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农家子-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本以为很快就能拿到东西的,结果却发现上头那个,完全就是个外行的,折腾半天,藤蔓都没弄好,把他气得差点骂人。最后,只能自己口述去教他怎么弄,好在对方总算不太笨,最后终于把东西给他送下来了。

    老者喝了水,吃了点东西后,就赶紧打发他去叫人帮忙了,同时还说了,自己是镇上春和堂的坐诊大夫。王睿听了很是欣喜,这个春和堂,王睿还真知道,事实上,只要去过镇上的,基本都知道,春和堂是个医馆,不过也算药堂,他们平日也会收一些草药。哪怕村里,也是由不少人跟春和堂打过交道的,有这个身份在,他到时找村里人帮忙就容易多了。

    果然,村长一听是镇上有名的大夫,跟村里人一说,响应的人不要太积极了,呼啦啦地就去了十多个,各个都希望能给大夫留个好印象,而其他来晚的人,更是各个唉声叹气不已。最后,大家自然是顺顺利利地把人给救上来了,这些人干活,到底比王睿内行多了。救上来后,又让村里的牛车将人送到了医馆,自然是送到老丈自家医馆去,正好他儿子也在医馆,交给他儿子后,村人们才依依不舍地回村了。

    有了这个事后,王睿倒开始想着,以后可以出手一些空间中的草药了,毕竟看上去有些泛滥了。他筛选了一部分草药,小心地摘了下来,放在一边,这是打算用来慢慢出手的。

    随后,他便假托是从山上摘的,时不时地会卖一些草药给春和堂,因为这些草药的品质都不错的,人家给的收购价格也丰厚,双方算是合作愉快。

    事实上,对陈老大夫而言,自从上回摔了之后,他就不怎么乐意自己去采药了,甚至就是儿孙也不怎么乐意让他们去。如今,见了有人主动给他们药堂送来最新鲜的草药,自是高兴的,虽说分量不多,可也聊胜于无。再者,对方还算是他的救命恩人,态度就更热络了一点,在得知对方识字后,更是拿出了珍藏的医书,说是借给他看一段时间。这医书里,记载的就是一些草药的基本信息,正好适合他采药用。

    王睿拿到书后,如获至宝,这是他急缺的,马上就赶着自己先去抄了一本,虽然画图之类的有些为难,临摹得并不太像,可总也比以前什么都不会强多了。抄完后,他又将整本书看了两遍,记了个大概后,这才把书给陈老大夫还回去了。

    他的记忆力向来不错,真看到不确定的,就拿给陈老大夫去辨认一下,若是些空间没收藏的,也会放进去一些,丰富一下品种。

    随后,他便以摘草药为名,在大山中走得越来越远了,甚至的确找到了一些没见过的草药,当然打到的猎物也更多了起来,甚至见到了几个别村的猎户。见得多了,他也跟其中的一两个熟识起来,后来他就时不时地送了些米面到他们家,跟着他们学学腊肉、熏肉的手艺。其实要说他们的手艺有多好也不见得,不然他们也能开铺子去了,不过至少他们会,这样也就够了。接下来的日子,他就把打到的猎物,制成腊肉熏肉地保存了起来,想着将来就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他也不用一直馋肉了。

    转眼又是三个月,这日,王睿照常来到他们药堂的时候,发现医馆的人很多,比往日都多。随后,他才知道原来陈大夫,也就是陈老大夫的儿子,右手受了伤,以致陈老大夫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陈老大夫一看到他,倒像是抓了壮丁了,直接让他帮忙书写病例,什么病症什么药方,统统由他来登记。随后,再由陈老大夫过目,确定没有缺漏后,再由药童拿着去抓药。

    医馆打烊后,陈氏父子就留了他下来说话,这时,他才知道原委:

    其一,陈大夫的手,伤得挺重的,大概要两三个月才能好。

    其二,他们药堂也是有对手的,如今要是将病人推出去,那将来的生意怕是就回不来了。

    其三,他们想找帮手,可又怕找的人不值得信任,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给自己药堂,亲手造出一个对手来。

    说着,就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显然这个他们想找的帮手就是他了。对着这样两双眼睛,他都觉得不说些什么过不去,笑了笑就开口了,他说自己其实是有功名在身的,将来应该还是会走仕途;再来,他最多会在这边呆两年,也要回家去的。然后他说,对于能学医,他很高兴,毕竟也是一门手艺,哪怕到时自己用或者给家人用都是好的,并且表示,他可以给他们交一些束修,他并不缺银子。

    陈大夫父子对束修的事情,虽然意外于他不缺钱,但还是直接拒绝了,毕竟原意是找人家帮忙的。知道他不会在镇上久留也就行了,就算他学了医术,去了别的镇行医,其实也不碍什么的了。说到底,他们其实也不觉得,他就能学到多少医术,对他们这边学医的人来说,都是从小就开始学的,对方不过是半路出家,想来好不到哪去,只是以防万一,提前跟他说,就是学到了也别在镇上行医,这事也就完了。

    陈大夫父子的心病一除,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了,这父子俩也真是相似,一个拿本医书扔给他,让他自己先学,完全不顾及那可是他们家的珍藏。后来,王睿甚至还听过陈大夫吐槽,别看这是什么珍藏,可其实有些东西,他也是有看没懂,若是王睿以后能看明白,就顺便教教他们,说不定他们医馆还能因此发扬光大的,听得王睿失笑不已。

    再后来,当陈大夫他们听说他想搬到镇上时,就干脆在药堂打扫了间屋子给他住了,从这天起,他的日子过得更加顺畅充实了。他对医书上的知识,学得非常快,或者说记得挺快,至于精深,那自然是别想了。而诊脉,号脉之类的东西,在两三个月后,也慢慢开始入了门。倒是针灸,那是完全没碰过,毕竟这不是什么能速成的手艺,也不敢轻易尝试。他还见到了陈家的第三代,陈靖,是个垂髫小儿,才六七岁,倒是看着很有灵性。

    当王睿想跟父亲炫耀他的学医成果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很久没给家里写信了,上次还是在刘岩镇时发的平安信,想到这,他就急急地托人给父亲送了封信,报了个平安顺便告诉父亲,他现在正在学医。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他学医也有大半年了。这日,他如常地跟在陈大夫父子身后打下手,却突然听到有人喊了声王睿,一回头,居然发现是父亲,风尘仆仆的,他顿时就僵住了。

第53章 二郎的新生活()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在王睿离开没多久后,王鹏就去了青山村把妻儿都接回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二郎他们的日子很不错,哪怕大哥不在,可至少父亲认可接纳了他们,紧跟着,他们也终于上了族谱。几天后,父亲更是安排他进了族学。那时他很是开怀,这是第一次父亲主动给他安排这些事,以前读书都是他娘要求的,然后父亲无可无不可地应承着。

    原以为他们一家会一直这么和谐地过着,哪怕这种日子来得晚了一点,可谁知不过半月,父亲突然就提出了纳妾。听到消息后,母子几人面面相觑,二郎不过试探一二,就直接被打了回来,父亲根本就不接受反驳。好吧,哪怕终于上了族谱,但他们的地位也没有根本改变。

    随着一顶小轿,一桌酒席,王家又多了两个新成员,程婉以及她的儿子王筱,闹心的是,王筱都十七了,也不知父亲怎么会答应带进门的。二郎看着比他高,比他大的继兄,心里是各种不舒服。

    家里的烦心事且不提,他在族学中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他自小不在王家镇长大,与族人间自然不熟,同窗对他有些排挤,有些冷眼旁观,他也不意外,毕竟也不会过火,再说只要时日久了,关系自然会慢慢变好的。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一回月考,他的成绩居然成了倒数。他甚至都没有回过神来,就发现大部分同窗都远离了他,甚至都失去了观察他的兴致。

    后来,等他终于把名字跟人都对上号的时候,愿意跟他说话的,也就寥寥几人,而且大多都是同样排名靠后的人,当然,这只是愿意跟他说话的,还谈不上交好。

    再一个不适应的地方是族学的夫子们,他们对待好生与差生似乎壁垒分明,嗯,或许都不叫差生,只能叫做平庸的学生。

    这样的态度,还不如当初清河镇呢,至少在那镇上时,哪怕对待差生,夫子们因为考虑到生源之类的问题,平日里也会稍作关心。除了极个别冥顽不灵的,夫子对待大部分人都是不错的,而他当初顶着王睿弟弟的名头,更是被关照着的,如今,他可是见识了什么叫漠视。

    二郎不知道,如今族学的夫子们,他们的基本生活都有族中保障,生源之类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们考虑,所以才会越发地势利。在他们眼中,好生,要么自身资质出众,要么家中长辈有功名在身,不论哪一种,都值得他们期待甚至结交。相反,差生基本都是资质平庸的,更甚者长辈也是使不上力的,他们理所当然地看轻了。

    这种待遇对于他们这些平庸学生来说,很不公平,可那些夫子却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追求,对科举有追求,对扬名有追求,而这些都只有好学生才能让他们实现。当然若是有愿意送重礼的学生,他们也不介意给个好脸,多加关心,一如王续家,就是这么做的。

    可事情到了二郎这里,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因为王鹏不愿意。王鹏对这些夫子从来都是深恶痛绝,怎么也不肯多掏钱,而二郎在没有助力,又没有捷径可走的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如果说如今还有什么好的地方的话,那就是他也有零用钱了,一个月半两银子。对于一个不花钱的学子来说,手头算是宽裕了,后来他偶遇同窗有困难时,这才有钱接济一二,并因此收获了第一份友谊。

    不过后来,当他发现王筱居然有一两的零用钱时,他的喜悦瞬间就褪色了。这表示在他爹心目中,王筱比他更有地位,而旁人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以致后来别人看着他的眼神,甚至都带着嘲讽。大家都觉得,他就是个可怜虫,明明是亲子,地位还不如继子,连带着他们正房也被人看低了。

    而除了旁人的侧目外,他如今最大的难题,却是他在族学中的成绩。

    父亲对给族学夫子送礼不乐意,却开始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了。他第一回去书房的时候,不免在心中嘀咕,该不是他哥不在了,所以父亲只能盯着他充数了吧?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任何侥幸,因为他哥的读书生涯,基本已经结束了,以后大概就只能天天盯着他了。

    他至今都忘不了,父亲得知他考了个倒数第二时,看着他的眼神就好像他头上长角了一般,直让他抬不起头来。事实上,在王鹏的印象中,这样的成绩真是好多年没见了,当年也只有他自己刚启蒙的时候,才见过一两回,后来哪怕他一直没考上县试,可成绩其实是在中下游徘徊,绝非倒数的,而大郎身上更是绝不会出这种纰漏。

    看着二郎新鲜出炉的月考成绩,王鹏一时间都不知道要给他定个什么标准好,要按大郎的标准来,那绝对是打死他都没用。可难道他要跟二郎说,你下次的目标是脱离倒数第三,或者脱离倒数第五?他一时很是为难,又真心丢不起这人,于是虎着脸,随意揍了一顿后,就让他滚去面壁思过了。二郎走后,王鹏心下却暗想,还是看看他接下来的成绩,再定个合理又看得过去的标准吧。

    半年后,有了之后几回的成绩打底,王鹏终于给二郎,定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标准,在三十多人的班级里挤入前二十。这是参考了二郎四回中总算有一回进了前二十,才拟定的标准。达成过,至少证明这是可以达成的标准,而对二郎来说,这个标准真心不算低了,为此接下来的假期中,就花费了更多的心思来读书。

    然而王筱却冒了出来,跑来大肆奚落他,直言没进前三,就绝考不上秀才,而以二郎的前二十,指不定这辈子都考不上县试了。说来,王筱在刚进他们家的时候,还是挺消停的,可自从程姨娘数月前怀孕后,他就开始变得张扬了,如今都敢来奚落他了。

    二郎听了后,眼神不善地看着他,“筱大哥如此忧心,怎么不把这考不上县试的话,跟父亲说去?”

    王筱顿时哑然,好一会儿才道:“我是关心你。”就是再蠢,王筱也知道县试是王鹏心中的痛,谁都不能碰,要真惹恼了,停了他的零花钱都是轻的,他自然不敢触霉头。说白了,他就是来跟二郎秀优越感的,可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的。

    之后,有了明确的标准之后,二郎的生活真心有点倒霉。达到要求跟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基本是一半一半,他爹下手就没有手软的时候,边上偏还有个自以为是的王筱,就更是让人恼恨了。

    可即便如此,这样哪怕挨打挨骂的生活,他也可以说是喜欢的,感觉就像是正常的父子关系。是的,正常的父子关系,不是对大哥的那种过分看重,也不是以前对他的那种特别轻慢。想当初,他爹对他一直无视居多,打骂他时,与其说是关心他的课业,不如说他爹当时心情正不好,迁怒而已。

    当然,如今二郎能够心态平和,也是多亏了族学的风气,同窗中被教训的真不是个例,虽说还是丢人,可好在不是他一个人丢人,哪怕他挨的打比别人重了点,但也不至于太让人侧目。

    又是一次月考成绩发放,二郎显然又没考好,情绪低落地进门。结果在他进书房之前,王筱就过来了,幸灾乐祸道:“哎呀呀,果然不是读书的料,再怎么折腾也依然不是读书的料,这不,又要挨打了吧?”

    二郎一听就冒火,当场回了句,“这话,你敢当着爹的面说吗?有本事,你倒是离开我们家啊。”

    王筱听了也有几分怯意,“哼,牙尖嘴利,有胆子,你倒是到叔叔跟前说去,看看是你这个没出息的儿子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