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指挥之家都那么有来头,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自然把个孝陵卫当成私产了。这个孝陵卫下面有五个所,满满的5600军户。可是到了嘉靖年间就最多只能动用1700多人了。到了崇祯末年,就连1000个卫所兵都拉不出来了。

    不过他们两家的宅子都修得不错,都是五进五出的大院子,高墙大宅,还临着秦淮河,还有自家的码头,也不知是做买卖用的还是用来停泊画舫的?

    朱慈烺抵达的时候,两家的家主都不在,估计都在孝陵卫里面勤王呢!

    出来迎驾的是两个挂着秀才功名的旁系子弟,一个叫梅友文(是没有文采的意思吗?),一个厉害了,居然叫萧远山!也不知会不会武功?看着倒是蛮精神的,留着脸鬓胡须,五官棱角分明。

    两个秀才对于朱慈烺带着大军进驻都感到非常的惊讶,被东宫侍卫带到朱大太子跟前的时候都有那么点惊慌了。

    显然是知道不少事情了!不过朱慈烺也懒得和他们说话,自有锦衣卫的任逸洲、张涛两位千户会去问话。

    而朱慈烺只是喜气洋洋的带着东宫侍卫,押着张慎言、赵之龙、韩赞周三人,在吴襄、曹友义、黄斌卿、王之仁、朱纯臣、李国祯等将领的陪同下,进了梅家大宅的厅堂。

    “坐,都坐吧!邈山先生、忻城伯、韩赞周,其他人也坐,别客气了。。。。。。”

    朱慈烺笑呵呵的上坐,然后又招呼跟着他一块儿进来的众人分头落座,还顺带着打量了一下所在的厅堂。这里的面积相对于梅家这样的世袭指挥之家而言,大的实在有点不像话了。而且装饰豪华,摆设用具都极为奢侈,连用来照明的蜡烛都是掺了不知香料的上品,点上以后,一屋子都是芳香。

    这份富贵之气,真是直逼崇祯皇帝的苦逼宫廷了!

    朱慈烺将目光收了回来,落在赵之龙、张慎言、韩赞周身上,来回打量了一番。

    三个人都脸色铁青。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朱慈烺根本就存着开战的心思!所以连崇祯皇帝的面都不让他们见,直接动用锦衣卫抓人!

    他们三个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现在张慎言和韩赞周都是一副豁出去的模样,什么都不在乎了!

    赵之龙则是胸有成竹,面带微笑——朱慈烺看着也有点糊涂了,这家伙怎么那么有种?历史上他跪鞑子跪得很痛快啊!难不成是历史书在瞎掰?赵之龙是不怕水凉的忠烈?

    “赵之龙,你是怎么回事?”朱慈烺一指赵之龙,怒喝道,“这次的事情,你该是主谋啊!怎么自己跑来送死?”

    什么意思?赵之龙一下就愣住了:我怎么是主谋?我是卧底啊!

    “千,千岁爷,”赵之龙结结巴巴地说,“臣的心意,早就在给您的密奏上说明了。。。。。。臣还揭发了南京的逆党。。。。。。”

    什么?你是叛徒!?朱太子一愣。

    张慎言和韩赞周听了这话,全都怒视着赵之龙。

    “你的密奏?”朱慈烺一头雾水,“什么时候的事儿?本宫怎么不知道?”

    不知道?赵之龙这下可真的怕了!他哆哆嗦嗦地说:“臣托左懋第带去给千岁爷的。。。。。。”

    “哦。”朱慈烺点点头,“可是左懋第并没有递上你的奏章,也没说有这么回事儿。”

    什么?左懋第你个言而无信的小人!赵之龙都听见自己的心碎声了。

    “千岁爷,千岁爷。。。。。。”赵之龙噗通一下就给朱慈烺跪了,“您可要相信臣啊!臣真的是卧底,臣是效忠千岁爷的!”

    朱慈烺笑了笑,就从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黄小宝那里接过了一张卷了咸肉和腌菜的油饼子和一个酒葫芦,开始吃喝起来了。

    与此同时,在场的朱慈烺麾下的将领也都从东宫侍卫们那里拿过了同样的卷饼、酒葫芦,开始吃喝了。

    张慎言、韩赞周两人瞧见这一幕都呆了。

    这伙人真的是太子、成国公、襄城伯他们?他们就这么吃喝,真是一点不讲究啊!好像手都没洗,吃起来还那么粗旷。。。。。。怎么看着像流寇和鞑子呢?

    朱慈烺好像看出两人的惊讶了,呵呵一笑道:“咱们这一路可不容易。。。。。。不是这等粗鄙样子,早就把命丢了!他们这些克难而来的功臣,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赵之龙,你快交代吧。。。。。。本宫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时间可紧着呢!”

    “上,上战场?”赵之龙一愣,“天都快黑了。。。。。。”

    朱慈烺笑着,“天黑好打夜战啊!”

    “夜战。。。。。。”赵之龙倒吸口凉气,“千岁爷的大军可赶了一天的路了。。。。。。”

    “没事儿,一点不累!”朱慈烺笑着,“你别废话,交代吧!”

    赵之龙抖着声问:“交代什么?”

    “交代你们的布署啊!你是南京总戎,不会没参与排兵布阵吧?你老老实实交代,本宫兴许就免你一死了!”

第242章 有人不肯给你们土地和娘子啊!() 
打夜战!而且是在白天行军几十里后,不好好休息,直接上阵去和以逸待劳的敌军打夜战!

    这种打法别说赵之龙不敢想象,就连在钟山灵谷寺布阵的黄得功都不敢想象!

    他的3000家丁也许能这样用,但是其余的兵马绝对不可能这样用,要不然不哗变也得出一堆逃兵——晚上打仗是很难控制的,黑灯瞎火的,下面的人跑了当官的也看不清啊!

    除非是士气极高,凝聚力极强的军队,否则是不可能打夜战的。而在长途行军后,不经过休整,直接投入夜战,这基本就是家丁的标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家丁,而是家丁中的“百战家丁”才有能这样用。

    而朱慈烺是带着差不多20000克难新军来南京的。。。。。。如果他们都能达到“百战家丁”的水准,那南京城内的几万京营班军还打什么?

    知道自己被小人左懋第出卖的赵之龙现在也只好努力自救,也不顾张慎言和韩赞周快要烧起来的眼神,一五一十的把南京军方面的布署都交代了。

    南京军这边大致上摆了个鹤翼阵。鹤翼阵的右翼摆在大祀壇,人数在一万到两万之间,都是南京京营部队,所以具体有多少人赵之龙也不知道。另外还有还有朱国弼从淮安带去的少量精锐,是部队的核心。

    南京京营上上下下都烂透了!说是有四万人,实数却不知有没有两万,至于能战斗的人数,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虽然为了这次的勤王,徐弘基带头捐了钱,又让南京的勋贵、勋臣、商人都出了钱,募了上百万,还发了几十万两下去。可这些钱又有多少能用在实处,又能产生多大的作用,赵之龙也没什么把握。

    鹤翼阵的左翼则摆在钟山上,在灵谷寺布阵,人数6000,是马士英的3000贵州兵和黄得功的3000家丁。左翼的人数比右翼要少,可是战斗力却强得多。

    这个鹤翼阵还有个中心,就是孝陵卫城。摆了以徐家家丁为核心的南京诸家勋贵、勋臣的家丁,以及孝陵卫的人马。总数约在5000人,战斗力比不了左翼的6000人,却比右翼要强一些。

    另外,徐弘基、徐允爵父子的中军会设在朝阳门瓮城。约有12000南京京营兵和1000徐家家丁会集中布置在朝阳门瓮城一线。

    而余下的南京京营兵和金陵各家的家丁,则会分别布置在南京内城另外十二个城门和两个水关上。

    万一“兵谏”失败,他们将会固守南京城,等左良玉来救。

    想得倒是挺周到!不过左良玉怕是赶不过来了,因为朱慈烺不会给这帮南京勋贵那么多的时间。

    南京的战斗,在明天中午前后就会结束了!

    弄清楚了南京勋贵一方的布署,朱慈烺也已经吃完了晚餐,在自己的衣袍上擦了下手,就站起身,大声喊道:“封思忠,给本宫披甲!

    曹友义,去点集步军将士,本宫要向他们训话!”

    然后他又扭头对张慎言道:“邈山先生,想不想见识一下大明的中兴之军?”

    。。。。。。

    “太祖高皇帝再世,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惊天动地,四个步兵协的6400名战士,这个时候已经吃完了干粮,人人都披上了布面铁甲和红色的战袄,在军官的带领下在梅家大宅附近的稻田中整队肃立,举起手中的武器朝天欢呼!

    十六个营方阵、六十四个旗横阵,这个时候已经排列整齐,每个营方阵的前方,都点起了大堆的篝火用来照明。

    现在已经过了戌时,天色已黑。不过天气很好,明月当空,繁星如海,的确是个打夜战的好日子。

    百余骑兵,簇拥着朱慈烺从各队方阵的前方驰过。当先一名大汉将军出身的壮汉捧着“太祖高皇帝再世”的军旗。看到这面军旗,所有的兵将都像疯了一样大声欢呼起来!

    “邪妄!邪妄。。。。。。”

    被陈世芳带着几个净军和侍卫押着的张慎言站在阴暗当中,看着眼前的疯狂场面,整个人都颤抖起来,口中不住说着“邪妄”。

    而韩赞周则面如死灰,闭着眼睛,立在那里动也不动,一副等死的模样。

    赵之龙则是站都站不了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呢!

    他明明是卧底的忠臣,却被左懋第给卖了,现在成了戴罪立功的逆臣,这辈子算完了。。。。。。

    欢呼的声音渐渐平息了,朱慈烺也不再策马奔跑,而是立马在6400克难新军步兵的前方。

    这6400新军,再加上已经散开出去占领阵地的3200骑兵,就是克难新军的精华了!

    虽然克难新军账面上已经有了六个陆师,每个陆师不算临时雇佣的民伕,都有近8000人的编制,总共48000人的大军。

    可其中真正算是形成战斗力的,也就是这六协9600精兵。特别是这六协新军之中的四协步军的战兵,全都配备了鸟铳和铳刺!还有了纸包的定装弹药。

    如果不是他们装备的鸟铳仍然在用火绳击发,这样的装备水平都可以去打18世纪的欧洲战争了。不过他们的战术还是大沽口时候的样子,就是把敌人放近了开火,打一阵排枪就冲锋!如果说有什么进步,大约就是有了更加完善的“散兵战术”。

    也就是每个步兵协中都会挑出几个“神铳手”组成一个直属协统司的旗队。再给配备上做工比较好的斑鸠脚火铳,再加上鹿皮子弹(就是子弹外面包一块鹿皮,这样就不能做成定装弹了,好处是增加气密性)和质地优良的火药,让他们充当狙击手,专门射杀敌方的军官。

    至于其他的“先进战术”,就不是朱慈烺能解决的了。哪怕他听说过一些滑膛枪时代的战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组织。

    能让几千名火铳兵以营队、旗队为单位,列成横队、纵队前进,还能抵近开火和发起刺刀冲锋或以刺刀阵(不是空心方阵)迎击敌人的骑兵,就已经是朱慈烺能达到的极限了。

    而且这样比较简单的战术,也只能在平坦的地形上展开,一旦遇到复杂的地形,可就组织不起来了。

    不过对付南京城的弱兵,这样的战术和装备水平,已经足够了!

    当新军战士们全都安静下了,数千人的队列四周鸦雀无声的时候,朱慈烺用足全身的气力,发出了呐喊:“克难新军的兄弟们,现在有人不肯给你们土地和娘子!怎么办?”

    朱慈烺身后的百余名侍卫都是特别选出来的大嗓门,他们把朱慈烺的话一个字不差的重复了一遍,让几千号人听得清清楚楚。

    “杀!”

    震天动地的怒吼声陡然炸响。

    大家伙那么大的功劳,那么辛苦保着太子南幸,有些人还抛弃了北方的家业。不就是为了江南的土地和小娘子吗?

    现在都到南京了,居然有不肯给。。。。。。那还客气什么?

    “对!杀了他们!”朱慈烺锵踉一声拔出宝剑,指着西边的一片黑暗,“敌在大祀壇!”

    “杀!杀!杀!”

    喊杀之声震野而起!

    在场的将士,士气已经高涨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别说是南京的勋贵了,就是鞑子来了,他们也跟着拼了!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低声道:“吴三辅?”

    “臣在!”吴三辅早就到了朱慈烺身边。

    “交给你了!先打下大祀壇,同时要留意钟山上的黄得功。”

第243章 上刺刀,冲啊!() 
大祀壇。

    三军欢呼的声音,从秦淮河东岸一直飘了过来。而火把的光亮,也开始闪烁、游动。

    抚宁侯朱国弼一身宽松的儒衫,站在一栋面向东方的二层小楼的窗户口,举着一架千里镜一动不动地看着秦淮河东岸。

    驻扎在大祀壇的一两万南京京营兵现在是由朱国弼指挥的。在南京城的勋贵之中,他算是比较有战斗力的,早先还和路振飞一块儿在淮安府整顿过运粮军。还给自己张罗了几百家丁,还顺手黑掉了准备解往登州的20万两白银。

    也正因为这20万两银子,害得他一步步沦落到如今——要不然,他也许就和路振飞一块儿去当克难功臣了。

    可是他在得知朱慈烺在北京是如何“逼捐”,在登莱是如何整顿卫所之后,就觉得自己那么大的贪官,要落在太子手里一定没有好下场。

    所以就跑到南京,和徐弘基、黄澍混一块儿搞勤王。在今天下午之前,勤王事业看着还不错。他也蛮受重用的,率兵驻守大祀壇。如果兵谏成功,太子交权,他毫无疑问就是崇祯皇帝的大功臣。之前贪污的问题就不存在了,说不定还能再多贪一点。

    可是朱慈烺的大军一进麒麟门,形势就变得出乎意料了!

    这位太子爷不去孝陵拜祖宗,也不去朝阳门的皇城。而是在秦淮河以东安营扎寨,还派出大队的铁骑去占领桥梁,巡视河岸,驱逐闲杂人等。。。。。。这是摆开战阵了?

    朱国弼得到手下的报告,顿时就慌了神,也没心思喝酒听曲儿,取了支千里镜就找了个高处观望起来。结果又听见了克难新军的欢呼。。。。。。

    “老爷,他们在呼喊什么?”

    一个女子从楼下上来了,她年约十八九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