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自成可真是愧对襄阳父老啊!

    而襄阳的阶级矛盾同时也是李自成的软肋!

    朱慈烺大笑了起来:“果然是妙计!李自成用均田蛊惑湖南的人心,本宫也用均田之法去蛊惑襄阳的人心。。。。。。果然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看着猛张飞一样的荆慕卿,笑道:“荆先生,你是荆襄土著,能替本宫去主持襄阳均田吗?事成之后,你家损失多少,本宫拿武昌府的官田补偿你!”

第511章 李自成,你被动了!() 
见朱慈烺采纳了荆慕卿的妙计,李岩就笑着对朱太子道:“千岁爷,咱们本来寻不到李自成的软肋,只好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推过去。汉阳、汉口这两处咱们虽然能打下来,但是一两个月是少不得的。而且即便攻破了汉阳、汉口,李自成也不见得就多被动。毕竟汉阳、汉口也不是他的巢穴啊!

    现在可好了,咱们不必再强攻汉阳、汉口,只需绕过汉水沿岸的各处紧要,直捣流寇巢穴。不仅可以入襄阳,还可以由汝宁而入南阳。南阳是唐蕃故地,唐王兄弟麾下还有不少南阳故旧。如果也能打出计口均田的旗号,一定能将流寇在南阳的天给翻过来。”

    李自成在襄阳、南阳的留守兵力不会太多,但足够守城。在不打通汉水通道的情况下,明军的步兵骑兵也能过去,三磅团炮和二十四磅臼炮(臼炮威力巨大,但是射程有限,对于拥有宽阔护城河的坚城比较吃力,而且臼炮也破坏不了城墙)也能运一点过去,但是十二磅、二十四磅的红夷大炮肯定拉不上去。

    所以要攻破南阳、襄阳那样的坚城并不容易,特别襄阳城有岘山之坚、汉水之险。没有强大的水军支援,外敌想要摸到城墙下面都不容易,就别提攻城了。

    而要让水军突破层层险阻,开到襄阳城下,真是不大容易!

    荆慕卿插话道:“军师所言极是,臣是荆襄土著,对汉水两岸的地形了如指掌,知道这汉水沿岸有不少险要可守。

    还知道李逆在潜江、内方山、钟祥、宜城、鹿门山、岘山等多处构筑堡垒,以备节节抵抗。如果官军要步步为营向前推进,一年也未必能打下襄阳。”

    李岩点点头:“李自成所谋,一定就是东面沿汉水布防,以拖延官军进展。同时再西取荆州、岳州、施州三地,而后南窥湖南,西迫巴蜀,这样就立于不败了!”

    朱慈烺一笑,“本宫还接到马士英奏报,张献忠正在成都聚集兵马,准备反攻重庆,巴蜀大战一触即发了。。。。。。如果让李自成在荆州、施州、岳州得手,只怕会西进夔州,威逼重庆,到时候巴蜀的形势就不可收拾了。说不定李自成还想和三国时候的刘备学,想要由荆楚而入巴蜀,一举奠定三分天下之势。”

    李自成的这点谋划也谈不上多高明,自然瞒不过朱慈烺、李岩、荆慕卿三个臭皮匠了。

    李岩笑着:“李自成的算盘打得再精,却还是漏了老巢的人心。。。。。。谁让他本小利薄,不拿襄阳、南阳的土地和百姓去奖赏将士,谁还跟着干?

    那些老营兵都穷疯了,一朝翻身怎么能不狠狠刮一票?再说李自成也没多余的财力去补贴下面的老营兵,就指着他们从土地和佃户身上刮出油水去服兵役,也只好对不起百姓了。

    所以只要计口均田的旗号和官军一起进入襄阳、南阳,李自成百分之百稳不住后院!”

    封建社会嘛,李自成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基础,把手下的老营兵都变成革命战士。

    就算是革命战士,也是要胜利果实的,只是眼界不一样。。。。。。

    在李自成的老营兵眼中,最好的胜利果实不就是几十亩上百亩乃至数百上千亩的田庄吗?要不然还能是什么?

    这就是最典型的封建土地兵役嘛!

    而且在封建土地兵役制下,从封建主那里获得土地的士兵不仅没有军饷(有时候也能拿到一点钱),而且还必须自备装备、马匹、随从甚至部分军粮。

    对他们而言,兵役不仅是义务,而且还是一大笔开销。

    所以位于襄阳、南阳的田庄,就是李自成麾下的老营兵的命根子!

    一旦朱慈烺在襄阳、南阳用计口均田煽动农民,李自成能沉住气,他手下的老营兵也忍不住啊!

    家业都没了,怎么忍?

    而朱慈烺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因为他麾下顶在山东、汝宁、凤阳的克难新军诸卫军,也实行了类似的制度——只有授了土地,守卫起来才会拼命啊!

    不过他的诸师军却不是这样,只有立功或者服役达到一定年限的老兵才能得到土地。

    但是这些土地并不是用来负担兵役开销的,仅仅是一份奖励——诸师军才是克难新军的骨干,也是朱慈烺政权的根本。所以他不愿意让诸师军将士把家眷摆在他控制不了的地方,而是让他们安家南京,另外江都武汉将来也会成为诸师新军家眷的集中地。

    这种做法和清朝的八旗兵有点类似,可朱慈烺又不希望他的新军在将来“八旗子弟化”。

    他知道世袭军队本来就容易腐化,初代的世袭兵是很厉害,但是二代三代往往会渐渐腐化,而定居大城市的世袭兵则烂得更快!

    所以朱慈烺就没有将土地奖励和兵役世袭挂钩,因此克难新军的主力诸师军从制度上说,还是国家雇佣兵。只能通过讲武堂体系训练和培养军官,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

    “咱们现在必须兵分三路,军师一路,指挥新军左师和汝宁诸卫兵间道入襄阳、南阳,也打出计口均田、免债免息的招牌。

    三辅,武昌府这边你来指挥!从下游开来的炮兵,还有中军师都给你们。继续攻打汉口、汉阳!

    丽亨,你带上侍卫营再加一个骑兵团,护着本宫去公安!”

    朱慈烺在手指在案几上点了点,给手下的心腹将领们分派起了任务。

    他现在的心情可是相当不错了,湖广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到手啦!李岩本来就是流寇出身,玩农民起义的招数还能错的了?不用两个月就能把襄阳、南阳搅个天翻地覆!

    襄阳、南阳一乱,汉阳这边的大顺军一准稳不住,以吴三辅的本事和克难新军炮兵的实力,打下汉阳、汉口也不成问题。

    朱慈烺显得得意洋洋,“只要襄阳、南阳一乱,汉阳、汉口一失,李自成就算彻底被动了!

    军师,三辅,本宫的布置如何啊?”

    听完了朱大太子的布置,李岩一笑:“千岁爷,荆州府多半就是李自成的葬身之地了!臣就两个建议,一是不可贸然决战;二是守住夔州,一定要提防李自成西窜巴蜀。”

    吴三辅点点头:“千岁爷,您等臣打下了汉阳、汉口,水陆并行来荆州会了师,再去找李自成决战,就能万无一失了!”

    朱慈烺微笑着点头。决战这事儿,李自成急,我才不急呢!哪怕隔江对峙上三五个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同一时刻,远在江陵的李自成一样不急着和长江南岸的明军决战。他现在就忙两件事儿,一是在江汉平原计口均田,在夺取了荆门州城和江陵城后,长江汉水之间的平原,已经被大顺政权完全控制,可以放开手脚分田分地了。

    二是为西进四川做准备——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张献忠也在努力扭转自己的颓势。在邀请李自成入川的同时,他又集结重兵,对叙州府、泸州和重庆府发起反击。希望可以一举将四川的明军击溃,至少要要夺回重庆府这个四川全省赋税第一的府(比成都多一部)。为此张献忠还派出自己的右相严锡命绕道出川,去催李自成尽快出兵攻打夔州,对李自成而言,这个机会也极为难得!

第511章 忠王、忠妃、忠臣() 
“太子殿下!前面已经是公安县,我营放在前方的哨骑,已经看见长江南岸诸军立营的旗号,咱们到了!”

    几骑快马飞也似的从前面赶回来,虽然天气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儿,但是马背上的骑士依旧顶盔贯甲,背着细长的马枪,挎着箭囊和开元弓,不敢有一丝松懈。跟着朱慈烺行军的大队人马,正在席地休息,也是人不卸甲,马不解鞍,都肃静整齐的坐着,无声的吃着行军口粮。大家都面色疲惫,七百里的长途跋涉,而且还有保持高度警惕,提防着有可能从长江北岸渡过来的大顺军伏击。不过为了让朱慈烺尽早赶到长江南岸的公安县收拾荆南驻军,这点风险还是得冒的。

    现在集中在荆州府江南地区的部队,除了吴国勇率领的一师精锐是朱慈烺的嫡系,还有多达七八万人的杂牌军。虽然是杂牌,但却是这场湖广战役胜负手的关键。

    如果没有他们,单凭着朱慈烺带来湖广的三个师的嫡系,不过四万出头的陆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用的。

    现在湖广战场已经分成了四摊,汉阳、武昌一摊,襄阳、南阳一摊,岳州长江沿岸一摊,荆州府一摊。靠四万出头的陆师一分为四各管一摊,实在是有点勉强了。

    所以朱慈烺只好咬着牙,在大约三千骑士(其中正兵两千,辅兵一千,战马、驮马约五千匹)的扈从下,日夜兼程,狂奔着赶路,顺便还得好好盘算一下怎么忽悠荆南诸军的那些军头——想想也真是无奈,那些都是什么人啊?玩兄妹杀的左梦梅,一天到晚嚷嚷着要对付自己的好弟弟朱慈照,内斗专家何腾蛟,历史上当了汉奸又反正的金声桓,还有一个历史上大清朝的铁杆汉奸,河西四将之首的张勇。。。。。。只有一个堵胤锡稍微好点,却是无锡大地主兼东林后继!说难听点,就是朱太子的阶级敌人!

    咋就没一个好人,都是乱臣贼子奸佞呢?

    都说人以类聚,自己一个天下第一号大孝子,又一心为国为民干了那么多好事,身边怎么就一大群忠臣栋梁可以用呢?

    难道大明朝比较能干的忠良都给崇祯坑成了忠烈,所以自己没好人可用了?

    还好朱慈烺有善于包装忠臣的本事——可以把奸臣、乱臣都包装成忠臣!现在汇聚在荆南的那些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们遇上了朱大太子那就是走运了,以后准保青史留名,个个都是大明的中兴良臣了。

    而为了给未来的中兴良臣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在靠近公安县后,朱慈烺就命令赶了六百多里路,已经疲惫不堪的队伍停下休息,稍稍整理一下军容,顺便派出哨探去摸一下情况,如果有什么不对,就不要一头撞上去了。。。。。。

    哨探回报的时候,朱大太子正盘腿坐在地上,费力的对付着一块烤的硬邦邦的馕饼,几口吃噎着了,连忙找吴三妹讨水喝——吴三妹看来也不是个享清福的命,生完孩子才多久啊?就再次陪着朱大太子行军打仗了。

    本来荆南这一趟不是非得她陪着的,但是为了方便和左梦梅打交道,朱慈烺还是决定带上她。

    就在朱慈烺喝水的时候,他的领班侍卫阎应元已经发问了:“你们看到的大营打得是谁家旗号?”

    几个骑兵已经纷纷下马,当先一人大声回报:“是红底黄字的令旗一对,不知道是谁的。”

    阎应元身边又响起了毕酒城的声音:“这是亲王令旗,是楚王的大营!”

    朱慈烺是沿着长江行进的,从岳州府的华容县进入荆州府,然后绕过了石首县城,进入公安县境内的。而公安县又是楚王府领地的核心之一,在失去了江陵县后,朱慈照和左梦梅自然就移驻到了公安。

    “楚王还有多少人?都由谁掌握?”朱慈烺问。

    毕酒城回答道:“楚王所部就是王府护卫,是荆州府总兵邱磊所部和荆州知府堵胤锡的团练改编而来,不足为道。不过何腾蛟的密折上说楚王妃和张勇结拜了异姓兄妹,张勇的八千陕军是很能打的!”

    毕酒城的官职虽然是翰林学士,但他是从北京城就跟着朱慈烺的老人了,一直负责军务相关的奏报和令旨,所以非常熟悉诸军的情况,也算是半个参谋长了。

    朱慈烺又看了看领班侍卫阎应元。阎应元是军籍进士,是朱慈烺的老乡(通州三卫出身),又是讲武堂一期,还是朱大太子身边不多的几个“历史好人”之一,当然是重点培养对象了!

    所以朱太子现在想听听他的意见。

    “千岁爷,咱们有三千铁骑!”阎应元道,“都是杀过鞑子的精锐。。。。。。张勇的八千人不是对手。殿下不如效仿光武帝抚铜马之策,先以铁骑临之,再入公安县抚之。如此楚军上下,定会对殿下心悦诚服,甘为前驱!”

    “好!”朱慈烺点点头,看来毕酒城一眼,“记下了,以后青史上就这么写!”

    “喏!”毕酒城立马掏出小本子和毛笔,还用舌头舔了舔干巴了的笔尖,然后就在小本子上记录。

    接着朱慈烺又对阎应元:“丽亨,你给我记着,人心不是用来考验的!没有机会贪污的时候,文官们都是清廉如水的好官。不到生死关头,武将们也都是忠肝义胆之忠臣。如果没有机会再进一步,本宫的兄弟们个个都是忠不可言的贤王。

    所以荆州前线,只会有好官、忠臣和贤王,没有其他!”

    朱慈烺就是这么个人,总是用满满的恶意去揣摩人心。

    “臣知道该怎么做了!”阎应元道,“臣立即派人绕过公安,去联络右师师帅吴国勇。”

    朱慈烺点点头,“再多撒一些骑兵出去,在四下巡哨戒备,不要让左梦梅和张勇知道咱们的虚实!”

    “喏!”

    。。。。。。

    “怎么还没回来?”

    邱磊在公安县城内的王府别院的大堂上跺着步子,脚步又重又快,尽是心浮气躁。

    自从江陵内讧以来,退到长江南岸的明军就有意无意的分成了两部分。从左家军分出来的邱磊(王府护卫)、张勇、金声桓三军抱团驻扎在公安县城附近。

    而何腾蛟、常延龄、吴国勇三军则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虎渡口、位于江陵城和虎渡口之间的长江航道中的岛屿下百里洲,以及长江北岸的桥头堡大营,也抱成了一团。

    这种分兵两处的布置方法,摆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