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也都瞪大了眼珠子,就等着太子爷的龙船抵达了

    朱慈烺乘坐的“龙船”,这个时候已经快到乔口镇码头了。他的心情看着相当不错都三百多年没回家乡看看了,现在的心情能不激动吗?这山,这水,和他记忆当中的模样都不大一样啊!

    不过家乡终究是家乡,而且他现在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带着几十万难民回家乡讨饭,也是很有脸面的!

    何腾蛟已经派人回来报告了,乔口镇上的湖南士绅听说太子爷来了,那可真是激动的不行啊!这是多大的光荣?一定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所以谁都不在乎十几二十万石白米

    湖南人民能让大明的好太子饿着?不就是米吗?流寇来了没有,太子来了就有的是!

    这个时候,龙船已经接近码头了,鞭炮声,鼓乐声,同时大作。船舱中的朱慈烺笑吟吟的对一路陪伴他的吴三妹、郑茶姑道:“看看,湖南人就是大气啊!看来本宫来湖南是来对了所谓湘人不倒,华夏不倾!”

    吴三妹听得有点发愣,她不明白“湘人不倒,华夏不倾”是啥意思?湖南不就是个米仓吗?湖南人没听说有多厉害啊?在明朝官场上湖北人的市面倒是不小,湖南籍的名臣好像就是一个刘大夏,哦,还有一个李东阳好像祖籍湖南,不过他是金吾左卫军籍,世居南京。

    郑茶姑倒是一个劲儿点头凡是太子哥哥说的,一定都是对的!

    “对对,湖南人就是大气,”茶姑笑着道,“不过我们湖建人更大气,下南洋,去东洋,再过一阵子还过太平洋去新阿斯巴尼亚!”

    这年头的“湖建人”的确比湖南人有出息南洋、东洋跑遍了不说,现在还打算派船去新西班牙(新阿斯巴尼亚)走一圈。而且还要派出盖伦大船!

    上回朱慈烺不是让郑芝龙去造十艘西洋盖伦式软帆大战船吗?还答应每条船补贴三万两银子来着。

    前几天朱慈烺在武昌时得报,十条西式战船中的第一条已经建好了。正准备首航,如果一切顺利,接下去就要用它跑太平洋航线了!

    没错,当然是跑贸易航线了!

    别以为有几艘西式风帆炮舰就牛逼哄哄可以把西班牙、荷兰、英格兰这些西方海上强国都收拾了。

    没到那时候远洋航海都不大行呢!美洲、欧洲都没自己去过,郑家的船最远就去过巴达维亚,这种水平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小学生。

    至于明朝其他字号的水师,现在也就在大明沿海转一转

    所以得大明的海上力量,现在先得学会跑远洋,然后再考虑其他。跑远洋不仅是锻炼水手,而且也是检验造船技术,同时在远洋航行中也少不了和西方海盗、海军来点低烈度的冲突。

    只有来来回回的跑远洋,跑熟了,才能真正把队伍(造船和水手)锻炼出来,然后才能想一想称霸大洋的事儿。而跑远洋的成本,必须要通过商业活动来抵消所以这年头的海军强国,基本都是海洋贸易大国。

    何腾蛟和张庭粟这个时候已经上船了,一个乌纱蟒袍,一个方巾道袍。在甲板上向健步而出的朱大太子大礼参拜,并且通报姓名。

    朱慈烺也是满脸堆笑,上去就搀扶方巾道袍的张庭粟,“张员外快快请起员外的义举,本宫已经知道了!好好好,果然是湘湖名士啊!”

    原来昨天张庭粟被人掐人中救醒后很快就想通了他不能硬扛朱慈烺这个讨饭太子!

    人家带着五十万人呢!他真要敢扛,吃大户都把张家吃没了

    既然不能扛,那就只能抱大腿了!

    一定要让那些对乔口张家的那点家业垂涎三尺的人看看,他张庭粟已经抱上了太子爷的大腿!

    献出二三十万石白米算个屁,没了几万亩的官田、军田、隐田也不是灭顶之灾。

    只要他是太子的人各方面就会继续捧他的场,现在送出去的土地和粮食,将来总有赚回来的时候。

    再不济,张家余下的那点家业也能保住。

    所以张庭粟一咬牙,一跺脚,就请何腾蛟上奏朱慈烺,愿意献出二十万石白米,再交出四万亩官田、军田、隐田,并且邀请朱大太子驾幸乔口镇张家大宅!

    他本来只想着让朱慈烺在张家大宅住一晚上,那就是莫大的荣幸了。可没想到,朱慈烺这个狡诈凶残的讨饭太子对他却特别友好,居然拉着他的手,一块儿下了龙船的跳板,在一片鼓乐和山呼千岁声中,走上了乔口镇米粮码头。

    这下所有人都给惊呆了这个张举人和太子朱慈烺什么关系?他们怎么那么亲近啊?

第555章 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东望长沙,西瞻岳麓,湘江北去,水天一色,沉浮谁主?

    在橘子洲的南头,登上一处楼阁,眺望长沙城、岳麓山和茫茫湘江的朱慈烺,这个时候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这里是他的家乡啊!他这个漂泊在外二百多年的游子,今天终于又回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湖南长沙,还见到了一点如旧的风景。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昔日的亲朋好友,都还没有出生。。。。。。也再见不着了!

    “千岁爷,太子哥哥,您怎么哭了?”郑茶姑俏生生的脸蛋儿凑了过来,好奇的问。朱慈烺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大概眼睛都要哭红了,失态了已经不知道多久。周围的侍卫和太监宫女,全都半张着嘴看着他的哭腔。

    这些人估计都在心里琢磨:这位太子爷是想到什么伤心事儿了?想想也是不容易啊!那么大一个金枝玉叶,这两年多快三年来,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是和鞑子开战,就是和流寇开战,还得抽空应付一帮乱臣贼子,贪官污吏。现在还得领着那么多北地难民讨饭吃大户!

    为了这帮北人难民,朱慈烺可真是操碎了心!为了将正在挨饿的两百余万人从各处难民营(朱慈烺一直就很关心从北地逃亡来的难民,在凤阳、淮安、扬州、江浦、仪征等处为他们修建了难民营,以供其中一些衣食无靠之人居住),从死亡线(饿死)上带出来,长江上的水师战船、商船,运河上的漕船,泊在上海的沙船,甚至一些可以在内河航行的鸟船,都被大元帅府紧急征用。

    而内阁府也行文沿江、沿赣(江)、沿汉(水)、沿湘(江)各地的府(州)、县(属州)官府全力配合,准备好当地富商豪绅的名单,以便欢迎太子带人来吃饭!

    当然了,朱慈烺是讲道理的,绝不会白吃人家的饭——所有提供了粮食的富户,都会和他们把账算楚了。

    吃了多少,都会翻倍补偿(一开始计划加五成,但是后来考虑到现在米价高昂,所以改为翻倍),用今后的田赋抵扣。

    另外,凡是热情招待太子殿下和讨饭群众的土豪劣绅,都可以在清田检地之后,以三到七斗米的“优惠地租”,继续承租他们占有的官田、军屯、隐田,而他们提供给难民的粮食,也可以一倍半的数目计入押金。

    在一系列优惠条件和太子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这一路走来,各处的士绅都还是知大体。。。。。。反正是没谁敢闭门对抗朱慈烺的讨饭大军,都是乖乖的把粮食献出来!

    看来大明东南的士绅还是值得挽救的。。。。。。他们都是“忠绅”、“义绅”和“聪明绅”啊,看来大明养士二百多年,总算还有一点效果。

    除了讨饭,朱慈烺还要沿途安置部分难民。

    难民从北方一路逃亡而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淘汰老弱的过程。所以跟着朱慈烺这一路讨饭的难民,大部分都是青壮。其中的男子,至少大半是符合新军兵士挑选标准的。

    所以朱慈烺就将他们安置在了讨饭途中的安庆、九江、武汉、岳州(巴陵),还派了一些去荆州、襄阳、南昌,等讨饭大军抵达长沙的时候,原本的二百万人,现在只剩下五十多万。

    根据朱慈烺的计划,长沙这边要安排二十万北人难民——占据了半个长沙城的吉王府和王府护卫的驻地,将会全部分配给这二十万难民。吉王府和其他一些郡王府、将军府,以及一些相关的衙署,也将全部拆除。所得的砖石、木料、地皮,都交给这些难民,让他们用来建筑房屋。

    而长沙城外的王庄(不仅有吉王的王庄,还有荆、辽、荣、楚、岷等五王的田庄)以及王府护卫的军田,也都会赐给安置长沙的北人难民。

    此外,朱慈烺还会设立一个“长沙将军府”,用来管理安置长沙的二十万难民,这二十万人如果以户为单位,差不多就是四万多户不到五万户。

    除了这个“长沙将军府”,朱慈烺还在所有安置有大量北人难民的州府,都设立了一个将军府。

    不过这些“将军府”和历史上清朝的那些驻守将军府不是一回事儿,只是暂时照顾难民,同时负责募兵和对新兵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有点类似隋唐的鹰扬府、折冲府。

    不过他们的募兵对象并没有锁死北人难民——北人难民并不是军籍,也不是类似旗人的特权阶层。

    朱慈烺也不希望他们最后变成大明的旗人,也不想让他们变成大明的新军户,只是想给其中的一部分人一个上升的机会,成为拥护自己的北府新贵,大部分人还是慢慢融入当地吧。。。。。。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想要获得中兴是免不了产生一批新贵族的,但是朱大太子也不希望新贵集团人数太多,狼多肉少不够分啊!

    由于朱慈烺把长沙城内的吉王府(已经被张献忠破坏过了)交给了长沙将军府和难民,所以他自己的行辕就摆在了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的云麓宫(道观)内。

    同时,又让人在橘子洲上寻了一处富贵人家的别墅,有时候他也会带着吴三妹、郑茶姑过来居住,顺便望一眼让他魂牵梦绕的长沙城。。。。。。却没想到看着看着就哭了。

    黄小宝看见朱大太子没来由的哭了起来,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儿,只好上去询问道:“千岁爷,曹总戎、何巡抚、常总戎和堵藩台都上了橘子洲,您要不要见他们?”

    “见!”朱慈烺抹了抹眼泪,“纪坤和王夫之可到了?”

    “到了,他们早到了。”

    “那就叫他们一块儿来吧!”

    “喏!”

    朱慈烺和曹友义、何腾蛟、常延龄等人见面的地点,就是那所位于橘子洲的别墅,非常雅致的一处,周围都是橘子林。

    而朱慈烺在这里召见他们的目的,则是和他们讨论广东问题和湘西(包括施州卫)问题。

    现在湖广的平原地区,基本上已经被朱慈烺有效控制了。其中湖北让李自成清理了一番,朱慈烺就是去抢胜利果实,虽然过程有不少曲折,但结果还不错。

    湖南的平原地区就是岳州府、常德府、长沙府,衡州也还可以。通过岳州、长沙两个将军府,稍后再设一个衡州将军府,基本上也能牢牢控制了。

    不过广东和湘西就没那么容易收拾了!前者有土客斗争,还有不少海商海贼,全都是刺儿头!后者一堆湘西土军阀,不管是土司还是卫所,也都是各种不服。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群牛鬼蛇神一直折腾到新中国才被铲平。朱慈烺一封建太子,可不敢和新中国比。

    所以也就不考虑完全铲平什么的了。。。。。。

    在一座可以左望岳麓,右观长沙的小楼之上,朱慈烺来访的七人摆了酒席。不是席面,而是分而食之,就如同古之君上宴请臣下时那样。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慈烺就笑着对何腾蛟、曹友义、常延龄三位说:“两位总戎,何抚台,堵藩台,今天请你们过来,就是为了谋一下广东和湖广西部那点赶蛮拓业的地盘怎么理。纪御史,黄太冲,顾夫子和王夫子他们联名写过一篇《谏封建议政疏》,三位都读过吗?”

第556章 我们都是老封建() 
《谏封建议政疏》是一篇需要细品的雄文,初看的时候,朱慈烺的心思都摆在吃饭问题上,所以也没觉得怎么好。可是到了现在,吃饭问题暂时缓解,而料理湘西、广东一堆牛鬼蛇神的事情又摆在跟前的时候,朱大太子才品出《谏封建议政疏》的价值。

    因为他发现,《谏封建议政疏》真正用途不是要在中国推行封建,而是可以规范已经存在的封建!

    后世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哲所谓封建社会的划分,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古代长期都是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不存在封建社会。可是当朱慈烺做了两年半的大明抚军太子后,他已经认识到大明帝国这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内部,到处都存在着不规范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和官僚统治,也不是对立的。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持久存在的封建国家完全不存在官僚体系——这意味着君主没有直辖的土地,而是将全部的国土和人民分封出去,而下一级的封臣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往下分封,直到最底层。

    在大部分时候,封建君主都希望扩大自己的直辖领地,同时压缩下级封臣的领地,并尽可能的将大封臣分化成小领主。

    而封建君主的直辖领地,就是由领主可以随时撤换的官僚进行治理的土地。同时也是封建君主最可靠的权力和财政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能够直辖的尽可能直辖,不能直辖的尽可能分封小领主,实在没法才承认大领主为自己的封臣。。。。。。全世界大部分的封建统治者大约都是这个思路,很少人封建主会主动减少自己的直辖领地。

    所以封建是一种被动的,而非主动采取的统治方法。

    因此存在中央官僚治理,并不意味着封建社会就不存在了。而中央官僚统治在整个帝国领土中的占比多少,只是说明皇帝作为最大的封建主,其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权威强弱。而在极端情况下,中国的皇帝也有可能在全境建立流官统治。但是这样的情况及其罕见,倒是政令出不了都门的皇帝比较多见。

    所以基本上来说,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存在的。只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皇帝的直辖区域非常广阔,由封臣统治的地区和人口较少,而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