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意味着,尖锐的人地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会随着朱慈烺的“南明政权”的巩固,东南地区的人地矛盾,将会变得更加尖锐——因为尚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一旦恢复平稳,人口就会持续增长。

    两亿甚至三亿数量的人口,都必然会在朱慈烺的有生之年出现。

    与此同时,小冰河时代,并没有结束!而同北方大清朝的战争,也有可能会持续多年。

    所以朱慈烺能够带给一亿多大明子民的,仅仅是一个艰苦前行的机会。活着,并向前进,但很有可能会比生活在清朝初年的人们还要苦。

    因为历史上的清朝初年没有那么多的人口!

    当然了,人多力量也大!一旦闯入大航海时代的蛮荒世界,就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庞然大物。

    蛮荒的未开发世界,必须要有一亿几千万乃是两三亿苦哈哈的中国人的份额!而且是大大的一份!

    “太子殿下,”袁继咸当然不明白朱慈烺会给大明亿万庶黎带来多大的苦难,“您到底想做什么?”

    朱慈烺笑了笑:“本宫只是想大家都有活路。。。。。。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袁继咸有些无语。

    而丘瑜和方贡岳想到的,却是城外那些读书人如何才能赖活着?

    朱慈烺顿了顿,又开口道:“让他们在城外呆一个晚上。。。。。。本宫会派人去登记他们的姓名、籍贯、功名和家产情况。如果核对无误,就可以入城和家人团聚。

    另外,从后天开始,行辕就将对流亡武昌的江北士大夫进行安置和救济。。。。。。总要给他们一条活路吧!不过本宫只给他们一条活路,将来能活成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听了朱慈烺的话,丘瑜和方贡岳都已经明白了。朱大太子要拿士大夫开刀了——大明列祖列宗给士大夫的那点好处,怕是都要被朱大太子收回去了。

第498章 有活路,无特权() 
炮声隆隆,彻夜不停。

    明顺两军的隔江炮击有气无力的持续了一整天,也不是什么猛烈轰击,就是慢腾腾的打炮。

    彭子勤和另外几百上千的举人秀才,就听着隆隆的炮声,在恐惧、寒冷、饥饿当中度过了一个晚上——朱慈烺也真够缺德的,他既不让武胜门外的书生们进城,也不让人给他们送饭,就这样饿着他们,直到第二天天亮。

    当然了,天亮以后,依旧没有人给他们送饭。不过有一些新军军官从武胜门内出来,开始给城外饥寒交迫的读书人登记户籍、功名、财产了。

    “你叫什么?”一个黑不溜秋,操着北地口音的军官拿着小本和毛笔,到了彭子勤跟前了。

    “我叫彭子勤。”

    军官一边记录,一边又问:“哪里人?”

    “德安府安陆县城关镇人士。”

    “有无功名?”

    “举人功名!”彭子勤疲惫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还是个孝廉啊!”军官一笑,“家里有多少土地?能拿出地契才算,没地契就别说了。”

    怎么回事?彭子勤一愣,还问这个?

    “有没有?”军官看彭子勤不答,有催了一下。

    “有有有。。。。。。”彭子勤道,“我家在德安府有三四千亩地,地契都带来武昌了,不过不在我身边。”

    “好好,”军官点点头,“城里还有谁?住在哪儿?”

    彭子勤答道:“还有我老娘,我娘子,两个小妾,两双儿女,都住在。。。。。。”

    他还一大家子人呢!都等着吃饭,可他又是空着手到武昌来的!想想都着急啊!

    军官一一记录完了,又把本子给彭子勤瞧了,确定无误之后,又取出个印泥盒子,让彭子勤打了手印。然后才一直城门口的一条用拒马枪围出的通道:“给守门的兵丁看看手上的红印子就能进去了,进去以后就有饭吃了。”

    有饭吃。。。。。。听着像应付要饭的!

    彭子勤心里面一酸,眼泪都下来了。他现在不就是个要饭的吗?安陆的三四千亩地早给李自成没收了。。。。。。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跟着闹事啊!

    现在闹事儿还闹栽了,以后可怎么活呀?

    进了武胜门,彭子勤才发现门内也被人用拒马枪拦了起来,还在城墙跟下拦出了一片空地。空地里面架着几口大锅子,正熬着香喷喷的大米粥呢!

    新军官兵四下守着,一个军官还张开喉咙在大呼:“先喝粥,先喝粥,填饱肚皮还有事儿和你们说!”

    彭子勤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浑浑噩噩的跟着其他人一起去排队喝粥。一碗还算浓稠的热粥下肚,他总算才恢复了一点精神。然后又在城墙跟下蹲着想自己的心事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等彭子勤的肚子又开始咕噜噜叫唤的时候,才听见有人大呼道:“钦差巡抚湖北克难宜城伯驾到!”

    原来是新任湖北巡抚丘瑜过来当好人了。

    朱慈烺的本性还是非常善良的,也不忍心把武胜门外几百上千的士大夫都活活饿死啊!

    所以看着整得差不多了,就派个“好人”去拯救他们了。不过“好人丘瑜”这个时候却是满脸忧愁,心情一点也不好。

    原来朱慈烺愿意网开一面,给流亡武昌的湖广士大夫们一条活路。但是这活路很窄,只能让他们挣扎求活,而且还要剥夺他们的特权和在江北的土地所有权。

    哦,也不能说是剥夺,这样听着好像不讲道理。朱慈烺是很讲道理的,他的道理就是用“活路”换回“特权和江北土地”!

    流亡的士大夫们想要在武昌活,就得放弃江北的地。同时,湖广士大夫享有的税收特权,也会全部中止。

    从现在开始,湖广这里就要开始实行官绅一体交税纳粮了!

    如果困在武昌的士绅们不愿意放弃江北的土地。。。。。。那么,他们也有饿死的自由!

    。。。。。。

    “什么?朝廷要用武昌府的几亩薄田换江北的地契?”

    “还要官绅一体交税纳粮?”

    “还,还不承认举人功名!凭什么呀?我们的举人可是考出来的。。。。。。”

    “这可不成!咱们是读书人,是举人,是秀才!”

    “朝廷怎么能这样?”

    “呜哇哇。。。。。。”

    武胜门内的士大夫们虽然肚皮空空,还刚刚受了惊吓,但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怒吼。

    因为朱慈烺给出的“活路”实在太坑了。在放弃了江北土地,在失去了一切特权之后,他们才能获得“计口授田”的资格,而且也没多少田可以得,也就是一口授田几亩。收回自种倒也够吃,可是这帮士大夫也不是能种田的。

    如果将这几亩田放租,能得到几石白米就很不易了。

    而且这几亩薄田在“免征五年”期满后,还要和普通民田一样缴税!

    而士大夫享有的商税优惠,则会立即取消!他们再也不能通过庇护商人逃税获取利益了。

    就一口人守着两亩地,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怒吼完了,这群已经实际上变成无产者的湖广士大夫,又觉得自己除了吼几嗓子,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嚎啕大哭。

    哭声响起,传到了凤凰山上,朱慈烺这个时候已经在凤凰山上设了中军,竖起了“太祖高皇帝再世旗”——他千里迢迢跑到武昌府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折腾一帮湖广士大夫。击败李自成,摆平左家军,收复何腾蛟,将整个湖广变成大明的粮仓,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所以打仗的事儿也不能拉下。

    而要打败李自成,首先当然是夺回汉阳府城和汉口镇这两处卡住长江和汉水的据点了。

    而要夺回汉阳府城和汉口镇最简单的方法,当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攻城炮兵了!

    今天朱慈烺登上凤凰山就是来看二十四磅和三十六磅大炮的炮击效果的——他在几个月前就向濠澳的卜加劳炮厂下了订单,订购更多的二十四磅和三十六磅大炮。

    另外,朱大太子还在离开南京前,给卜加劳炮厂、洛佩斯炮厂、南京炮厂、安平炮厂(郑家开办的)和上海江南炮厂(沈廷扬的产业)下了大口径臼炮的洋炮合同,所以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大口径火炮从东南运来武昌府了!

    现在正是炮击间歇的时候(火炮需要冷却),没有了巨炮轰鸣的声音,凤凰山上的人们就听见了从山脚下的武胜门内传来的哭音了。

    “太子殿下,好像是武胜门内的孝廉秀才们在哭啊!朝廷是不是待他们太薄了?”袁继咸是管军务的总督,所以跟着一起上了凤凰山。他听见哭音,就凑到朱慈烺身边嘀咕了。

    “哭吧!”朱慈烺叹了口气,“本宫知道他们心里苦,由着他们哭去,不会降罪的。。。。。。这也是他们没摊上好世道啊!现在天下三分了,本宫这里还算优待读书人的。好歹还给他们一口几亩田,稍后还要开个湖广恩科,选拔一批官吏,机会还是有的。

    至于那些个优待,对他们自己,对朝廷,对天下百姓都不是好事儿!咱们这国家沦落到如今,不就是给读书人,给宗室,给勋臣的优待太多了吗?再给下去,就不是大明亡国,而是华夏天倾了。而且。。。。。。如今东南有一万万数千万的人口,吃饭都是个大问题啊!所以更不能让读书人再去吃农夫的肉,喝农夫的血了。”

第499章 李自成扭亏了() 
朱慈烺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多尔衮,也不是李自成,而是东南一亿几千万黎民百姓的吃饭问题。其中一千多万从北方流亡而来的难民的吃饭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而他可以用来解决吃饭问题的土地,即便考虑到收复湖广大部分地盘,也不过只有四亿亩上下。人均也就是两亩半多一点儿。。。。。。如果都用来种粮食,倒也是够吃了。

    可问题是一亿几千万人也不能光着屁股啊!还得穿衣服,还得穿暖和了,现在可是寒冷的小冰河期啊!而且大明还得出口丝棉换回白银——其实出口的丝棉和国内一亿几千万人的消费相比,数目也不是很大,即便禁了贸易,也省不下多少。

    另外,大明社会也是充满不公的——既是封建社会末期,又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能公平才见鬼了!

    所以本来就比较紧张的粮食,还不能平均分配,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吃饱饭就更是一个难题了。

    而朱慈烺解决民众吃饭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设法进口和鼓励殖民——通过收取“关税粮”的方式,让进入东南贸易口岸的中外商船从水真腊和占城输入稻米。同时通过创造稻米进口需求,让海商参与到向水真腊或占城殖民的运动中去。

    第二就是摧毁东南农村的寄进制——也就是剥夺士大夫免税特权,从而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农业市场化这事儿听着就是洪水猛兽了。但是在剥夺士大夫和宗室、贵族的免税特权,消除诡寄、投献等兼并土地的不正当手段的同时,又无法实行计口授田,那么农业实际上就已经实现市场化了。既然实现了市场化,当然也会出现因为竞争而造成的土地兼并和农户破产了!

    实际上,对外的“稻米殖民”和对内的农业市场化,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国内的兼并和破产,谁去南方的瘴痢之地开垦种地?而且能够承载海商推动的“稻米殖民”运动的,也只能是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而不可能是封建领主的庄园。

    同样的,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市场化,而且适应竞争的农业,“稻米殖民”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反过来冲击大明东南的小农经济。。。。。。

    总之,为了吃饭,现在的南明也不得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且还要一头扎进殖民主义横行的大航海时代了。

    真是太艰难,也太邪恶了!

    。。。。。。

    “皇爷,现在德安府全境、汉阳府全境都叫咱们的大军拿下了。承天府只差一个荆门州城,其余各处也都是咱大顺的地盘了。荆州府的监利县和远安县,也都在咱们手里了。

    现在荆门州已经叫亳侯的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还有不少荆门州的百姓主动来军前效力,帮着挖壕围城呢!

    江陵县和夷陵州则在左家军的控制下,不过左良玉现在生死未知,左梦庚也不敢一试额们大顺天兵的兵锋,所以在江北这边只是重兵守城。”

    汉阳知府衙门里面,李自成这时正在听取田见秀汇报的各处战况。

    形势看来对大顺朝是有利的!李自成南侵湖广的第一期目标,基本上已经全部达成了。只剩下承天府的荆门州城,荆州府的江陵县和夷陵州,还有位于湖广最东面的黄州府还没有拿下。

    “哈哈哈,”李自成笑了起来,满意地摸着胡须说,“总算拿下不少富得流油的地盘了!额们大顺朝今明两年的吃饭问题,总是不愁了!”

    他所说的“吃饭问题”,不是升斗小民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他的大顺朝廷怎么开销的问题。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李自成不必为一亿几千万张嘴的吃饭问题犯愁,但是却日日夜夜都在为他的朝廷和军队的开销发愁。

    还是那个老问题——他的皇帝又当亏了!当皇帝也亏本,真也没谁了!

    上一回是亏在“三年不征”上面,而这一回则是亏在“圈地授田”上面。李自成拥有的五个府中,西安府正在打顺、清、吴三家拉锯战,汉中府则是支援西安府之战和未来入川之战的大本营,这两个府都没办法向襄京府朝廷贡献钱粮。而襄京、陨阳、南阳三府则因为给“老营武士”圈地授田,也没了收入。

    不仅田赋没地儿去收,连原本多少有几个的商税也收不到了。是圈地授田直接摧毁了襄京、陨阳、南阳三府的民间商业——明朝乡村的商业、金融都在地主乡绅控制当中,圈地授田后三府的地主乡绅垮台的垮台,跑路的跑路,商业流通和金融借贷都中止了,还收什么税?

    没了商税,没了田赋,李自成这个皇帝能不亏吗?这些日子,他这个皇帝都靠北京带出来的老底子在维持局面,可那点老底子也不剩几个,再不找补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