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

    等着鞑子来送死?

    这话听着咋不像是大明太子说的?倒像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豪言啊!

    在场的几个净军可都知道“太祖托梦”之说,而且还多少听过“太祖附体”的谣言,太祖当然是不怕鞑子的。。。。。。朱大太子不会真的被太祖高皇帝附体了吧?再看看朱大太子发怒的样子,没错了!就是太祖附体啊!

    “都出去!”朱慈烺继续发怒,“出去等着!三妹,你伺候本宫穿衣!本宫要去杀鞑子了!”

    太祖不怕鞑子,而太监都是怕太祖的。被朱慈烺一顿怒喝,全都跟老鼠见了猫似的退了出去,只剩下一个吴三妹用迷离的眼神看着朱慈烺。

    太子爷真凶啊!傻白甜想着:这才是奴家的主子。。。。。。

    “发什么愣?”朱慈烺看着眼神有点古怪的吴三妹,“快去拿衣服!”

    “哦,”吴三妹也不顾自己还光着,直接就从床上下来了,不过没有马上去拿衣服,而是给朱慈烺跪下了,“千岁爷,妾身要跟在您身边,看着您杀鞑子!”

    朱慈烺笑了起来:“三妹,你不怕吗?”

    “奴不怕!”吴三妹坚定地说,“千岁爷一定能打败鞑子的!”

    “好!”朱慈烺大笑道,“你就跟着本宫,咱们一起杀鞑子去!”

    。。。。。。

    “皇爷,快醒醒,快醒醒。。。。。。”

    崇祯皇帝耳边也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唤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恍惚之间就看见一个白发老翁站在自己的床边,正是曹化淳。

    “啊。。。。。。”崇祯皇帝叫唤了一声,下意识地就说:“几时了?该上朝了吧?”

    旁边一个侍寝的魏清慧魏选侍也醒了,听见崇祯说上朝,却是轻声一叹:“皇上真是太勤勉了,不过这几日您出巡在外,是不必上早朝的。。。。。。”

    崇祯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流亡在外,而且还被儿子架空了,想到这里就要伤心落泪,一旁的曹化淳却又急又快地说:“皇爷,不好了,鞑子打来了!”

    “谁打来了?”崇祯没听清楚。

    “鞑子!”曹化淳道,“满洲鞑子打来了!”

    “为什么呀?”崇祯感到不可思议,“太子不都答应割地、岁币、和亲了,他们怎么还来啊?他们还想要什么呀?”

    “皇爷,鞑子狼子野心,一定是想夺大明江山啊!”

    “怎么总有人要夺朕的江山?”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流贼才走,鞑子就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太子呢?他现在是抚军了,准备怎么应对?”

    曹化淳摇摇头:“还能怎么对付?鞑子万分凶残,远不是流寇可比。。。。。。便是抚军太子也难对付,想来只能泛海而走。等到了留都,再慢慢想办法吧。”

    崇祯皇帝哼哼了一声,恨恨道:“也只能如此了。。。。。。朕就知道中兴没有那么容易!”

    中兴不容易,他这个皇帝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

    要不然北京一恢复,他还能坐稳龙椅?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心情顿时畅快了起来。

    “清慧,伺候朕穿衣!”崇祯皇帝吩咐道,“曹伴伴,马上去召集人手。。。。。。去把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武清侯、新城侯、襄城伯他们都找来!”

    崇祯皇帝现在也觉得身边没什么人可用,所以就想趁着从海沙岛逃跑的机会拉一批人马,等到了留都南京,再拉上南京的勋贵和文官,就可以和儿子朱慈烺对抗了。

    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太子朱慈烺对于今日的局面,其实是早有准备的!

    。。。。。。

    朱慈烺已经穿上了一身金灿灿的长身铠甲,一手按着宝剑的剑柄,大模大样出了自己的“寝殿”,身旁还跟着个穿了身“银甲”的大美人儿,正是吴三妹。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院子外面,陈一刀也披挂整齐,带着百余个值夜的中师侍卫协官兵,排成两列,向朱慈烺行礼参拜。

    陈一刀上前一步,低声报告朱慈烺道:“殿下,大龙头号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登船!”

    “大龙头号?”朱慈烺笑了笑,“不需要,本宫才不怕鞑子呢。。。。。。让人去准备渡船,本宫要去大沽口迎战鞑子!

    另外,去召集人马!前锋协、侍卫协、左协、右协,还有新军炮兵营。。。。。。能召集的都召集起来,在太庙前面集合!”

第164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下(第七更,求月票)() 
所谓的太庙当然不是北京皇城午门外的那座太庙——那座太庙已经让李自成的人烧了!

    不过朱慈烺从北京出逃的时候,还是让人把太庙里面的祖宗牌位都打包带上了。到了海沙岛后,就在行宫外面找了个单独的小院子,设立了个临时太庙。还任命了原来的东宫殿药局局郎李继周出任了神宫监掌印太监,专门负责看守祖宗牌位。

    朱慈烺出了行宫,抵达临时太庙门外的时候,李继周也已经穿戴整齐,带着两个小太监在那儿跪迎了。

    看见李继周,朱慈烺大步上前走到他身边,附下身子,低声问:“吩咐你的事情准备好了吗?”

    李继周道:“好了,好了,都照太子爷的吩咐做了!”

    “好!”

    朱慈烺直起身子,迈开大步走进了临时太庙,吴三妹也跟着一起进去了。

    太庙里面灯火通明,祖宗牌位都整整齐齐摆在供桌上。朱慈烺进去以后也不跪,而是大模大样抱着胳膊站在那里。

    一边的吴三妹倒是老老实实跪了下去,然后才发现朱慈烺站着,于是小声提醒:“千岁爷,您不跪吗?”

    “跪?”朱慈烺哼哼了一声,“跪什么跪?从朱老四开始就没一个像话的!”

    啊?

    这什么话啊?

    吴三妹都傻了!朱老四应该是成祖文皇帝吧?那可是祖宗啊!有这么说祖宗的吗?

    朱慈烺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威严,用训斥人的口吻说着:“好好的塞王都被你圈起来当猪养了!用九边重镇替下九位塞王。。。。。。能替得了吗?若是辽王、宁王还在,鞑子能起来?还什么天子守国门,胡闹!分明九边国门在守天子!”

    这怎么回事?吴三妹愣愣地看着朱慈烺,一个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传言已经出现在脑海中了——太子爷被太祖高皇帝附体了!

    朱慈烺已经不说话了,只是抱着胳膊站在那里,目光直视着一堆牌位,怎么看都不对劲儿?

    吴三妹这个傻白甜也不拜列祖列宗了,干脆转过来给朱慈烺跪了,傻愣愣地看着自己的男人,心里面那是七上八下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庙外面变得越来越喧闹了,看来已经有许多得到命令的克难新军将士聚集到太庙之外了。

    跟个铁塔似的站立的朱慈烺突然迈步向前,走到供桌中央的太祖高皇帝牌位前,然后一伸手,从牌位后面摸出一叠布匹,然后转过身,对傻白甜吴三妹道:“三妹,站起来,拿着这个。”

    这个是什么?

    吴三妹连忙用手掌一撑地板,站了起来,因为跪得有点久了,三妹直觉腿脚酸疼,不过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一瘸一拐的走过去拿过了布匹。

    “千岁爷,这是什么?”吴三妹问。

    “这是本宫的战旗,”朱慈烺道,“是太祖高皇帝所赐!三妹,展开战旗!”

    “哦。”吴三妹连忙展开战旗,拿在手中,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面红旗,上面有七个黑字:太祖高皇帝再世!

    朱慈烺这时扭头看着窗外,天色似乎已经有点放亮了,太庙外面的喧嚣声也更大了。他又回过头,看着吴三妹道:“三妹,把战旗反个面,有字的一面朝外,然后高举过头。”

    吴三妹赶紧照着朱慈烺的吩咐,把一面写着“太祖高皇帝再世”字样的旗帜高举过头。

    “好!”朱慈烺道,“跟着本宫出去,走路的时候小心一点,别摔着。”

    “妾身知道了。”

    朱慈烺转过身,大步就向外走去,先出了屋子,再出了院子。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大都是穿着红色战袍的克难新军将士,也有一些被喧嚣声吸引来的朝官和勋贵。

    崇祯皇帝其实也来了,不过他没穿皇帝的衣服,而是换上了一身老百姓的布衣。身边还有周皇后、魏选侍、吴选侍和曹化淳,都已经乔装改扮,所以大家并没有注意到他。

    “千岁爷出来了!”

    “千岁爷出来了!”

    “参见千岁爷。。。。。。”

    已经有人看见朱慈烺了,纷纷大喊着向他行参拜礼。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已经被李继周和几个小太监挪了出来,就摆在太庙门外。朱慈烺让吴三妹上了桌子,然后高举着“太祖高皇帝再世”旗。朱慈烺自己则站在了椅子上,冲着下面参拜的将士大声道:“免礼,平声!”

    几个大嗓门的宣诏官立即把他的话语传了出去。原本下跪的人们纷纷起身,仰头看着朱慈烺和他身后的那面旗帜。

    这个时候天色还很暗,站得远一些的人根本看不清旗帜上的字,只有站在朱慈烺跟前的人才看清楚了,当下都是一愣。

    朱慈烺又开口了,大声道:“太祖高皇帝刚刚显灵,赐下战旗给本宫!就是这面‘太祖高皇帝再世’之旗!高举此战旗,本宫将战无不胜!

    诸君,随本宫杀鞑子去!”

    宣诏官们一字不漏,将朱慈烺的话大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让太庙外面的人们都听了个大概。

    都知道太祖高皇帝显灵,还给了朱慈烺一面战旗,上面还写了“太祖高皇帝再世”这七个字。。。。。。

    这事儿是真的吗?

    临时太庙外面聚集的人们都琢磨开来。。。。。。太子爷的确有点神奇啊!本来就是个养在深宫的小孩子,也没听说有多厉害。可从三月份到现在已经干成多少大事了?

    这本事,太祖托梦肯定不止啊!应该是太祖高皇帝附身了。。。。。。所以才会有“太祖高皇帝再世”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被朱慈烺给蒙蔽了。崇祯皇帝这回难得圣明了一回,已经识破了朱慈烺在装神弄鬼。不过还没等他站出来戳穿朱慈烺的面目,已经有人带头欢呼了。

    “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天下无敌!大明万胜!”

    然后更多的人跟着欢呼起来了。

    “大明万胜!大明万胜。。。。。杀鞑子了!”

    太庙外面,一片沸腾,人人欢呼。

    只有崇祯皇帝气得发抖,可是他也不可能揭穿朱慈烺了,因为无论他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听见了。

    太庙之外,就只剩下欢呼的声音了!

    看到眼前的一片沸腾,朱慈烺终于满意了,点点头,大声吩咐道:“牵马!本宫要亲率克难功臣去杀鞑子!

    再传令诸将,都到渡口码头听令!”

    “喏!”

    。。。。。。

    “禀报王爷,章京,浮桥已经修复,大军随时可以过河!”

    一名正黄旗汉军的牛录章京单膝跪在脸色铁青的耿仲明和满洲第一勇士多隆跟前,汇报着修复浮桥的情况——因为俞大仁带兵跑了,所以多隆没有叫人拆了浮桥,而是让修复浮桥。正黄旗汉军的兵丁忙活了两三个时辰,直到天色蒙蒙放亮的时候,才算是把桥修好了。

    桥虽然修好了,可是偷袭也不存在了。那群守桥的奸诈明军一定把大清天兵到来的消息报告给崇祯皇帝和朱慈烺了。

    再加上修桥耽误的时间,崇祯皇帝和朱慈烺一定早就上船出海了!

    大清天兵再厉害,那也是在陆地上!出了海,那可不是明朝水师海贼的对手。

    一想到崇祯、朱慈烺肯定已经逃走,自己不但扑空,而且还赔进去二百多正黄旗汉军,满洲第一勇士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铁青着脸孔下令道:“过河!扑击大沽口城。。。。。。城破之后,老幼不留,都给我杀了!”

    “渣!”

    围在多隆身边的满洲勇士和正黄旗汉军的章京们都大声应答着。屠城泄愤或屠城震慑,在满洲兵的征战中是再常见都不过了,他们这些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第165章 真的不知道鞑子的厉害(第八更求月票)() 
这个时候,大沽口城已经戒备森严,四面城门,都已经牢牢关闭。正对西面的门楼上,竖起了右师司命旗和右师师帅旗,同时发出了滚雷般的鼓声!而西南两面的城墙上头也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头,这些克难新军左师的士卒都用惊恐的目光,看着越来越靠近的满洲兵。指挥他们的军官,也一样紧张的摒住了呼吸。虽然敌人距离还很远,但是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已经扑面而来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了,在加入克难新军前就在别的明军队伍里面混过,即便是新兵蛋子,也是一路从北京保着皇爷、太子爷杀到大沽口的,多少都积累了战场经验。但是满洲鞑子突然现身大沽口城下,还是让他们不寒而栗。

    这可是鞑子啊!

    如果来的是流寇,就这点数目,大家早就请求出战去赚赏银了。

    可是面对鞑子,别说有两三千之数,就是只有两三百人,大家也不敢轻言出战啊!

    亲自上了大沽口西门城楼督战的吴国勇,只是手按着垛口,目不转睛地盯着西门外四五里处的大沽口海路码头,咬牙切齿半晌,就是下不了决心派兵去那里布防——大沽口城外有两处比较重要的码头,一处就是海路码头,一处则是往海沙岛去的渡口码头。

    两处码头一丢,大沽口就是个孤城,孤城不守啊!

    而且两处码头上有大量的木质建筑,拆掉以后就能用得到的木料打造攻城器械,到时候大沽口城就更没法守了。

    可是吴国勇左想右想,还是下不了出城交战的决心。就在他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的时候,身边的副将秦明涛突然拉了他一把:“快看!援兵来了!”

    “援兵?”吴国勇一愣,“从哪儿来的?”

    “码头那边!”秦明涛说,“海路码头。。。。。。应该是从海沙岛上来的!”

    吴国勇抬头望去,果然看见数十艘沙船、漕船,组成的船队,在大龙头号和二龙头号两艘蜈蚣船的带领下,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