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驭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驭天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峰笑呵呵的回答道:“是的,皇上,离别之后我到处拜师学艺,四月前皇上召见本应立即赶来,但臣听说北域蠢蠢欲动,似有发兵之嫌,故调转马头回了一趟滨州,耽误数月还请皇上恕罪。”

    “何罪之有!刘卿心系大周,朕心甚慰,北域最近有什么消息?”风影皇帝话锋一转,提到了战事。

    “臣听说,离道和尚已经出关,已于数日之前到达北域军营?”

    “离道?”风影皇帝有些吃惊,“出家人?”

    “是,陛下。离道虽然是佛门中人,但是他时常利用假名讳,假身份,跟随北域燕王扎根在北方苦寒之地,暗地里,又远远的布控着其手下各有身份的人窃取情报,与北方战事相结合。这些年若不是离道的辅助,北域燕王也不会如此的战功卓著。此人在三月春暖下山,臣断定,多则三月,少则两月,北域必有军事行动!”

第二十二章。一鸣惊人() 
和尚。

    风影皇帝眼中出现一个一袭白色僧袍,身形单薄出尘,周身透着让人难以忽略仙风道骨之气的人。按理说这样的打扮,应该出现在寺庙里,却为何出现在了北境的战场上。

    “你可识得此人?”风影皇帝视线苍茫,声音之中略显凄凉。

    刘峰敛襟颔首,朝着皇帝端然行礼道:“臣不识得此人。但是臣与他的儿子有所交往。与他父亲一样,他也是北域燕王藩邸的心腹,除了资历没有其父亲那样老之外,一切都丝毫不逊色。北域列冠十三年,燕王就藩岭东;列冠十五年,北域太祖宇文护选高僧侍诸位藩王,为已故李皇后诵经荐福,而这位“离道法师”经人举荐,成为燕王的重要谋士之一,后随燕王至盛京主持善恶司(其地位相当于大周神捕司)。

    从那时开始他和他父亲便正式出入燕王藩邸,一路辅佐燕王披荆斩棘,连战连捷,创下盛世功勋。论资排辈,离道和尚是北域燕王麾下的第一谋臣,第一军师。

    虽然他出家为僧,但也学习道家心法,修阴阳数学之术,奇门遁甲之流。北域传奇之人,阴狡诡诈之辈中,离道和尚可推首位。”

    燕王已经够难对付的了,没想到又出来一个离道。这件事情弄得风影皇帝越来越头疼,若论军事天赋,赵王殿下也许是大周境内唯一可以抵挡燕王的人,可如今赵王藏至碧游宫中不能现身,着边关战事确实是今燃眉之急。

    柳风影搞不清燕王的想法,或者说他搞不清北域皇帝宇文镬的想法。北域虽然地处北境,但是多年来民风富饶,也算是太平盛世,可这位皇帝自登基以来,扩招军马,不断侵略。在风影皇帝的心中,军人的职责是捍卫疆土,忠君爱国,而绝不是被当成权利欲望的工具,这也是这些年来大周没有外扩的原因。

    扩张领土,尚可说皇命难违,为主尽忠。可是在战事之中死伤的无辜百姓呢?那些马革裹尸的战士呢?谁是生来就注定要去杀人或者被杀的?成王败寇是事实,可那些无辜枉死的冤魂又将何去何从?

    皇上也不是圣人,也无法万事掌握,更无法铁石心肠。

    群臣的注视之下,柳风影的目光显得冷然决绝!

    群臣的目光太复杂,全都处在震惊之中,一脸难以置信之色。皇上毕竟是皇上,还是最先冷静了下来,沉面看着刘峰道:“依卿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刘峰面色凝重,些许哂然道:“北域是个小国,而我大周乃是天朝圣国。常言道先礼后兵,乃大国之风度本色。北域怎么做事他们的事情,可作为明君圣主,皇上所走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依草民之见,我大周应指派一名能言善辩之臣,出使北域,陈明战争利害。不过,以宇文镬和燕王那等善猜忌,疑心重的秉性,断然不会相信。但是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若再开战,皇上甚至可以以堂堂正正之名直攻北域之都邺城。彻底拔掉这颗钉子!”

    刘峰字字珠玑,直入死穴。

    柳风影闭目凝思,默然半晌。

    而众臣对刘峰的印象,也如山间鸟道,转之又转。

    初见,只觉得此人容颜清秀,语态浮夸,举止之中略有羞缩之态。

    再见,颇具小可见识,言语针针见血,略有不足。

    三见,双眸宁静无波,眸中寒光乍闪,神态宛若禅定,灵气逼人。

    风影皇帝思考片刻之后暗暗点头道:“众卿以为如何?”

    “公子言之有理。”

    柳风影在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抿嘴笑了一下。

    “沈让,你是我大周的兵马尚书,你对刘卿所言有什么看法?”风影皇帝注视沈让,目光切切。

    “刘公子才冠群伦,”沈让向刘峰点头示意了一下,“说的句句在理。臣认为可以实行,只是这出使之人一定要慧断善谋,随机应变,则此事可成,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柳风影点头笑了笑,又将目光转向陈度,沉声道:“陈公公以为如何?”

    “诚如两位所言,”陈度声音有些低柔的道:“我大周向来以德服人,纵然在稳固皇权时期也未曾铁腕强权,否则也不会繁盛至今。北域贼皇刚愎自用,但历来“狡兔走狗”这种事在北域君臣之间屡见不鲜,尤其宇文镬继位之后,已有数位将星因战事陨落,名臣玉碎。可以说北域的宫城,是用自家百姓的鲜血浇筑而成的,而战争的屠戮几乎到了让人费解的地步。时北域兵威正盛,就算是注定要打,我们也应该暂避锋芒。此时若我大周有一人唇枪舌剑的出现在北域的皇宫之中,对其兵威气势,也是大大的打击啊!”

    “那,傅大学士呢?”皇上频频点头,又将目光转向文华阁大学士傅仁斌。

    “皇上可记得数年之前的北域京武门兵变之案,当年北域太子本是宇文磊而绝非宇文镬,可是宇文镬在功成之时,不仅仅是反对他的人,那些为他排除异己的功臣几乎全部被杀戮殆尽。如今北域新朝初立,已有众位肱骨之臣辞官隐退,远离皇权中心,安身立命。若我大周勇士,绢衣素冠,穿敌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舌利如刀般侃侃而谈,北域君臣之间必成分崩离析之态。”

    “好!”柳风影断喝一声,一时激动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众人凝视着皇上的眼睛,只觉得他面容甚是愉悦,字字清晰的道:“就依诸位所言,派遣使臣前往北域,为我大周建功!”

    此刻风影皇帝又面色突转般骤然坐下,幽幽叹息,垂目摇头,口中曼声吟道:“只是究竟派谁去才好呢?”

    刘峰见皇上如此神情,已然明白其内心所想,唇边露出似有似无的浅笑,沉声道:“皇上不必焦虑,在我大周境内,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之人固然不少,必会有此人选,皇上甚至还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挑选他。慢慢思虑便是。”

    风影皇帝的表情有些好奇,眸中一片恻然,“卿不是说那离道和尚已经下山,若不尽快出使,恐怕北域军队会向我国土更深一步!”

    “如今是三月,我大周冰雪尚且刚刚开化,北域地理位置更北,又会如何?北域多是骑兵,道路积雪不利于战马奔驰,如此冰雪消融会比大周晚上半月左右,待道路风干又需半月,若是北境真想进兵,他也不会以己之短,攻我之长,故臣断定,至少在一个月之内北域断断不会向我大周用兵!”刘峰面色肃然的道。

    柳风影连连点头,遥遥凝目的看了他一眼,声音微弱的道:“卿言之有理,是朕忽略了进军时间。”

    刘峰淡淡一笑,视线一直紧紧的盯着皇上的眼睛,丝毫不放过他脸上每一丝神情的变化。

    令刘峰稍感意外的是,面对没有主帅的北境军,虎狼之势的北域骑兵,皇上的那双眼眸竟然显得极是平静,不像众臣眼中翻动着强烈而复杂的情绪。那种安然和坦荡,是为君者所独有的,此刻的皇上,宛若一无事书生,没有丝毫的恐惧。

    那种眼神,是刘峰在江湖上看不到的,让皇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追逐梦想,一路上艰难跋涉,受尽千辛万苦的孩子,纵然前方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冷酷的挡在他面前,纵然前路刀光剑影,风雪暴至,少年只是坚韧的回答:“来吧,我不怕!”

第二十三章。舌战群儒(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战争,皇权,在血和泪的浇筑之下已经混淆的说不清楚。倘若当年宇文镬没有发动兵武门之变,如今当上皇帝的宇文磊会不会出兵侵略?北域虽然富饶,可是始终还是偏安一隅,而弹丸之地,一直都是北域年轻帝王的心病,不外扩,不足以坐稳江山!

    而面对北域骑兵的屠刀,没有人会引颈就戮,战争就是一场浩大而且残酷的屠杀,如此看来,大周倒是也不冤枉。

    出使北域一事暂且不急,但神捕司首尊一职已经空缺数月,若是再拖沓下去,神捕司难免放松懈怠,疏于值守。本来柳风影还是很怀疑刘峰的能力的,但是没想到今日朝堂之上刘峰如此的一鸣惊人,风影皇帝的眼底也浮出一丝少有的满意,只是在百官面前该如何提起呢?

    皇帝此刻神思缥缈,表情黯淡。陈度不知他心中的千思百结,试探般的问道:“奴才见皇上神色惶然,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神捕司已成立数月,朕近些日子也是一直再为神捕司首尊的人选而担忧,刘卿或可解燃眉之急,朕决定让刘卿出任神捕司首尊一职你们以为如何?”

    原本平静无声的大殿之上瞬间炸乱,仿佛雷球直入水底,炸开了那块阻塞了泉流的顽石。

    皇帝腮边的肌肉紧绷了一下,没有说话!

    陈度有些犯难,“臣以为,这。。。。。。似乎有些不妥!”陈度说话吞吞吐吐。

    风影皇帝看了他一眼,朗声道:“有话直说!”

    “是,皇上。”陈度收起了嘴角淡淡的笑容,在众臣的注视之下双眸显得分外幽深,“神捕司虽然刚刚成立,但是却是接手疑难杂案的重要部分,有时甚至还需要神捕司首尊领兵出战,刘公子虽然坚毅洒脱,但是对于官场吗,倒还是个生人,对朝中局势不甚了解,臣觉得有待考虑。”

    “事在人为,”皇上的话凸显傲气,“朕登基这么多年,对于用人方面还是拿的准的!只要刘卿用心,朕相信必会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风影皇帝说的简单,不过慧眼识人,用人不疑做起来并不简单,尤其是前一件事,更需要精确的判断和分寸上的严密把握,量才而用,稍有偏差,便会适得其反。

    “皇上,”一白须老人身穿官服侧然而立。

    “杜太傅有何意见?”

    那人虽然年近花甲,却丝毫没有老态龙钟之态,话语遒劲有力,字字诛心,“刘公子初入官场,便要担任神捕司首尊一职。这对我大周大部分官员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陈公公出任景轩院首尊之前屡次为皇上分忧,更是默默无闻的当了数年宦官,这其中努力众臣看在眼里。上将军沈言虽然年轻,但是其十六岁就征战沙场,战功赫赫,这才没被世人所诟病!若皇上执意要立刘公子为神捕司首尊,臣恐怕。。。。。。。”

    太傅杜哲的头压的很低,不敢名言。

    风影皇帝眸色凛凛,嘴角肌肉些许的抽动,“怕什么?”

    “臣怕民间谣言四起,说皇上用人轻浮,有损圣誉!”

    风影皇帝淡淡道:“功高莫过于救主!这一点还不足以让刘卿出任吗?沈让,你认为呢?”

    皇上突然想起陈度曾经对自己说过目前百官之中,兵部尚书沈让的威望最高,若是沈让同意,则此事基本可成。

    沈让眯着眼睛淡淡一笑,不疾不徐的道:“臣认为此事并非没有可能!”

    听他这样说百官骤然一惊。

    “只是需要百官在各方面对刘公子进行考验,若是刘公子能通过,则百官自然无话可说,可若是刘公子不幸挫败,还请皇上另觅他人!”

    听他这样一说,风影皇帝的嘴角瞬间抿起一抹冷笑,对于沈让提出的意见,柳风影也不评论,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该当如何考验?”

    风影皇帝凝目看着沈让,面色如雪。

    “不如这样,”陈度笑道:“神捕司首尊一职,需要考虑刘公子的多方面才能,文武双全,方可圣任。这文试吗,首当应变之能,时已快到下早朝的时间,不如文武百官相继提问,战胜一人,前进一步,若刘公子技压群雄,走出圣殿,明日方可进入第二场考验。”

    “那第二场考验又是什么?”风影皇帝有些着急的道。

    “第二场考验是武考,主考官自然由兵部尚书沈大人担任,这所考之题吗,还要沈大人亲自来出才是,不知皇上和沈大人以为如何?”

    “好,就依陈公公所言,沈卿可有难处?”

    “启禀皇上,”沈让弓身行礼道:“臣自当竭尽所能,秉平公正。”

    “那么,刘卿呢?”

    刘峰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哪里当的了官,但是皇上不顾百官反对极力盛荐自己,若再推脱,那可真是浪费了皇上的一番良苦用心啊,当即跪地道:“臣遵旨!”

    ……

    刘峰起身回首,当前一人拦住去路,一眼望去,只觉得短小精悍,气宇轩昂,眉宇云开雾散,眸色咄咄逼人,当即说道:“在下礼部侍郎张和,乃是百官微末之辈,刚刚闻听公子大论,心中颇有疑惑,听皇上说公子利舌如刀,那么请问公子,何为口舌之学呢?”

    刘峰凝思一想,这张和虽然在大周百官之内没有什么名气,但却率先出来刁难自己,如不难倒他,又怎能说服百官呢!

    当即眸色一闪,缓缓而谈,“口舌之术在于制人,口舌之道在于服心!善言者,言则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则神定如山,势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不知所措!昔有孔明舌战群儒,驱孙吴入战事,齐相云雾缭绕,杀三士,费二桃,皆是历史长河之典范,后人效仿之楷模!”

    张和沉吟了一下,道:“公子初入官场,如何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