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迟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迟暮-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郡的越人准备叛乱,东境使传来的消息,已经有两万众了,而且几个大世族也已经在暗地筹谋了,准备呼应越郡。”

    青莲的话语平静如水,默默给洛风夹着菜。

    “扬州什么动作?”洛风已经无心吃菜。

    “卫锦尽起宣州兵马五万,现在正四处巡防,哦对了,还向洛阳写了求援信,封将军和英将军商量以后,封将军亲率一万神策军驰援了,目前驻扎在吴郡待机。”

    “他们做的对,当下,扬州还不能出事。”

    洛风听到英纪和封刀出兵后,心中松了一口气,不禁高兴,英纪真是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哦对了,还有,袁尚书命不久矣,只剩一口气了。天子找了整个洛阳的郎中才勉强支撑着。”

    “嗯……他儿子呢?”

    “不知所踪,我们的人也找了,没有消息,天子也在派人找。”

    “李温?他有什么人?”

    “有。”

    洛风眉头渐渐皱了起来,陷入了沉思,脸上就像阴郁的冬天一般。

    青莲给他倒了一杯酒,然后静静看着洛风。马背上的征途让他略显憔悴,常人也许看不出来,只有青莲这样的女子,才能看得出来,满面风霜的他,心中的憔悴。

    许久,洛风轻轻端起酒杯,缓缓喝完。

    “我都知道了,我们的人不要轻举妄动,盯好扬州那边就行了,其他的事,交给其他的人!”洛风似乎有些气虚,说起话来有些飘。

    “还是先打好这边的仗,扬州有封将军在,袁尚书有天子操心,公子也别把自己压垮了。”

    青莲眼波如春水,起身,走到洛风身后,两手搭在他的肩上,伏在耳边,柔声细语道。

    洛风浑身一颤,就像一股电流穿过全身。

    “说说敌人的消息吧……”洛风坐得端端正正,正色道。

    “鲜戎的援军六万已经进驻云州,先锋四万不出两日就能到达武威郡。战事由西帐大人檀根全权统筹。夏城那边应该一时半会无力南下。”

    “檀根?什么来头?”

    洛风听得心头一震,这鲜戎人速度也太快了吧,转眼十万大军压境了……

    “据说是鲜戎王帐一位元老的儿子,从小就被当做元老来培养,实力应该不俗。”

    “敌人真是步步紧逼啊,这回看来是铁了心要从我们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看来这战事,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了。”

    洛风有些惆怅。

    “想家了?”

    “有点。”

    “回去一趟不就好了。”

    “不行,如今敌强我弱,主帅若不亲临前线,军心易乱。”

    ……

    “好吧,事情都说完了,公子快走吧。”青莲眼中失神,黯然道。

    洛风起身,走到门口,又回头。

    “保重。”

    “保重…”

    ……

    ……

    ……

    天已将黑,洛风匆匆敲开了常龙的书房门。

    烛火飘动。

    “鲜戎大举入侵,不知常府帅作何考量?”

    “武威郡是肯定保不住了,目前西平算上霍家为的兵马,有四万大军,若是洛府帅的兵马能够支援,那就有六万兵马,可以与之一战。”

    常龙站在地图前,捻着胡须说道。

    洛风凑近看了看。

    “扬州的事常府帅听说了吗……”洛风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漫不经心的说到。

    “什么事?”常龙反问道。

    “越郡造反了。”洛风看着常龙,神秘兮兮的说道。

    “什么?!”常龙惊呼,心中暗暗叫苦,这应穹要是知道了,非要撤军的话可就麻烦了……

    “我们得尽快结束战事。”洛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常龙。

    “看来是了,谋反这么大的事,岂是一个小小郡守胆量可为?”

    常龙瞬间听出了洛风的话外之音,有些惊恐。

    “空山军会尽快赶往西平,这个时候了,还希望常府帅能顾全大局,那些恩恩怨怨,我们打退了敌人再慢慢说。”

    洛风起身郑重道。

    常龙点点头。

    “老夫又岂能不明白?辛苦洛府帅了。”

    ……

    几句寒暄,洛风心事重重的回了别院。

    常龙坐在书房里,也是一脸惆怅,不停的按揉着太阳穴,喝着浓茶。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朦胧雨中故人情() 
“既然已胸怀利器,又何必再取他人性命。”

    ——《白马要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场雨,让整个长安城一片朦胧,檐角滴漏,青石生花,躲雨的鸟儿叽叽喳喳……

    别院,一间厢房内,燕北风坐在窗前,披衣看雨,神色忧郁。

    咚咚咚!

    敲门声拉回了他的思绪。

    “请进。”

    门缓缓推开,柳乘风甩了甩油纸伞上的雨水,走了进来。

    “柳前辈,您怎么来了?”燕北风见是柳乘风,察觉自己有些失礼,慌忙起身。

    “坐吧坐吧,下雨了,太无聊,找个人说说话。”

    柳乘风把伞搁在了门口,走到桌前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燕北风想了想,坐到了桌前。

    “老夫看你心情不大好。”

    “哦,没什么大事。”

    “是夏城发生的事心里过不去吧?”

    “是洛府帅请您来的吧……”

    燕北风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柳乘风问到。

    “哈哈哈,你小子也是一样的精灵。”

    柳乘风大笑道,心道孺子可教也!

    “有时候我都不认识他是谁,好像很坏却又很好。”

    柳乘风表情严肃起来,沉思一阵,看着燕北风充满忧郁的脸,心中也是一声叹息,有些事,无论你的年纪,你必须去接受。

    “这世上没有坏人,好人多了,也就有了坏人。”

    “可是陆将军,周将军,他们……”

    燕北风的脑海中,又回想起夏城将军府那最后的倔强和冲天的火光。他扭头看了看剑架上,那把陆镇疆的佩剑,心中酸楚,喷涌而出。

    “那是陆镇疆的剑吧?”柳乘风也看到了那把剑,低声问道。

    “是,是他的。”燕北风呆滞的答到。

    “宁可背着天下人的骂名,也选择了最后尽忠,旁人眼里他们是叛徒,老夫眼里他们都是英雄,这些,你知道,我知道,洛风也知道!”

    柳乘风语带凄凉风说到,燕北风的眼珠一动。

    “那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燕北风凑到柳乘风面前,压着嗓子问道。

    “赶尽杀绝的不是洛风,是他们自己,他们活着也许是一种煎熬吧……”

    柳乘风这番话,将燕北风拉入了深深地沉思中,仿佛被击中了心脏,又疼又说不出话来。

    ……

    雨声是这世上最干净的声音,也是最寒凉的声音,每一滴,仿佛都能打开你的心门。

    ……

    “前辈的话,晚辈明白了……是晚辈狭隘,没有明白将军们的胸怀高义。晚辈,错了!”

    “哎?没有错没有错,谁都没错,是世道错了,要是天下归一,他们就可以安度晚年。”

    燕北风点点头,看着眼前这个美髯花发的老前辈,眼中充满敬佩之情。

    “誓死追随,这四个字能说到做到的人,我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替他们多愁善感呢?”

    “从军报国的那一刻起,早就做好了一辈子的觉悟,活一天赚一天,见一面少一面。”

    ……

    柳乘风说罢,喝尽了杯中凉茶,砸吧砸吧嘴,起身,拍了拍了燕北风瘦弱的肩膀。

    “前辈要走了吗?”燕北风起身道。

    “啊,是啊……孩子,一天是将军,一生是将军,就算解甲归田了,你也是将军!他们的命里写的是为国尽忠,不是为家尽忠!他们不是不能战,也不是不敢战,他们只是宁愿战死在长城下,东海边…………死在蒙胡人的刀下是将军的荣耀,死在自己人的刀下,算什么?!”

    柳乘风眼角有些发红,一番肺腑之言,许是连自己也不禁感动。

    燕北风被这有些突然的言语震撼的有些发懵,振聋发聩的声音,字字诛心,就仿佛听到了一个老将军的心声……

    “乱世多不义,心正天有情。慢慢体会吧,孩子,老夫先走了。”

    说罢,柳乘风抄起伞,开门踏入了雨中。

    一股妖风钻来,吹得燕北风一个哆嗦,赶紧关上了门,柳乘风的话还在他心中萦绕。

    ……

    燕北风走到那把佩剑前,轻轻抚过,长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

    洛风的屋子里。

    “怎么样,岳父?”洛风笑着问道。

    “慢慢就会懂了,急什么?”柳乘风白了一眼洛风,没好气的说到。

    “我这不是担心嘛,他这块美玉我可不能雕废了,不然真是暴殄天物。”洛风玩笑道。

    “反正该说的我都说了,其他的老夫一概不管,那都是你的事。”柳乘风不耐烦的摆摆手。

    “好好好,哪儿敢劳烦岳父大驾呢……”洛风无奈笑道。

    柳乘风喝了口热茶,暖了暖身子,提起伞准备回去,走到门口,却又停住脚步,回头看了看洛风,似乎有话要说,却又难以启齿一般。

    “周安民,陆镇疆他们……”柳乘风低声问道,声音中,犹豫不已。

    洛风闻言,报之一笑,他猜到了柳乘风会问这个。

    “就权当是我杀的吧。”

    洛风面带微笑的对着柳乘风淡然说道。

    “老夫不是这个意思……一定要好好安葬他们……我走了。”

    柳乘风喃喃道,眼神躲闪着,快步离开了。

    ……

    洛风站在原地,一直微笑着,一动不动,直到柳乘风走远。笑着笑着,忽然猛地转身,狠狠将手中的书摔在了桌上,打的书桌上的笔墨纸砚乱成一团。

    他想放声大吼,可是又怕人听见,只好双手撑在桌子上,低着头,咬着牙关,闷声吭哧几下,全当释放。

    似哭非哭的声音,惊动了门口的亲卫。

    “府帅,您没事吧?”

    “没事,给清风将军传令,让他准备好几位将军的葬礼,本帅会亲自去参加。”

    “是!”

    “对了,也给燕司马通知一下,薛定国将军在护送回长安医治的途中,失血过多,去世了……”

    “是……”

    雨下的越来越大,已经没有了初来的温柔,打落了院里初开的野花,吓住了躲雨的飞鸟,加重了窗前人的凄凉,像天地间最婉转的哀乐,奏的不是别离,是朦胧生死。

    柳乘风撑着伞,出了常府大门,站在门口,徐徐回望,眉眼无神,又是雨中,万般凋零,只有旧情绵绵。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否?

    他朝着街市走去,雨水打湿了他的长须,渐行渐远。

第一百六十九章 和谈蒙胡计初成() 
大雨过后的清晨,天地焕然一新。

    长安城城郊,空山军军营。

    大军集结列阵,俱着缟素,号角长鸣,鼓点响起,军阵分开,让出一条长长的通道。

    洛风,常龙,清风,燕北风四人,怀中抱着四坛骨灰,缓缓向军营外走去。他们身后,是亲兵举着三面旗,分别是长安府军旗,洛阳府军旗,还有一面,是白字旗。

    按理来说,白字旗似乎有些突兀,常龙得知的时候也是有些不悦,不过,在柳乘风执意要求下,常龙妥协了,死者为大嘛。

    ……

    鼓乐齐鸣,号角连天,威武雄壮,庄严肃穆,没有繁文缛节,简单朴素却又十分沉重。

    洛风四人抱着骨灰向着城郊的忠烈祠走去。

    凡几人所到之处,两旁士兵皆行军礼,单膝跪地,以敬忠烈。

    当然,士兵们所知道的,是四位与蒙胡鲜戎奋勇作战,最后战死沙场的将军,他们是由衷的在致敬。

    而燕北风所走的每一步,却十分沉重,他心情很复杂,所有的情感都无以言表。

    远远的城门下,先是有几个闻声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当发现三军缟素的时候,都默默的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情,渐渐的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城门附近站满了人,却无半点嘈杂。

    一时天地俱静,只有鼓角声声,为将军们的亡魂奏响安魂曲。

    忠烈祠在出了长安城南门,大约两里地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一些曾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热血的忠勇之士,算是一个简易版的将军陵了。

    当洛风四人顺着城墙走到南城门,准备拐弯向南,往忠烈祠去的时候,只听一声长吼:“静~”

    顿时所有的鼓角全停了下来。

    彻底静了下来,几人拐了弯,加快速度,向着忠烈祠走去。

    忽然,城头响起一阵琴声,众人纷纷回头看去,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独常龙没有回头,只管自己走着。

    ……

    ……

    忠烈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宏大气派,只是一座小庙一样的屋子,孤独的伫立在一片田野之中,都是农田,只有一条小路连接着官道。

    ……

    士兵站满了小路,四人安置了骨灰,敬上了牌位,跪拜,磕头……

    最后洛风以曾经是他们的主君的身份,对着士兵们一番慷慨陈词。

    “前朝纷乱久矣,内有逆贼惑乱,外有戎胡寇边,民不能安其业,将不能守其土,困顿如斯,然,幸有如四将之报国之士,忧国忧民,聚四海为一家,结众志成一城,舍身忘死,平乱抗胡,以满腔之孤勇于万里高墙之下,毕一生之忠烈护中原千里河山,所谓忠义,不过如此!我等后辈,需秉承忠烈之志,忘身于外,为天下苍生,死战!”

    “死战!死战!死战!”

    ……

    简单的仪式就算是结束了,在空山军将士的情绪高涨中,结束,清风带着军队回营。洛风和燕北风,还有常龙慢悠悠走在官道上,各有心事。

    “等会儿,空山军就开拔去西平。”洛风见气氛有点尴尬,开口道。

    “哦?好,鲜戎人的动作越来越快,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