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上高杰、黄得过的兵马,十万人都凑得齐!

    左良玉来了也是送死。。。。。。

    就在朝阳门瓮城城楼上一片死寂的时候,一个守在朝阳门城门口的徐家家丁头目气喘吁吁的跑来了,手中还拿着一张名帖,见到徐弘基就嚷嚷:“国公爷,马制军刚刚派人过来,说他和黄总戎马上要率兵下山去救孝陵卫城了,问咱们出不出兵?”

    徐弘基和朝阳门瓮城城楼内的勋贵、勋臣们这才大松口气儿。他们多虑了,黄得功没有叛变,是之前派去联络的人出状况了,也许遇上了太子派出的夜不收,也许是看到苗头不对自己跑了。

    “出兵!出兵!快快出兵。。。。。。”徐弘基其实方寸早乱了,根本不多想什么,立即就下令出兵了。

    他虽然当过好多年的南京守备,可那是投胎投出来的守备,哪里会打仗?

    如果不是朱慈烺夺了徐家的盐利,又要收回被占的卫所土地,他也就在家养病等死了,哪儿会有现在的状况?

    可是出兵这事儿原来也不容易,朝阳门瓮城这里有10000多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那么多人怎么集结,怎么列队,怎么行军,怎么布阵作战,学问可大着呢!

    南京城内又没有吴襄、吴三辅、李若琏这样有经验的将领,也没有如吴氏家丁,勇卫营老兵和京营的基层军官这样的人可以利用。只有一群根本不会带兵的世袭武官和根本没上过战场的勋贵家丁。和平时期还能把队伍带起来,应付一下史可法这样的兵部尚书。真要开打,一准乱成锅粥啊!

    徐弘基出兵的命令才一下达,朝阳门瓮城这里立即就乱得不行了。队伍也整不起来,头阵也没人肯打,下面带兵的军官都上了城楼找徐弘基要钱——不是他们要,是下面的大头兵要钱呢!见不着二两三两的犒赏,谁也不肯出动!

    这下可把徐弘基气得不行,痨病都严重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还吐了血。。。。。。主帅都这样了,仗还怎么打?可现在徐家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不打也不行啊,回头太子篡了大位,还不灭他的门?

    最后老头子咬着牙掏出了三万两银子(银子早就运到城楼上了)打赏下去,这才勉强点齐10000大军(实数有多少就是个迷了)开出了朝阳门。

    徐老头自己是带不了兵了,也不放心让儿子徐允爵上阵,于是就派自己的堂弟徐永基带兵,打着奉天勤王的旗帜就去了。

    当然了,徐弘基也不指望徐永基带领的这10000人能发挥超常。他指望的还是钟山上的黄得功!

    只要黄得功能带着6000精兵,抢在朱慈烺攻破孝陵卫城前杀下来,南京勤王之战就有希望。

    不过徐弘基怎么也想不到,这时的黄得功遇上大麻烦了,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差不多了。

    他着急上火是因为马士英不见了!

    马士英不见了需要这样急吗?

    当然了!因为马士英的3000贵州兵堵着灵谷寺的山门列队,而黄得功的3000家丁摆在山门之内。

    如果马士英的贵州兵不动,黄得功的家丁也动不了,除非去翻山。可钟山的地形黄得功的人都不熟,不走大路翻山走小道可不容易。

    现在钟山脚下的孝陵卫已经发生激战了,黄得功知道自己必须出兵了。否则孝陵卫一丢,他的人马就会被堵在山上,再要出兵都难了。

    可这在这个关键时候,马士英却没了影子,而他的3000贵州兵就堵在山门那里说什么都不走。哦,和他们说什么都没用!因为人家只会说贵州话,听不懂官话。而黄得功一辽人,手底下也都是北兵,谁也不懂贵州话啊,两拨人根本没法交流!

    黄得功没办法,又不能下令自己的家丁去和贵州人打,所以只能让人去四下寻找马士英,可就是找不到。

    这可真是把黄得功给急死了。。。。。。

    。。。。。。

    黄得功快急死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在孝陵卫城外的新设立的中军本阵,见到了马士英。

    “太子殿下,这是臣和黄得功联名所拟的恭请圣上禅让大位给殿下的奏章!”

    马士英取出了刚刚写好的奏章,高举过头,递给了骑在马背上的大明抚军太子。

    朱慈烺笑着接过奏章,翻看一看,还真有黄得功的署名,连连点头:“好好好。。。。。。马卿和黄总戎果然公忠体国,都是国家的栋梁啊!这一次南京平乱,你们都有大功,都是克难功臣!”

    他故意提高了嗓门,好让被陈世芳带人押着的张慎言和韩赞周都听清楚了,得让他们知道黄得功是叛徒!

    就在这时,正在指挥攻打孝陵卫城的吴三辅突然大声报告道:“千岁爷,夜不收发现朝阳门方向有大股乱军开出,正沿着大路往孝陵卫城而来!他们的行军速度不快,队伍嘈杂散乱,显然是乌合之众!”

    “哈哈哈!”朱慈烺大笑起来,“这是来送死啊!太好了。。。。。。三辅,你想怎么打?”

    吴三辅想了想,道:“咱们可以先伏兵钟山之上,再放乱兵入孝陵卫城,最后断其归路,将之困于孝陵卫城。”

    “好!”朱慈烺点点头,“就依你所言,放乱兵入孝陵卫!”

    朱慈烺虽然喜欢亲临前线,但是他极少干预将帅的指挥。也就是在大沽口之战中固执己见,和鞑子拼了一场。而这次的南京平乱之战,根本就是胜券在握,由吴三辅这种中庸之将按部就班去打,就能必胜了。

    所以朱慈烺也就大胆放权,自己做个战场上的看客了。

    而在另一头,率领着大约一万乱哄哄的乱军出击的徐永基根本是一点章法都没有。既没有安排先锋探路,也没有让人在两翼境界,更没有派人去控制钟山南麓的边缘。一万余人的队伍就和平日之中的行军差不多,而且还非常喧嚣杂乱。

    吴三辅诱敌的招数其实也不高明,就是派出少量的“神铳手”在夜不收骑兵的掩护下,远距离施放斑鸠脚火铳,诱导对方发射火铳反击,然后再且战且走。到天色微微放亮的时候,就将徐永基率领的万把南京京营兵都哄到了孝陵卫城之下。

    然后也不等他们进城,之前埋伏在钟山南麓下马坪一带的一协火铳兵和两营骑兵就急急忙忙杀了出来,卡在了孝陵卫城和朝阳门瓮城之间。

    发现后路被敌人切断的徐永基也真挺配合吴三辅的,也不组织突围杀回朝阳门瓮城,而带人挤进了正在挨炮轰的孝陵卫城固守待援。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谁能来援他?

第246章 谁反对本宫,谁就是阉党!() 
南京城东部战场上的炮声、铳声、喊杀声在崇祯九月初六午时左右,就嘎然而止了。

    就在不到半刻钟之前,孝陵卫的东侧城墙,终于被克难新军的炮队用6门红夷大炮敲开了一段三四十步宽的豁口,在这段豁口处,上半截的城墙都没有了,城砖和里面的夯土层坍塌下来垒成斜坡。

    凤三指挥的火铳兵一直冲到了斜坡下方,用鸟铳和斑鸠脚火铳一阵猛轰。将企图封堵豁口的徐家家丁和用厚赏募来的南京兵打得死伤枕藉!

    不过凤三却没有指挥部队向豁口发起冲击,原因是城墙的坍塌处太高,塌下来的砖石、泥土形成的斜坡又太陡峭,不借助器械很难攀爬。所以凤三就只能暂时停止攻击,让人去准备梯子了。

    但朱慈烺却不愿意干等着,南京这样大而坚固的城池,可不能真的靠强攻夺取!而且南京还是朱大太子未来的根本之地,也不能叫战火摧残得不成样子啊。所以还得攻心为上!而攻心不就是忽悠吗?这事儿朱慈烺可是最拿手的了。。。。。。

    “千岁爷饶命,千岁爷饶命啊。。。。。。”

    “我等都是胁从,都是被逼的!”

    “千岁爷饶命,我等再不敢反了。。。。。。”

    正在大呼小叫求饶的都是在大祀壇战场上抓来的反贼,好几千人,被郝摇旗的火铳兵押着到了朱慈烺跟前,黑压压跪了一大片。朱国弼这厮也被抓了,还受了点伤,一条腿在逃跑的时候摔断了,现在由两个俘虏抬着到了朱慈烺的面前。这家伙已经完全萎靡了,脸色惨白,浑身颤抖,看见朱大太子时连求饶都忘记了。

    他的罪行那么大,还能饶了?肯定死路一条啊。。。。。。

    “朱国弼,没想到你还是条硬汉啊!”朱慈烺笑呵呵看着他,“那么多人都在求饶,就你不求饶。。。。。。是准备挨千刀了?”

    要凌迟啊!

    朱国弼听了这话,身子就是一哆嗦,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嚎啕大哭了起来。

    “哭什么呀?男子汉大丈夫,死则死矣!”

    “抚宁侯,咱们都是忠臣,便是死了,也能名垂青史的!”

    看到抚宁侯大哭,被人押着站在朱慈烺身边的张慎言和韩赞周都开口劝说起来,不过这话显然是安慰不了朱国弼的。

    朱慈烺看了两人一眼,笑道:“你们两嚷嚷什么?都到这地步了,还想青史留名?青史上不会说你们好话的,因为青史是本宫的人写的。马制军,你说呢?”

    马士英一脸鄙夷地看着张慎言,“张藐山,你是阉党,图谋造反,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你,你。。。。。。”张慎言恶狠狠看着马士英,“老夫怎么是阉党?”

    马士英一指韩赞周,“你和这个阉贼一党,怎么不是阉党?”

    “好好好,”张慎言气极,“老夫是阉党,那你和黄得功呢?”

    马士英一脸正色:“我们俩当然是东林后继!”

    朱慈烺点点头,“本宫也是东林太子!本宫的老师钱先生、侯先生、龚先生、吴先生都是东林君子,所以本宫也是东林后继!”

    “你,你。。。。。。”张慎言都有点无语了,就没见过脸皮那么厚的人啊!

    一个不忠不孝的太子居然说自己是东林后继,还把自己那么老资格的东林党人说成是阉党,这还有没有天理?

    朱慈烺哼了一声:“你们两个阉党还想狡辩吗?”他转过头,对着眼前黑压压一片的战俘,大声发问,“尔等可是被阉党张慎言、韩赞周所蒙蔽蛊惑,才反对本宫和圣上的吗?”

    南京的京营兵和基层小军官中有不少人来自市井,都是头脑灵活之辈,听见朱慈烺的问题,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千岁爷说的是,我等就是被阉党张慎言、韩赞周蒙蔽的。。。。。。”

    “他们两个阉党最坏了!骗咱们说要勤王,实则是要造反!”

    “他们还要替魏逆平反,要灭了东林党的君子。。。。。。”

    东林君子在后世被批臭了,可是在明末的江南,那可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

    而阉党在江南则是臭不可闻,谁要被认为是阉党,那必然是江南士林的公敌,而且连不明真相的群众都会跟着一起仇视。

    朱慈烺当然是知道东林党人是什么玩意儿的,可他也不会和江南的民意对着干,一到江南就打出消灭东林党的招牌是不行的——东林党的这些人可是成事不足,败事大大有余的!

    所以朱慈烺的策略一直都是打着东林的旗号干着反东林的事情。。。。。。反正他就是东林太子,谁反对他谁就是阉党!

    现在东林魁首钱谦益、侯恂都是朱慈烺的人,史可法也给整到曲阜去保卫孔子了。东林君子的认证权就等于掌握在他自己手里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得把自己认证为东林君子,而且还是新一代的东林党的领导核心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身后的侍卫立即大喊起来:“肃静!肃静!”

    现场很快安静下来了,几千号人都巴巴望着朱大太子,等他开口发话。

    朱慈烺道:“既然尔等都是被阉党蒙蔽的,那么本宫就饶你们不死。再一人发你们一两银子,放你们回城去。。。。。。你们去告诉守城的兵将,本宫乃是东林太子,是东林君子们迎来江南的,是为救江南百姓于水火而来的。现在反对本宫的逆贼首脑,个个都是阉党余孽!是要荼毒江南百姓的!

    守城将士,只要幡然悔悟,反戈一击,本宫一定重重有赏!”

    朱慈烺说这番话的时候说一段就停一下,在场的大嗓门侍卫就跟着重复,让在场的每一个都听得分明。

    张慎言、韩赞周二人听完朱慈烺的话,脸色都黯淡如死灰一般。

    因为他们知道,朱慈烺的这种看似低级的攻心之计,对于现在人心慌乱的南京内城是绝对有效的!

    一箱箱的白银被抬了出来,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南京兵们在押着他们的新军官兵指挥下,分成十余队,排队拿钱,然后再排着队被押送往除朝阳门之外的南京内城各门外去“叫门”。

    这套办法和当时李自成对付北京城的法子如出一辙!

    打发完了这些杂兵,朱慈烺扭头瞧着瘫坐在地上,看着都有点呆呆傻傻的朱国弼。笑着问:“朱国弼,你是阉党是东林?”

    朱国弼不假思索的就回答道:“罪臣是东林。。。。。。”

    “胡说!”一旁的马士英大声怒喝,“你死到临头,还敢冒充东林君子,应该罪加一等,不,是罪加三等!”

    朱慈烺点点头,又问:“朱国弼,你再仔细想想,你是东林,还是阉党?”

    “罪臣,罪臣是阉党。。。。。。”朱国弼哪儿还有什么主张,他可是凌迟的罪啊,再加三等该惨成什么样?

    “承认就好!”朱慈烺笑着,“本宫最是宽仁,哪怕你犯了十恶不赦之罪,只要你们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还是可以减免罪罚的。。。。。。你的命不是不能饶,关键还得看表现!可知道了?”

    “罪臣知道了。。。。。。”朱国弼一听见能活命,连腿脚上的剧痛都忘记了,挣扎就给朱慈烺磕头了。

    朱慈烺一挥手,“押他下去,好好看管,可不能让他死了。。。。。。”

    一个肯承认自己是阉党,是要消灭东林党的反贼大头目,当然是不能死翘翘的,还指着他去咬人呢!

第247章 我怎么成阉党了?() 
崇祯十七年九月初六,发生在南京的“勤王之变”现在已经变成了“阉党作乱”了。

    发动这场变乱的几个罪魁祸首,原来都阉党余孽!而他们发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