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时候也就怨不得我不讲情面了,哼!连个秀才都不是,还想娶我寇家小女,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寇大刚还如此说,自然也是顾及的寇家的颜面。不过,他说的倒也是实情。虽说在一般情况下,周致这个县试府试双案首一定会通过道试,但凡事儿都有个万一。万一周致在道试的时候考的一塌糊涂,那也是有不能通过的可能的。

    周致则又是十分恭谨的重重点头答应。心下暗暗想道,好事多磨呀,这就是此时大明门不当户不对的结果。不过,寇家虽说是世家大族,富豪之家,我周家现在还相觑甚远,但我周致定会继续努力,让周家的家境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寇家。

    呵呵!到时候,怕的是这未来的老丈人对我周致就不会这般态度了。

    天近午时,寇大刚又吩咐下去,准备中饭招待周致范进。寇大刚还是顾忌颜面,自忖此时还不能和周致同桌而食,便安排了儿子寇通和老管家寇仲好生作陪。

    周致和寇通早已非常熟稔,寇通尤其是在收了刘惠后对周致感激不已。那刘惠果然了得,只是几日下来就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本领,很得了寇通的欢心。

    况且都是年轻人,几杯酒下肚,两人就更是打的火热。寇通是周致未来的大舅哥,但此时更是像知心朋友。

    范进无论到了哪里,都浑不在意,很放得开,喝酒吃肉,好不快意。

    一餐饭,范进喝的微醉,笑哈哈的和那老管家寇仲搞得关系也着实不差。

    周致来了寇家,到了现在寇沛涵竟然还没有露面,周致不禁心下很是焦急。

    这些日子对寇沛涵相思日甚,今日来一是下聘礼,再有就是要见寇沛涵,以解相思之苦了。

    寇通好像是猜出了周致的心思,笑道,“周致兄弟,今日你可是来的不巧呐,我家小妹昨日又出去游玩了,这一次出去说好的是要五日。周致兄弟怕的是这次见不到我家小妹了。

    唉!说起来我家小妹就是喜好游玩,一个姑娘家家的总是出头露面,着实不妥啊!”

    周致闻听,立时心下一冷。

    寇沛涵个小妮子真是不解人情,难道不知道我这几日就会来寇家下聘礼吗?真是坑死人呐!难道不知道我周致一日不见你就如隔三秋吗?

    周致脸上不禁浮现几多苦楚之色。

    寇通见周致这副模样,心下得意不已。暗道,我家小妹果然好手段,知道周致想念她,就是要这般折磨他一下,呵呵!用小妹的说法,只有这样才可让周致更加喜欢自己,更加珍惜自己。

    不过寇通不知道的是,寇沛涵虽今日这样做了,寇沛涵对周致的感受是十分清楚的,也是暗暗心疼。

    寇通随后压低了声音又说道,“我家小妹说了,若是你通过了道试,那就来我寇家下大聘之礼,年底完婚。若是道试考中了案首,我家小妹旋即就嫁入你周家。

    周致兄弟呀,就为了我家小妹能尽早嫁入你周家,你道试可是定要考个案首出来呀。”

第230章 压力山大() 
周致范进还有齐彦武在寇家吃了中饭,又闲聊了一会儿,便和寇仲寇通告辞,准备回家。寇大刚在上午和周致见过面后,就一直没有再露面。据寇通说,唐县知县杜德邀请他去了县衙,好像有一件什么事情要商量。至于那小妮子寇沛涵,自然更是没有出现。

    呵呵!这一次周致俨然没见到寇沛涵,算是一大遗憾。可是那寇沛涵在暗处却把周致看了个够,眼见周致面带沮丧,寇沛涵虽心下十分过意不去,但还是强自忍住了。在她看来,唯有这样才能让周致更加刻苦读书,更加坚定志向,在随后的道试考出一个好结果。

    按照婚礼的风俗,这次周家来寇家下了小聘之礼,寇家是必须要回礼的。

    寇家将周致带来的小聘之礼收下了大部分,而后准备了足足十二件礼物回赠。十二件礼物都是贵重之物,其中很明显就是有二百两白花花的小银锭,盛放在一个小箱子里,摆列整齐,看上去十分养眼。

    周致来寇家下小聘之礼总价值也不过有一百多两银子,寇家当即回赠两百两银子,此外还有更多的礼品,足见寇家其实并不在意周致送来的那些礼品,在乎的只是那个仪式和过程而已。

    同时这也反映出,其实寇家并不是很在乎周致的家境的。他们这其实是在变相的帮助接济周家。对寇家回赠的礼品,无论有多么贵重,周致都不推辞,全部承受。

    接受女方的回赠,这也是婚俗的一部分。

    满满的载了一大车,周致等三人从寇家出来,随后朝寇通寇仲拱手而别。

    两辆马车还没行出多远,范进就哈哈笑道,“周致贤弟,你可是要羡煞老夫了,这寇家的姑娘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自不必说,这寇家还回赠如此多的礼品。呵呵!周致,你可是寻到了一个好丈人家。

    那寇大刚寇大人虽说对你不冷不热,但老夫旁观却看的清楚,他其实早已把你放在心上了,而且对你很具希望哩!之所以板着一副面孔,完全是在顾及他的颜面呐!

    周致贤弟,为了寇家小姐,为了你未来的那老丈人,你这次道试可是要努力考,定要考个案首出来。呵呵!到了那时,你周致的名声可不是现在这样了,那可是要名扬保定府。

    保定府和京城离着不远了,说不定你周致的名声还会传到京城,引起那些京官的注意呐!

    贤弟呀!你可谓前途无量,更是羡煞老夫。”

    闻听范进所言,周致微微眯起双目,陷入沉思。

    县试府试自己都考中了案首,接下来的道试就尤为重要了。从自己的个人理想说,自己也是想考出个案首出来的。

    要知道,在这大明时代,尤其是弘治这个时期,正是读书人大展拳脚的好机会,是士大夫滋生的沃土。虽说在整个大明时期,考出小三元的人很多,但自己能列在其中,也着实让人精神振奋。

    和刘龙打赌,周致虽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但那刘龙甚是狂傲,他又是刘家刘吉的后人,自己打赌能赢了他,是对他的后人一个教训,对死去的刘吉的一次狠狠打脸。

    最为主要的是自己道试考中了案首,能成为杨一清的学生。杨一清在大明历史上大名鼎鼎,能成为他的学生,那是何等荣幸呀。况且道试考中了案首,马上就能赢取心中的女人寇沛涵进门。每日里能和寇沛涵在一起,让她陪伴自己读书作文,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这些种种都是压力,周致此时豁然感觉压力山大。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周致的一颗心慢慢沉寂下来,暗暗下定决心,五月十六日的道试,自己必须要考中案首,没有回旋的余地。

    这些日子虽说精神不太专一,但也看过了很多的时文子集。那些江南各地府试道试案首的文章写的的确非同一般。周致慢慢回味,静静的分析揣摩着,和自己前两日做出的文章细细比较着,周致感觉自己的文章其实并不输于他们的文章了。

    此时的周致索性不再考虑什么寇沛涵,什么寇家,将寇沛涵的靓颖和音容笑貌深深藏在心底。让自己的那颗心做到心无旁骛,专心研究学问上来。

    在马车上,周致索性就和范进讨论起作文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范进因为明年八月就参家乡试,所以这些日子读书作文的时间比以前要长了很多。他虽没有考中过什么县试府试的案首,但却经历过了很多次的考试,考试经验丰富。此时作文的水平也有了很多长进,周致和他一番交谈,也从中受益不小。

    两个时辰过后,三人回到白岳村周家。

    娘亲周何氏,姐姐周绿云还有老爹周铁询问了这次去寇家下小聘的经过,每一个人脸上都布满了欣喜之色。

    尤其是姐姐周绿云,当看到那些贵重的回赠礼品,还有那两百两银子后,吃惊非小,随后更是欢喜不已,道,“小致这门亲事算是闹着了,寇家真是把我们家小致当成了宝贝呐。

    咯咯,我们周家就等着寇家小姐进门喽!”

    范进、周绿云还有“破谜童子”王老伯不止一次的夸赞寇家,更是夸赞寇沛涵,这让周何氏的一颗心也跟着稍稍急躁了些,此时她倒也急切盼望着寇沛涵能早日进门了。

    范进在周家稍稍停留了片刻,便告辞回家去。

    走之前和周致约好,明日是五月初九了,文会成员在吕行川家里聚会一次,也算是为周致和吕行川两个童生参加道试壮行。

    虽说这次去了寇家,没见到寇沛涵,但毕竟自己和寇沛涵的婚事定下来了。周致那颗有些患得患失躁动不安的心沉寂下来,整个人也好像换了一副模样,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了。

    本来晚上他没有读书作文的习惯,但周致今晚却是足足读了三册书,而且头脑甚是清明,都轻易的印在脑海之中。

    临睡之前,又是闭着眼睛在脑子里将读过的文章像过电影一样的过一遍。此时周致突然有种感觉,头脑中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那些上佳的文章就像是喷泉一样,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周致暗暗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思泉涌吗?

第231章 好眼力() 
在家专心读书作文是一种学习,和友人交流探讨更是一种学习,周致深谙这种道理。

    算下来也有二十几日未和吕行川车朗等人进行探讨了。这些日子大家都在不停努力,相信他们的进步也定然不会小了。所以在第二日一大早,周致就吃了早饭,早早的步行去舒吕村的吕行川家。

    莫道君来早,更有早到人。

    范进从高昌镇到吕行川家里,不下十里路,他却是早已来到了吕行川家。他对文会聚会尤为热衷,可能在半夜就起身来了吕行川家。

    这老家伙虽说五十多岁了,昨日又随着周致去唐县寇家跑了一天,但此时俨然精神矍铄,真可谓老当益壮。

    周致和范进在吕行川家的书房内等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邱浩岚、冯茂、魏好古还有车朗都相继到来。

    大家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的自然是文章。大家都把近期自以为做的不错的文章带来了,互相品评切磋。

    周致也带来了三篇,将文章递给他们,而后便捧起他们的文章一一观看起来。

    不得不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词语说的十分有道理。周致很快发现吕行川的文章俨然进步神速。如果说以前吕行川做的文章就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今日拿出来的几篇文章每一篇都很有见地,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一个多时辰过去,大家看完了文章,接下来便互相品评,个人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不小的进步。

    车朗今日俨然兴致颇高,对吕行川的文章赞不绝口,而后便捧着周致的文章,又是连连叫绝。最后道,“你们二位虽是童生,但写出的这几篇文章就是我等秀才也做不出来的。

    呵呵!也就是我车朗早几年中了秀才,若是此时和你们同时参考,说不得我会名落孙山呐!

    这几篇文章依我车朗是挑不出毛病了。尤其是行川兄这一篇以《尚书》为本经的大题文章,更是让我等望尘莫及。

    啧啧!行川兄这些时日进步神速啊!”

    他大加赞扬之后,却倏忽微微皱起眉头,话锋一转,道,“不过在小弟看来,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文风却是和行川兄的其它几篇颇有不同,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其实他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一样,这篇以《尚书》为本经的大题文章确实和其它几篇明显不同,文风相差很多。

    众人都不禁轻轻点头。

    吕行川呵呵笑道,“几位果然好眼力,不瞒诸位说,其它几篇却是我吕行川所作,而这篇文章堪称神作,却不是我吕行川所写了。

    唉!若是我能有这等水平,也就心下无比坦然,不用担心这次道试了。”

    周致能写出优秀文章,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也着实不凡。不得不说这篇以《尚书》未本经的大题文章可谓高屋建瓴,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这一篇还会有很大差距。

    周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刚才看过的这篇文章早已牢记于心。他又在脑海中细细回味一遍,忽而眼前一亮,道,“从文风看,这篇文章应该是那江南的徐经所做。”

    周致几个月前从吕行川这里借走了很多时文集,其中就有一册徐经的时文集。

    去年徐经曾带着顾鼎臣和武文定来吕行川家里做客。那徐经因为年少中举,十分狂傲,周致对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依照周致对历史进程的了解,徐经和唐伯虎同时参加的会试,可他们却因作弊一案,本来第一第二的名次被除名,从此二人便与考试和官场无缘。

    但不得不说徐经确实很有才学,他所写出的文章着实不差。周致对他的文章好好研究学习过,所以就对他的文风很有了解。

    吕行川笑道,“呵呵!周致贤弟所说不错,这正是徐经写出的文章。这篇文章正是徐经乡试之时所作,文采斐然,我等望尘莫及。饶是周致贤弟现在也比不过他。”

    周致重重点头。

    是呀,自己现在的作文水平看起来很不差了,但和江南那些才子,那些道试会试的案首们的文章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随后吕行川取出几封书信,递到众人手里。

    书信上写的是徐经武文定顾鼎臣对吕行川的问候之类的。但除了这些问候之外,还有每一个人对做文章的一番见地,篇幅均是不短。

    这些见地在周致看来俨然就是后世的那些作文指导和作文经验之类的东西。

    众人细心看罢,脸色都凝重下来。

    这些指导和经验太珍贵,太有价值了。

    如果说周致从礼县刘禹那里学习了很多,周致的进步也很大。但此时看过这些指导和经验,更是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这些指导和经验牢记于心,回家之后慢慢揣摩。可能揣摩的透彻了,比起读更多的时文还要有意义的多。

    吕行川见众人都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