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身甲胄的朱慈烺这时正立在崇祯皇帝面前,大声向他报告“喜讯”。

    “父皇!南京阖城,现在都在咱们手中了!”朱慈烺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这里可是老祖宗的龙兴之地啊!”

    南京在手其实不是最让朱慈烺高兴的事儿,最让他高兴的是可以接着平定阉党之乱的余威,把东南勋贵、勋臣的势力来一场大扫除。

    把他们扫了,跟着朱慈烺南来的那些克难功臣就能得到土地、宅邸和娘子。

    而朱慈烺自己也能趁机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现在封建社会,掌握土地、人口的君主才算是真正扎下根了。

第249章 这个太子不对头!() 
南京内城的三山门外,秦淮河两岸,店铺林立,布幌飘扬。

    这一带属于应天府下辖八县之中的上元县所辖,因为秦淮河就在这里注入长江,因此这里就成了整个南京最繁华的地段了。而且和南京内城中同样繁华的秦淮河两岸一带不同,此间的繁华更多属于市井商人,属于客居南京的东南才子。

    在靠近长江的秦淮河边,建有一座茶楼,茶楼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极精致。

    这茶楼背靠秦淮河,客人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秦淮河的美景。

    距离茶楼不远,则是十来间连成一片的客栈,许多初到金陵的客商才子,都会先在这些客栈中落脚,然后再慢慢寻找长久的住处。

    跟随崇祯、朱慈烺父子“南巡大队”一块儿来到南京的左班监察御史纪坤因为被带家眷,官职又低,所以就没分配住处,而是领了几两银子的住宿费自己找地方落脚了。他这个扬州才子对南京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就溜达到了属于上元县的秦淮河边,找了处客栈租了间上房。当天晚上就出门到这处颇为别致的茶楼会友了。

    今天晚上和纪坤相会的友人都黄宗羲找来的,都是客居金陵的江南才子,张煌言、罗大公也赫然在列。原来这黄宗羲和纪坤是老相识了,前几日朱太子大军入城的时候,纪坤也跟着一起,在大街上巧遇了看热闹的黄宗羲。所以才有了今晚的茶会。

    另外,黄宗羲的朋友罗大公还请了个在秦淮河上小有名气的清倌人,人称苏州才女的李昱霖来弹琵琶。

    悠扬婉转的琵琶声中,几个嘴上没把门的风流才子就开始高谈阔论了——明末的言论管制近乎于无,读书人都自由惯了,说话非常随便,也没人管他们。

    “太冲兄?你怎么总是皱着眉头?是不是牵扯到阉党之乱了?”纪坤看着眉头紧锁的黄宗羲就半开玩笑地问了起来。

    黄宗羲白了他一眼:“春帆兄真以为这次南京的变乱和阉党有关?”

    “这。。。。。。”纪坤尴尬地一笑,摇摇头道,“成王败寇啊!不过太子给徐弘基他们按上了阉党的罪名,总归表明了亲近东林的态度。”

    “是想利用东林吧?”黄宗羲容色凝重,“利用得很是巧妙啊。。。。。。钱牧斋、侯若谷都入了阁,史道邻有领了七省总督,高硁斋也被打发去了山东当巡抚。东林一脉的首脑,现在不是被拉拢入阁,就是被发配去了边疆前沿,而且还打着保名教、卫孔林的旗号!

    现在他又给在南京勤王的勋贵、勋臣扣了阉党的罪名,还以东林太子自居,想来是要以诛阉党的名义在江南兴大狱了。。。。。。”

    纪坤的脸色也阴郁起来了,他其实也看出了朱慈烺的阴险——他自己不就是给封了左班监察御史,还参与了淮扬卫所反腐,昧着良心和张世泽等人一起夺了许多军籍士大夫的田产!

    当然了,朱慈烺在淮扬二府所采取政策的打击面并不广,只限于卫所和盐商。对于没有侵占军田和染指盐利的士大夫,仍然采取拉拢的政策。对于他们用诡寄土地和庇护商人逃税获利的事情置之不理——诡寄和庇护商人逃税是明朝士大夫获利的两大手段,原理都是扩大士大夫免税免役的特权。

    诡寄通过帮助多田粮户逃避赋役获利。而庇护商人逃税则是利用明朝钞关的三不收原则(就是不收官户的税,不收太监的税,不收进士和举人的税),允许行商以自己的名义经营,以获取一定的利益。

    明朝的田赋和商税就通过这两种途径大量流失,明末的财政困难也就由此而来了。

    而对于人数众多,把控着东南基层的中下层士大夫们来说,盐利他们摸不着,军田也轮不到他们来吞——其实明朝士大夫做大压倒勋贵的时候,东南的军屯早就给勋贵、勋臣和军籍士大夫吃干抹净了,根本轮不到民籍士大夫下嘴。

    所以朱慈烺只动盐利和军屯土地,并没有触犯到广大民籍士大夫的根本利益。不过还是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点不爽!

    因此在南京“阉党之乱”前,南京城内大部分的士子书生,其实都是在精神上支持“勤王”的。

    “太冲兄!”松江才子罗大公打断了黄宗羲的话,这胖举人笑着说,“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南京城内的勋贵、勋臣都已经完了,勤王也成了阉党之乱。。。。。。咱们这些民籍举人,本就不涉其中,现在还搅和什么?抓紧时间多读点书,准备应付恩科才是头等大事!”

    “大公你就知道做官!”黄宗羲看着罗大公一脸期待的表情,只是摇头。

    “我们读书人,当然要为朝廷效力了。。。。。。”罗大公笑呵呵的,“苍水兄,你说呢?”

    苍水是张煌言的号。张煌言轻轻点头,道:“如今东南是大敌当前,咱们是该出些力气才是。”

    他将目光转向纪坤,“春帆兄,你现在有了官身,还去考恩科吗?”

    “不让考了!”纪坤叹了口气,“一入察院误终身啊!”

    “这话怎么说来着?”张煌言一愣。

    纪坤道:“这是千岁爷的规矩。。。。。。凡入察院之官,除左右都御史之外,无论左班、右班,都不得再任察院以外的官职。而且除左都御史外,察院官员一律不用进士,功名止于举人。察院官员,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张煌言又是一愣:“可是察院言官所涉甚广,光靠举人如何做得?”

    纪坤摇摇头道:“御史以后不管那么多了,只查官员贪腐,左班查文官,右班查武官!”

    黄宗羲吸了口气:“这是要把察院变成官场之鞭啊!这太子不对头啊!”

    “的确不对头!”纪坤压低声音,一脸凝重,“他很可能真的是太祖高皇帝附体的。。。。。。”

    “瞎说!”黄宗羲摇摇头,“纪春帆你怎么也信了?”

    纪坤道:“我本来也不信,可是察院里面那边北京勋贵、勋臣家出身的右班小御史都说太子在三月十三日晚上就不对了,梦中净是胡话,十四日白天又是长眠,还接茬说胡话,说什么‘太祖爷爷云云’的,然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他的话说到这儿,一直悠扬婉转的琵琶声突然间就走了调,然后就嘎然而止了。

    罗大公扭头看了看如花似玉的可人儿李昱霖,笑着道:“忘了曲谱了?要不要罗某教教你?”

    李昱霖和这个罗大公挺熟悉,没好气瞪了他一眼,“谢大公兄了,小妹不曾忘曲儿,只是忆起四月份时在秦淮河上听说的孝陵惊变的故事。。。。。。说是三月十三日当晚,孝陵上空无故传来长啸之音,类似有人在天上痛哭,刻把钟才停了。”

    “有这事儿?”纪坤吃了一惊,看着张煌言、黄宗羲和罗大公。

    张煌言和黄宗羲两人又看着罗大公,原来这两人是在北京沦陷的消息传来后才入南京的。而罗大公这个松江才子倒是长居金陵,是秦淮河上的常客。。。。。。

    “好像有这事儿!”罗大公仔细一想,“对,对,对。。。。。。听梅家和萧家的人说过!难道太子爷真的是。。。。。。太祖高皇帝再世?”

    张煌言摇摇头:“这事儿也太玄幻了吧?”

    罗大公道:“宁信其有,宁信其有。。。。。。如果是真的,倒也是好事情啊!”

    “好什么好?”黄宗羲哼了一声,“太祖高皇帝是怎样的君王,大公兄还不知道吗?”他叹了口气,“若是真的,只怕江南士林之祸不远矣!”

第250章 抄家了!() 
“魏国公,你老实交代吧,你家有多少土地、商铺、珠宝、字画、古董、窖藏金银,还在外面放了多少债,入了多少明股暗股?都说说吧,大概值多少钱?让本宫和圣上高兴一下,没准就赦了你的死罪!”

    大功坊现在是太子行在了!一个很不对头的太子正笑得合不拢嘴,满口胡言的在审问刚刚被抓到的魏国公父子。

    一旁的崇祯听着朱慈烺的胡言乱语,只能唉声叹气皱眉了。朱慈烺的话哪里像是个明君说的?明君有那么贪财吗?听到能抄到的钱财多了就饶了死罪?

    应该是贪钱越多罪越重啊!

    徐弘基什么话都没了,闭目待死而已。他的身子骨早不行了,不杀也活不久,还说什么呀?不过他儿子徐允爵还没活够啊!听了朱慈烺的话就好像抓了根救命稻草。

    “千岁爷饶命,我家的确有钱,有很多钱,如果算上各房分支,那可是富可敌国。。。。。。”

    “不算定国公那一系!”朱慈烺说,“定国公是克难功臣,大大的忠良!”

    朱慈烺是爱憎分明的,定国公一家虽然只是跟随,那也是太子一边的人,能跟着就有功劳,到了江南一样能得点好处的。

    “是是是。。。。。。”徐允爵道,“不算定国公的北支,我家的土地、商铺、珠宝、字画、古董、窖藏金银、各种债权、各种明股暗股,如果处理得当,五六千万两银子肯定是有的。。。。。。”

    “什么?五六千万两!那么多?你们,你们。。。。。。”崇祯皇帝猛地站起来了,抬着手指着徐允爵,“你们也太贪了,太贪了,怎么能贪那么多!”

    “父皇息怒!”朱慈烺笑得那是一个春光灿烂啊,“这五六千万两应该是包括军屯土地和其他土地的。。。。。。扣除土地,就没有那么多了。徐允爵,你说说你家一共有多少土地吧!”

    “回,回禀千岁爷,这实数罪臣真是记不住。。。。。。”

    太多了!实在太多了!怎么记得过来?

    崇祯厉声问:“那就说个约数吧!”

    徐允爵哭丧着脸说:“罪臣家族巨大,分支众多,便是约数也一时搞不清楚。如果单说魏国府嫡流的土地,军屯占了大约120万亩,其他土地还有约100万亩,其中七十万亩是隐田,余下的都是朝廷历年赏赐给我家的。。。。。。”

    也就是220万亩土地,其中70万亩是隐田!

    朱慈烺笑着对崇祯说:“父皇,如果土地可以正常买卖,这220万亩土地就价值三四千万两了!

    即便土地不大容易买卖,这220万亩土地一年的租子也有200百万石啊!”

    他又转头对徐允爵说:“继续吧!还有多少财产?都说说吧。”

    徐允爵应了一声:“罪臣的魏国府中窖藏的白银有180多万两,黄金有17万两,另有制钱十八万贯,丝绸和布匹数万匹,米麦十一万石。放在外面的各种债款的本利不下200万两,所持的明股、暗股总共价值也在百万上下。另外还有园林三处,店铺二三百间,仓库十一处,码头一处。。。。。。”

    “哈哈哈,真有钱啊!”朱慈烺搓着巴掌道,“二百几十年的国公之家就是不一般啊!”

    其实现在跟着朱慈烺南来的那些北京勋贵、勋臣也都曾经富有过,虽然不比二百多年的豪门魏国府,但也好些个也阔得没边。只是他们逃命的时候只能带现钱,带不了土地、店铺、宅邸,放在外面的债务也都坏账了,所以就显得没那么多钱了。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二百多年的皇恩,尔等就这样回报?真是该死啊!”

    “不,不,不。。。。。。不能杀,得给徐允爵一条活路。”朱慈烺连忙对崇祯道,“魏国府的家产虽多,但是查抄、处置起来也不容易。没有徐允爵的配合,说不定抄着抄着就没多少了。徐允爵,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徐允爵自然是磕头如捣蒜:“是啊,是啊。。。。。。臣一定把家产都献给千岁爷和圣上,一文钱都不留下。”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朱慈烺连连摆手,“还是要留一些的,要不然以后你怎么过日子?”

    以后还能过日子?那就是说真能饶命?徐允爵心里面就是一阵说不出来的感恩:太子真的是仁君啊!

    朱慈烺见他又要磕头,连忙一抬手阻止道:“等等,别磕头,本宫话还没说完!”

    还有条件?

    徐允爵用一种哀求的眼神看着朱大太子。

    朱慈烺道:“你还有许多兄弟和堂兄弟,他们统统都要流放大员岛!知道大员在哪儿吗?那可是荒蛮瘴痢之地,去了就很难回来了!

    不过他们不会马上去,而是会在你配合锦衣卫抄没完魏国府一房的产业后再去。在上路之前,本宫会让他们查你的账!谁能查出错漏,谁就留在南京当徐家的家主,你就去大员岛!你会让他们查出错漏吗?”

    徐允爵连声道:“罪臣一定不会让他们查出错漏的,因为罪臣绝不敢有一点错漏。。。。。。”

    朱慈烺点点头,“你家还有许多女流,不论姓不姓徐,本宫都不为难!凡是不满40岁的姬妾,本宫都给她们安排夫家,徐家的姑娘,没有出门子的,只要够年龄,本宫也给他们安排。人人都给一份嫁妆!至于已经嫁出去的,本宫就更不追究了。你一定要安抚好她们,别让她们想不开寻短见。”

    徐允爵连忙应道:“罪臣领旨,罪臣一定把殿下仁义都告诉她们。。。。。。殿下真是千古第一仁君啊!”

    朱慈烺当然是仁君,不过放过徐家的女人和仁义也没多大关系。他可是和一帮克难新军的官兵保证过的——土地会有的,娘子会有的!

    现在土地有了不少,娘子还没着落呢!自然得拿一帮“阉党逆贼”的家眷充数了。

    “好了,”朱慈烺笑着,“该说的都说完了,徐允爵。。。。。。给你爹送个终吧!”

    什么?

    送终?

    徐允爵怔了怔,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