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九德是宫里出来的,很知道崇祯皇帝的圣君作风。在北京宫廷里面,都是很难见到那么多年轻女孩子的。这登州行在怎么会有那么多少女?一定是太子爷的女人吧?想到这里他就向引路的太监打听了一下。

    “卢督主,这些宫女都是皇爷让选的!”那位太监压低了声音,“皇爷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每天不理朝政,就和妃子、宫女们玩在一起,别提多开心了。”

    什么?

    不理朝政,还沉迷女色,这不是要当昏君吗?不对,皇爷是不可能当昏君的,一定是在迷惑太子,好让太子放松警惕。

    皇上到底是圣明的!太子一定上当了!看来大明还是有希望的。。。。。。

    卢九德想了想,连忙加快了脚步,急匆匆就往行宫后花园而去。还没到地方,就已经听见靡靡之音传了出来。

    带着卢九德他们的太监进去通报,卢九德就在一扇月亮门外面探头往里看。只看见已经昏君化的崇祯皇帝正侧卧在一张软榻上,身旁和身后两个美人在替他捶腿捏肩。跟前还跪着个姑娘,手托着一盘水果。崇祯皇帝则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品尝着不知道什么果子。

    而这位皇帝所欣赏的歌舞,在卢九德看来也太过粗劣,一点艺术性都没有,就是几个衣服穿得很少的大姑娘在那里伴着走音的曲调扭动身体,有什么好看的?皇爷怎么还看得津津有味?

    “皇爷,凤阳总督马士英,漕运总督路振飞,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请见。”

    太监通报的声音打断了正在陶冶情操的崇祯——崇祯皇帝欣赏的是人体艺术,卢九德是不知道其中奥妙的!

    他当了那么多年的皇上,直到现在才知道皇上原来有那么多的福利。。。。。。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好好享受呢?

    当然了,他现在也不是真的沉迷女色,而是为了麻痹朱慈烺这个逆子——本皇帝现在沉迷女色,对政治没有兴趣了,所以也不需要加害了。

    除了麻痹朱慈烺外,崇祯皇帝选了那么多山东大妞进宫,就是为了给朱慈烺再生几个弟弟。

    要不然朱慈烺一个“独子”,国本的地位就非常牢靠了,废都废不了的。要是废了,崇祯皇帝万一有个什么,皇位就该由福王继承了!朝里朝外那么多的东林大佬,谁会同意?

    。。。。。。

    乐伎舞女纷纷退下,崇祯皇帝的娱乐活动暂时中止,一本正经的端坐在了软榻之上。

    马士英、路振飞、卢九德三人随后被内侍领到崇祯跟前,叩首请安。

    崇祯皇帝则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三人,也不问话,也不打发他们走人,只是定定的看着,场面很有些尴尬。

    马士英和路振飞都是有德老臣,官也到了封疆大吏,上升空间有限,混得好了无非就是个阁老,可一不留神也有可能身败名裂。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要明哲保身。

    帝不动,我不动。

    卢九德的心思却和马士英、路振飞两人不一样。他少有的几个对大明,对崇祯都忠心耿耿的好太监之一。从崇祯九年开始就一直在前线担任监军,而且颇有功劳,用兵打仗的本事更胜过王承恩许多。

    如果历史上崇祯把他及时调回北京,兴许可以组织起更好的抵抗,没准还能在最后时刻把崇祯救出去。

    不过卢九德在抚军大元帅府中见到了马士英和路振飞两个奸臣是怎么投靠朱慈烺的,所以这个时候也不敢暴露自己的忠心,也只能和马士英、路振飞一样装木头人。

    君臣四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谁都不言语。

    崇祯皇帝其实并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明辨忠奸。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卢九德——他是个靠不住的太监!

    从北京跟出来的太监几乎都是太子的人,只有曹化淳稍微好一点,可也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崇祯皇帝已经发觉曹化淳不那么忠心了!不过他还没察觉出曹化淳根本就是朱慈烺的党羽,不过是受命陪他这个皇帝玩耍罢了。

    既然太监大多靠不住,那么卢九德应该也是靠不住的!

    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路振飞。路振飞是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那个沈廷扬就是他的属下,现在都是太子爷心腹了!

    看来这个路振飞也是靠不住的!

    崇祯皇帝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在了马士英身上。想来想去,还是这个凤阳总督比较靠谱了。如果他能和史可法联手,一起发动兖州的诸将和南直隶的官员上疏请太子还政,也许朕还有机会拿回一点实权,至少不会到了南京就变成太上皇。。。。。。

    辨明了忠奸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把马士英单独留下——现在行宫当中到处都是朱慈烺的耳目!

    不过崇祯皇帝也有几个心腹的,他刚收的选侍魏清慧和吴婉容就绝对可靠。

    而现在登州行宫这边宫禁也不是很严,所以这两个女人还是有机会混出宫去给马士英传达密旨的!

    大明的未来,就靠他和史可法了!

    。。。。。。

    “瑶草,你这是。。。。。。”

    客栈之中,刚刚洗漱完毕,正准备就寝的路振飞,坐在床上,瞪着眼珠子,吃惊地看着闯入的马士英。

    他和马士英都是总督啊!虽然是微服,随从也是有不少的。要不然这一路兵荒马乱的,让贼人害了算谁的?

    所以两人要见面,也都是由跟随的幕僚安排,然后才会相见。哪有这样做贼似的穿入,而且还是大晚上的,人家都上床了。。。。。。你想干什么呀?

    马士英不知从哪儿摸出个手绢递了过来,路振飞都傻眼了,“瑶草。。。。。。你,你大晚上,就是来给本官送手绢的?”

    送点别的也就罢了,路振飞虽然是个好官,但是也不是一文钱不贪的清官,要不然他怎么和沈廷扬这个奸商那么要好?可手绢什么的,也不值钱啊。。。。。

    “什么手绢!”马士英看着表情古怪的路振飞,“这是手绢诏!”

    “诏。。。。。。诏书?”

    “小点声,隔墙有耳!”

    路振飞忙接过手绢,接着昏暗的烛光一看,可不是嘛,就是手绢诏啊!上面是崇祯皇帝的亲笔。。。。。。

    他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马士英,心想:本官那么忠心,皇上怎么就把手绢诏给马士英了呢?他其实有点奸的!皇上,您这是忠奸不分啊!还好有太子替您担待,要不然怎么办?

    “怎么办?”马士英好像没主意了,“皇上要咱们保存实力,伺机勤王。。。。。。”

    什么咱们啊?

    那是要你马士英伺机勤王!路振飞心说:没我什么事儿啊!

    “见白,你看这个。。。。。。”

    路振飞摇摇头,把诏书还给了马士英,“千岁爷手中光陆师就近五万了,水师还有万人。。。。。。而且,而且他手头至少还有400万两银子!史阁部有多少?”

    “他?”马士英摇摇头,“也不知道有没有40万两。。。。。。不过南京的勋贵、勋臣有钱,4000万两都有的!”

    “哼!”路振飞哼了一声,“他们有钱也不肯给啊!要不然史阁部何至于拖到北京沦陷了才北上?不就是没钱吗?”

    “见白,你的意思,咱们。。。。。。还是站在千岁爷一边?”马士英问。

    路振飞叹了口气,“史阁部是什么性子我比你了解。。。。。。你看着吧,等太子兵临兖州城了,他都不会有什么举动。咱们要跟着他,那不是找死吗?至于南京的勋贵、勋臣,一群肥猪啊!太子可是老虎!”

    “对对对,见白兄高明啊。。。。。。”

第191章 唐王,你很会拉仇恨啊!(再求订阅)() 
朱聿键今年38岁,是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而朱慈烺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孙。也就是说他比朱慈烺大四辈,朱慈烺客气一点得叫他皇高叔祖!

    不过他现在是个倒霉的庶人,不敢和朱慈烺论辈份了。而朱慈烺对他,却是耳闻已久。

    因为在明末的那些王爷当中,如果要寻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狠人,毫无疑问就是这位朱聿键了。

    朱聿键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却从小接受吃苦教育。被他的爷爷唐王朱硕熿圈禁在王府承奉司内十六年,从12岁一直圈到28岁!在崇祯二年时,他爸爸唐王世子朱器墭还被他叔叔毒死,他自己也差一点丢了世孙的地位。结果遇上了吊唁唐世子的地方官陈奇瑜替他出头,这才保住了世孙地位。

    而在继为唐王之后,这个被爷爷关了12年的朱聿键也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狠劲,居然在崇祯九年的七月初一杖杀了自己的王叔(就是害死他爸爸的那位)福山王朱器塽,还把另一个叔父安阳王朱器埈揍了个半死。

    而在当年的八月,这个凶悍王爷做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居然在清兵入关抢劫,直逼北京的时候起兵北上勤王!此举可是打破了“藩王不掌兵”飞禁令。所以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当年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而且还抓进了凤阳高墙,一圈就是八年!

    所谓这位38岁的前任唐王,前前后后一共坐了20牢!所以肯定是不怕苦的!

    至于死。。。。。。不仅他不怕,今儿跟他一起来的两个兄弟,朱聿鐭和朱聿锷都是不怕死的狠人。

    在历史上,朱聿键是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鐭是绍武帝,朱聿锷则在两个哥哥先后殉国后退守台山汶村城坚持抗清,直到1659年才殉国。

    兄弟三人先后为抗清而殉国,也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了。

    而身为太祖高皇帝再世的朱慈烺,对于这三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子孙”当然是非常看好的。他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王爷顶在前面吸引满洲人的火力!

    除了他们仨,还有一个鲁王也是朱慈烺想要好好利用的。

    所以他今天就亲自站在自己的帅府大堂门口,隆重相迎了。

    “三位高叔祖一路辛苦,请进吧!”朱慈烺一边招呼三个跟着马士英一起向自己走来的老长辈,一边留心打量这三位。

    三个人是亲兄弟,长得也有几分相似,都算是相貌堂堂,年纪差得也不多,都穿着便服,不过朱慈烺还是一眼就从中认出了朱聿键。

    他身上那种经历过太多风雨而养成的那种内敛和坚韧的气质,是另外两位养尊处优的郡王所没有的。

    所以朱慈烺上前两步,一把就抓住了朱聿键的手腕,亲热地问:“您一定是唐藩吧?久仰,久仰了!”

    朱聿键听眼前这少年称呼自己为“唐藩”,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当然这位就是大权在握的抚军太子殿下了——朱慈烺可穿着太子的公服呢!

    太子称自己为“唐藩”,难道是要恢复自己的藩王爵位吗?朱聿键昨天已经听马士英说过这事儿了。可总有点不敢相信,今天才算真的确信了。

    看来传说的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转世的事情是真的!

    大明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不在乎藩王掌兵权了。。。。。。

    想到这里,朱聿键噗通一下,就给朱慈烺跪了,“庶人朱聿键叩见抚军太子殿下!”

    看见他一跪,朱聿鐭、朱聿锷和马士英三人也跪下叩见朱慈烺。

    “起来,起来,都请起吧。”朱慈烺满脸堆笑着就把他搀扶起来了,然后就拉着他的手进了大堂,还吩咐他和朱聿鐭、朱聿锷、马士英三人落座。

    “唐王不要再自称什么庶人了,”朱慈烺温言对朱聿键道,“父皇将你废为庶人并圈入高墙的处分实在太重,而且有失公道。本宫很快就会下旨为你平反了,你还是我大明的藩王!”

    “臣谢太子殿下洪恩!”朱聿键激动得不行,都有点热泪盈眶了。

    朱慈烺则笑呵呵看着他,等他抹完了眼泪才道:“不过你的封地南阳目前尚在流寇手中,一时也难以恢复,不如换个地方去镇守吧。”

    什么?还要换封地?

    朱聿键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道:“唐王可听说代藩的事情了?”

    “代藩?”朱聿键摇摇头,“代藩怎么啦?”

    “代藩换人了!”朱慈烺道,“换了本宫的三弟,而且还由虚转实,得以节制大同府的文武官员和驻军了。”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本宫的三弟只有13岁,实在不是充当塞王的人选,让他执掌代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恢复藩王掌兵镇守之制是必须的!大明天下就有藩王一份,你们不出来为国效力,镇守一方,本宫和父皇还能依靠何人?

    唐藩,马制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这是要让唐王去抵挡鞑子和流寇的肉盾啊!

    马士英马上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连忙附和道:“千岁爷所言极善!藩王本就是天家藩屏,应该要镇守一方的!”

    朱慈烺点点头,又看着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却是拧眉不语。

    如果在八年前,他还没被崇祯皇帝废为庶的时候,一准会挺身而出,为国守边的。

    可是现在他吃够了苦头,已经有所收敛,而且他还两手空空,连个心腹都没有,拿什么去守边?

    “千岁爷,”朱聿键沉默了一会儿,才斟酌着问,“不知您想让本藩挪去哪里?”

    “汝宁府如何?”朱慈烺问。

    “汝宁府?”朱聿键皱起浓眉,似乎有点犹豫。

    他对汝宁府算是有点熟悉的,因为汝宁府就紧挨着他的老家南阳府,位于河南和湖广、南直隶的交汇处。约半数的地盘在淮河以南,还占了半个大别山。地形险要,民风雄健,还是淮西、湖广的屏蔽,十分的紧要。

    朱慈烺给边上坐着的李岩打了个眼色。

    让唐王出镇汝宁是李岩给朱慈烺出的招儿——汝宁府是红娘子和凤三的老家,李岩在那边算是有点基础,将来可以出马替朱慈烺去经营一番。

    不过他自己的招牌不够硬——他到底当过流寇,虽然有朱慈烺的信任,但还是难以服众。所以就需要借用唐王朱聿键的招牌行事了!

    另外,汝宁这个穷乡僻壤,在李岩为朱慈烺所谋的大局中也是极为紧要的。

    因为穷乡僻壤出精兵啊,看看红娘子就知道大别山区的民风多彪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