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了,寇沛涵每日去帮忙,这更是让周何氏对这个儿媳喜欢。

    寇沛涵在灶膛忙碌的时候,便和周何氏说起周致明日要去京城读书的事,周何氏顿时一愣。不过她看寇沛涵丝毫没有不悦之色,看样子还很是欢心,也就放下心来。

    但嘴上还是忍不住要或多或少的埋怨周致一番,“哼!这个小致,真是不知礼。唉!这孩子读书痴迷,真是没有办法了。也不体谅体谅我家小涵。”

    “娘亲可不能这样说,相公去读书了,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我么?他读书考取了功名,我们周家不就更是能光耀门楣么?娘亲啊,在儿媳想来,男人其实就应该去外面闯荡,见见世面,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其实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家的支撑,说来说去靠的还是男人啊。”寇沛涵轻声道。

    周何氏默默听着,心里早已乐开花,儿子周致真是寻了一个好媳妇,她有这样心胸,那是儿子的福分啊。

    这一日里,周致都在读书,寇沛涵则是忙着为周致收拾行囊。京城是大地方,这一去算下来在年前才会回来。需要的准备下的衣衫等物着实不少。

    晚上时候,寇沛涵则又是千叮万嘱,要周致去了京城好好读书,不必惦记家里的情况等等。

    对于周致莫要在外招惹是非这样的叮嘱却是一句也没有。呵呵!寇沛涵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从来不怕惹事的主儿,她自然没有这样的意识。

    再说了,她也很清楚周致的处事能力,凭着周致的本事,什么样的事情不会想办法摆平了呀?

    第二日天色微明,周致和齐彦武启程去京城。

    昨日齐彦武早去高昌镇上联系了一辆马车,将行李书箱等物全部搬运上车。

    周致和家人辞行。

    娘亲周何氏早已泪光盈盈,千叮万嘱,不停的唠叨墨迹着在外面要吃饱穿暖,自己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话。

    与周何氏不同的是寇沛涵则是一脸喜色,一双明眸眨也不眨的凝望着周致。

    周致还是暗暗想到,这娇妻俨然有些没心没肺呐!这一离开就是差不多有四个月,她竟然没有半点儿伤情。可随后周致就想明白了寇沛涵的心理。

    要说最舍不得自己离开家的应该是娇妻了,她此时这般表现无疑是伪装出来的。是呀,涵儿虽说表面上有些大咧咧的模样,但有时候心思还是很细腻的。

    她此时无疑是想让自己放心她。呵呵!我那可爱的娇妻啊。

    周致心中暗暗一声长叹,随后上了马车。

    这一路去京城,差不多要四五天的功夫。齐彦武天生晕车,做马车就要头晕呕吐,这么远的路,周致昨日已吩咐他干脆在高昌镇上租了一匹马。齐彦武骑马到京城后,那车夫再将马领回。

    马车离开周家门口,渐渐远去。

    大门口送行的三人凝望着那远去的马车,心中是依依不舍。尤其是寇沛涵,此时早已泪如雨下。

    周致所想不差,寇沛涵心思有时候是很缜密的。她不想在周致跟前表现的哭哭啼啼,让周致对她放心不下。她要做的是让周致在京城好好读书,一点儿也不用去牵挂自己。

    可是,刚刚大婚没有几日就分别,这让任何一个女子都是受不了的,太残酷了。

    但寇沛涵却也知晓,作为一个女人,就是要为自己的相公在背后默默付出。她虽是出自名门,从小娇生惯养,被爹娘宠爱着,但却学会了很多道理。

    成天把自己的相公拴在身边,这不是对自己相公真正的爱。既然爱自己的相公,那就要爱他的一切。哪怕相公只是一只小小的小鸟,也要支持他,让他去玩儿整个天空。

    此时的周致坐在马车上,心里也是极其不平静。家里的牵挂很多,但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像他这样的穿越众,想在这文贵武贱,士大夫自由生长的沃土里,不甘平庸,有所作为,那就必须要有一颗坚硬的心。

    壮志男儿,志在四方。

    马车一路北行,经过高昌镇,而后饶道庆都县城。路径博野县,青苑县,在第二日的中午到了保定府。

    恩师杨一清这些日子正住在保定府府衙,周致在去京城之前,还是需要见上他一面的。在府衙后宅,先是见到了小彭雨。

    “周致哥哥,终于又见到你了,小雨好高兴。”彭雨欢快的跑到了周致身边,仰起小脑袋说道。

    在周致大婚的时候,彭泽一家都去贺喜。周致那几日因为太忙,和小彭雨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周致记得当时,小彭雨像个跟屁虫一样总是跟在周致身后,惹得彭云氏好一番说教才肯罢休。

    周致轻抚着小彭雨的小脑袋,问道,“小雨这些日子还好吧?”

    本来只是一个关心的问候,不料小彭雨闻听,却旋即皱起了眉头,十分不悦的摇摇头,道,“不好,小雨这些天过的一点儿也不好。”

    周致听了立时一愣。

第298章 路经保定府() 
不等周致问起,小彭雨就撅着小嘴说道,“爹爹整日要我读书,好没意思啊。爹爹常说,要小雨也要像周致哥哥一样,一下子就考出个小三元出来。

    其实小雨也很想和哥哥一样,用心读书的。可不知怎的,这些天每次捧起书册都会头昏脑胀,小雨再也不想读书了,看来小雨是做不成周致哥哥这样的人了。”

    小彭雨说话的时候,俨然有些惋惜伤心之意。

    周致记得前些日子曾听人说小彭雨读书很用心的。说起来他今年应该七岁了,也是应该启蒙读书了。可周致看他此时的样子,对读书俨然是没有丝毫兴致,甚至是反感。

    小彭雨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若真是用心读书,又有他爹爹彭泽的地位,一定能读出点儿名堂。可读书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单单是靠着别人督促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兴趣和毅力。

    果然小彭雨又说道,“周致哥哥,小雨知道你和爹爹关系很好,爹爹很喜欢你,你就和爹爹说说,不要让小雨读书了,小雨真的不喜欢读书。”

    周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这样的话他怎么能向彭泽说起呀。在这样的时代,劝着人家的孩子不要读书了?那不是找抽的节奏么?

    可周致旋即想到,彭泽在大明历史上算得上一号人物,功绩不小。可在大明历史上却是没听说过彭泽的后人有什么知名人物。这彭雨是彭泽的儿子,可若周致不穿越到大明,还真是不知道彭泽的儿子叫彭雨。

    由此可见,彭雨在历史上只是默默无名的人。

    其实虽说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条出路,但在周致想来,这并不是唯一出路。

    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只是对那些思想狭隘,眼界狭窄的人所说的。在这时代,练习武艺从军也是有个光明前程的。经商更是能行,此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能在经商方面做得好了,照样可以青史留名。

    可这样的话,周致自然此时也不能和彭泽说起,只能是等等看,看小彭雨日后读书是否真的可行了。

    周致只顾着听小彭雨说话,没注意彭云氏不知何时早已站在了身边。

    周致慌乱的见过师母。

    彭云氏三十来岁,长得貌美非凡,很有风韵。因为周致对他们母子有救命之恩,彭云氏从心里感激周致,也很喜欢周致。她笑着说道,“小致既然来了,就快快进去。小雨这孩子就是喜欢你,见到了你就有说不完的话。

    刚才他是不是和你说起,不愿意读书之事了?唉!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了,就是不爱读书,真是没有办法啊。”

    儿子是娘亲的心头肉,彭云氏虽对小彭雨不喜读书有些不满,但语气中更多的却是疼爱。

    周致淡淡一笑,而后便随着彭云氏步入厅堂。

    此时彭泽正和大宗师杨一清闲谈。杨一清是北直隶的提学官,他并不经常在保定府,他要时常巡视整个北直隶的州府。可前几日周致大婚,杨一清去参加了,索性就在彭泽的府衙歇息几日。

    周致很是恭谨的见过了杨一清和彭泽,而后垂手侍立一旁,聆听他们两人的教诲。

    果然杨一清看了一眼周致,旋即说道,“小致这就要去京城国子监读书了,为师还是有几句话要叮嘱于你。

    京城比不得其它地方,鱼龙混杂,遍地都是权势和富贵之人,你去之后,且不可胡乱生事。

    为师在京城虽有些人脉,但为师为官也必定得罪了不少人。你是为师的学生,而且年龄也小,自然会遭人记恨。你且记住,能忍则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就是去读书的,其他事情与你无关。

    现在的国子监祭酒是程敏政程大人。为师和他虽说同朝为官,也有过往来,但却与他是泛泛之交。在为师看来,程大人心胸还是小了些。所以你尽量不去招惹程大人。

    再有,为师刚刚听彭知府说起,你前些阵子在庆都县闹出来的动静可是不小。那县丞杨童抓了也就抓了,哼!贪赃枉法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可那一次你却也得罪了吴经,小小的吴经倒也并无可惧。但吴经是大太监李广的人,那李广可是在皇帝跟前分外走红,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为师担心你去了国子监,他们可能为难为你。

    呵呵!当然了,也许为师是多虑了,以你现在的身份,想来也不会入了李广的法眼哩!”

    彭泽随后也是轻轻点头。

    对恩师杨一清的叮嘱,周致再三致谢,并牢记于心。

    说起来自己只是一个乡下秀才,能得到杨一清大人的赏识,那是自己走了大大的鸿运。自己虽是杨一清的学生了,但和杨一清拢共接触的没有几次,杨一清就这般真诚教导自己,周致心下感动不已。

    彭泽随后也对周致叮嘱了一番,和杨一清说的大同小异,总之是要周致一切小心行事。

    周致拜辞了他们二人,缓步从府衙出来。

    齐彦武在府衙外等着周致,周致本想这就上了马车,然后继续北行。此时刚刚过了午时,估计一个下午更到了安肃县境内。

    周致刚刚要登上马车,突然听到一个声音道,“周致少爷,周致少爷,小人有几句话要和少爷说。”

    周致扭头看去,正是徐来运。周致在道试的时候,在保定府徐家的烧饼铺子教给了徐来运制作驴肉火烧的法子,他们两人签订了契约,徐来运拿出每个月收益的两成送给周致。

    在周致大婚之前,徐来运已然送过去了五百两银子。此时他突然出现,周致不禁一愣,不知他会有什么事。

    徐来运满脸堆笑的走过来,说道,“周致少爷,咱们的驴肉火烧店可是要发财喽,现在小人已经在保定府开了三家分店,每日都是客满为患。

    这不,小人正张罗着开第四家分店,却是看到了少爷您进了府衙。小人就急急的回家去取了三百两银子来送给周致少爷,也省的小人再亲自去少爷家里送了。”

    周致闻言,当即笑了,就这么点儿事,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呢。驴肉火烧会火爆起来,早已在周致的意料之中,可这才多少日子呀,就能有这么多银子进账,周致还是有些惊讶。

    周致笑呵呵的收了徐来运的银票,随后说道,“老徐呀,这每月的银子也不急着送,先开分店。呵呵!下次你暂先不用去我家里送银子了,就等到年底吧。年底我回来之时正好路过,我就亲自来取吧。”

    “怎么?少爷这是要出远门吗?”徐来运问道。

    “嗯,去京城读书!”

    “少爷要去京城啊,这可是够远的,少爷去了人生地不熟,可是要多加小心。小人在京城倒是有个好友,少爷去了不妨去寻他,也好让他帮衬一二。”徐来运旋即说道。

第299章 可怜的小女孩() 
徐来运十分热情,周致自然不好拒绝,就一脸感激的看着他。徐来运心下欢喜,就接着说道,“小人的那位朋友叫刘良,小人和他可是过命的交情。

    小人从长沙来了北方,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在这保定府,而是直接去了山西。在山西境内小人也是做烧饼生意,怎奈那地方比不得保定府,地处偏远荒凉,百姓们穷苦的很,小人也就没有赚到银子。

    可即使那样,小人店里还遭了贼盗,也亏得当时的邻人刘良及时出现,大声呼喊,才没让那贼盗们伤害了小人家人。

    自那之后,小人就和刘良相识,并且成了无话不说,关系莫逆的朋友。

    说起来刘良是一个精明之人,他做的是马匹生意,几年的时间就赚了些银子,刘良干脆就去了京城,继续经商。而小人也就来了这保定府。

    虽说小人和刘良各自一方,但也时常书信往来。这次周致少爷您去京城,只要是提到小人姓名,那刘良定然会以礼相待,当成贵客关照哩。”

    周致轻轻点头,笑道,“多谢徐掌柜的好意,此去京城,若是有了机会定去拜会这刘良。”

    “好!”徐来运更是欣喜万分。随后就告知了周致,刘良在京城的住址,周致牢记于心。

    周致随后和徐来运告辞,这才上了马车,继续北行。

    一路无话,天近黄昏,马车行入安肃县境内。安肃县离着保定府只有七八十里的路程,但这里和保定府的景象就有了很大不同。保定府境内可谓很是繁华,可这安肃县却到处一片荒凉破败。

    路过一个不大的村庄,村庄里到处是低矮的土坯房,残垣断壁,破落不堪。时而能看到从田里刚刚归来的农人,穿着补丁上面打着补丁的破衣衫,浑身泥土,很是肮脏。

    在农人的身后,还偶尔可见不大的孩童,更是周身黑乎乎的,布满了黑泥,就像是刚刚从泥地里面刨出来的一样。

    这地方显然甚是穷苦,和庆都县内的村庄都相去甚远。周致就纳闷不已,按道理这里离着京城还不足三百里了,距离保定府更是颇近,如何百姓们就这般穷苦?

    其实周致有所不知,安肃县向来土地贫瘠,而且人多地少,况且安肃县知县仁盛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因为家里有银子,朝廷里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