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农家子-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二郎看到他们家的人就头疼,每次一碰到他们就没好事。他们天天开启日常奚落模式,什么你读了多年的书了,怎么就这么点成绩,什么看来是三伯对你教训不够啦,甚至还有奚落他爹的,说他像他爹,这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指望。

    以前说得更过分时,有一次将二郎惹急了,直接动了手。为此,后来伯祖母还告到了父亲那去了,他开始还担心着,结果发现父亲根本就没生气,只是轻描淡写地数落了他一顿,那时他就知道,父亲其实也是不喜欢他们家的。再到后来,他们只要说得过分了,他就亮拳头,然后对方就缩了,就这么个相处模式。如果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那就太天真了,他们就是烦人的苍蝇,下回还会继续撩拨,然后在激怒他之前跑掉。

    今天看到王克后,二郎也以为他是来找麻烦的,在一旁更是严阵以待。不想人家对着他,还真就只是说说笑笑的,半点不和谐的事都没有,甚至还说了不少课堂的趣事,引得他都不小心地笑了好几回,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开始搭话了。

    二郎对王克的突然亲近其实有点懵,同时又觉得这货真是个人才,想跟谁接近,就能迅速地拉近距离。不过此时,二郎也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想看看这货到底想干什么。

    在爬山的过程中,关系一般的也能迅速融洽了起来,体力差一点的人,大家也是相互搀扶一把就上去了。不过,由于大家体力有限,他们到底没能爬到山顶,大部分人都走不动了,然后只好一起歇下了。二郎今天还是很高兴的,站在山坡上,觉得自己心胸都开阔了很多。在歇了一阵后,他们就一路说说笑笑地下山了。

    在回家的路上,王克是跟他一起走的,毕竟两家就住隔壁,没有分开的理由。这时,二郎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王克会变了态度了。

    王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坚持地问道:“二郎,你知道你大哥,平日都是怎么学习的吗?”

    这问题,已经有无数人问过了,他也回答过无数次了,“我哥是天纵奇才,对他来说读书就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王克吸了口气,有些紧张的问道:“还有其他的吗?”

    二郎看出他的紧张,想着他还真没对不起自己过,今天处得也还行,于是便诚恳地来了句,“我哥记忆力超群,堪称过目不忘。”

    王克被这消息打击了一瞬,可到底不甘心什么消息都得不到,还是接着问道:“那平日都读什么书?”

    二郎想着也不是什么秘密,说就说吧,“考秀才前,跟我们现在的也差不多。考中秀才后,他就去了府学,学的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了。”

    王克很有些失望,但也没说什么,还对二郎保证说,就是家里的其他人,他都不会告诉的。

    二郎对王克突然冒出的这句话,很是奇怪。

    王克见了,反倒是笑了,“你该不是以为,我们家的人,关系都是很好的吧,这怎么可能?以后,等你了解多了,你就知道了,我们家的矛盾多着呢。”

    后来,王克还邀请二郎,有空就去他们家作客,还说若是想请教功课,也可以请教他爹的,在考秀才前,他爹还是能帮上忙的。

    二郎带着王克的善意回家了,而另一边王克一回家,就第一时间就去见了他娘,“娘,话我已经带到了。”

    二伯母点点头,“如此就好,我们总要对他们先释放善意的。”

    其实要是以前,他们当然不会这么干,她还会觉得丢面子。可今时不同往日,王睿是解元了,很快还会成为进士,王鹏他们家也会迅速成为族中最有权势的人家之一了,现在自然是要趁早打好关系的。

    想到这,她就觉得自己的婆婆不是东西,要是当初老爷随意地教导二郎一二,那就是恩德了。偏偏那死老太婆就是不乐意,非得拦得,说什么他们家有王筱在,根本就不用旁人去教导。可谁不知道,那王筱最不是个东西,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却一点都不肯付出,最是忘恩负义,哪会愿意教导二郎?想那王筱母子在他们家占了那么多年的便宜,就是养条狗,都知道摇尾巴了,可他倒好,成了秀才后,不仅一点都不肯指导克儿他们的功课,反倒还摆出了秀才的臭架子,都什么玩意?!

    想当初,王贵迟迟入不了门,三堂叔性子又急,当真是被收拾得狠了。夫君偶然见了,这才有意教导一二的,结果那老太婆就是不乐意,非要看热闹,然后,这时机就这样错过了。这回好了吧,能教导的人回来了,以后也就没他们家的事了,如今再想要王鹏他们家的好感,哪那么容易?现在就是尽心辅导二郎的功课,顶多也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当初那可是雪中送炭来着。

    这老太婆,平时有好事从来就想不到他们家,难得有一个他们家的机缘,还硬是让她给毁了。她一想起来,就有破口大骂的冲动。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那好婆婆,当初可是在等着王鹏登门求人呢。她盘算得可好了,只要王鹏过来求人,她就可以开口要求王鹏帮忙打理他们家的产业了,而作为交换,他们到时会给二郎辅导功课的。却不想,王鹏硬气得很,对儿子再是打骂,却怎么也不肯对旁人低头。

第75章 伯祖父家的是非() 
母子俩还在里间说话呢,外头老程氏就嚷嚷着叫她出去做饭了,王克之母柳氏只能恨恨地出去了。说来,这做饭是三家轮着的,可碰到其他两家的时候,要是别人没及时去,婆婆会先帮把手,结果轮到她了,一时没到,她婆婆不帮忙不说,还恨不得叫嚷得整条街都听到。

    二房的地位向来尴尬,长房是长子嫡孙,备受期待,三房是老幺,是父母的心头肉,只有二房,先天就比不上另外两房。结果,后天还有更糟的。当年,丈夫王勉原本是订过亲的,正是婆婆的嫡亲侄女,结果婆婆娘家遭了难,人没了,后来才订了她。可婆婆不知怎么想的,总是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就没看上眼过。

    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他们家,他们二房地位最低,她婆婆对她最不满,平日里吩咐她干的事是最多的,家里的孩子也是最不受宠的。

    他们家的情况是这样的,公公是个书生,他就是个读一辈子书的人,经济实务一点都不懂。当年公公也曾接手过一回,结果弄得一团糟,后来才特意给他娶了个能干的妻子,也就是婆婆,之后,他就再也没碰过家里的产业了。娶妻后,转年,婆婆就一举得男,给子嗣不丰的家里,带来了极大的欢喜,之后她婆婆就彻底地站稳了脚跟。此后,他们家的产业就是婆婆一手打理的,而她婆婆也是个能干人,当时打理得很是兴旺。

    大伯王显是家中的长子,婆婆最是疼爱,后来,更是在十八岁得中秀才,这给了公公巨大的安慰。要知道公公一辈子就是个童生,对于儿子如此年轻就成为秀才,如何能不惊喜?之后,大伯在家中,就属于横着走的角色了。再后来,大伯挟着年轻秀才的威名,更是成了一个举人的女婿,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丰厚聘礼的功劳。而身为举人的女儿,大嫂也是很有地位的,在家中很有当仁不让的架势,更不用说大嫂她膝下还有三个儿子,婆婆对大嫂就更是捧着了。

    再来就是相公,他是二子,偏偏当年难产,后来婆婆更是休养了七八年才有了小叔,为此,她对相公从小就不怎么待见了。然后是她,她娘家不显,那时相公的年纪当真不小了,最后才聘了她。可之后,婆婆却总觉得自己是占了她侄女的位置,明明她侄女早死了,她婆婆非得作妖,天天让她恨得半死。因为他们俩夫妻都不受待见,连带着他们的几个孩子也不受宠。

    最后是三叔,他是老来子,婆婆对他自然多了份怜爱。三弟妹也是婆婆精心挑选的,是个富商的女儿,当年陪嫁很是丰厚,所以三叔家是他们家日子过得最滋润的。

    因为大伯是长子,资质也好,婆婆对他的学业,那绝对是掏空家产都在所不惜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自打大伯成了秀才以后,他们就为更进一步成为举人的事而筹谋着。最早,大伯是在他岳父那里下功夫的,待他岳父,那真是比亲儿子还亲儿子,年节礼物就不说了,甚至经常住到岳家去,天天给他们家送米送面,四季衣裳都没给人家落下。

    那时,家里所有的进项几乎都送到了他岳家,反倒是自己家过得辛苦,可在婆婆的压制下,谁也不敢说什么,顶多只能开开小灶。可她家比不上弟妹家,日积月累的,哪里消耗得起,搞到最后,大伯家的孩子在他们外家吃香的喝辣的,小叔家的孩子,小灶吃的满嘴喷香,就是公婆,都会私下吃点好的,最后,反倒只有他们家孩子的最可怜,最受罪,把她恨得呀,晚上都睡不着觉。

    十年后,大伯岳丈病逝了,而大伯还是没有考上举人,怎么办呢,当然是不肯消停的。他开始琢磨着族中的长辈,后来选定了七叔祖,那也是老辈的举人了,德高望重,偶尔还会去族学给孩子们上课。但是大部分时间,那都是在家里接待各个上门来的族中子弟,当然少不了大笔丰厚的润笔费的。大伯刚去的时候不起眼,七叔祖呢,也不在意,后来看他去多了,倒是觉得不好意思了,毕竟每回都带礼物的,他收得都不好意思了。后来干脆跟大伯说,不要去那么勤了,功夫还是要自己下的。

    可大伯哪里甘心呢?在家里琢磨了下,觉得是东西送少了,跟婆婆商量后,更是直接送了一间铺子。那可当真是下蛋的母鸡啊,就这么送了人,甚至都没有跟家里其他人商量过就送了人,等其他人知道都晚了。

    之后再去的时候,七叔祖就再也没有嫌弃过他了,这是七叔祖第一回收到铺子,他都乐颠了,之后,甚至约定隔三差五地就去找他学习,这一学就又是十多年。而当初那家被送出去的铺子,因为到七叔祖家后,没有被精心打理,五年后就关门了。

    这之后,大伯甚至还有意送铺子的,结果在全家的反弹下,到底没送成。铺子虽然没有送成,可送的年节礼物,却是回回丰厚,就怕人家说他心不诚。就这么熬到了大伯四十岁,也就是两年前,他终于考上了举人,原本以为他能当个官,让全家跟着过上好日子的。可结果呢,他东嫌西嫌的,这官小,那地方远的,就是不肯去,而自家婆婆偏还一直容着,几年下来了,如今还窝在家里呢。叫她说,那就是个窝囊废,窝里横,恁叫人瞧不上眼。

    相公是个秀才,看着在有举人的家里不起眼,可其实为了考上这个秀才,不知道有多不容易。大伯早早考上秀才,可却是个自私自利的,根本就不肯指点相公,就在那高高在上地端着架子呢,公婆偏心,全当没看见。而想要请教其他人,就必须得拿点礼物出来,可婆婆完全不愿意,一分不掏不说,更是在那嚷道,自己累死累活地养活一大家子,结果人家还不知足,还张口要东西。后来实在没办法,相公就说,他可以帮忙打理产业。可婆婆又不愿意了,说什么兄弟还没分家,瓜田李下的不合适,为此,她宁可用外人打理。

    没有礼物,前路都被堵住了,相公想去问人,都有点张不开口。后来实在没办法,有疑问的时候,就用她的嫁妆买点微薄的礼物,再厚着脸皮去请教他当年的夫子。可夫子也不是全能的,而且还不好意思经常去,只好在余下的时间里,在家日夜苦读,这一读就是经年,直到二十八岁,相公才终于成为了秀才。结果呢,家里就轻飘飘地一句,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考上举人,至于支援,那是半点都没有。

    到小叔子的时候,大伯当然还是不愿意教的,可是他比相公受宠,多少还是能从婆婆那弄到点钱的,再加上他妻子的嫁妆也丰厚,请教人学问时,倒是比相公方便多了。只是他为人比较懒散,因此取得功名的时间也不早。

    他们家自然是对大伯家意见最大,可要说小叔家对大伯没意见,她才不信呢,也就是如今婆婆当家,大家伙都被压制了。

    正乱七八糟地瞎想,婆婆又在外面叫了,“老二家的,老二家的,一顿饭你要做多久啊,你是打算要做到天黑哪。”

    “嘎死老太婆”,二伯娘暗骂了一句,随后又高声道,“就好了,就好了。”

    说来在兄弟间偏心也就罢了,更莫名其妙的是,天天捧着她侄女。而那程婉更加可恨,她居然也觉得自己是占了她姐姐的位置,处处给她找麻烦,让她一看到那对母子就厌烦。

    而家里呢,多年下来,那些铺子也早不是当年的铺子了,早就被别人的铺子挤兑得生意越发萧条了,事实上,已经关了两家了。外人不知道的是,去年家里曾经就因为银钱一时紧张,要求王克兄弟退学,后来还是她死活不依地要闹到族里去,最后才没成行。

    虽然没成行,可打那以后,他们这一房,在这家里的处境就越发艰难了。

    如今,她也必须未雨绸缪了,家里的经济条件越发不好了,若是再糟,有人要停学的话,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他们二房的孩子了,到时就是她再闹,怕是也没用了。所以她有意讨好王鹏家,最好能因此让他们的科举进一步,当然,实在不行也没关系,他们还可以学着他们家做生意,如此,以后的日子才不会难过。当然这都是长远的计划,如今他们也只是对他们家先释放善意罢了。

第76章 程婉哭诉() 
一个月后,王睿父子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又一起去了府城。这次应大郎的要求,王鹏把二郎也给带上了,说是去长长见识,下次二郎自己来考的时候,也不会慌了手脚。

    话分两头,王家父子离家后,这天,程婉就去了隔壁的伯祖母,也就是她的嫡亲姑妈家。她一进来,随口对来开门的二伯母打了声招呼,就径直往她姑妈屋里去了。二伯母对此,很是撇了撇嘴,她看程婉一向不顺眼,后来程婉当了二房,二伯母就更看不上她了,但凡正妻,就少有人看得上小妾的。

    程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