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你不是来抢圆圆姐的,而是来抢”吴三妹说到这儿,才觉得不对,马上杏目怒睁,“什么?你是来抢姑奶奶我的?你个登徒子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

    说着话,吴三妹锵踉一声,就把一把明晃晃的宝剑给拔出来横在胸前了。

    这是干什么?好好的怎么把凶器亮出来了?难道不愿意让本宫抢了吗?朱慈烺看见宝剑,也有点怕了,刀剑无眼,可别让这傻丫头捅了。

    朱慈烺连忙喊道:“老泰山!老泰山!快管管你女儿!”

    然后就看见满脸尴尬的吴襄从朱慈烺背后的人群中钻出来了,看见女儿手持利剑,吴襄只好跺跺脚道:“三丫头,还不把剑丢了这是太子殿下!还不赶紧过来给太子殿下叩首赔罪!”

    太子殿下?

    这下吴三妹和陈圆圆都傻眼了。

    太子殿下要抢吴三妹?

    不对啊,吴三妹不是要送给太子做侧妃的吗?他为什么要抢?难道是急不可耐,等不及想要女人了?

    “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把剑扔了!这位是太子千岁爷啊!”吴襄觉得自己的老脸儿都没地方搁了,可还得咬着牙陪朱慈烺把戏演下去啊!

    吴三妹被爹爹一喝,终于反应过来。再看朱慈烺,果然的少年英俊,玉树临风,浑身上下都透着高贵的气质。少女心下顿时荡漾开了。宝剑儿一丢,然后便是盈盈下拜,轻声轻气地说:“奴家吴三妹,不该冲撞太子千岁爷,奴家向千岁爷请罪,任打任罚,绝无怨言”

    还任打任罚,绝无怨言,认罪态度倒不错啊!

    “哈哈哈哈”一看见吴大丫头认罪认罚,朱慈烺就放声大笑起来,“不错,不错,不愧是平西伯的妹妹!起来吧,跟本宫回宫去!”说着话就上去一把抓住吴三妹的手腕,然后将她拽了起来。

    吴三妹也有点懵,她没想到这就要给太子爷带回宫去了这进展也太快了吧?不会今晚上就要侍寝吧?

    一想到要侍寝,三妹粉白的脸蛋就刷一下通红起来,也不肯跟着走,而是有气无力的挣扎着。

    她这种欲拒还迎的挣扎,却让朱慈烺喜欢得不行。这丫头挺不错的,个子比自己都高一些,身材看着也挺有料的,还白白嫩嫩的而且肯定是个雏儿!现在就归自己所有了!

    呵呵,这明朝封建社会的皇太子,还是有点滋味的!

    拉了几下吴三妹,发现这丫头还挺有劲儿,朱慈烺稍稍一皱眉,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过身就大声宣布:“平西伯府的吴三妹被本宫相中,现带回宫中,纳为妃子了!”

    这就是太子才人了?吴三妹心里小鹿儿直撞,一会儿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朱慈烺,一会儿又瞧瞧自己的爹爹,脸蛋儿红得跟个大苹果似的。

    宣布完毕,朱慈烺又对李若琏道:“李指挥,你马上去皇极门禀报我父皇,就说如今兵临城下,本宫又受命抚军,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身殉社稷。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国本计,为大明万世计,本宫决定纳吴氏三妹为妃!先迎入宫侍奉,等奉驾南幸留都后,再补办礼仪。”

    好嘛,还先上车,后买票了!

    这还是封建社会吗?

    皇极门,今天的御门听政还在进行。

    对吴襄的“批斗”已经结束。在光时亨挑头弹劾吴襄献女媚上后,又有不少大臣跟着起哄,都参了吴襄一本。而从谏如流的明君崇祯,也当即表态,太子不可违反祖制纳高官之女为妃。

    不过对于光时亨提出的要将卑鄙小人吴襄革职查办的要求,崇祯皇帝则不予采纳——对于吴襄,敲打一番也足够了,真要整过头了,就怕吴三桂有什么想法。

    而在“敲完”吴襄和朱慈烺后,一个好消息就传到了皇极门。这个好消息是从京师东面的战场上传来的,京师东面并没有大股流寇!

    也就是说北京城并没有被包围!

    “好!这说明流贼的兵力不多,也许只有数万,不足以包围京师!”

    崇祯皇帝搓着手掌,一脸兴奋地说:“现在京师又有兵有饷,又有坚城可凭,一定万无一失的。只待吴三桂兵到,便可大破流贼了!”他顿了顿,喊了一声,“魏藻德!”

    中极殿大学士魏藻德马上出班应道:“臣在!”

    “马上给吴三桂发去塘报,就说流贼在十七日攻城失败,损失惨重,现在顿兵京师坚城之下。另外,再告诉吴三桂,京师勋贵、百官踊跃捐输,已经筹到了五百万两军饷。现在可以给关宁军一百万开拔饷,只要他带兵进城,户部立即就可以给他饷银,一文钱都不短他的!”

    魏藻德一愣,“陛下,户部没有钱啊!”

    崇祯哈哈一笑:“太子那边有钱,拟道旨意,让太子把钱交给户部不就行了?”

    十七年的天子当然不是白当的,拿捏朱慈烺这个宫里长大的小太子还不是小菜一碟?崇祯知道,太子现在敢翘尾巴就是用婚姻拉拢了吴襄,所以只要把他和吴三妹的婚姻搅黄了,太子集团立马就没了主心骨,便是散沙一盘了。

    到时候太子手里的一切,就都是崇祯皇帝的了!

    就在崇祯皇帝觉得可以出来打朱慈烺的土豪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已经脚步飞快的跑到了皇极门前。

    崇祯知道李若琏跟着朱慈烺一起参与守城,现在见他慌里慌张跑进来,当下就是一惊。

    可别是军情有变吧?

    “陛下,不好啦!”李若琏奔到崇祯跟前才跪下叩头,然后一开口就让皇极门前的气氛紧张起来了。

    “怎么啦?”崇祯紧张兮兮地问。

    “太子,太子他他把吴襄的女儿吴三妹给抢了!现在已经抢回了嘉乐殿,生米都煮成熟饭了!”

第51章 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荐)() 
“什么?李若琏,你说什么?”

    崇祯皇帝已经从御座上站起来了,直愣愣看着跪在下面的李若琏。

    “陛下,千岁爷今儿早上说自己十六岁还没儿子,又要身先士卒,保卫社稷,担心有什么万一,就对不起祖宗,还将使国本动摇。所以就带了二百兵马去了平西伯一家暂居的府邸,抢了平西伯的妹妹吴三妹回宫为自己生儿子现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

    崇祯简直要石化了,站在那里动都不动一下。

    朱慈烺居然出了这样的损招,直接“抢”了吴三妹,把生米煮成熟饭。

    而且还找了个堂堂正正的理由!

    要,要让吴三妹给自己生儿子传宗接代

    这个事儿你有什么好急的?你这个太子还有仨弟弟呢!就算你被李自成的军队打死了,你的弟弟们还可以接班当太子的,大明朝不会没有太子的!

    “陛下,太子行为虽有失当,但还是为大明江山设想,大节是不亏的。太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陛下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后妃了,太子却还孑然一身。的确不妥啊!”

    为朱慈烺强抢吴三妹的行为辩护的是左都御史李邦华,老头子白须如银,飘在胸前,好一副四朝老臣,德高望重的模样。

    皇极门外的一票文武官员,也都纷纷点头,似乎都赞成朱慈烺为了大明国本而抢了吴三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大家能不赞成吗?

    “可,可他抢人啊!”崇祯那个生气啊!

    不是为儿子抢了个女人生气,而是为儿子明目张胆的欺君生气!

    这是欺君啊!

    吴襄本就献女媚上,他的女儿用得着抢?见到太子投怀送抱都来不及,用得着抢?

    这就是串通好了做戏,生米做成熟饭,逼着崇祯皇帝承认现状。这不是欺君是什么?这个就是欺君!

    李邦华一脸严肃地指出:“陛下,太子抢人也是为了替列祖列宗传宗接代啊!是抢人事大,还是为太祖高皇帝传宗接代要紧?”

    当然是传宗接代要紧了这一点满朝文武都不会有不同意见的!

    之前弹劾吴襄献女媚上的事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太子为了替大明列祖列宗传宗接代而抢了吴襄的女儿,这事儿可是在尽孝道!

    谁敢因为太子急着传宗接代上疏弹劾?难道想让大明江山绝后吗?而且现在这个当口,弹劾太子有什么好处?太子有钱有兵,是大明的希望,大家想要继续做大明的官就得跟着太子走!

    李邦华又道:“此可比神宗幸孝靖皇太后故事啊!现在太子既幸吴氏,便会有一定的几率让吴氏诞下子嗣!若有子嗣降生,虽非嫡出,但也是太子的长子,陛下的长孙这样大明江山就有后了!”

    孝靖皇太后是光宗皇帝的生母,也是崇祯皇帝亲奶奶。她当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宫中的宫女,被万历皇帝偶尔撞见,就偷偷给上了,上万之后还不承认,直到孝靖皇太后肚子大了,才被李太后查明真相。而孝靖皇太后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崇祯皇帝的亲爹光宗皇帝朱常洛。

    听到李邦华提及光宗,崇祯皇帝的脸都气得发青了。

    光宗除了出身不大光彩之外,还是万历朝国本之争的当事人李邦华提及光宗,就是在提醒崇祯皇帝别打废太子的主意。满朝都是正直君子,都是维护大明国本的,想要换太子,门都没有!

    不仅太子不能因为抢人传宗接代而换掉,而且吴三妹给太子生得儿子,只要没有嫡子存在,那就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

    如果太子在保卫大明江山的战斗中牺牲了,同时也没留下嫡子,那么吴三妹给太子生得儿子就是皇太孙!

    这叫立长!皇明祖制上规定的!

    “魏藻德,你说呢?”崇祯咬着牙问首辅大学士魏藻德。

    魏藻德哪敢有什么主张?只是含糊其辞道:“此事虽有不妥,但为了大明江山,不如,不如”

    “不如纳之为妃吗?”崇祯厉声问。

    魏藻德听到崇祯的语气不善,只好改口道:“不如用为东宫女史,令其侍奉太子殿下”

    女史就是女官,地位比宫女高一点,但也不是什么高级女官。

    “只可用为宫女!”崇祯皇帝似乎在赌气。

    李邦华摇摇头:“这又是何苦呢?吴氏父兄皆为国家重臣,其兄吴三桂更是京师所望之援兵何苦以宫人羞辱吴氏?”

    “只能当宫女!”崇祯斩钉截铁地说。

    “王承恩!”接着他又把已经失宠的秉笔太监王承恩叫到跟前,“去和太子说,吴氏不可为妃,只能以宫人侍奉。”

    “老奴领旨。”王承恩当然明白崇祯帝意思。

    这是要以吴三妹的名分为筹码,继续进行博弈。不过崇祯允许吴三妹侍奉朱慈烺,就已经输了一局。不仅弹劾吴襄的戏码黄了,而且还让朱慈烺和吴襄完成了事实上的联姻。

    至于名分什么的等吴三桂大军一到,崇祯真的能不给?别说侧妃,就是正妃也得给啊!

    要不然北京城外的兵是吴三桂的,城内的兵是朱慈烺的,他们俩一联手,崇祯就是太上皇了

    而且就算崇祯死挺着不认吴三妹这个儿媳妇,也不妨碍朱慈烺把吴三妹宠上天去。命根子长在朱慈烺自己身上,吴三妹又是侍奉朱慈烺的宫女,陪寝是天经地义的。到时候朱慈烺就宠吴三妹,崇祯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一局博弈,崇祯皇帝被儿子生生打脸了!

    真是打得生疼啊!

    更可恨的是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拿这个不孝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崇祯皇帝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皇帝,他要是能像朱慈烺那么不要脸,各种坑蒙拐骗的招儿都能使得出来,他至于到今天吗?所以他不能,也不敢设个什么鸿门宴就把朱慈烺给做了。现在北京城的防务就靠朱慈烺在张罗,救命稻草吴三桂又是朱慈烺的二舅哥。他要给做了,北京谁来守?谁来救?要是最后亡了国,史书上还不得把崇祯喷成混蛋加三级的昏君?他还有脸说自己不是亡国之君吗?

    而且朱慈烺那么狡诈,也不一定会中了鸿门宴的计他现在都不住端本宫,而是搬去太液池边上的嘉乐殿住了。嘉乐殿就在内校场旁边,而内校场现在又是克难营的驻地,驻扎了近3000克难营兵将。

    崇祯的净军肯定打不过他们,克难营那些亡命徒是拿一两银子一天的,净军太监才拿几个钱?就算打得过也不卖命啊!所以出动净军去逮捕朱慈烺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崇祯能做的,就只能让王承恩去和朱慈烺打商量,多少要点钱过来。

    王承恩现在的地位也有点特殊,朱慈烺能“发”出来,他是居功至伟的。与此同时,对于崇祯皇帝,他又是忠心耿耿的。所以他现在就是崇祯和朱慈烺之间的一座桥梁。

    王承恩赶到嘉乐殿的时候,朱慈烺和吴三妹都不在,他们俩正在内校场和克难军将士聚餐。

    今儿是朱慈烺抢媳妇的好日子,当然得让将士们也沾点喜气儿。所以从吴襄家里出来后,朱慈烺并没有忙着把生米给煮了吴三妹这颗又白又大的米,现在还是生的!因为朱慈烺抢了她后,就忙着拉拢军心。

    先是张罗了一顿美食,就是白面馒头夹肉外加一碗黄酒。然后又给大家伙发“红包”,也没多少,就是一人一两银子。由朱慈烺和吴三妹亲自给大家发放宫女也好,女官也罢,就是崇祯皇帝和儿子怄气而已。对于朱慈烺和克难营的将士而言,吴三妹现在就是太子妃了!连“侧”字都不带的。

    现在朱慈烺要拉拢吴家,加什么“侧”呀?好处就该给到位不是?再说了,朱慈烺还真挺喜欢吴三妹这个“大姑娘”的,又白又嫩的大丫头,还是将门虎女,自幼习武骑马,待会儿跑路的时候肯定不是累赘。多好啊!

第52章 李自成已经歇够了(推荐票)() 
“千岁爷,您看这事儿皇爷也是一时没有想明白,您可别往心里去啊,说不定明天就云开雾散了”

    嘉乐殿内,刚刚从内校场回来的朱慈烺正拉着自己的媳妇吴三妹,并肩坐在御座上,笑呵呵听着王承恩在说话。眼睛也不看王承恩,只是一遍遍打量着吴三妹,嘴角还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承恩见他这样,心里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