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饶了?

    项煜大松了口气。

    而朱慈烺这时却开始慢慢踱步,绕到了项煜的身后,突然伸出左手一把揪住项煜的发髻,右手已经抽出了佩剑,然后用剑刃在项煜的脖颈上用力一划。温热的鲜血一下飙射出来,染红了剑刃,还溅在了朱慈烺的手背和盔甲的甲叶上面。

    突如其来的变化,完全出乎项煜的预料,他的眼珠子拼命瞪着,似乎不相信自己已经死了,喉咙里面还发出咯咯声音。

    第二次杀人的朱慈烺倒是镇定了许多,他一手扶着项煜的身子,脸上则浮出抱歉的笑意,用温和的声音说:“项先生,本宫给您送终了一路走好!”

    这个太子太凶残了!午门外的臣子们都吓傻了。

    他爹已经够凶的了,那么多年来可杀了不少大臣,可那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这位太子喜欢亲自动手啊!而且这份麻利劲儿不是第一次杀人了吧?

    他才十六岁啊,就这样杀人了?长大了还了得?

    对了,这位太子好像还很狡诈啊!又狡诈,又凶残,还特别会收买军心和敛财他真的不是好人啊!

    项煜已经倒下去了,朱慈烺用他的官服擦了擦宝剑和手掌,然后收剑入鞘,就回头看着另外几十个脸色发白的刽子手,笑着说:“该你们了!动手吧第一次杀人总是不好受的,杀多了就习惯了!”

    “陛下,您请爬”

    “爬怎么是爬进北京城的?”

    朱慈烺第二次杀人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到了永定门外了。永定门和附近的城墙,都被陈永福指挥的部队占领了。

    在钓鱼台听好消息的李自成,一听说永定门拿下了,也没多问,就带着自己的御营兴冲冲而来了。

    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要骑着高头大马入北京!

    这事儿他可想了很多年了!

    可是谁知道陈永福还没把永定门的城门弄开,只是找了把梯子,还用黄色的布包了下,就请大顺皇帝爬进北京城

    陈永福苦笑着说:“陛下,臣也没办法朱贼的兵把城门堵了,不仅堵了永定门,连右安门、广宁门、西便门都堵了。所以先进城的兵将正在清理。最快今儿晚上大概就能把门弄开了,要不您再等等?”

第58章 快点御驾亲征吧(求推荐)() 
“额现在是皇上了,咋能爬墙进城呢?”李自成看了一眼包着黄布的云梯,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

    骑着高头大马进京城那可是老李多年梦想,从当反贼那天起,就存着这个念想了。所谓不想当皇上的反贼,不是一个好反贼啊!李自成绝对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反贼,所以已经当上了皇帝。

    而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样子!怎么能爬进北京城呢?那不还是在做贼么?做贼才爬墙进房,做皇帝的都是走大门的。

    “陛下,可大军师算过了,北京是天子之城,该得天子亲征,御营该设在天坛。如此大顺江山才会安稳”

    说话的权将军田见秀。请李自成来爬墙就是他的点子!倒不是欠思量,而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因为李自成是典型的屌丝逆袭,和一帮老兄弟过去都是肩碰肩的,现在他当了皇上,别人最大就是个侯,人家凭什么心服口服?而且李自成也不是特别能打,经常被人打得不剩下几号人,全靠兄弟们死保才有今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李自成就得借助封建迷信的那一套了。

    所谓封建,就是给自己找个封建祖宗,李自成也不知怎么想的,挺好的李世民不攀附,非去找了个党项人李继迁。

    而在迷信方面,则找了个算命先生宋献策当开国大军师,还算出了个“十八子,主神器”,以此证明李自成是有天命的——也就是李自成周围都是苦出身,没多少文化,要不然这“十八子”就不是老李了。

    老李祖宗是李继迁啊,李继迁不是真的姓李,而是姓拓跋,那个“李”是早年间唐朝皇帝给他们家老祖赐的姓。到了宋朝又赐了“赵”,而夏景宗元昊又改姓嵬名,所以嵬名才是西夏国姓。李自成也认西夏当祖宗,那就是嵬名自成了

    除了算出个“十八子,主神器”,宋献策还给李自成算好了进北京的路线图。在城外住钓鱼台,先打外城,再取内城,入外城后住天坛都是宋神棍算好的,得依次行事,才能大功告成。

    另外,宋神棍还特别叮嘱,北京城内之战得李自成亲自指挥。这倒不是卦上说的,而是李自成的军队有点良莠不齐,老营是流寇的底子,虽然经过了整顿,但是入了北京城这个“金窝银窝”也难免会失控。而新附的明朝降兵比流寇还凶!

    如果没有李自成亲自压阵,这伙人没准就把北京城抢空了!

    别的地方抢一点就罢了,这北京城可是天子居所!大顺朝也有极大的可能定鼎北京,可不能把北京变成座空城。

    而且李自成还盘算着在京师周围和满洲人打一场,所以北京的民心还是要得到的

    “锁天鹞,要不你先爬进去。”李自成一指那架黄布包着的云梯,“进去后就取下天坛和山川坛,再把外城各门都取了其他地方,等额进城后再做布置。记着了,一定要秋毫无犯!”

    指派了田见秀先入城后,李自成又在御营的保护下回了钓鱼台,他得去和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这些谋主们好好合计一下怎么依托北京坚城和关宁军、满洲援兵好好打一场!

    不过李自成并没有想到,他的这次拖延,给了北京内城中的明朝封建势力一个关键的喘息之机。

    因为等先进城的田见秀、陈永福等人清理好永定门已经是十九日夜间了。李自成当然不肯大半夜溜进北京城——那也有点像贼啊!所以他一直拖到二十日上午才入城,然后入驻天坛,先是祭拜天地,然后再召集诸将,布置攻城。等忙活好了,也到了二十日傍晚。

    所以北京内城之战是二十一日上午才正式打响的!

    “你,你,你说什么?”

    “皇爷,流贼已经打进外城了!千岁爷还捉了张缙彦、项煜、梁兆阳、周钟、魏学廉、钱位坤等几十个在外城迎降的官员和百姓,都拉到午门外杀头了”

    听完小太监的报告,刚刚从御座上蹦起来的崇祯皇帝,腿肚子一软,又一屁股瘫坐在龙椅上了。

    外城被打破了内城还能守住吗?

    而且,皇太子居然在午门外一口气杀了几十号人!

    杀人其实没什么,朱慈烺现在是抚军总督直隶军务,本就有权杀人。可是这次被杀掉的人之中有不少是廷臣,有几个官职还不低,杀人的地点还是在和百官上朝的皇极门广场一门之隔的午门外!

    最要紧的是,一次杀那么多人居然也不向崇祯皇帝请示这儿子到底想干什么?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是一阵哆嗦。

    “陛下,陛下事急矣,唯有御驾亲征方可保全京师啊!”

    在为数不多的廷臣中,唯一一个挺身而出的,就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

    他两阻南迁,又弹劾献女媚上的奸臣吴襄,俨然是廷臣之中的栋梁柱石了。

    如果北京城能够挺过眼前的危机,那么他肯定能在不久后入阁成为大学士。

    可要守住北京城,靠力主南幸的朱慈烺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几天朱慈烺就在布置逃跑,根本没有死守的打算。而一旦朝廷弃守北京,南迁留都。那么光时亨的麻烦就大了!他带头两阻南迁,特别是在后一次是阻皇太子监抚南京时,公然说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的重话。

    这就等于将自己置于了皇太子的对立面!

    而且弹劾吴襄献女,其目的也是为了夺皇太子的权!

    两者相加,使得光时亨已经变成了太子的死敌。而太子今天在午门外大开杀戒,还六亲不认的杀掉了东宫讲官项煜的事情,已经让光时亨感到了脑袋搬家的危险!

    如果太子成功推动了南幸,又由吴襄、吴三桂父子保驾。那宫驾抵达留都之日,恐怕就是太子登基称帝之时了。

    到时候他光时亨还能活?

    所以他必须阻止南迁,必须帮助崇祯皇帝夺回兵权!

    而要达成这两个目标,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崇祯御驾亲征。皇帝一旦亲征,那么太子抚军的权力自然就被取消了。

    而崇祯皇帝对于南迁又顾虑重重,一旦亲征,也就只能做死守北京的打算了。

    “陛下,外城虽失,但并非京师守军不能战,而是因为抚军殿下有意弃守。”光时亨咬咬牙,他也知道自己和太子势不两立了,干脆就将矛头指向了太子。

    他告诉崇祯,“据臣所查,外城七门的守军总数还不及1000,根本就是虚守。而内城守军人数则多过两万,另有红夷大炮二十多门,佛郎机炮上百门,虎蹲炮及各种火铳不计其数,火药亦不计其数。如果由陛下亲领六军,流贼绝不可能破城而入的。”

    原本瘫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已经直起了身子,“对!对!光卿所言极善内城是能守住的!朕要亲征!”

    光时亨大松了口气,又上奏道:“事不宜迟,请陛下速降大诏,宣布亲征之事!”

    “拟旨,快快拟旨!”崇祯皇帝连声道,“朕要御驾亲征!再去宣皇太子,告诉他朕要和他一起上阵御敌!”

    皇极门外的几十个廷臣听到崇祯的话,都忍不住在心里埋怨起光时亨了。

    北京城的局势刚刚有点起色,你这家伙就跳出来搞破坏!还御驾亲征,打仗的事儿是今上能干得了的?这十几年来,好好的局面都给他搞砸了。就现在北京的一个孤城,让他亲征,那还能有好?

    廷臣们当然都知道不好了,可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现在可不仅是朝廷和流贼在斗了,皇上和太子之间,也开始明争暗斗了!

第59章 父皇别跑,儿臣孝顺() 
崇祯皇帝宣布亲征的时候,忘记了一件要紧的事儿他没有调集净军去午门布防!

    他现在所在的皇极门,就正对着午门,而且现在是上朝的时候,午门是敞开的。刚才午门外杀人的时候,皇极门这边听力好的官员都能听见午门外围观官员的惊呼声。

    也就是说,朱慈烺和他的1000名全副武装的兵将,距离崇祯皇帝只有一门之隔。

    而在皇极门外守护崇祯皇帝的大汉将军之中,又有朱慈烺的耳目——朱慈烺原来的东宫侍卫领班朱纯杰就管过大汉将军营!所以在朱慈烺有了钱后,就让朱纯杰出面去大汉将军营撒了银子。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大汉将军悄悄溜出了午门,将崇祯皇帝将要御驾亲征的消息报告给了正准备离开的朱慈烺。

    “殿下,可不能让皇上亲征啊!”

    和朱慈烺说这话的是吴襄,吴襄是从正阳门城楼上过来的。朱慈烺入正阳门的时候,他正在城头上指挥布署红衣大炮。所以没下去和太子爷见面,是在听说了朱慈烺要在午门外大开杀戒,才急急忙忙赶去想要阻止。

    在皇帝的家门口这样杀人,实在有点大不敬啊!

    可是他来得晚了,只看见一地的死尸和几筐割下来的脑袋,还有吓得瑟瑟发抖的官员们。

    就在吴襄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一个金盔金甲的大汉将军就奔出午门,把光时亨煽动崇祯御驾亲征和崇祯决定御驾亲征的消息都报告给了朱慈烺。

    吴襄、王七、王周他们几个,当然也知道了。三个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要坏事儿!

    皇帝亲征,太子还怎么抚军?

    都已经杀得人头滚滚了,太子爷还能把军权交出去?交出去还能活吗?

    再说了,京师守不住!正阳门外的百姓都在夹道欢迎李自成的流寇啊!这说明京师百姓和相当部分的官员,已经将李自成当成了真命天子,准备抛弃大明朝了

    大明朝廷的权威,正在快速流失权威存于人心,现在人心已变,权威也将要消逝了!

    一旦权威丧尽,京师内城的两万乌合就会分崩离析,吴三桂的关宁军也会另寻明主。

    崇祯父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老泰山!”朱慈烺咬了咬牙,“你带火铳右局占据午门!

    王七,带上东宫侍卫随本宫进午门面圣!”

    这是要宫变?

    朱慈烺是当众下达命令的,不仅吴襄、王勇、王七、火铳右局和东宫侍卫营的人都听见了,在周边围观的官员、书吏、内官,也有不少人听见了。

    人人都是心肝儿一颤太子要带兵去皇极门啊!这是要逼宫?还是要弑君?

    李自成攻于外,皇太子变于内!这大明朝还能要吗?

    朱慈烺面沉如水,用最大的嗓门嚷道:“诸君!事急矣!京师即将不守,我父皇又不愿南幸,祖宗江山将要不保!本宫恳请诸君一同入午门进谏此乃忠臣孝子所为!”

    真的不是宫变,顶天就是一场兵谏!

    立即有人大声呼应道:“储君所言极善,忠臣孝子,不能眼见君父身死国灭啊!”

    朱慈烺马上将目光投了过去,发现是一个青袍文官,年纪很轻,白面短髯,操着一口吴音。

    这人见朱慈烺看着自己,马上就大步上前,然后行了个揖拜之礼:“臣翰林院编修苏子文,愿随太子殿下进午门!”

    “好!”朱慈烺大声赞道,“果是忠臣!从现在起,你就是本宫的讲官了!”

    他这一赞一封,午门外的官员们才如梦方醒,这是升官发财的机会啊!

    立即就有第二个忠臣出现了,是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二十多岁,长相文质彬彬,看着像个书生。估计是从附近的锦衣卫衙门里跑来看热闹的。

    “臣北镇抚司百户任逸洲,愿随太子殿下进午门!”

    “好!”朱慈烺点点头,“你也是忠臣!你现在是本宫的侍卫了!”

    原来忠臣就是这样当上的!

    “殿下,臣愿追随!”

    “太子殿下,臣愿做大明的忠臣”

    “臣也愿意追随!”

    大明果然还是忠臣比较多啊!没一会儿,午门外面看热闹的官员和书吏就都是忠臣了。

    朱慈烺深吸了口气,吸进来的空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