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特种狙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特种狙神-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会在天黑下来之前,抬着满满的猎物回到村子里头。村子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分到不少肉,这个冬天更有食物保障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村民们的帮忙自然不能少,部队那么好心的分来食物,他们不会白吃白拿,各家人都会过来帮着团里切割肉。

    有了食物的保障,团里训练的士兵身体素质上也在不断提高,即使面对严冬也能依然保持着不懈的斗志。

    听说清水镇里发生爆炸,崎田被所谓的八路给炸伤了。团里头都有点纳闷,又是谁打着八路的名号干的事。这不是件坏事,也鼓舞了八路的士气,不过不明不白被人借用名号,事情还是得弄明白。

    傅夫人回去的这段时间里,有消息来报,傅兴起被鬼子打伤,不仅他一人,全部伪军也挨打了。而后才发生八路自杀式地与鬼子拼命的行为。

    这中间还是有着莫大的关系。大家认为很可能是傅兴起干的,他现在变得越来越大胆,谁让鬼子动了他的夫人。人急起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现在还被鬼子痛打一顿,不过能找到人刺杀崎田,看来伪军也不赖。

    不管怎么说,能搞死几个鬼子是几个鬼子,多多少少是贡献了一份力量。崎田没有死,只是受了些伤,要是死了就更好。

    赵救国对镇里的情况不是很在意,自从感冒好了以后,他不断在研究着一些东西。团里的装备是赶不上鬼子,因此这次狙击山本,他们还得折腾出一些能对付鬼子的办法出来。赵救国也想尽自己的力量,打架拼刺刀上,他可能帮不上用场。战场指挥,他也逊色不少,根本没有作战经验。唯一能作用的,他就是想着搞些小发明或研究些方法对付鬼子。

    团长过去看他时,他正夜以继日地在画图纸,虽然看不懂他在弄什么东西,说不定弄好后能派上大用场,也不多打扰,让他一个人在屋里折腾他的发明。

    拿着一份简单的图纸,赵救国瞒着团长等人,偷偷跑去找团里的士兵帮忙,躲在村后忙忙碌碌。由于这仅仅只是个样品,工程量不大,按照图纸上绘出的模样,他们把拿来的木头削成应有的样子。选择的木头并不是普通的木头,要兼具坚硬和韧性。用钉子牢牢盯住,再拿出几条绳子扎紧,放上几个弄好的圆木轮子,一辆小型的车就组装完成。

    赵救国拿着图纸对照下,还是图上画得比较美。对此他不能要求那么多,临时赶工完成的活,实用性是第一位,要那么美观也派不上用处。

    车子的个头小,一个多高,一两个士兵就能轻松地推着它前进,比起钢铁做成的大炮,两者不是同个重量级别。当这个模型在他眼前完成,赵救国弄来数块大石头,放在一个勺子状的地方。

    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抛射器。在这个缺乏弹药和武器装备的阶段,能用其它东西代替进攻伤害敌人的方法,可能这是其中之一。虽说抛射器的发明在老远的古代已经被运用的如火纯青,这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东西,现在却是他们所能抵挡鬼子的又一种办法。

    他得测试下抛射器到底能不能成功。

    由于弹力问题,士兵得一只手拉住绳子,待到石块堆放完成,才能松开。这样大的力量,需要两三个士兵同时完成。

    一声令下,绳子放开,石块猛然被甩去,跟古时的作用是一样的效果,赵救国默默在纸上记下它的射程,然后跟着士兵们一起吹呼起来。

第277章 卓有成效() 
完成初次测试成功,赵救国将这个喜讯告知给团里,作为炮弹的替补武器,没能在威力上比及,可只要运用得当,也能给鬼子造成群体伤害。

    抛射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大伙都对赵救国的这个想法夸赞有加,他告诉大家,抛射器的想法是秦木想出来,秦木让他进行设计的。要说功劳,秦木应该是第一位。

    由于这样的抛射器制作简单,没啥复杂的工艺制作流程,只要把各位部位的进行批量制作好,在拼装起来,即可完工。村里头有不少木匠,都是些能工巧匠,手艺活那是妥妥的没话说。听说八路团里在造什么抛射器,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忙。有木匠们的帮助,抛射器无论是在实用性还是在美观上都提长一个层次。不此如此,由于做工的细致,精准度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天之内,已经连续赶工完成二十台抛射器,看着这些曾经是过时的武器,八路们即兴奋又自嘲着他们的装备。

    “既然已经进行规模化生产出来,那就得拉出去检验下成效咯。”秦木提议道。“拉去林子里,把动物当成进攻的目标进行测试吧。”

    团长答应下来。推着二十辆抛射器,于二日清晨就出发了,赵救国负责对整体的测试进行数据记录。

    他们将抛射器放置于一处山丘之下,根据第一台测试的结果,抛射器的有效射程应该是在二百米左右,这样的距离不算远,却也是不易了。他们都是手工制作而成,能达到这样已经有满足,不过分要求。

    营里的战士按照指示,把动物都围成圈的赶过来,让其向一处地点靠拢。

    站在山丘处,秦木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奔来的动物们,仓皇逃窜。今日的数量不多,只有几十来只,除去那些个头小的动物,个头较大的也只有十来只,几只野猪和两三只野狼。

    随着它们进入射程范围内,石块被放入其中,赵救国等待着猎物全都进入集中的中心点。士兵们拉下绳子,紧听指导员发号施令。

    团长坐在侧面,看着即将发生的一切,抛射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考验。不过从那些石块的份量来看,抛出去落下要是砸到鬼子足以使人失去行动力。

    “发射。”

    二十台抛射器上的石块一齐发射出去,成百的石块如密集的点在空中抛出完美的抛物线。此时的赵救国知道秦木的知识原来并不简单,他懂得很多,抛射器的原理他一定都已经知道。

    石块开始从至高点划下,曲线进行坠落。这些石块不像是炮弹,它们比不上炮弹的威力却有另外的优点,就是它们不会像炮弹那样发出尖利的呼啸声。

    鬼子们会听着炮弹的声音,利用下落的时间差进行卧倒寻找掩体,而这些石块来得时候,只能看到它们,听不到声音。当正些一路奔跑的动物向前进时,一发发威力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犹如小型的炮弹撞击在它们的躯体之下。

    有动物发出的嚎叫,甚至是直接就死亡过去的。砸在脑袋上的动物通常没有任何余力再做多余的动作,一头紧贴着地面死去了。

    而那些野狼则被砸中后,失去继续奔跑的能力,石块落下产生的威力也足以击碎它的骨头。那些皮厚肉多的野猪也没能逃过被击中的命运。它们的体积更大,石块跟流星般打着它们,每一下都使它们浑身疼痛,它们比一般的动物更耐打,但是八路知道,这样足以对付那些鬼子,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皮厚的野猪。

    十来发石块陆续朝野猪进行猛烈的坠落撞击,它终于支撑不住,双腿软在地上,嘴里还吐着气,也一起横倒在地面。

    “这家伙管用,比炮弹好使,至少满山都是,不像炮弹还得供应。”周子云看着卓有成效的抛射器,看来弹药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是缓解了。“要想弄来充足的炮弹,我可不敢打包票,抛射器这玩意,准能弥补我们的缺陷。”

    张立明对这个东西也持有高度看法:“现在团里的炮就如废铁一样摆在那里,没有炮弹,还比不上这些木制玩意。古时人用的东西,换成现代,只要能给敌人造成伤害,那就是好东西。实验效果我很满意,回来再批量制作,弄它个一百台,就不相信弄不死鬼子。而且我觉得,我们不仅能在里面放石头,要是在里头放进炸弹,那就是活生生的天降手雷,威力一点也不比炮弹差到哪去呀。二百米左右的射程,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士兵所能投掷手雷的距离。”

    主意已定,全团合力赶工,在这个严冬忙得不亦乐乎。刚训练的士兵照常训练,该负责抛射器工作的还得加紧。

    根据秦木的看法,由于抛射器占用的体积小,材料少的特点,并不一定要制作完成再路上进行运输。完成可以将各个部位制作完成,让士兵携带出去作战,遇上鬼子的话,也可以在战场上进行快速的组装。抛射器的原理实在简单,团里的士兵看一眼,讲解下,人人都能动手安装。

    就地进行组装,还能节省在运输途中的时间,加快行军速度。

    秦木的建议得到大家的采用,村里的木匠为了配合八路部队更好的对抛射器进行组装,它们重新对抛射器进行了稍微几处地方的改造。所有的板块无需再使用钉子进行加固,只需要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孔对准,安插进去,就可以组装成为一架稳固的抛射器。战斗结束后,士兵们还可以将板块拆解下来,重新成为零散的木板进行携带行军。

    集思广益之后,简单的抛射器经过几次提议和改良,已经成为七团的特色武器。以轻便易组装携带,使用天然的武器,无需供应,随地采集,深受士兵喜爱。

    秦木又想到个不错的主意:“只测试了石块的抛射威力,我还想试试手榴弹放进抛射器中后产生的威力有多大。团长要不我们去鬼子的据点试试,见好就收,打完就跑,如何?”

    “老周,你觉得呢,秦木的想法我觉得也对。没有经过测试,冒然在战场上直接使用,怕是有什么缺陷之处未能及时发现,倒不如实战拉到鬼子据点那里捣乱下。”张立明也想对特色武器试试手。

    “既然都这么说了,我们拉上五十台,去鬼子据点里来次从天轰炸,也吓吓小鬼子。不过,我们的手榴弹也不多,一台抛射器能送出的数量不少,怕是五十台一齐发射,要消耗我们不少的储备。”

    张立明挥挥手道:“我们又不是白浪费,炸得可是鬼子据点。手榴弹又不是士兵,没了还可以再弄嘛。积下那些手榴弹也没啥屁用,倒不如拉出去轰它一轰。”

    答应下来后,八路们带着板块,二个连的士兵出发去鬼子的据点。他们选择的是距离较近的秋牙据点,这是个他们没动过的据点。

    

    由于板块只要往身上一附,随军出行,方便至极,每人分配一点,不会额外增加太重的量。

    望着据点内四处巡逻的鬼子,张立明眼睛里掠过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能预见据点内将要出现的状况。

    在距离据点二百米左右的地方,他们找到个地点埋伏下来,这个距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近的。他们趴在坡上盯着鬼子,坡下的士兵立即组装起抛射器。

    “小鬼子全都在据点内,要不我放颗子弹,让他们全都出来送死。”

    “秦木,还是你小子脑袋灵光。既然要炸,就得让小鬼子全都跑出来,让我们炸个够。一颗哪够,我让一个排的士兵配合你,先打个几分钟,把鬼子都引诱出来,我们再发射。”周子云说。

    秋牙据点内的鬼子实战经验较少,地处的位置也是不靠近清水镇,因此在战略位置上,少有调动据点内的鬼子进行作战。偶尔会调派他们对周边的村庄进行扫荡搜索的任务,跟八路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

    面对着一支没太多作战经验的鬼子部队,八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据点内的巡逻鬼子被秦木的狙击枪打死了,警报声被拉响,鬼子显得有点慌张,敌人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跟他们交火。他们并未受到任何调派,只是遭到偷袭而已。

    指挥官慌乱地喊着据点内所有的鬼子出去迎击前方的敌人,鬼子搂起机枪就开火,不要命地挥霍着子弹,也没瞄准好就往坡上突突突地打来。据点的门被打开,有鬼子快要出动,看着据点内掀起一片沸腾,张立明觉得时机到了。

    “上手榴弹。”

    “拉弦,发射!”

    二百米开外飞来一片密集的手榴弹,鬼子仰起头看见飞来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手榴弹。经过对距离的目测,他们怀疑起敌人怎么可以把手榴弹扔得这么远,只是短暂地看了会,手榴弹已经在据点内的上空分散开来。

第278章 筹备材料() 
鬼子不会想到,敌人竟然玩这出把戏。

    当漫天的手榴弹几乎在大片的空中降下时,他们甚至连反应的时间和逃跑的余力都没有。零零散散的手榴弹像一颗颗小型的炮弹,尽数落在据点之中。正要从据点内冲出来的鬼子掩上大门,四处都是爆炸。

    一颗炮弹的威力是巨大的,分散而来数百颗手榴弹的威力一点也不比炮弹差,甚至是有炮弹有过之而不及的杀伤力。由于分散性和数量多的特点,鬼子们即便卧倒后,也躲不开在身边落下的手雷。

    据点内的建筑炸得木头横飞,紧挨着第一轮抛射出去的手榴弹,第二轮又随之而上,一点也没给鬼子时间来适应。手榴太多,把整个据点当成爆炸点,鬼子如热锅上的蚂蚁,失去抵抗的能力。

    张立明看着独立在一侧的炮楼发出的机枪,说道:“调整目标,先把炮楼给老子炸下看看效果。”

    抛射器调转,再投射出去的手榴往炮楼上砸来,轰击着整座炮楼。楼内的鬼子能够感受到炮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当数百枚一起轰炸着楼房时,还有漏单的手榴一个不小心就钻进了炮楼的窗口处,鬼子望着滚落到脚边的手榴弹,尖叫一声,跟着爆炸一同陨命于炮楼之中。

    “带劲,这个爽。现在换上石块,给鬼子再换上新玩意。”

    随即石块就被放上,炸伤一大片的鬼子正在找寻着还没有被炸死的士兵,大家站起身,在救助着同伴。从空中又过来百块石头,在面前已经越来越大。它们打透了鬼子的脑袋,砸碎他们的骨头。这一次的石头攻击,更加的密集。看着手榴弹的效果相当有用,考虑到已经所剩无几,便也换上石头。

    八路的目的本该是想以秋牙据点作为测试的对象,只消不到几轮的抛射结果下来,鬼子死伤一点也不少。即使他们躲藏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