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竺鞒箍刂谱糯笸牡嘏蹋乖诖笸诹艘煌酢⒁欢健⒍鼙

    其中一王是十三岁的代藩王朱慈炯,一督是三边总督王永吉,二总兵则是大同镇守总兵姜瓖和宣府镇守总兵高第。不仅实力不小,声势更是浩大!

    正因为大同明军的存在,让李自成所面临的来自清军方面的压力大为减轻。大同的代藩目标挺大的,总归可以牵制一部分清军。如果两方面可以联手,山西也是有可为的。

    不过大同方面对于大顺、大清的态度,却让李自成有点头疼。

    “皇爷,咱们派去大同的使臣又叫王永吉和姜瓖杀掉了!还有传闻说,王永吉和姜瓖向北京派去了使臣,准备联合鞑子一起攻打咱们!”

    “皇爷,咱们潜伏在北京的探子来报,说鞑子正在和代藩谈判册封的事情,要封代藩做鞑子的亲王。谈妥以后,就要和代藩一起进攻太原了。”

    “皇爷,如果大同的明军投了鞑子,那咱们就首尾难顾了。而且山西各处现在都有反对咱们的士绅在举兵,根本稳不住局面,不如再退一步,回陕西老家去吧。”

第208章 大明,我们讲和吧!() 
听着手下人的报告和建议,大顺天子李自成的心头也涌出了无能为力的感觉。

    在退出北京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有的是手段可以施展。天下人心在他这边,山西的表里山河也在他手里,陕西那边更有关山之固,秦川之险,强汉盛唐的根基就在那里。哪怕失去山西、河北、河南,只要关中在手,大顺就有争夺天下的本钱。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前脚才出了北京城,后脚就从天下景从的共主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原先盼闯王、迎闯王的人都没了踪影不说,山西省这边还冒出了不计其数的大明忠良,到处袭击大顺朝廷派出的官员和军队!最可气的是其中不少大明忠良在两月、三月的时候还都排着队弃明投顺,要当大顺的开国功臣。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就都幡然悔悟,要去给大明当忠臣了?你们早干什么去了?早点当忠臣,大顺军也到不了北京城,更不会在一片石和满鞑子血战啊!

    事到如今,他这个大顺天子真的有点后悔去北京城走一遭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在陕西老家呆着,好好的经营一番,先把根基扎稳了,然后再行东征啊!

    不过手下说到弃山西而走陕西时,他那只瞎眼的眼眶就猛地一下抽搐,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退出北京后的遭遇让他对陕西老乡的立场也产生了怀疑。他虽然是陕西人,但是他发家的地方却是河南、湖广。而在崇祯十六年十月,他率部攻入潼关,席卷关中之前,陕西的官军一直都是他的死敌!

    现在他真的能退回陕西,依靠那帮根本靠不住的老乡去对抗明朝和鞑子吗?

    如果陕西人也和山西人一样靠不住,他这个大顺天子还能退到哪里去?

    底下的人看着李自成一直不吭声,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一个个都闭了嘴,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了。自打李自成出了北京,脾气变得有点可怕了。特别是李岩、红娘子夫妇的叛变,让大顺军中的河南人都有点吃不开,已经有好几个河南人莫名其妙失踪了。。。。。。。现在大家伙面对李自成的时候都有点提心吊胆,生怕触动了他的逆鳞,平白把命送了。

    大殿门口,这时候两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宋献策和顾君恩联袂而来了。两人看见一大群人都在殿中,却没人说话,李自成则低头不语,场面实在有点尴尬,就知道李自成又在为大顺朝的前途发愁了。

    两个军师忙给李自成磕了个头,起身后顾君恩就笑道:“皇爷,好消息啊!朱家太子已经稳住了山东的阵脚,大刀阔斧整顿了登莱七卫,还遣李岩、红娘子招揽泰沂群雄,封了不少山中指挥。另外,衍圣公孔胤植还发了讨东虏檄,宣称东虏是为毁我孔林,拆我孔庙而来!还要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举扫地荡尽。。。。。。”

    “什么?你说什么?”李自成听到这儿就是一怔,瞪着一只独眼瞅着顾君恩和宋献策。

    “皇爷,”宋献策笑着,“朱贼太子失算了,这下要引火烧身了!”

    “大军师认为姓孔的是受了朱慈烺的指使才发讨东虏檄的?”李自成有点不解,“可朱慈烺为什么要这么做?”

    宋献策摇摇头,“不好说,许是要以外治内吧?”

    “以外治内?”李自成还是不大理解。

    顾君恩解释道:“朱慈烺以太子之位抚军摄政,已经架空了崇祯皇帝,恐怕将逼父内禅,此等行径在士大夫们看来就是不忠不孝!如果朱慈烺不为士大夫们树一个大敌,他恐怕就会被天下读书人群起攻之了。”

    “原来是这样啊!”李自成皱着眉头,“可他并不是真的要和鞑子打,对额们又有什么好处?”

    顾君恩道:“皇爷,他虽然不是真想和鞑子打,可咱们正好来个将计就计,遣使江南去和明朝讲和。”

    “可是额派去大同的使者都有去无回啊!”李自成皱眉道,“江南那边就不宰人了?”

    宋献策笑道:“江南那边当然不会斩杀咱们的使臣,毕竟永王和朱家五皇子还在咱们手里呢!”

    李自成一瞪眼珠子,“那更要杀了!朱慈烺还不盼着额杀光他的弟弟啊!他弟弟死光了,他的宝座才能坐稳啊!”

    顾君恩笑着,“可皇爷宅心仁厚啊,如果朱慈烺敢杀您派去的使臣,您一定会以德报怨,释放他的两个弟弟。”

    “释放他的弟弟?”李自成一想,也笑了起来,摸着胡子道,“额想起来了,额的确是以德抱怨的大善人啊!可是他不杀额的人,也不见得肯跟额联手啊!”

    “皇爷可以向大明称臣!”宋献策道,“他不是想要取崇祯而代之吗?如果能得皇爷称臣,那可就威望大涨,足以代父为君了。”

    “称臣。。。。。。”李自成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可是好不容易才当上皇爷的,还没当出滋味就不当了?是不是有点可惜?

    “皇爷,”顾君恩又奏道,“遣使称臣并不等于真的称臣。。。。。。皇爷只要不接受朱家皇帝的册封,就还是大顺的皇爷。”

    宋献策也道:“皇爷,如今当务之急是将祸水引往江南!只要明清两家厮杀,咱们才能在陕西重整旗鼓,坐山观虎斗啊!”

    顾君恩进言道:“皇爷,如果不能和大明讲和,最晚十月间,大明的代藩就会和鞑子联手夹击太原。到时候太原不保,连陕西都会告急。咱们的根基太浅了,入关中还不到一年,在陕西各处都没扎下根。若是骤然遭到代藩和鞑子的攻打,只怕今日的山西,就是明日的陕西!”

    大顺军是在崇祯十六年十月初才攻破潼关的,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秦军彻底崩溃,大顺军随即扫荡陕西。到现在还不及一年,距离李自成东征北京出发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大顺朝廷当然不可能在陕西扎根了。地方政权的建设只是浮在表面上,也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征兵征粮的体系。

    所以李自成的大顺朝根本没办法支持一场长期的抗清战争,一旦作为主力的老营兵损失惨重,大局就会瞬间崩溃。

    宋献策道:“皇爷,咱们大顺朝的坎始终都是满鞑子!朱家江山的根子早就烂了。朱家太子再能,不过就是修修补补,中兴不了的。咱们大顺是新朝,蒸蒸日上,不是残明可以比的。现在咱们缺的就是整顿陕西,建立根基的时间。一旦咱们把根扎下去,关陇的实力都为咱们所用,强汉盛唐的事业完全可期啊!”

    “军师言之有理!”李自成吐了口气,“鞑子这个坎果然不容易过啊。。。。。。那额该提什么条件呢?”

    顾君恩道:“皇爷可以求封秦王,领有陕西全境,河南的河南府、南阳府、汝州,湖广的襄阳府、郧阳府,山西的平阳府、汾州、璐安府、沁州、泽州和太原等地。”

    “开封府不要了?”李自成问。

    “不要了!”顾君恩道,“开封府历经战乱,早就残破不堪,且又北临鞑虏,易攻难守,不如让给明朝,让他们去和鞑虏争夺。”

    李自成摸着大胡子,“好主意,那么谁可为使往江南去呢?”

    顾君恩道:“皇爷,臣可以和王承恩一同前往南京,游说朱慈烺。另外,皇爷还可以将左良玉之女左梦梅交给臣,让臣带着她去武昌交还给左良玉。顺便和左良玉约定一个互不攻打的密约。”

第209章 大清不倒斗() 
净鞭三响之后,皇极门外,穿着明清两种朝服的臣子们,一起向着坐在空空如也的御座边上一把椅子上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叩头。

    多尔衮眉头皱着,仿佛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

    他现在比历史上那个多尔衮的烦恼可多多了!

    北京城西边几百里有个大明代王统治的大同府,现在还有好几万精兵,还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同雄城,还有大堆的小城小堡,还有一道边墙。如果要出兵去硬啃,要么死伤惨重,要么就费时费力还费粮食。

    北京的东南面卫河海口那边还有个什么海沙堡,建在卫河入海口处的岛屿上。虽然距离陆地没多远,可是对于没有水师的清军而言,要上去也真不容易。况且上面还有个土城,还有很会使用火铳的明军固守!

    如果不能把红夷大炮搬上去,就看他们在大沽口战役中运用火铳的水平,死上几千真满洲都不一定打得下来那个堡垒。

    真满洲可不是大白菜,怎么可以这样消耗?干脆等冬天卫河结冰了再说吧。

    所以多尔衮现在经常和手下讨论怎么打大同,对于海沙岛干脆无视——蕞儿小岛我大清是不在乎的!

    除了大同和海沙岛,太原的李自成也不消停。不肯老老实实把山西交出来,而且还在太原府集中兵力,看着是要抗拒天兵啊!

    现在的局面,如果李自成躲去陕西,多尔衮暂时就放过他了。大明可没死透,而且还出了个传说是朱元璋转世的太子。肯定得集中力量对付啊,要不然等朱慈烺发展几年,没准就打回来了。

    可问题是山西不能不管啊!山西号称表里山河,高屋建瓴。如果不拿下来,北京城时时刻刻都在李自成的兵锋之下。大清也不可能放手去对付残明啊!

    要不然大清南下的时候李自成捅一刀子把北京再夺回去,那大清就完了。

    所以多尔衮在大清顺治元年六月、七月时的规划,还是先山西,再山东。当然了,在出兵之前还得把大清国的首都从盛京搬到北京。以后八旗子弟就是北京户口了,从北京出兵可比从盛京出兵近多了。

    等迁都的事情忙完后,九月或是十月,再联合大同的大明代王去打李自成。收拾完李自成,回过头再打代王朱慈炯,先把大同包围起来再说。

    完成大同围困之后,也许就能腾出手对山东用兵了!

    依着多尔衮的心思,这回怎么都得有半壁江山吧?山东就是必取的,东路至少打到徐州才能收手。然后看残明肯不肯称臣交岁币?如果肯的话,大清就转用兵力收拾河南、陕西,把李自成彻底给扑灭了。之后再考虑是不是要一统天下?

    可多尔衮昨天得到消息,衍圣公孔胤植不知发得什么疯,居然认为大清入关就是要挖他家的祖坟——孔子的坟头有啥好挖的?孔子死掉的时候,儒家根本没什么市面,所以孔子也不是很有钱,能有什么陪葬品?

    大清国费那么大劲打进来,死那么多人,就为挖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古墓?

    合着大清国就是个倒斗的?

    不像话!大清国只劫掠,不挖坟!

    更不像话的是朱慈烺那小子居然还相信了,还和孔胤植这个糊涂虫一起发了讨东虏檄,要保名教,卫孔子。还任命史可法当了七省总督,驻军山东,一边保卫孔子,一边要收拾中原。。。。。。

    这下多尔衮可是烦透了。因为大明朝廷一旦将大清当成“孔子之敌”,那大同的代王就不可能和大清联手,而且山东的史可法也不能不防。

    这样大清就没办法集中主力攻打李自成,必须要分兵防备大同、山东方向上的明军。

    而且多尔衮还得到消息,朱慈烺离开大沽口后,在登州逗留了近两个月,期间大力整顿登莱七卫,还在登莱各州县大办团练。最后又在河南省的汝宁府封了唐藩,又将鲁藩移往青州。并且给予两藩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大权。

    当然了,这些举措都不是多尔衮最担心的,多尔衮最担心的是朱慈烺在登州留下了一支颇为强大的水师!

    辽东、辽西、朝鲜的海岸线,现在都在登州水师的威胁之下!

    。。。。。。

    “今儿叫大家过来,就是和大家说说那个讨大清檄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吗?是孔胤植那个混蛋拟的,污我大清要挖孔圣人坟,这没有的事儿。我大清也是尊孔的,以后还要开科取士,让读书人也能考试做官,怎么可能挖孔子的坟呢?可是朱慈烺那小子无知,怎么就相信了,一心和我大清为难。你们这里不论满汉,都是我大清的好臣子,都说了,该怎么澄清这个事儿?”

    多尔衮说着汉语,非常流利,语气也不凝重,就是有点哭笑不得,仿佛在数落一个犯错的晚辈,并没有太大的恶意。

    当然,这种态度也是故意伪装出来给汉臣们看的。朱慈烺杀了他那么多两白旗的勇士,他恨不得把朱慈烺抓来剥皮抽筋。

    但问题抓不到,也打不死!

    朱慈烺是个很难缠的对手!

    “摄政王,奴才以为要澄清此事,就得派遣儒臣出使南朝,让南朝的士大夫眼见我大清是如何尊重儒臣,尊敬孔子、孟子的。”

    提出建议的是范文程。现在洪承畴已经死了,他的死也让大部分投靠大清的汉奸变得小心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范文程只能卖力一点了。

    不过例外总还是有的!

    “摄政王,奴才孙之獬愿意晓谕江南!”这回是一个剃了辫子头,却穿着明朝官服的五十多岁官员出班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