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周致行得正,走的端,堂堂正正,何惧流言。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紧建造机坊,让自己家的纺织业发展起来。

    周致想到这里,忽而又想起了姐姐周绿云代替自己去唐县寇家下大聘礼的事情。说起来,这件事情好像比建造机坊还重要,毕竟那才是自己的终身大事,涉及到心爱的小妮子寇沛涵。

    周致急急问道,“姐姐这次去寇家结果如何?”

    周致提起此事,娘亲周何氏和姐姐周绿云几乎同时脸上现出喜色,周绿云道,“这才是高兴事哩!姐姐和范进先生,还有王老伯去寇家下大聘之礼,先是说起来小致你道试考中了案首一事。咯咯!谁成想寇家之人早已知晓了。

    寇沛涵兴奋喜悦不说,就是那寇家的寇大人也是喜笑颜开,对我等好生热情招待。

    寇大人说了,他早已看出他这未来的女婿是了不起的人才,现在是考出了道试案首,成了秀才,在明年的大比之年更是能考出个举人。进士来呐!

    他家这未来的女婿是人才中的人才。

    至于小致和寇沛涵的婚事么,一切由寇沛涵做主。”

    周致闻听,也是格外欣喜。没想到这次这般顺利,那未来的老丈人寇大刚原来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呀。唉!这下可是太好了,寇沛涵曾说,只要是自己在道试考中了案首,她很快就会嫁入周家。可若是没有考中案首,只是个普通秀才,那就要等到年底了。

    自己道试考中了案首,那这婚期也就应该定下来了吧?沛涵也就快进门了吧?

    这样一想,周致几乎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笑道,“那姐姐这次去了,可曾定下了婚期?”

    周绿云微微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婚期倒是没定下来,不过在姐姐看来,那婚期也定会不远了。

    寇沛涵小姐可是问起了小致,她听说小致为了朋友去了高扬县,好像当时有些怅然若失。不过她很快就又欢喜了,言说在小致回来之后,要你亲自去一趟寇家,就定下来婚期。”

    其实婚期都是由男女双方的媒人们定下的。可寇沛涵俨然不是一般女子,硬是要周致去一趟寇家,和周致亲自定下婚期。周致很清楚,这其实只是寇沛涵的一个托词,这么久不曾见面,寇沛涵是想自己了。

    也是,这些日子自己虽然说总是有些忙碌,但寇沛涵的靓影却在自己的脑海挥之不去。自己早就应该去见见她了,自己道试考了案首,考中了小三元,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呀。

    有了高兴的事情,和心爱的人分享,那才有意义。

    这样想着,周致轻轻点头,道,“那我明日就去一趟唐县寇家。”

    虽说心里十分焦急,急切盼望能见到心上人,但此时脸上却表现的很淡然。呵呵!没办法,有时候必须要虚伪一下,才不至于被人耻笑。

    随后,周致便将老爹也请了过来,一家人就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里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

    周致说起这次高扬县之行的始末。将那四千八百两银子的去处说清楚,而后周致又经过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最后说要周家发展纺织业。

第264章 安排() 
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周家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名誉在内,都是周致一个人得来的。他们早已对周致深信不疑,认为周致所作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对的。

    老爹周铁和娘亲周何氏笑呵呵的说道,“如此说来,小致是要做大买卖了,呵呵!我周家现在在白岳村已然是首屈一指的富户,小致要我周家干纺织的买卖,想来我周家定然会越来越富,我周家真可谓是要光耀门庭了!”

    他们很是乐观,对周致很是支持。

    不过随后两人又想到了什么,娘亲周何氏蹙眉问道,“小致要干纺织的事情,在为娘看来,这是要耗费很大精力呐!小致现在刚刚考中了秀才,莫非这读书之事要半途而废吗?”

    老爹周铁也紧跟着说道,“是呀,小致是读书的料子,可不能半途而废呐,干纺织将事情做大是好的,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耽误了学业呀!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依爹爹看来,还是不做这纺织的好,我们周家现在经营着粉丝粉条,虽赚钱不多,但稳扎稳打,是足够家庭开销用度的。小致还是要一心读书,考上了进士,做了官,才是正理。”

    周致微微一笑,将目光投注在姐夫胡哲身上,说道,“这经营纺织的事情小致自然管不得多少,爹爹和娘亲说的对,小致还是要读书考功名的。这事情小致早已想好了,就着落在姐夫身上了。”

    其实胡哲听周致谈起周家要做纺织,他就想到了自己身上。不过,胡哲知道这里面关系重大,是呀,一下子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出入,这样的大事情着落在自己身上,胡哲还真是提心吊胆,自忖没有那个能力。

    要知道,他家以前虽然在高昌镇上开了一家丝棉铺子,但只是小小的铺子,小打小闹,小本经营,何曾动辄就是几千两银子?

    胡哲当即说道,“小致可能高看我了,怕的是我没那个本事,做不成纺织作坊这么大的事情。”

    “呵呵!姐夫无须客气,小致看你行,你就能行!小致素来知晓姐夫胸有大志,想做些大生意。这纺织的事情交给姐夫,小致万分放心,姐夫就不要瞻前顾后,不要推辞了!”周致虽然是在笑着说话,但却十分郑重。

    胡哲脸上还甚是犹豫。

    在他身边的姐姐周绿云却是说道,“既然小致如此说,那就让你姐夫试着做。”

    在大明时代,男人是一家之主,但女人当家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眼下胡哲和周绿云夫妻,这不是周绿云在掌家吗?

    也难怪了,胡哲虽不乏心机,聪明伶俐,很有经商头脑,但却忠厚老实,有时候还真是有些女人那种柔弱的性格。可周绿云却有时候很豪爽,胆子也大,有些男人的性格。他们夫妻二人俨然有些互补,正可成就大事。

    胡哲红着脸说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尽力为之,不过在大事情上还是要小致来做主。”

    这便是胡哲的精明之处了。

    虽说他们是一家人,但胡哲很清楚,自己毕竟是女婿,这纺织作坊是人家周家的,自己就是在为周家做事情的,这时候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周致轻轻点头。

    随后周致又做了一番安排。

    家里现在的宅院正在建造中,就让老爹周铁来主持。老爹周铁已有了详细规划,他自然能把周家未来的新宅建的无可挑剔。

    纺织作坊干脆就建在周家的那八亩田里。现在眼看到了麦收季节,麦收之后,周家也就不再种田。周致随后画出一张图纸,在那八亩田里就依照这图纸来建造作坊和仓库。

    周致在高扬县的孙家早已看的很清楚明白,周家的纺织作坊就仿照孙家的来建造了。

    当然了,周致自然会根据实际需要做些合理的改动。

    麦收和建造纺织作坊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姐夫胡哲了。至于时间么,自然是越快越好。

    眼下需要做的是尽快将孙家那六十张织机运过来安置好。至于纺织工,周致也早已扫听到在高扬县其实有很多的纺织工,尤其是孙家败落之后,他们家的很多纺织工还没有寻到新的雇主。周家就正好将他们请过来雇佣。

    至于修理维护织机,孙家那五名技术过硬,而且又无处可去的老工匠正可以请过来。

    这样看起来,其实要开设纺织作坊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可纺织物品的销售,却着实很难。

    孙家是因为和朝廷有了往来,才在一夜之间一败涂地,失去了所有。周家现在自然不能走孙家的老路。况且就是想走孙家的路子,周家现在也没有那样的门路啊。和朝廷里面的大太监搞上关系,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再说了,弘治皇帝在江南一下子开了三家织造局,他们生产出来的织物已能够供应朝廷的需求,哪里还会用到百姓们的纺织作坊里生产出的织物啊?

    所以周致决定,织物的销售就暂时定是在大明百姓们中间。眼下百姓们生活虽还十分贫苦,他们所用织物自然很少。但一般的富户,富豪之家,需要的织物却是不少的。在北方的整个市场,除了高扬县出产的织物外,好像就没有其它地方了。这样看起来,北方还是很有市场的。

    再有,南方江浙一带纺织虽说很发达,但织物的需求量也很大,周致感觉等日后周家的纺织坊步入了正轨,也可以打打南方的主意。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有竞争的。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有了动力才能让周家的纺织能尽快发展,甚至促进整个大明的纺织业发展。

    织物的经营销售自然也要交到胡哲手上,这才是考验胡哲,让胡哲施展才华的战场。

    周致做好了总体规划,将这些一一安排好之后,也就将纺织作坊这件事暂时放下。

    时已至晚,一家人吃过了晚饭,周致在窝棚内躺下,好生了休息了一夜。

    第二日天色微亮,就带上齐彦武,雇佣了一辆马车直奔唐县寇家。

第265章 好事多磨() 
今日天气晴朗,早有那勤劳的农人开始了麦的抢收。今年无疑是个丰收年,这可是半年的收成,可不能因为接下来或许出现的天气变化,弄得功亏一篑。对很多农人来说,只有颗粒归仓后,才能彻底安心。

    周致雇佣的这辆马车似乎很知此刻周致的心情,奔驰的很快。一路下来,在天近午时的时候,马车已然进了唐县县城,停在了寇家的大门外。

    守门的仆役以前早已见过了周致,知晓他是未来的姑爷,哪里敢怠慢,匆匆入内禀报千户大人寇大刚得知了。时间不长,寇家的老管家寇仲满面春风的迎出门外,将周致和齐彦武两个人迎进厅堂。

    天气越来越热了,寇大刚此时穿着一件短衣,一脸阴沉的坐在藤条椅上。他见到周致进来,眼皮只是轻轻抬了抬,并没有说话。

    周致早就从姐姐周绿云口中得知,这未来的老丈人其实心里是喜欢欣赏自己的,尤其是在自己道试考中了案首,得中小三元后,更是对自己欣赏有加,俨然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女婿。

    现在瞧着寇大刚那绷着的一张古铜色的老脸,周致心下不禁暗笑。这老丈人,可真是死要面子呐,明明心里很欣赏我,总是盼着我来定下婚期哩,可表面上却还是冷冰冰的。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长辈,是正五品的千户,又是生在名门呢,自己还是要尊敬恭谨为好。

    周致毫不迟疑,当即跪倒磕头,朗声道,“小子见过寇伯伯。”

    寇大刚是未来的老丈人,此时周致行跪拜之理,理所应当。寇大刚这才又撩了撩眼皮,闷声道,“你来了,那就起来说话。”

    “小子谢过寇伯伯!”周致一边说着,一边慢慢站起身。

    寇大刚一双眼睛此时就死死盯在周致身上,脸色还是那般阴沉,似乎是灌了多少铅水似的,问道,“周致,你可曾记得你前次来时,你是如何和老夫说的,你要如何对待我家小女涵儿?”

    寇大刚总是这样冷冰冰的,直到此时周致才恍惚意识到了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头,不禁就更加恭谨了。

    要知道,自己和寇沛涵虽然两厢情愿,但这时候的婚配讲究的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周家已经向寇家下了小聘和大聘之礼,但寇大刚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主动权,他若是悔婚的话,周致还真是没有办法。

    周致急忙答道,“小子记得清楚,小子要让沛涵小姐每日都快乐,小子会像是爱惜自己的性命一样怜惜疼爱她。”

    “哼!亏你还记得。说的倒是好听,老夫且问你,你和高昌镇上一家十里飘香酒楼的艺妓李圆圆到底是怎么回事?”寇大刚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周致闻听,立时心里一惊。

    说起来周致以为自己对李圆圆不敬,和她一个风尘女子纠缠不清的谣言只是在高昌镇附近盛传,却不曾想到竟这么快就传到了唐县寇家寇大刚的耳朵里。

    其实周致虽说对那背后造谣诋毁自己的人十分痛恨,但却也不怎么放在了心上。毕竟是谣言,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可此时听寇大刚问出,立时就重视起来,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特么的!看来那背后毁坏自己名誉的人可不只是想诬陷诬陷自己那么简单,他的用心可是着实险恶,是想破坏了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啊。

    周致那一张俊逸的脸上微微掠过一层怒气,暗道,行!等着吧,我一定要揪出这背后之人,要他好看。

    心里对那背后造谣生事之人痛恨到了极点,眼下还必须要应付未来老丈人寇大刚的咄咄逼问,周致旋即脸现苦楚,说道,“回伯父大人的话,小子的确和几个朋友在十里飘香酒楼饮过一次酒,当时的确听了那李圆圆唱曲,但小子却是和那李圆圆没有半点儿瓜葛,更没有任何纠缠。

    李圆圆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如何能和沛涵相比,小子心中只有沛涵小姐。

    至于如何出来了小子和李圆圆纠缠不清的说法,小子现在着实不知,想来定然是有人在背后诋毁我周致的名声,小子回去之后定会详查,给伯父大人一个交代,还小子一个清白。”

    周致在说话的时候,脸孔严肃,郑重其事。寇大刚一直在细心观察着周致的脸色变化,此时不禁将信将疑。

    说来寇大刚生在名门,现在是正五品的千户,经历的事情不少,在察言观色,看人品性方面还是有些道道的。

    周致出身贫寒之家,浑身上下带着一股土气,虽说心机不少,人似乎也狡猾了一些,但人品在寇大刚眼里其实是不差的。按理说周致这样一个人不会出现什么拈花惹草,纨绔浪荡的行径。

    可是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了他和李圆圆纠缠不清的传言,还是打探清楚为好,以免等自己的宝贝女儿真的嫁入了周家,才知晓了这周致小子的真秉性,那到时候早已把自己的宝贝女儿推进了火炕,再后悔可就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