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废个屁!”崇祯跺了跺脚,“廷臣个个都该死!京营人人都是反贼!都反了”

    还好周后大松了口气儿。既然大家都反了,那就是朱慈烺篡位成功。那就没事儿了,大家都有活命了。

    袁贵妃也松了口儿,然后怯生生地问:“难道,难道陛下的皇位传给太子了?”

    她和周皇后一样是怕死的

    “还没呢!”崇祯咬着牙,恨恨地说,“普天下还有的是忠臣义士,怎会看着此等逆子行篡夺之事?”

    周后小声嘀咕:“要真有那么多忠臣义士,怎么不了解救京师之围?”

    “你”

    崇祯皇帝那个生气啊!不仅是生老婆的气,更生天下忠臣义士的气儿,本明君都快给逆贼打死了,你们怎么就不来勤王呢?

    正生气呢,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跑进来,和王承恩说了什么,然后王承恩就嚷嚷开了:“皇爷,太子爷到坤宁宫来了”

    “什么?”崇祯皇帝连生气都忘记了,只顾着害怕了,“可带了兵士?”

    “带了,带了,带来了东宫侍卫!”

    朱慈烺当然不会孤身前来了,要不然王承恩指挥太监就能把他拿下了。所以他带着侍卫,而且连盔甲都没卸,还带着宝剑。如果坤宁宫里有埋伏,那就是一场血战啊!

    “朕,朕”崇祯皇帝一咬牙,“不能叫这逆子知道朕醒来了!”

    说完就直往皇后的寝殿而去,然后就直挺挺躺在床上装死。

    朱慈烺其实在坤宁宫大门外就听见崇祯皇帝的怒吼声了,进去之后,没瞧见崇祯,只看见换好了老百姓衣服的周后、袁妃和几个弟妹。

    朱慈烺先向周后、袁妃行了一礼,然后就问:“父皇呢?”

    “父皇被你气着了,现在还昏迷不醒呢!”说话的是个二八年级的少女,穿着粗布衣裳,但是仍然遮掩不住她的美丽和高贵,此时正用一双美目怒视着朱慈烺。

    这是坤兴公主朱媺娖。朱慈烺记了起来,然后又瞧了瞧美少女的手臂,问了一句:“皇妹,你手臂没事儿吧?”

    “我的手臂?”朱媺娖莫名其妙,甩了甩膀子,“能有什么事儿?”

    会让你爹砍了!朱慈烺心道:没有我这个哥哥,你这会儿都是九难师太了,多可怜啊!

    “你没事儿就好!”朱慈烺笑了笑,然后自说自话找了张椅子就坐,“你们也坐吧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了。”

    这话是该你说的吗?周皇后秀眉大皱,不过也没和儿子计较,挥挥手就让所有人都自己找地方坐下了。

    “母后,父皇没事儿吧?”朱慈烺问。

    “没事儿。”周皇后叹了口气,“怎会这样?”

    朱慈烺苦笑:“不这样几乎走不了了,父皇要御驾亲征去和李自成交战,这样能行吗?儿臣不兵谏咱家就得灭门了!”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懿安皇后、宁氏和外公那里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张娘娘和宁氏在一起,都换上了百姓的衣服。”周后说,“只是你那外公钱太多了,车不够用,想和你借一些。”

    “没有!”朱慈烺的回答就俩字儿。他顿了顿,没好气地说:“二十一日子时就得走了!他想跟就跟,舍不得钱就留下!”

    “二十一日子时就走?”

    “那么急?”

    周后和袁贵妃都是一惊。

    “自然。”朱慈烺道,“既然要走,就越快越好不得耽搁。今天是十九日了,到二十一日子时还有一天多一点,愿意走的也该收拾好了。”

    逃命越快越好!这也是朱慈烺后世混金融圈的心得!割肉斩仓的时候切记犹豫等待!现在北京城就是个世纪大套,必须果断斩仓出局,要不然死路一条。

    周后问:“往哪里去?”

    朱慈烺道:“分两路走,一路往通州,一路往顺义。往通州这路南下天津卫,走顺义这路往永平而去和吴三桂汇合。”

    “怎么分?”周后问。

    朱慈烺说:“本宫、父皇、母后、张娘娘和宁氏,还有两位皇妹一路。袁妃娘娘,三弟,四弟,五弟一路。”

    周后看了一眼定王朱慈炯,他比朱慈烺小三岁,今年才十三,生得面如冠玉,而且还有一种超越年龄的稳重。在听说自己要和父皇、母后分开时,也没显出多少慌张神色。

    “慈烺,你三弟要和咱们分开?”周后显得不舍。

    朱慈烺笑道:“以防万一而已三弟是嫡子,如果本宫和父皇有什么不测,他也可以负担大明天下的。所以不能和咱们一路,得分开跑。不过母后可以放心,三弟、四弟、五弟这一路将由净军和京营精锐保护,而且是迎着吴三桂的大兵而去的。”

    他又扭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麻烦你和定王一路吧本宫再安排祖泽溥率领一队骑兵同行。万一有什么不测,你就和祖泽溥一起护送本宫的三位弟弟还有袁贵妃先走!”

    “老奴知道了,”王承恩拍着胸脯道,“老奴豁出命去,也要保全三位皇子和贵妃娘娘!”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好!都靠你了!”

第64章 崇祯在哪儿?(推荐票在哪儿?)() 
逃跑的准备几天前就开始了,到二十日傍晚,已经准备了四五天了。

    宫中这边,在周后的安排下,懿安皇后、周后自己、袁贵妃、定王、永王、五皇子和朱慈烺的未婚妃宁氏小美人,还有两个公主,还有崇祯皇帝的几名嫔妃,都已经收拾好了细软,换上了百姓的衣服。伺候他们的心腹宫女和太监,也都换好了衣服。

    出逃用的马车也准备好了,都是黄大宝和两个御用商人酱油黄、老米苏这几日花了高价从民间收购来的,结实耐用,又不似皇家的车辆那样扎眼。这些车辆和车伕,现在全都集中在北安门外的兵仗局外厂里面,由克难营的右营负责看管。

    在内校场里面,现在也集中了数以百计的马车、骡车和骆驼。车上和骆驼背上,都装了驮了大大小小的箱子,看着沉甸甸的,里面多半都是黄白之物。

    另外,在朝阳门、东直门的瓮城及其周边,也各自聚集了大批的车马、骆驼和全副武装的兵将。

    在朝阳门瓮城集结的是克难营的主力、京营的精锐,还有部分东宫侍卫。京城中出了钱的勋贵皇亲的骨干子弟们,也大都到了朝阳门,各自准备了马匹、家丁,带着不多的细软和干粮。而且都遵照朱慈烺的吩咐,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有甲胄可穿的,则在盔甲外面罩了粗布的衣衫。

    东直门一带的情形就有点混乱了,车马人员太多,组织得又太差,乱哄哄的一大堆,不仅东直门瓮城里塞不下,连东直门大街上都挤满了。准备从东直门跑路的贵人们也都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女眷们还特意在脸上抹了泥灰,一个个都黑不溜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瞒过流寇的法眼?

    哭闹和争吵的声音,不时在东直门大街上响起。原来是一些贵人急于跑路,等得不耐,就和在东直门大街和东直门瓮城维持秩序的净军们吵了起来。

    指挥这支净军的是朱慈烺原来的伴读太监,现在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邱致中。看见一片纷乱嘈杂的场面,他也是急得满头大汗。城外可有流贼的骑兵!

    就这群乱糟糟的家伙和自己刚刚接手的两千多不到三千净军,怎么可能跑得了?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时候,喧嚣嘈杂的声音,忽然从东直门大街上传来了。

    邱致中的一个干儿子,也是个太监,飞也似的跑到正在瓮城内着急的邱大珰跟前,正要下拜,就被邱大珰喝了一声:“拜什么?有话快说!”

    “干爹,皇爷和千岁爷来了!”

    “什么?”邱致中一愣,“你没看错?”

    “这哪能看错?干爹,快去迎驾吧!”

    邱致中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蟒袍,然后带着几个净军里面的大珰,一块儿去了瓮城靠内的城门口。刚走到那儿,就看见皇帝的仪仗、东宫的仪仗、皇后的仪仗一块儿沿着东直门大街就过来了。

    走在这些仪仗前面的,是一队金盔金甲的大汉将军,都骑着高头大马,扛着长柄的大刀,好不威风。

    真是皇上?邱致中哪里敢怠慢,连忙上前,走没几步,就被一个金甲将军给叫住了。

    “邱公公,千岁爷就在后头,让您自去拜见。”

    邱致中瞧了那人一眼,是个极其长大的汉子,一脸修剪得非常整齐的络腮胡子,眼睛特别大,瞪起来和铜铃似的。

    “这不是林大眼吗?可是得了官职了?”

    邱致中认得此人,他名叫林一虎,是天津卫人士,因为长得个大被选了大汉将军,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大汉将军,并没有官身。可今天瞧着他好像是个管事儿的官儿了。

    “哈哈,邱公公好眼力,”林大眼笑着,“俺得了千岁爷的赏识,做了个卫士营的把总。”

    东宫侍卫本来没多少人,也没有编成营头,而且不少老侍卫都编入了克难营充了军官。所以朱慈烺在收编大汉将军前,并没有什么侍卫营,不过是从克难营中抽调了一个局的兵丁,再加上一些原本的侍卫,都挂上侍卫的名义,由王七指挥。

    而在昨天上午,王七带着人收编了大汉将军后,侍卫的人数增加到了一千多人,可以组成一个营了。所以就有了东宫侍卫营的名号,由王七担任千总,也就是一营之长。下面的把总、百总、旗总,都是临时委派的。这个林大眼因为性格豪爽,武艺也不差,在大汉将军中素有威信,所以就给了个把总。

    邱致中客气地向林大眼道了声喜,然后就飞步向前走去,走了几十步,才瞧见一身太子常服的朱慈烺正和王承恩还有祖泽溥两人并辔而行,似乎还一边走一边在交代着什么。

    看到邱致中满头大汗的跑来了,朱慈烺连忙冲他招手,让他上前搭话。

    “祖总兵,这位就是御马监提督邱致中了,原是本宫的伴读。”朱慈烺笑着给祖泽溥和邱致中介绍道,“这是祖泽溥,刚刚被本宫委任为蓟州总兵官。由东直门而出的这一路,就以祖总兵为主将。邱伴伴,你改任蓟辽镇守太监。”

    他俯身下去,凑近了邱致中,低声道:“邱伴伴,你给本宫记着,无论如何,都要抵达永平的蓟辽总督王永吉军中。”

    说着,朱慈烺就取出几本抚军太子令旨交给了邱致中。这份令旨是有内阁票拟和太子批红的,相当于一份合法的圣旨。然后他又低声吩咐道:“路上再看,看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邱致中双手接过令旨,又瞧了眼朱慈烺身后的车辇,问:“千岁爷,皇爷他”

    朱慈烺道:“一切照旧,只是需要掩人耳目。”

    邱致中点点头,道:“老奴明白了。”

    朱慈烺又道:“陪着本宫上城楼,再给本宫准备一处更衣的地方。”

    朱慈烺是穿着太子常服抵达的,目的是制造自己和崇祯皇帝在东直门的假象。所以他不能从东直门大街原样离开,得走城墙去朝阳门。而且还要和身边的护卫们一起更衣,换上京营兵士的鸳鸯战袄,悄悄的离开。

    上了城楼,朱慈烺又把王承恩和邱致中叫到身边,一边让他们伺候自己更衣,一边低声嘱咐道:“这一路人马众多,杂而不整,估计很难全部走脱。不过三位皇子还有贵妃娘娘,一定要万无一失!你们可明白了?”

    “老奴知道该怎么办。”邱致中点了点头,“只是走脱后该去何处?”

    “去永平的王永吉军中。”朱慈烺道,“本宫也关照过祖泽溥了他会带着祖家的家丁护你们东走。

    若有什么万一,你就和祖泽溥各合力保护一位皇子突围去永平!”

    吩咐完毕,衣服也差不多换好了。朱慈烺也不再停留,马上就带着自己的侍卫往朝阳门而去。

    朝阳门那边的戒备可森严了不少,城上城下都是持着兵器的克难营和京营战兵。吴三辅和朱纯杰就守在城墙上等着,看见朱慈烺走来,连忙上前去迎接。

    “人都到齐了?准备得怎么样了?”朱慈烺见着他们就问。

    “宫里人都到齐了,就是老皇亲还没来”朱纯杰回答道,“已经到达的人全都换上了百姓的衣服,没有人知道。”

    吴三辅则道:“克难营大部、东宫侍卫营大部,还有京营精锐改编的虎卫营,大汉将军等壮士改编的龙骑营等都已经到了总共有6000多人,都还精锐,又放了遍赏,士气也还行。

    还有各家勋贵的子弟和精干家丁一千多人,也都是能战的。

    另外,黄公公和两位御用商人还召集了两千精壮汉子也能打,他们还管着六百多辆马车、骡车和两百多匹骆驼。”

    “好!”朱慈烺点点头,“本宫去去就来你们再派人去催一催老皇亲,告诉他子时不到,就不等他了。”

第65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入夜,天色黯淡下来的时候,承天门外直到大明门这段,却是灯火通明,由如白昼。宽阔的道路两边,各家衙门内外,也挤满了准备逃往的官员及家属。

    北京城内大小官员多如牛毛,之前因为各种原因跑了一些,不过没有跑路的还是绝大多数。截止十九日夜,光是内城中还没有出逃的官员,人数就有好几千。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家仆,五六万人都不止。

    但是现在已经聚集到东直门、朝阳门和承天门外的官员及其从人,顶天不过一万余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京师官员,还是选择留下等待新主。

    不过朱慈烺最看重的一批勋贵,还有四个大学士,六部九卿都察院的主官都选择了跟随撤离。

    另外,钦天监的汤若望也带着一批属员和信徒,一早就跟着朱慈烺派去的克难军把总潘书晨到了午门。

    除了午门外面灯火通明,午门以南的正阳门瓮城上同样是灯火通明,而且还旗帜飞扬,一派大兵云集的模样,朱慈烺的老泰山吴襄现在还守在那里,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也都集中到了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门的瓮城城墙上。

    与此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