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因为大顺朝廷的“免粮”和不承认明朝士绅特权的政策,“诡寄”、“飞洒”等等逃税的办法,也成了山西士绅的心头之痛了——诡寄的农户不肯交纳绅粮,而且还要解除寄存关系!

    至于飞洒——就是把土地分散寄在贫农账面上,以转移税赋和摊派——则造成了富商和士绅失去了土地!

    这还不算完,还有不少“刁民佃户”去大顺朝的官府那里控告地主老爷谋反。。。。。。而且还一告一个准!被告的地主老财即便不被大顺军灭门,也少不了倾家荡产!

    对山西的士绅、商人们而言,这样的日子可真的没法过了。。。。。。而能够解救他们出苦海的,一个当然是占据北京的大清国了,另一个就是大同的代藩。

    不过现在山西的士绅和商人们也看不清大方向。

    大清国在北京那边又是圈地,又是占房,又是投充的,看着比流寇还要凶残啊。。。。。。而且大清和大明还在和谈,这大清国仿佛就想当个辽国。

    所以一帮山西老财就找到了隐居在乡的李建泰,就是那个花了15万两从刘宗敏那里买了张“回乡证”的前任明朝大学士李建泰。

    而李建泰这个时候又想吃大明的回头草,于是就联络了一批晋商,凑了几十万两军费,上千支质量上乘的火铳和一大批粮食,利用李自成和大明讲和后放开通商的机会,把这些东西全都运去了大同。

    与此同时,大同方面的王永吉、姜瓖、骆修身、高第他们也在努力自救。

    不仅全部停发了老代王一家的宗禄(这个宗禄都比大同府的正额田税多了),还整顿了山西行都司下属众多卫所的军屯军田和代王府的王田。将所有的王田、军田都进行了重新分配,让将近四万大同兵将得到了自己的土地——分地这事儿有点骗局的意思,因为根据大同方面和北京达成的和谈条件,大同府的地盘是要用来交换太原府的。。。。。。

    不过普通的士兵哪儿知道这个?现在他们得到了土地,吃到了饱饭,还有了不错的装备,干劲儿自然就起来了!

    “大事成了,大事成了!”

    王府长史司内,王永吉大笑着对骆修身、姜瓖、高第和李建泰说:“李逆算是完了。。。。。。现在该咱们出兵了!姜总戎,高总戎,你们二位谁守大同,谁去镇西卫?”

    姜瓖对镇西卫那里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想要的是太原。而高第也不吭声,汾州、沁州才是他想要的。

    骆修身看两位总戎都不吱声,于是就抓紧机会请命了,“这次的头阵还是下官带王府护卫去打吧!”

第277章 多尔衮,你别得意() 
北京,紫禁城。

    并不宽敞的武英殿前,这个时候正在举行颇为隆重的大朝会!

    这还是顺治皇帝在北京二登极后头一回上大朝见那么大爷大叔呢!他现在就是个六岁的小屁孩,除了知道怕多尔衮叔叔之外就啥也不懂,所以一般轮不到他上朝。

    对了,现在也没有什么两宫垂帘的,所以爱新觉罗。福临上面的两个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是没有资格坐在福临后面发号施令的——皇太极是有大儿子的,豪格的年纪比多尔衮都大。他当然不会想到福临这个小娃娃会当上皇帝,也就不会像咸丰一样给皇后哲哲和庄妃布木布泰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了。

    所以六岁的福临在朝堂上是非常孤立的,也没他有说话的份儿,只能眼睁睁看着可怕的多尔衮叔叔发号施令,大权独揽。。。。。。

    “哈哈哈!”

    多尔衮叔叔今天特别高兴,群臣刚刚跪拜完毕,没等福临说“平身”,他就第一个站起身,然后开怀大笑起来,把小福临吓了一跳。

    “都起来吧,都站起来吧!”

    在多尔衮的招呼声中,群臣们都爬了起来,偷眼朝上瞧。就看见站在福临小皇帝身侧的多尔衮正笑吟吟的捻着朝珠。往日严肃的面孔上,现在堆满了笑容。看见群臣已经爬起来就位,笑道:“今儿叫起大朝会,就是和大家说说,豫亲王捷报传来!我大清天兵这回又大获全胜了,现在平型关、繁峙、代州、崞县、忻口寨等处都已经拿下。。。。。。昨日下午英亲王和平西王也告了捷,闯逆已经弃了固关长城西撤。现在英亲王和平西王的大军多半已经开进了固关,很快就能和豫亲王在太原城下会师了!。。。。。。哼!”

    他的语调轻快,几乎都快笑起来了,可突然就是一声冷哼,把后面御座上的福临吓了一跳,瞪着小眼在看着多尔衮叔叔的后背,生怕这位叔叔要说自己的不是。

    多尔衮再开口,口气已经放沉:“李自成这贼本来已经灭亡了南朝,如果没有我们大清仗义出兵,南朝早就没有了,天下间所有的尼堪都已经沦为流贼的奴隶,要被流贼拷掠逼饷了。现在又是靠了我大清天兵,才将流寇逐出山西。我大清对南朝可以说是有再造之恩,可是南朝又是怎么对我大清的?说好的岁币岁贡全都不给,还到处散布谣言说我大清天兵要去山东掘了孔子的坟墓,对我大清派去江南宣谕的天使也百般刁难,孙之獬至今都没有入南京。真是岂有此理!这等南朝,还配称朝廷吗?我大清还有必要和这样没有天良的君臣打交道吗?”

    听他这么一说,底下的群臣已经明白了。现在李自成看着要完,就算还剩口气儿,也得败退去陕西苟延残喘。

    而在李自成退往陕西之后,能和大清争中原的就只剩下明朝了!

    那明朝就必须是坏人,是恶人了!

    “摄政王英明!我大清决不能再姑息养奸了。”第一个接话儿的是站在旗人班次之中的祖大寿,他现在里外不是人,也没什么实职,天天在家吃老米,还得装得死忠大清朝。

    装啊装的,祖老头的演技是越来越好了,看上去好像真的和朱慈烺有多大仇恨似的。他出了班次,就给御座上的福临叩了个头,然后接着说:“摄政王,依奴才看,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拿下太原府,其次就是大同府!得叫南朝的昏君奸臣知道我大清的厉害!”

    多尔衮满意地点点头,祖大寿这话接得磁实,直接把对朱慈烺的仇恨转到朱慈炯身上了——在把李自成撵走后,解决大明代藩才是头等要务,要不然北京城就时时刻刻在大同明军的威胁之下。

    而第二等的要务,要不是去寻朱慈烺的晦气,而是要化解关宁军的威胁——是化解,不是消灭!

    得让关宁军全伙入关,还要离北京远远的。。。。。。只有这样,多尔衮和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睡觉的时候才能安心合眼儿。

    多尔衮又将目光转向了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吴三凤连忙出列,也跪在地上了,“摄政王,皇上,奴才以为南朝固然可恨,须得严加痛剿,可是对流寇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过朝廷的精力有限,难以同时应付流寇和南朝。所以奴才建议在平阳府或河南府设立一藩,专剿流寇。”

    多尔衮点点头,“谁可以去经营河南?”

    他已经否定了平阳府这个选项,平阳府距离北京还是太近,而且还有解池盐田的利益,必须有朝廷直接控制。

    “奴才的二弟吴三桂可以为大清经营河南。”吴三凤倒是举贤不避亲。

    多尔衮笑道:“平西王文武双全,麾下又有三四万户,的确可以镇住河南府。”

    他特意说了“三四万户”,意思是很明白了,就是让关宁军上下一块儿打包走人。

    吴三凤赶忙给多尔衮叩了个头:“奴才谢摄政王恩典。”

    多尔衮笑着:“你先别谢恩,平西王得先打下太原,而后才能去镇守河南。”

    太原也算是坚城,多尔衮是不愿意让八旗天兵去打这种坚城的,所以就甩给吴三桂去打了。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去就是吴三桂攻太原坚城,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主力——如果李自成没有躲进太原城等死的话。不过阿济格的任务也不是把李自成往死里赶,只要将他撵去陕西就行了。

    而另一路的多铎部在占领了忻州,并且和吴三桂、阿济格会师后,就折返向北,杀向宁武关,在占据宁武关后立即杀入大同府境内。

    同时,被多尔衮布置在宣府的豪格、鳌拜、吴惟华、沈志祥、耿仲明等部两万多人,也会向大同府展开攻势。从而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多尔衮估计大同的姜瓖一定不敢抗拒天兵,多半会不战而降。。。。。。

    只要李自成一走,姜瓖一降,吴三桂在打下太原后全伙迁往河南府。

    那么大清就能腾出手来对付河南省和山东省的明军了!等将他们都收拾了,大清就算占据了中原。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啊!

    这个时候,有点得意忘形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怎么也想不到,他高兴的有点太早了。

    因为还有好多好多的意外在等着多尔衮!

    第一个意外发生在河南省怀庆府。

    怀庆府位于河南省北部,在黄河以北,同河南府(洛阳)隔着黄河相望,北面则是山西省的泽州。

    在大明崇祯十七年初的时候,怀庆府和附近的河南府、泽州、卫辉府一起,都相继落入大顺军手中。而在一片石大战后,大顺军的势力急剧收缩,怀庆、卫辉、彰德等三个位于黄河以北的属于河南省的府全部被放弃,可是河南府和泽州却还在大顺军手中。

    所以怀庆这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清军势力插入大顺军势力的突出部。而多尔衮也没太重视这块地皮,就派了个正黄旗汉军的梅勒章京金玉和率部进驻怀庆府,并署理怀庆总兵。这个金玉和的官是不小,可是手底下却没几个兵。

    就在大清这边形势一片大好,多尔衮都有点得意忘形的时候,驻扎在怀庆府城的金玉和得到了一个让他有点意外的坏消息。

    一股盘踞在王屋山上的土寇,突然袭击了怀庆府下的济源县城,还把济源县城给占领了。

    现在各处形势都是大好,金玉和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地盘上出篓子,所以也没多想,就率部出击去收复济源县城,结果就一头扎进了田见秀、李过设下的伏击圈,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随后,怀庆府城也被伪装成土贼的大顺军攻破!

    李自成的反击开始了!

第278章 大清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十月十五日开始于河南省怀庆府的这场由大顺军发起的反攻,和历史上被称为怀庆反击战的局部反攻并不是一回事儿,只是发生的地点类似而已。

    历史上的怀庆反击战规模相当有限,大顺军方面的兵力不超过两万人,而且也不是李自成的精锐主力。而这一次由田见秀、李过指挥的怀庆反攻,则投入了整整四万老营精兵!

    另外,这场怀庆战役还经过了精心的策划的准备!按照李自成原本的计划,这四万老营精兵将会在清军主力被吸引至固关长城后,再突然出击并且打出一个大包抄的。

    为此,田见秀和李过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准备,搜集了怀庆、卫辉、彰德、德州等地清军的布防情况。

    另外,他们还派人去联络驻扎在亳州武平卫(属凤阳府)的明朝新任河南巡抚吕大器,请求联手北伐。

    虽然吕大器没有答应出兵,但还是同意停战并行文河南总兵刘良佐和归德总兵许定国,让他们整军备战,再以一部兵力进驻位于开封府境的小宋集(位于黄河以北),以震慑大名府境内的清军。

    因为准备得非常充分,投入的兵力也够多够精,而且田见秀、李过二人还采取了示弱诱敌的战术。将大顺军伪装成了王屋山土寇,在占领济源县城和怀庆府城后,也没公开亮出大顺的旗号,而是打出了大明怀庆镇守总兵官的旗号,让驻兵卫辉府的祖可法(祖大寿养子)误以为是王屋山上的土匪受了明朝河南巡抚衙门的招安。

    为了洗刷自己通明的嫌疑,祖可法不敢有片刻耽搁,就率领所部去收复怀庆府,结果也和金玉和一样,一头撞进了田见秀和李过布下的伏击圈。带去的三两千人也全军覆没,连祖可法本人也当了俘虏。

    紧接着,田见秀和李过又挟持着祖可法去扑击卫辉府,也没打出大顺的旗号,而是打着大明河南总兵刘良佐和归德总兵许定国的旗号。结果蒙骗了卫辉城内的士绅,还以为大明反攻回来了,都不愿意帮着清朝派出的知府守城。卫辉府旋即又被大顺军攻破!

    打下卫辉府后,田见秀和李过这才公开打出大顺军的旗号,率领三万五千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彰德府和大名府境内!清朝方面的彰德总兵朱国柱和大名知府章于天猝不及防,双双落败。彰德首县安阳、大名首县元城,全都落入了大顺军的手中。

    与此同时,攻入太原府和大同府的三路清军主力,也都遇上了不小的麻烦。

    在太原府方向上,因为吴三桂和阿济格都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所以没有猛追李自成。让李自成得以全军撤回太原。

    从北路南下的多铎所部,则在太原府城以北的石岭关受阻,被陈永福挡了两日,因此失去了包抄切断李自成后路的机会。

    这两天的耽搁,使得清军方面短暂失去了对李自成主力动向的掌握。所以当多铎和阿济格、吴三桂在太原城下会师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李自成有没有缩进太原府城?

    另一方面,李自成利用这两天时间,加强了太原的防务。留下了山西巡按李若星,山西节度使韩文铨两部汇合制将军陈永福部,总共在太原留下了两万五千大军,其中有3000人是久经战阵的老营兵。

    因为李自成在太原留足了守军,所以陈永福不仅驻守太原孤城,而且还在东山之上和汾河西岸修建的营寨。让李若星、韩文铨率部屯驻,以成犄角之势。

    这样一来,就给试图围城的吴三桂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而阿济格和多铎因为担心李自成还在太原,所以就不敢马上带兵离开,而是率部看守太原城。同时让吴三桂去攻占太原城附近的清源、交城、文水、徐沟、太谷、祁县、平遥等处。

    多铎部在太原城下的耽误,又影响到了北面大同府的战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