通缉。

    这些就暂时不论了。叔叔就是有种担心,仁盛是李广的人,怕的是李广会揪住不放呐!再有,此事说到底是由你引起,怕的是李广会将全部怨恨都撒在你身上啊。

    不过现在叔叔这样处理了,呵呵!叔叔也就和你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第346章 老公回来了!() 
彭泽叔叔能这样说话,让周致着实感动。暗自寻思道,其实自己穿越来大明两年多了,遇到了很多自以为是,看不得别人好就十分嫉妒,气人有笑人无的卑劣小人。但也遇到了不少对自己格外关心,格外欣赏青睐心胸宽广,格局很大的人。

    是呀,人生存在世上,不可能没有敌人,但也绝不能没有朋友。像彭泽这样的亦师亦友的人,他们就是自己这一生宝贵的财富。

    感激彭泽的话也就不能多说了,周致旋即站起,朝彭泽深深一拜,也就算是和彭泽辞行,带上齐彦武出了府衙。

    雇佣了一辆马车,返回庆都县。

    保定府距离庆都县还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两人坐马车紧急行了两日,在腊月二十一日,终于进了白岳村。

    这一路下来,周致也想了很多。在京城的时候,是李广害的刘良失去了家宅而离开京城,远走了他乡。仁盛又是李广的人,真如彭泽叔叔所言,他将所有的不满和愤恨都记在自己头上,自己也是毫无办法的。

    特么的!李广现在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又能怎么样?我周致的确出身寒苦,而且现在还只是个秀才,我和他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难道我就怕了他吗?

    呵呵!“冷面人屠”何时有过惧怕的人?

    周致清晰记得,在历史上李广最后的结果很不好,他就是个十足的坏太监。自己日后和他斗起来,可能不会有还手之力。但对付李广这样的人,难道就一定要要用正常手段吗?有时候想出别的法子,按照史书上的记载,也能做些事情。

    周致打定了主意,便心下坦然了。等着吧,你个大太监李广不动还好,你真是要嫉恨小爷,收拾小爷,哼!小爷定有办法收拾你。

    马车进村了,白岳村还是那般的熟悉。周致恍惚嗅到一种家乡的味道。当然了,更多的是老爹和娘亲还有娇妻涵儿的味道。

    涵儿,我周致终于回来了。

    这京城一去就是三个多月,你在家里还好吗?

    在村口周致就下了马车,让齐彦武将马车上的行李搬下,给车夫结算了脚费。齐彦武担起担子,周致则是在前面走,齐彦武紧随其后,沿着白岳村贯穿东西的那条主街道一直朝东走来。

    今天虽说是个晴天,阳光说得上明媚,但迎面却还是冷飕飕的,像刀子刮脸一般。街上冷冷清清的,几乎看不到人影。

    是呀,这样的天气,普通百姓之家早已蜷缩在火炕上能勉强度过这严寒。而对于那些稍稍富足的家庭,则是准备了炭盆,现在一家人应该正团团围着炭盆理论家常呢。

    乡下农村就是这个样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永远都是百姓们心中的幸福。无论是什么人,在心底深处其实都愿意去享受家的温馨。

    周致在街上偶尔能看到一两个闲汉。那闲汉便会立时便颠颠的跑过来,非常热情仰慕的和周致打招呼,“哎呦,周家少爷回来了!”

    周致则是送上一张笑脸,笑呵呵的和他言语一番,嘘寒问暖。

    亲不亲,故乡人。

    自己在穿越之前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穿越之后在这白岳村也生活了两年多了。这次去国子监读书虽说只有三个月,周致此时却感觉时间是那样的漫长。

    终于行到家门口。周宅的大门紧紧闭着,齐彦武忙不迭的上前敲门。与此同时,周致的那颗心就“砰砰”的剧烈跳起来,心情激动不已。

    齐彦武兴奋的一边敲门一边喊道,“我们回来了,我和周致哥哥回来了!”

    大门旋即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青年的脑袋,上下打量了周致和齐彦武一番,很是客气的轻声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周致和齐彦武都是一愣。咋的?我们找谁?这就是我们家呀!难道走错了吗?

    开玩笑,出门才有三几个月,哪里有走错家门的道理?

    齐彦武当即冷着脸说道,“你是谁?如何在我们家里了?”

    那穿着一身黑色棉袄的青年皱了皱眉头,随后伸出大手搔了搔脑袋,恍然道,“你是少爷?”

    “不错,这正是周家少爷,我是小武,我们回家来了。先说你是谁?”齐彦武仍然冷着一张脸孔,很不高兴的说道。

    “小人叫周同,是前些日子从河南那边过来的。河南那边遭了大灾,实在混不下去了,我索性就来了北直隶。遇到了周家老爷,老爷看小人衣不蔽体,实在可怜,就收留了小人,让小人在这看门呐!”这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虽看上去有些木讷,但说话却也很清楚,说的很明白。

    周同口中的周家老爷自然指的是周铁了。

    周家现在生活富足了,周铁也就旋即有了老爷的称呼。不过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可笑,周铁虽然人称老爷了,但每日里出去溜达,还是和村里的那些穷苦农人们滚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的,从来没有半点儿老爷的架子。

    此时周同咧开了大嗓门,站在门口呼喊道,“少奶奶,少爷回来了。老爷,少爷回来喽!”

    这个叫周同的人很兴奋,一边呼喊着,一边勤快的帮助齐彦武将行李、书箱等物搬进院里。

    周家现在是三进的院落,第一进是厅堂,周家的会客之地。在这进院落的东面建造了几间厢房,其中一间便是周同的住处。

    第二进才是周致和寇沛涵的房间。

    第三进则是周铁和周何氏的住所。在第三进院落里,也建有数间厢房。那些厢房则是未来周家的奴仆们的住所。

    寇沛涵此时正在第二进房间里,双手捧着一个手炉,蹲在炭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