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灰溜溜的逃走自然没有人会向他山呼的!

    那么正阳门那边,该是流寇的大军在欢呼吧?

    流寇还是打进来了!

    崇祯正伤心难过的时候,耳畔忽又传来了争吵的声音,还是个女人在和人争吵,这女人的声音听着耳熟,好像是皇后?

    他扭过头,就看着做民妇打扮的周皇后,正在训斥一个胖员外。

    “春哥儿说了,没有马车可以给你!你的金子银子要么就扔了,要么你就留在北京城里面陪它们!”

    周皇后的语气中带着怨恨,听她的言语,似乎和钱财有关系。崇祯叹了口气,忽然想到了一句唐诗:贫贱夫妻百事哀本以为自家是天下第一的有钱人,和贫贱什么的没关系。可现在想想,天下第一家也有第一家的开销,钱财总是不够,那不就是贫吗?

    “怎么会没有车马?此间那么多的车马,借一点与我家就够了”胖员外还在和周后争执。

    周后哼笑一声:“你自去和春哥儿说,看他会不会一剑斩了你!他前日可在午门外头一口气杀了四十几人,还亲手割了项詹事的脖子”

    “这,这,这不至于,他怎么都是我外孙啊!”

    这胖员外原来是周后的亲爹周奎,他可是皇亲之中的首富,家财百万,光是在北京城里面,就藏了不下三十万余两的白银。

    不过日前崇祯皇帝求他捐输军饷的时候,他硬是一毛不拔。周皇后没有办法,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变卖了些后,凑了五千两白银,让周奎以自己的名义捐给朝廷,算是带个头。可这位国丈居然从这五千两中又抠下两千两,只拿出三千两捐了上去。然后又带头装穷,把自己房子上的砖瓦弄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屋内值钱的东西一律私藏起来,然后在自家房子门口贴着房屋贱卖,还故意穿上最破旧的衣服去上朝,连轿子都不坐,改了步行。

    他这么一带头,其他的皇亲官员勋贵当然有样学样,崇祯皇帝忙活了半天,也只弄到了二十来万,还没朱慈烺从王之心一个人那里敲得多呢!

    大概是因为家里的钱太多,又舍不得捐一点给朱慈烺,所以在十七日朱慈烺“卖出城令旨”的时候,他也还是一毛不拔,错过了机会。

    而在得到女儿准备逃亡的通知后,又舍不得花大价钱购买车马。结果到今天跑路的时候,居然没有足够的车辆装银子。不得已只好来求女儿、女婿帮忙。

    就在周后父女二人争执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到了,和吴三妹手拉着手,笑呵呵的上来给崇祯皇帝请安。崇祯是不睬他的,朱慈烺也不生气,继续乐呵呵的来给老妈请安。见着胖乎乎的周员外,想起是自己的外公,也笑着说:“外祖,你来了?几位表哥呢?怎没见着他们?”

    周奎年纪不小,但是保养得极好,须发都乌黑发亮,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和他的女婿崇祯都差不多大了。

    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外孙变得有点狠,但还是鼓起勇气提出了要求——想借上百十辆马车装银子

    朱慈烺手里是有不少马车骡车,可这些车辆还不大都用来装银子了?

    借给周奎,不就等于让朱慈烺把自己的银子扔了,拿车装周家的银子?

    “好啊!”朱慈烺笑着点头,“外祖,你家有多少钱?装箱了没有?要不先让挑伕运到朝阳门吧。”

    听到这话,刚才还在生周奎气的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忽然都有了一种同情周奎的感觉。

    这个吝啬鬼要上当了!说不定得叫朱慈烺这个混球骗得倾家荡产!

    周奎就是吝啬一点,并没多少阴险狡诈,要真的狡诈,也不会死到临头还不舍得钱。他的钱也没存在外国银行里面,都在家里面的地窖里藏着。李自成一来,还不都是人家的?不如拿出来让女婿募兵救命呢!

    这样一个老实吝啬鬼,怎么能禁得住朱慈烺的忽悠?当时就乐呵呵让管家跟着朱慈烺派出的朱纯杰带着兵士和一百几十个挑伕去他家挑银子了。

    三十余万两银子差不多就是两万斤,加上箱子的重量,总有两万几千斤。如果用挑伕来挑,有一百多个就够了。可是挑伕走不远,也走不快。谁能挑上一百多斤银子走到大沽口?能给挑到通州就不错了。

    虽说通州那边是运河码头,兴许有漕船可用。但是有没有也没一定啊,就算有,漕船速度慢,容易被敌人追上。

    另外,挑伕走得也慢啊,不能和车马骆驼相比。所以周奎找不到足够的马车,靠雇佣挑伕是没有办法把那么多银子都带走的。

    不过靠挑伕把银子从嘉定伯府挑到朝阳门是没有问题的。周家的府邸距离朝阳门也没多远,一会儿就能到达。

    就在周家的银子和家眷被陆陆续续运来的时候,吴襄和汤若望也乔装改扮,沿着城墙从正阳门走到朝阳门了。

    他们俩一道,意味着大撤退就要开始了!

    “老泰山,怎么样?”朱慈烺见着吴襄,立即就问起正阳门上的情况了。

    “流贼被唬住了,”吴襄有点得意地笑道,“正从天坛往永定门转移呢!估摸着天亮后才会开始攻城咱们这边士气也还高涨,毕竟是天子亲征,还放了赏。”

    “那就好!”朱慈烺抚着巴掌,“老泰山,汤监正,你们和我父皇、母后,还有张皇后一起走吧你们先走!”

    “千岁爷,您不一起走?”汤若望忙问。

    “本宫还有点事儿,”朱慈烺道,“办完后就追你们我的马快,你追上的。”

    说完,朱慈烺又扭头对吴三妹说:“三妹,你也和老泰山一起走吧。”

    “奴和千岁爷一起!”吴三妹摇摇头,又向朱慈烺身边靠了靠,“奴要护着千岁爷!”

    还挺忠心的!

    朱慈烺看了看吴襄,吴襄对女儿说:“三妹,你可要好好跟着千岁爷!”

    “嗯,女儿一定护着千岁爷!”

    吴襄笑着对朱慈烺道:“千岁爷,老夫的这个闺女自幼习武,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跟着您绝对不会误事儿的。”

    “好,就让三妹跟着。”

    “老夫先走一步了!”吴襄也不拖泥带水,马上就去带上一局东宫卫士,护着崇祯、周后、张皇后等人乘坐的马车往朝阳门而去。

    周奎见女儿、女婿走了,也想赶紧上路,就问朱慈烺道:“春哥儿,你给我的马车呢?”

    朱慈烺笑了笑,直接就给朱纯杰下令道:“让挑夫把银子挑到朝阳门外,堆在过护城河的石桥边上!”

    什么意思?

    周奎一下愣住了,“春哥儿,你这是”

    朱慈烺笑了笑,冲着周奎一拱手:“外祖,外孙代表大明想您老说声谢了!”

第68章 套住李自成(求收藏,求推荐)() 
“拿着,拿着后会有期!”

    “千岁爷,老臣”

    又是一个换上了老百姓衣服的官员留着眼泪,要给朱慈烺下跪的模样。在朝阳门外的石桥旁。朱慈烺、吴三妹、王七、毕酒城还有另外几十个侍卫,都站在一排打开的,装着银两的木箱子前,给经过朝阳门石桥出逃的官员、兵士、百姓、勋贵子弟,还有别的什么人发钱。

    人人都有份!

    发去的银子,不用说,都是从周奎家里面搬出来的!

    三十多万两银子,发完为止!

    这烧钱的魄力,都赶得上后世的某些互联网巨头补贴大战了。

    而朱慈烺这样烧钱的目的,和后世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差不多,人家是花钱买市场,朱慈烺则是花钱买人心。

    离开北京城的朱慈烺,在今后的一个多月间,最缺的就是人心!而只要撑到李自成兵败一片石后,人心就会慢慢回到大明一边。

    道理很简单,因为在李自成被撵出北京前,大明是“亡国”,而不是“亡天下”。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亡国,不过是王朝更替而已。

    对天下的士大夫和百姓而言,李顺替代朱明不过是皇帝轮流做,并没有什么不同。

    甚至可以这么说,进入北京之后,李自成就是华夏正统,而崇祯、朱慈烺父子,不过是前朝余孽。

    如果李自成能过了满洲人那道坎儿,也不用灭了清国,能在一片石打个平手,最后签一个和平条约什么的,哪怕给点岁币,大顺的天下也就稳了!

    崇祯、朱慈烺父子恐怕只有避走海外,挣扎求生一条活路了。

    想要借助江南半壁再反扑回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可是李自成一旦败给满洲,失去了北京城这个天下首善之都。那么崇祯、朱慈烺父子的死局马上就解开了。

    因为接下去就不是亡国,而是亡天下了!

    而大明则将代表的是汉人的天下!

    大清,至少在明末直到新中国,都意味着外族统治。反清复明的斗争,可是贯穿了整个清王朝的。

    如果李自成在一片石胜利了,会有反顺复明?根本不可能啊!

    所以一片石之战对李自成的大顺是灾难,可是对朱慈烺的大明,却是一次难得的资产重组的机会。

    在历史上,李自成在一片石战败后轻易放弃北京的行为,就使得他失去了抗清共主的地位。

    也就是说,失天下的锅,是李自成的!

    天下,不是大明丢给大清的,而是李自成丢给大清的。大明都亡国了,怎么还能让大明替大顺背锅?

    这个责任在当年是非常明确的,当时全天下都知道他有百万大军!百万大军在一片石能损失多少?最多也就是几万。

    在一片石后,即便在京师一带,李自成至少还拥有三四万人的老营和至少十数万人的新附军队。坚守北京的力量还是有的!而且北京的城池相当坚固,也完全有坚守的可能。

    至少在天下人看来,李自成完全有力量,也应该守住北京城!

    而在兵力尚算充足的情况下弃守北京,实际上就是在执行不抵抗路线一个“不抵抗”的大顺皇帝,还这么凝聚人心去抗清?

    当然了,李自成放弃北京,保存实力的做法,在他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他在北京根基很浅,之前又拷掠军饷,失了北京人心。内无人心,外有强敌,他又怎么敢坚守城池?

    不如带着从北京掠来的金银退走,回陕西重整旗鼓可这一走,大势已去!

    总之,北京城对李自成而言就是个世纪大套!套进去前,李自成那是亿万斯民敬仰的天下新主,就等着他灭朱明,开大顺,再建太平天下了。

    等到李自成斩仓出局以后,他就是亡天下的罪人,是反贼加不抵抗的伪皇帝了!

    不过在崇祯十七三月二十一日的清晨,当大顺皇帝李自成在数万老营兵丁的欢呼声中,登上永定门城楼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马上要接盘的北京城,是一个让他亏光老本的超级“地雷”,更不会想到,北京城的主人崇祯、朱慈烺,已经在冒牌崇祯的掩护下,金蝉脱壳跑路了。

    这个时候,他还在担心有可能打不下北京内城呢!

    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上架着的大炮可是吼了一宿,守城的兵丁还不断山呼万岁,气势可挺足的!

    不过天亮以后,大炮也不响了,万岁也不喊了,好像有点蔫了,难不成是一晚上闹腾下来累着了?

    一个年纪大约四十开外,长相和李自成有点相似,都是高颧骨,宽额头,大胡子的汉子这时快步到了李自成身边,低声道:“陛下,额派去城东巡哨的儿郎们报告,说发现朱贼有突围而走的迹象!”

    来人是李过,李自成的大侄子,浑号一只虎,官拜后营制将军。在北京城周边巡哨的骑兵,都是他的后营派出去的。

    “朱贼突围?”李自成一转头,看见杜之秩还举着望远镜在往正阳门箭楼的方向上看呢?

    “老杜,朱贼皇帝可还在?”

    “在啊,应该在”杜之秩说,“看不大清楚,不过身材像,衣服也对,身边还有个老太监是高宇顺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朱贼皇帝最信任的大太监。哦,臣还看见骆养性了,他是锦衣卫都指挥使。”

    李过道:“陛下,朱贼皇帝可能没走,但是昨晚一定有不少人从北京城走脱了!”

    “哦?怎么回事?”

    “臣派在朝阳门、东直门外的游骑遇到大股的朱贼骑兵。其中还有一队游骑报告遇上了大队的铁骑兵!”

    “甚?”李自成一愣,“大队铁骑?有多少?从什么方向而来?”

    “一千骑以上!”李过表情严肃,“从什么地方来不好说不过向着通州而去了!”

    “老杜,”李自成问,“北京城里面有铁骑兵?”

    “没有啊。”杜之秩摇摇头,“如今大明也就只有关宁军有点铁骑了”

    他压根没把大汉将军当成军人

    “关宁铁骑?”李自成一只独眼眯了起来,“吴三桂来了?那满鞑子黄虎(刘宗敏)那边可有消息?”

    “没有。”权将军田见秀马上报告,“今天早上还收到中权亲军的军报,哨骑都放到了三河、平谷一带,并没有发现关宁军。另有消息说,关宁军十六日才过山海关,十九日前锋才抵玉田。至于满鞑子出兵的消息,并没有听说。”

    “军师,你怎么看?”李自成又问能掐会算的宋献策。

    宋献策正捏着手指在装呢,听李自成发问,就立马回答道:“陛下,许是朱家太子出了城前日不是说朱家太子要娶满鞑子辅政王多尔衮的闺女吗?他在北京城中可没办法完婚啊。”

    “有道理!”李自成也不知道满洲那么的底细,还以为多尔衮的女儿是个大姑娘呢。实际上人家才六岁,根本不可能和朱慈烺完婚。

    “陛下,不能让朱家太子跑出去!臣请带兵追杀!”降将唐通也在城楼上,急吼吼的就请战了。他倒不是和朱慈烺有什么过节,主要是觉得北京城内的油水他捞不着,不如出城去碰碰运气。

    “好!”李自成点点头,笑道,“一只虎,你也去带上3000老兄弟,务必活捉朱家太子!”

    “臣遵旨!”

    “臣必不辱命!”

第69章 有追兵(求收藏,求推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