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邱聚的印象里,吴经这绝不是第一次朝自己发怒,可这一次明显是怒火三千丈,是最为厉害的一次。

    邱聚一时懵逼不已。暗暗叫苦,这是怎么回事?这吴经的脾性越来越古怪了,我还不是为他着想吗?难道我有哪一句话说错了吗?

    真是越来越摸不清这吴经的心思了,在吴经身边越来越难混了。

    邱聚慌忙跪地,声音哽咽,苦苦哀求,道,“公公息怒,公公息怒啊。奴才不知哪句话触犯了公公,还望公公指明出来,让奴才明白。

    再有,公公不管发多大的火,对奴才如何打骂,公公可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呀。公公也不要让奴才……让奴才滚出去,不让奴才伺候公公了呀!”

    他这样的连声恳求,还真是有了些效果。毕竟他在吴经身边的日子久了,吴经的火气显然小了些,却也扬手在邱聚的那张白脸上狠狠来了一通嘴巴。

    正在这时,张永端着火炭进来。他刚一进来,吴经的一双眼睛便盯在他身上,怒道,“小永子,你那个同乡周致去了国子监,你知道不知道?为何这么久了,也未曾听你说起呀?”

第329章 从皇后入手() 
吴经在屋内训斥邱聚,张永在外面其实都听到了。当时他心里就咯噔一下。暗暗想到,小致来了国子监读书,终归是瞒不住吴经的。

    这吴经睚眦必报,在庆都县的时候,小致抓了县丞杨童,让吴经颜面尽失,他总想伺机报复呢。小致现在正好在京城国子监,而且又和太子有了关联,这吴经嫉恨的很,正可以寻小致的麻烦哩。

    张永虽身在皇宫,但他和周致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心里总是惦记着周致,也就对周致格外关注。这还是前些阵子张永听李广身边的那两个太监刘瑾和谷大用说起,张永才得知周致来了京城国子监,并且在国子监里很出风头。

    出了风头,一方面自然能受到很多的欣赏和重视,可也必定会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嫉妒恨。

    在吴经跟前,张永不敢隐瞒,便说道,“回公公的话,奴才在前几日才听说周致去了国子监,他一个乡下秀才,身份实在卑微,奴才以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况且奴才见公公这几日跟着李公公实在繁忙,所以奴才也就没有禀明公公。”

    “什么?这是小事?小永子,你说这是小事?难道你忘了咱家在庆都县受的屈辱吗?你跟着咱家的日子也不短了,难道不了解咱家的性子吗?咱家是必须要寻回那个场子的。”吴经当即怒声吼道。

    他显然给张永的话也气的够呛,伸手抄起桌案上的一把茶壶,重重的摔在地上。茶壶是瓷质的,在地上瞬时摔的粉碎。

    张永端着装满了木炭的簸箕,吓得浑身一抖,当即就跪了下去。

    呵呵!张永的这种恐惧表现自然含有表演的成分了。必须要让吴经知道,他是吴经最为亲近的人,吴经在他心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吴经对张永的表现果然十分满意,他的火气显然小了不少,呼呼喘了几口粗气,这才转身坐在炕沿上。一对小眼睛瞅了瞅张永和邱聚,说道,“小永子,那你说现在咱家应该怎么办?”

    张永料到吴经会有此一问。这也是吴经的性格。吴经在很多时候,经常是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却是要问问他身边的小太监。不过,吴经这个人一般说来是根本不会听他身边小太监们的话的。

    所以张永现在只管胡乱说,他知道无论怎么说,吴经也是要按照他自己既定的主意行事的。

    张永便旋即说道,“公公,既然公公对那个周致恨之入骨,那就必须要想法子收拾他一顿。哼!最好是将他赶出国子监,让他滚蛋回家去。也好让那小子知道知道,在这京城,他一个乡下秀才岂能惹得起公公您呐。”

    吴经听罢瞬间眉头一皱,问道,“小永子,你与那周致可是同乡,据咱家所知,你和他从小就在一起玩耍,你为何这般说话?”

    张永心道,特么的!吴经个老东西,我现在不这般说,你能放过我张永吗?况且我现在说什么也没什么大用,即使我不这样说,难道你就不报复小致了?

    唉!现在只有违心的和小致撇清了关系了。

    张永当即就面色严肃的说道,“公公,奴才虽然不才,但也知道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也知大是大非跟前孰轻孰重的道理。

    奴才是公公引进宫的,是公公给了奴才一口饭吃,并且公公让奴才留在了身边,让奴才才得以有了今日。公公啊,奴才和那周致是玩伴不假,但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况且在小时候,只有我们张家帮衬了他们周家,却不见周家帮衬我们张家。

    哼!那张家是没有良心的人家,奴才岂能念及旧情,而忘了公公对奴才的大恩?”

    张永这番话出口,让吴经很是受用。他站起身,走到张永跟前,伸出肥胖的手掌轻轻摸着张永的脑袋说道,“小永子,呵呵!咱家没看错你,行!好样的。

    人这一生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自己的前程。小永子能有这番觉悟,想来日后定会发达。”

    说完话,他就将张永搀了起来。吴经转而朝邱聚说道,“小聚子,哼!你真该向小永子好好学学。起来吧,你也起来吧!”

    邱聚忙不迭的谢过吴经,慢慢从地上爬起。

    张永将簸箕里的木炭倒入炭盆,将炉火弄得更旺了一些,这才又朝吴经说道,“公公,奴才刚才又想了想,这周致现在和太子有了关联,而且据奴才听说,太子还很喜欢这个周致。所以奴才以为想要收拾周致,怕的是以公公个人的力量还是不行。毕竟这里面有太子会阻挠。”

    吴经显然兴趣高涨,其实他早就看透了这一层。不过此时听张永说出,不禁对张永又是看好了几分。暗道,这个小永子果然聪明,心机不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宫里混的长久哩。

    吴经便问道,“那依你的意思,咱家应该怎么做?”

    “奴才以为想要收拾周致,先需遏制住太子。这些天太子每日偷偷跑出宫去国子监,他和周致的接触就会越来越多。奴才以为公公还是想法子不让太子出宫了。

    而能管束住太子的,除了皇上就是皇后了。尤其是皇后,她对太子的管束还算严厉,太子对皇后也很忌惮。所以奴才以为就是要从皇后那里入手。”张永皱眉道。

    “嗯嗯!说的好,小永子说的好,看来你真是为咱家的事情动了心思呐!”吴经赞许的不住点头,说道。

    张永继续道,“而从皇后那里入手,显然以公公一个人的地位和力量是不行的。李公公地位显赫,可据奴才得知,皇后却不怎么喜欢李公公,所以奴才以为这件事靠李公公也不行。

    这样看起来,公公只有靠夏嬷嬷了。”

    吴经听了更是重重点头,对张永赞赏不已。

    吴经和夏兰夏嬷嬷是对食,但宫里的对食并不能每日在一起。因为毕竟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夏兰夏嬷嬷现在就在皇后身边,每日伺候着皇后,她和皇后走的很近。吴经早就打定了主意,求夏嬷嬷去皇后身边吹风,管束住太子,言说周致的不是,不让太子再出宫和周致接触。

    夏嬷嬷喜欢金银,吴经干脆就拿出了十根金条送给夏嬷嬷讨夏嬷嬷的欢心。

    要知道,这位夏嬷嬷才三十出头,嫁给了吴经做对食,那只是看重了吴经能捞银子。

第330章 皇后有口谕() 
一连几日过去,太子朱厚照都没来国子监,这让周致不禁有些纳闷。莫非是因为进了腊月,天气更加的冷了,太子不便出宫了?还是太子这几日正忙着其他事情,没有空闲了?

    可就是他对自己的那些物理知识不太感兴趣了,可他对小李凤也是非常喜欢,每日几乎都离不开小李凤,必须要和小李凤玩耍嬉戏一通才行的呀?

    这一日是腊月初二,周致、齐彦武和小李凤在饭堂内,围坐在桌前用着晚饭。小李凤这几日每日见不到朱厚照,俨然就有些神不守舍了。

    她略微巴拉了几口饭菜,便将碗筷向前一推,崛起小嘴巴,很不高兴的说道,“不吃了,吃饱了!”

    而后两只柔嫩的小手托起双腮,沉思了一会儿,朝周致问道,“大哥哥,这几日大武哥哥到底是怎么了?为何就不来和我玩了?”

    周致笑道,“你大武哥哥是太子,他每日里有很多事情,没来和小李凤在一起玩了,那定然是被什么事情缠住了。小妹妹,你可不能总想着大武哥哥哩!

    快吃饭,一定要吃饱了。若不然身体瘦弱了,也就不好看了。等过些日子你大武哥哥见到你你骨瘦如柴,不美丽了,大武哥哥可就不喜欢和你玩了!”

    周致的话还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本来毫无胃口的小李凤又忙不迭的端起碗,急急的吃起来。

    周致随后想到,太子终归是太子,他能来国子监和自己接触,和小李凤玩耍,那是自己和小李凤的福分,这是不能强求的。毕竟自己也好,小李凤也好,和太子之间的地位相差悬殊。

    再说了,可能这位大明历史上的胡闹皇帝现在没有兴致来国子监了,可能又对别的什么事情迷住了呢。

    毕竟太子朱厚照似乎是个很没长性的人。

    三个人吃了晚饭,齐彦武领着小李凤去宿舍休息,周致则与何景明、刘文焕去彝伦堂读书。

    每天晚上其实来彝伦堂读书的人并不少。毕竟在这国子监里,大部分都是读书非常刻苦用心之人。后年的会试,那可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的好时机呀。所以现在必须要抓紧再抓紧。

    那个自忖非状元莫属的柳开先这些日子好像也意识到了压力。他惊奇的发现国子监的很多人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周致、刘龙、何景明之流,他们开始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和他来柳开先的差距太大,可现在他们的文章却也像模像样,俨然和自己相媲美了。

    而且看国子监的先生们好像对自己也没有以前那般亲近了,相反倒是对周致何景明刘龙等人亲近了不少。

    奶奶滴!他们可都是从乡下来的,哪里比的上我这京城的大才子?

    可科举考试是不论地域的,你是乡下的也好,京城的也罢,只要是文章写得好,那就可能考取功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柳开先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便每日晚间也来彝伦堂读书。和他那些纨绔兄弟俨然暂时不在一起混了。

    不得不说柳开先的确有过人之处,他读起书来,十分专心,细心。他虽没有周致那样过目成诵的本领,但他读书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周致读书至子时初,就将书册收起,熄灭了桌上的蜡烛,回宿舍睡觉。

    国子监对学生们的确提供了很多便利,为学生们考虑的很周全。彝伦堂的蜡烛是可以随便使用的,全部都是由国子监无偿提供。

    周致在离开的时候,彝伦堂内还灯火通明,有很多人还沉浸在书中,享受着书中的美好,浑然忘却了时间。周致看到眼前景象,就恍惚有了后世高考前的感觉。那时候,有多少同窗好友秉烛夜读,积极备战高考啊。

    怀着一种很兴奋很复杂的心情,周致踱回住所。

    一夜无话,第二日仍然是重复昨日的事情,上课读书作文。转眼半日过去,太子朱厚照还是没有露面。周致就暗暗寻思,看来年前,朱厚照是不会再来国子监了。

    刚刚吃罢了中饭,就听前院里一阵人声噪杂,紧跟着是国子监祭酒程敏政那略显苍老,但仍然还膛音甚是浑厚的声音,“学生们都出来,快快来迎接公公大人!”

    随着他的声音,后院的学生们不敢怠慢,便都急急的去到前面。周致随着人流也奔跑过去。

    一边奔跑一边在想,太子朱厚照也没有这般排场啊,让国子监的众学生去迎接。这到底是哪位公公前来了?真是搞不懂了。再说了,这国子监是读书的地方,太监跑到了这里来作甚?

    奇怪,莫非国子监也轮到太监插手来管理了吗?

    在前院中,早已挤满了人。国子监祭酒程敏政,以及司业诸葛后,还有一众先生们正站在前面和一位面色白皙的矮胖公公说话。在公公身边站立着两名小太监。

    其中有一人身材高大,饶是周致在人群后面也看的清楚。正是张永哥。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张永哥,周致心下不禁很是兴奋。

    可此时绝对不是和张永哥见面说话的场合,周致只好强自忍下。

    周致稍稍先前挤了挤,踮起脚终于看清楚那白面太监的容貌。

    其实早就应该想到了,张永哥哥来了,他跟着的是吴经太监,那白胖子太监就是吴经无疑了。

    此时的吴经显然神采奕奕,在程敏政等人的簇拥下,心里很是满足。他朝程敏政看了看,尖着嗓子说道,“程大人,让这些才子们不要呱噪了,咱家来是带了皇后口谕的,咱家是要当众宣布的。”

    吴经在宫里的地位虽不高,但谁都知道他身后的是大太监李广。李广是皇上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这个吴经也是得罪不起的。程敏政岂敢怠慢,慌忙伸出双手朝下压了压,而后说道,“大家都肃静。”

    现场便沉寂下来。

    吴经清了清嗓子,朝众人说道,“周致在不在这里?咱家请你站出来,皇后的口谕就是对你下的。”

第331章 罪魁祸首() 
众人闻听,都用无比羡慕的眼神朝周致看过去。可是了不得了,皇后娘娘都给周致下口谕了,看来这个周致通过这些日子和太子接触,受益不浅呐!

    唉!人比人,气死人。人家周致这等好运气简直是爆表了。其实这也不能总是羡慕人家周致,人家周致确实有非凡的本事。单单是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就颠覆了所有人的印象,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徐奎壁郭勋和柳开先看周致的眼神更是火热。不过他们对周致可就不只是羡慕那么简单了,在他们那稍稍发红而炽烈的眼里,分明是饱含着万般嫉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